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稀有气体化合物是什么样子的
1868年,法国天文学家詹森和英国天文学家洛克耶同时从太阳光谱中发现第一个稀有气体氦。27年后即1895年,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在地球上发现它。拉姆赛在1894~1898年先后发现氩、氪、氖、氙,1908年发现最后一个稀有气体氡。
1896年,拉姆赛首先将当时发现的氦和氩排进元素周期表中,放置在卤素与碱金属之间。
1906年,建立化学元素周期系的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生前最后一次修订元素周期表,把当时已发现的稀有气体排进元素周期表中,列为零族,表明它们的化合价为0,也就是没有化合价,因为它们不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它们是“懒惰”的一族。由此它们被称为惰性气体。事实上拉姆赛在发现氩后给它的命名就表示懒惰。
可是,早在1902年7月24日意大利卡里亚里大学化学教授奥多(1865~1954年)写给拉姆赛的信中谈到:“门捷列夫元素分类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仅按横的方向递变,也按竖的方向变化。”他认为放置在卤素与碱金属之间的惰性气体可能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因为碘与卤素形成ICl3和IF5,能与碱金属形成KI3和CsI3,表明在斜线下的元素具有变价,Kr和Xe可能出现化合物。
1902年8月4日拉姆赛在给奥多的复信中也谈到:“长时间以来我认为氪和氙可能比其他惰性气体更易与其他元素化合,但如何实现,我只得到3~4立方厘米的氪气,希望在下半年进行一些实验。”又说:“这些气体,特别是氦,看来在高温下能够化合,不过这些化合物如果形成,也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分解。这是无机化合物中完全未知的问题。”
1925年,英国《皇家学会学报》刊出卢瑟福实验室研究人员波摩的文章,声称制得氖与钨、汞、碘、磷以及硫的化合物,但不是确定性的。
1932年,德国《自然》杂志刊出安特劳波夫等人的文章,报道成功获得氪的氯化物。但是另一些人重复他们的实验时失败。一年后他们在同一杂志上刊登文章,承认他们的失败。
1933年,美国《化学会杂志》刊出约斯特和卡耶的文章,指出氖和氟在放电中不发生任何反应,光化学作用也无效果。
不过,就在1933年,美国化学家、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鲍林根据离子半径,预言一些氪和氙的化合物KrF6、XeF6、H4XeO6等应是存在的。
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籍英国化学家巴特利特和劳曼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期间发现到六氟化铂(PtF6)蒸气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化合物O2PtF6。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发现,氧气转变成阳离子O2+。不久巴特利特认为氙气(Xe)按同样情况也可以与PtF6反应,因为氙的第一电离能为12.13电子伏特,比分子氧的第一电离能12.2电子伏特低。
电离能是指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第一电离能,依此类推。电离能的大小不仅可以衡量元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也可以表明元素通常易呈现的价态。现在氙的第一电离能比氧的第一电离能低,说明氙也能够甚至是较易与PtF6反应。
巴特利特将氙气通入装有红色PtF6蒸气的烧瓶中时,反应发生,橙黄色烟充满烧瓶,固体物沉积在烧瓶内壁。经分析确定固体物是Xe+PtF6。第一个惰性气体化合物诞生了。
1962年6月《英国化学》发表1962年5月4日收到的巴特利特的报告。短短数百字,除说明他的实验结果外,还指出它是一个稳定化合物,不溶于四氯化碳,在室温下几乎不挥发,在真空中加热时升华,升华物遇水蒸气迅速水解,放出氙气和氧气。
一些化学家们进行了同样的实验,证实了巴特利特的报告,更证明氙不仅与六氟化铂反应,而且能与钌、铑、钚的六氟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之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几位研究人员将氟与氙按5∶1混合在镍制容器中加热,生成XeF4的简单化合物。
这个结果公布后不久,XeF2利用光化学和加热的方法制得。同时XeF6在美国三个实验室和南斯拉夫的一个实验室中制成。
