A. 危险化学品泄漏该怎么处理
1、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2、立即在事发地点周围设置警告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3、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4、居民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有异味的土壤时,应立即拨打当地区(县)政府值班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竖立警示标志。在异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1)化学品泄露如何救援扩展阅读
造成泄漏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机械加工的结果,机械产品的表面必然存在各种缺陷和形状及尺寸偏差,因此,在机械零件连接处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间隙;
二是密封两侧存在压力差,工作介质就会通过间隙而泄漏。消除或减少任一因素都可以阻止或减少泄漏。就一般设备而言,减小或消除间隙是阻止泄漏的主要途径。
B. 少量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应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1、切断火源、电源。
2、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外出。
3、尽快找到泄漏原因,采取堵漏措施。
4、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并尽快送到医院。
5、泄漏物的处理:对于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对于大量的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6、实施上述步骤时,应急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发生毒物泄漏时要佩戴防毒面具。
7、马上向领导和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有关情况
8、必要时由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员对受影响的设施、人员和场所进行清洗消毒,要根据特定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C. 危险化学品泄漏该怎么处理
视具体情况,首先要找到泄露的原因,从源头上堵住泄露,有些情况可能无法堵住,在保证人员财产尽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对于已经泄露的化学品,根据化学性质采取相应的处理处置。
D. 化学品发生泄露情况,该如何处理
化学品在运输,使用,存储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险,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立即疏散与隔离
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二、马上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的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
三、注意个人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统防护
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
对于泄漏化学品毒性大、浓度较高,且缺氧情况下,必须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等。
对于泄漏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毒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场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浓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浓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浓度在0.1%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
2.眼睛防护
为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防护面罩等。
3.身体防护
为了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可以采用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防护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等。
4.手防护
为了保护手不受损害,可以采用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等。
四、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五、泄漏物的处置
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
1.气体泄漏物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
2.液体泄漏物处理
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
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然后进行转移处理。
3.固体泄漏物处理
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
E. 如何展开当车间危险化学品泄露时的应急与救援工作
摘要 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F.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方法有哪些
对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露处理包括泄露源控制及泄露物处理两大部分.
泄露源控制
1停止一切操作,关闭相关阀门;
2管道发生泄漏后,应及时关闭供应阀;
3铁桶发生泄露后,将泄漏口朝上,将桶内液体转移到其他
空桶内,并上盖。
泄露物处理
现场泄露物要及时进行引流、覆盖、吸收、处理,使泄露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露物处置主要有3种方法:
1引流
对于四处蔓延扩散的液体,一时难以收集处理,采用引流的方法,将泄露的液体引流到安全地点。
2覆盖、吸收
对于泄露量不大的液体,可采用消防沙覆盖吸收泄露的液体。
3废弃物处理
在应急救援过后,所产生的液体废弃物,转由专业公司处理或经过无害处理后方可废弃。
及时报警:报告泄露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泄露液体的名称,发生泄露的原因,泄露量以及可能泄露
的总量;已采取的措施,报告人及电话。
请采纳
G. 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理相关规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化学品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危险化学品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对于相关操作人员要审查相应资质,日常操作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做好应急培训工作,制定化学品泄漏具体应急预案。禁止瞒报、谎报,否则可能承担行政、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四条 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托运人未向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擅自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
(二)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危险化学品,不配备押运人员或者脱离押运人员监管,超装、超载,中途停车住宿或者遇有无法正常运输的情况,不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的;
(三)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危险化学品,未向公安部门报告,擅自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禁止通行区域,或者进入禁止通行区域不遵守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的;
(四)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运输剧毒化学品,在公路运输途中发生被盗、丢失、流散、泄露等情况,不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的;
(五)托运人在托运的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化学品或者将危险化学品匿报、谎报为普通货物托运的。
H. 甲醇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法律分析:1.首先要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或当地的消防急救电话。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做好现场疏散工作,疏散无关人员,并停留在上风向区,切勿进入低洼区。应在泄漏区四周设隔离区,如只发生泄漏,其隔离距离至少为50米如发生火灾且现场有储罐、槽车、罐车时,其隔离距离至少为800米。
2.当储罐或货车发生着火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用遥控水枪、水炮扑救;用大量自来水冷却装有危险物的容器,直到火完全熄灭。如果容器的安全阀发出响声或储罐变色,应迅速撤离,远离被大火吞没的储罐。
3.当发生溢出或泄漏时,救援人员应穿全封闭式防护服处理无着火的溢出或泄漏;处理火源,所用的设备必须接地;切勿接触或穿越泄漏物;防止泄漏物进入排水沟、下水道等,并在泄漏物的前方设置隔离区,等待处理。
4.对伤者的急救:迅速撤离现场。当泄漏发生后,应迅速将泄漏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转移至泄漏物上风向的安全区域。呼叫120或其他应急医疗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要根据病情迅速将伤者进行分类,作出相应的标志,以保证医护人员对危重伤者的救治。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应立即脱去伤者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对吸入中毒伤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新鲜处,保持伤者呼吸道通畅。
法律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十一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第七十二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一)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三)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四)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
第七十三条 有关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第七十四条 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有关信息。
I. 化学品急救应如何处理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冻伤等。必须对受伤员人进行紧急救护,减少伤害。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1、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这一点非常重要!特别是把患者从严重污染的场所救出时,救援人员必须加以预防,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
2、应将受伤人员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的地点。
3、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互相监护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必须是防爆的。
4、急救处理程序化,可采取如下步骤:先除去伤病员污染衣物------然后冲洗------共性处理------个性处理------转送医院。
5、处理污染物。要注意对伤员污染衣物的处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一般急救原则
对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几项首先要做的紧急处理是:
1、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
2、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3、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 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5、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6、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7、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
8、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记住: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J. 化学品泄露处置的办法有哪些
几种常见的泄漏物处理方法
1、用固化法处理泄漏物
通过加入能与泄漏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固化剂或稳定剂使泄漏物转化成稳定形式,以便于处理、运输和处置。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形式后,由原来的有害变成了无害,可原地堆放不需进一步处理;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形式后仍然有害,必须运至废物处理场所进一步处理或在专用废弃场所掩埋。常用的固化剂有水泥、凝胶、石灰。
(1)水泥固化
通常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泄漏物。对于含高浓度重金属的场合,使用水泥固化非常有效。许多化合物会干扰固化过程,如锰、锡、铜和铅等的可溶性盐类会延长凝固时间,并大大降低其物理强度,特别是高浓度硫酸盐对水泥有不利的影响,有高浓度硫酸盐存在的场合一般使用低铝水泥。酸性泄漏物固化前应先中和,避免浪费更多的水泥。相对不溶的金属氢氧化物,固化前必须防止溶性金属从固体产物中析出。
(2)凝胶固化
凝胶是由亲液溶胶和某些增液溶胶通过胶凝作用而形成的冻状物,没有流动性。可以使泄漏物形成固体凝胶体。形成的凝胶体仍是有害物,需进一布处置。
选择凝胶时,最重要的问题是凝胶必须与泄漏物相容。
(3)石灰固化
使用石灰作固化剂时,加入石灰的同时需加入适量的细粒硬凝性材料如粉煤灰、研碎了的高炉炉渣或水泥窑灰等。
2、用吸附法处理泄漏物
所有的陆地泄漏和某些有机物的水中泄漏都可用吸附法处理。吸附法处理泄漏物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碳、天然有机吸附剂、天然无机吸附剂、合成吸附剂。
(1)活性碳
活性碳是从水中除去不溶性漂浮物(有机物、某些无机物)最有效的吸附剂。
活性碳有颗粒状和粉状两种形状。清除水中泄漏物用的是颗粒状活性碳。被吸附的泄漏物可以通过解吸再生回收使用,解吸后的活性碳可以重复使用。
(2)天然有机吸附剂
天然有机吸附剂由天然产品如木纤维、玉米杆、稻草、木屑、树皮、花生皮等纤维素和橡胶组成,可以从水中除去油类和与油相似的有机物。
天然有机吸附剂的使用受环境条件如刮风、降雨、降雪、水流流速、波浪等的影响。在此条件下,不能使用粒状吸附剂。粒状吸附剂只能用来处理陆上泄漏和相对无干扰的水中不溶性漂浮物。
(3)天然无机吸附剂
天然无机吸附剂有矿物吸附剂(如珍珠岩)和粘土类吸附剂(如沸石)。
矿物吸附剂可用来吸附各种类型的烃、酸及其衍生物、醇、醛、酮、酯和硝基化合物;粘土类吸附剂只适用于陆地泄漏物,对于水体泄漏物,只能清除酚。
(4)合成吸附剂
合成吸附剂能有效地清除陆地泄漏物和水体的不溶性漂浮物。对于有极性且在水中能溶解或能与水互溶的物质,不能使用合成吸附剂清除。常用的合成吸附剂有聚氨酯、聚丙烯和有大量网眼的树脂。
3、泡沫覆盖
使用泡沫覆盖阻止泄漏物的挥发,降低泄漏物对大气的危害和泄漏物的燃烧性。泡沫覆盖必须和其它的收容措施如围堤、沟槽等配合使用。通常泡沫覆盖只适用于陆地泄漏物。
选用的泡沫必须与泄漏物相容。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泄漏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泡沫。常用的普通泡沫只适用于无极性和基本上呈中性的物质;对于低沸点,与水发生反应,具有强腐蚀性、放射性或爆炸性的物质,只能使用专用泡沫;对于极性物质,只能使用属于硅酸盐类的抗醇泡沫;用纯柠檬果胶配制的果胶泡沫对许多有极性和无极性的化合物均有效。
对于所有类型的泡沫,使用时建议每隔30~60分钟再覆盖一次,以便有效地抑制泄漏物的挥发。如果需要,这个过程可能一直持续到泄漏物处理完。
4、中和泄漏物
5、低温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