很快一种爆炸性的氙的氧化物XeO3和一种稳定性的氧氟化物XeOF4被发现。放射性氡在示踪实验中表明也能与氟反应。
1963年美国淡泊大学格罗斯等人将氪和氟的混合物在-187℃经受高压电流放电,得到四氟化氪,后来被其他人鉴定是二氟化氪(KrF2)。
接着一系列含氪的化合物KrFSbF6、KrFTaF6、KrFSb2F11等等相继出现。
第一个含氙氮键的化合物FXeN(SO2F)2在1973年由美国堪萨斯州大学几位化学家们制得。
放射性稀有气体氡在示踪实验中表明也能与氟反应。
较轻的氦、氖、氩的化合物尚未发现。氪化合物的稳定性具有边缘界限,例如KrF2在0℃以上就分解。氩的化合物可能在低温下激发制得,但可能是不稳定的。
现在已知约200种氙的化合物,包括卤化物、氧化物、氧氟化物、氟硫酸盐等。
惰性气体化合物的发现促使化学家们摘掉了它们“懒惰”的帽子,为化学家们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更冲击了关于原子结构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性概念。
稀有气体化合物中的键表明它们和许多卤素化合物中的键相似,如ClF3、BrF3、BrF5和IF5等。意大利化学教授奥多和美国化学家鲍林的预言得到证实。
Ⅱ 化学键有哪些
化学键是纯净物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各自有不同的成因,离子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由静电作用形成的。共价键的成因较为复杂,路易斯理论认为,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共用一对或多对电子形成的,其他的解释还有价键理论,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等。金属键是一种改性的共价键,它是由多个原子共用一些自由流动的电子形成的。
Ⅲ n2o4里面有哪些化学键
每个N2O4分子中存在5个σ键,2个由三原子四电子π键形成的六原子八电子大π键
Ⅳ B2H4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吗
摘要 B2H4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的,B原子是sp。
Ⅳ 超强碱的目前世界上最强碱
过去一般认为,三甲基硅烷基氯化镁[Me3SiMgCl]是目前已知的能以溶液形式存在的最强的碱。其对应的共轭酸为三甲基硅烷[Me3SiH],其pKa=70。用一倍物质的量的硅化镁固体和三倍物质的量的一氯甲烷反应可以制得三甲基硅烷基氯化镁。反应如下:
3CH3Cl + Mg2Si = (CH3)3SiMgCl + MgCl2
用三甲基硅烷液体作为溶剂,溶解提取出生成的三甲基硅烷基氯化镁,即得到20%-40%的碱液。
从组成上来看,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格氏试剂。
氟化银和B2H4反应得Ag[BH2BH2F],再与LiH缓慢作用,制得AgB2H5。其结构如右图所示:
相当于银原子取代了乙硼烷中位于氢桥键上的氢原子的位置。一价银离子离去后,剩下一个二中心二电子的“孤电子对桥”,它极易结合一个质子形成其共轭酸——乙硼烷。乙硼烷的pKa=110,事实上B2H6中的氢已经带有负电荷,B2H5-和质子这个反应相当于氧化还原反应。
AgB2H5只存在用丁硅烷(Si4H10)作为溶剂的溶液中。B-Ag-B为离子性很强的共价结构。低温下稳定,常温下易爆炸分解为单质银、氢气及高级硼氢化合物。
理论上来说,氢化锂和B2H4反应会直接制得LiB2H5,为离子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碱性极强,活性极大。其丁硅烷溶液是最强的碱性溶液之一。 施洛瑟碱(Schlosser碱)是一种超强碱,由烷基锂及醇钾混合而成。最常见的施洛瑟碱是正丁基锂与叔丁醇钾的混合物。
因为锂和醇基中氧的亲和力,正丁基锂和叔丁醇钾交换阳离子成为正丁基钾及叔丁醇锂,而正丁基锂的锂被钾置换后,使得正丁基的离子性变强,因此整体的碱性也随之增加。
施洛瑟碱的命名是纪念其发现者曼弗雷德·施洛瑟
类施洛瑟碱的原理和施洛瑟碱类似,是利用交换阳离子的原理生成一个碱性较弱的路易斯加合物,并释放惰性更大的阳离子和活性更强的碱性阴离子。例如:芳香基银的甲苯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亚氨基铯,因为银和亚胺基氮的亲和力,芳香基银和二异丙基亚氨基铯交换阳离子形成芳香基铯和二异丙基亚氨基银(如果二异丙基亚氨基铯过量则还会生成Cs[AgN2(R2)2])络合物),同样使芳香基离子性变强,体系碱性增强。AgB2H5的Si4H10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亚氨基铯将会爆炸。 三甲基硅烷基氯化镁、AgB2H5、LiB2H5是能够以溶液的形式存在的最强碱,但如果说三甲基硅烷基氯化镁、AgB2H5、LiB2H5是普遍意义上的最强碱,那还差之甚远。固体超强碱,如Li4C、Mg2Si、Na3B(硼化三钠)等,其对应的共轭酸pKa值往往超过120,甚至达到150-160。他们的碱性强到几乎不能够以溶液形态存在。例如:Na3B溶解于丁硅烷Si4H10会发生配位反应,生成[(Si4H10)B4]12-而后析出氢化钠形成硼硅加合物。另外有些碱如Li3N、Ag3N等,难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却能在固相中发生很强的碱性反应。他们也被称为固体超强碱。
Ⅵ 化学键都包括哪些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高中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等。
Ⅶ 化学键包括哪些键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离子键,就是一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围着另一个原子转,比如NaCl,就是Na的最外层电子电离,围着Cl原子转,这样Na的电子层结构由2-8-1变为2-8,Cl的电子层结构由2-8-7变为2-8-8,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Na失去电子显正价,Cl得到电子显负价;
另一种是共价键,比如CO2,C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2-4,O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2-6,C原子拿出最外层两个电子与其中一个O原子结合成两个共用电子对,又拿出最外层两个电子与另一个O原子结合成两个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同时围着两个原子转,这样C和O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电子对更多的是围着O转,所以可以视为C显正价,O显负价;
Cl2等单质的化学键也是共价键,两个Cl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电子对不更多围着哪个原子转,所以两个Cl都显0价;
有的化合物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比如NaOH,O与H之间有一个共价键,“OH”形成一个原子团,与Na之间有一个离子键;
对于H原子来说,最外层2个电子是稳定结构,8个不是;
有的化合物中原子不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比如BF3中的B;
只有共价键的(比如CO2)是共价化合物,只有离子键的(比如NaCl)是离子化合物,都有的(比如NaOH也是)离子化合物。
1、共价键的形成是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且要使共价键稳定,必须重叠部分最大。由于除了s轨道之外,其他轨道都有一定伸展方向,因此成键时除了s-s的σ键(如H2)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叠外,其他轨道所成的键都只有沿着一定方向才能达到最大重叠。
2、旧理论:共价键形成的条件是原子中必须有成单电子,自旋方向必须相反,由于一个原子的一个成单电子只能与另一个成单电子配对,因此共价键有饱和性。如原子与Cl原子形成HCl分子后,不能再与另外一个Cl形成HCl2了。
3、新理论:共价键形成时,成键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分裂,成键电子填入能量较低的轨道即成键轨道。如果还有其他的原子参与成键的话,其所提供的电子将会填入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形成的分子也将不稳定。像HCL这样的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Ⅷ 化学键都包括哪些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高中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等.
Ⅸ 有哪些化学键
化学键主要包括两类,共价键和离子键。笼统地讲,配位键也属于共价键的范畴。共价键主要包括σ键,Π键两种,通过共用电子成键。离子键主要是两个电负性相差较大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所成的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