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判断有机化学中是否有单醚

如何判断有机化学中是否有单醚

发布时间:2022-05-08 09:56:46

Ⅰ 化学中醚键的检测和鉴定

定义:醚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烃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R′。当R与R′相同时,称简单醚;R与R′不同时,称混合醚。R′和R均为脂肪烃基者为脂肪醚;R或R′为芳香烃基者为芳香醚。 通常,醚以习惯法命名,先写出与氧相连的两个烃基的名称,再加上“醚”字。

鉴定:常温下,多数醚为有香味的液体(甲醚和甲乙醚为气体),沸点比分子相对分子量相当的醇低得多,在水中的溶解度与等相对分子量的醇相近。醚有弱极性,是良好的有机溶剂。醚与碱、氧化剂、还原剂均不反应,与金属钠也不反应,故常用金属钠干燥醚。

由于醚键的存在,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发生一些特殊的反应。

醚可与强酸生成盐,与缺电子化合物生成络合物:

在较高温度下,强酸可使醚键断裂(一般使氧和较小烃基间的键断裂,最有效的试剂是浓氢碘酸或氢溴酸)。
希望对你有些帮助了~~

Ⅱ 怎样判断一个化学键是不是醚键

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烃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R′。当R与R′相同时,称简单醚;R与R′不同时,称混合醚。R′和R均为脂肪烃基者为脂肪醚;R或R′为芳香烃基者为芳香醚。通常,醚以习惯法命名,先写出与氧相连的两个烃基的名称,再加上“醚”字。

比如CH₂=CHOCH₃这个是醚键,而HCO-OCH₃这个是酯键.CH₃CO-O-COCH₃这个是酸酐键。

缩醛结构也属于醚的范畴,比如CH₃OCH₂OCH₃也属于醚键。

醚是一类比较稳定的化合物(某些环醚例外),常温下一般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活泼金属等起反应。

(2)如何判断有机化学中是否有单醚扩展阅读

化学物质中醚类的特性如下:多数醚是易挥发、易燃的液体。与醇不同,醚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沸点比同组分醇的沸点低得多,如乙醇的沸点为78.4℃,甲醚的沸点为-24.9℃;正丁醇的沸点为117.8℃,乙醚的沸点为34.6℃。一般的醚是较稳定的化合物。

Ⅲ 有机化学中,鉴别题 (具体点)

基础知识:结构与性质的联系
1、由性质信息推测官能团或物质种类
(1).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有机物常含有:"双键"或"叁键"等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
(3).能与Na发生反应产生H2的有机物含"羟基,羧基"
(4). 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的有机物含有"-COOH".
(5).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有"酚羟基","—COOH"和"酯基".
(6).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的有机物必有"酚羟基".
(7).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或"-COOH".
(8).能水解生成醇和酸的有机物含有"酯基".
(9).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低聚糖及多糖,蛋白质.
(10).能与氢气加成的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碳氧双键(醛,酮)及苯环.

2、根据反应条件推测反应类型,反应物,生成物种类
(1).反应条件为浓或稀硫酸加热的反应有:醇的脱水(170℃,为消去生成烯的反应),酯化反应及水解,硝化反应等.
(2).反应条件为"NaOH溶液,Δ"的反应有:卤代烃的水解或酯的水解等
(3).反应条件为"NaOH溶液,醇溶液,Δ"只有卤代烃的消去
(4).反应条件为"铜或银,Δ"只有醇的氧化
(5).连续氧化为醇醛酸的衍变

二、根据有机物之间衍变关系推测物质种类或结构
1、根据有机物性质及相关数据推测官能团的个数
(1).由银镜反应中醛与生成银的物质的量关系推知含-CHO的个数.
若1mol醛生成2molAg,则醛分子中醛基个数为 1 .
若1mol醛生成4molAg,则醛分子中醛基个数为 2 或醛为 甲醛 .
由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时生成生成Cu2O的物质的量关系推知含-CHO的个数.
若1mol醛生成1molCu2O,则醛分子中醛基个数为 1 .
若1mol醛生成2molCu2O,则醛分子中醛基个数为 2 或醛为 甲醛 .
.醇与Na反应,用醇与放出H2的物质的量关系判断-OH的个数.
若1mol醇生成0.5molH2,则醇分子中羟基个数为 1 .
若1mol醇生成1.0molH2,则醇分子中羟基个数为 2 .
.用羧酸与NaOH反应的量的关系判断—COOH个数
若1mol羧酸与1molNaOH恰好反应,则羧酸分子中羧基个数为 1 .
.用酯与酯水解生成一元醇或一元酸的物质的量关系推断酯基个数
若1mol酯水解生成1mol一元酸或一元醇,则酯分子中酯基个数为 1 .
若1mol酯水解生成2mol一元酸或一元醇,则酯分子中酯基个数为 2 .
(5).利用碳氢原子个数比确定
C:H=1:2的有机物为:烯烃,一元醛,一元羧酸及酯 ;C:H=1:1的有机物为:乙炔,苯,苯酚,苯乙烯 ;C:H=1:4的有机物为:甲烷,甲醇,尿素 .
(6).利用与饱和烃相比缺H数确定:
缺2个H: 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或含有一个环 ;缺4个H: 有两个不饱和键(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或一个碳碳三键; 缺8个H: 苯及苯的同系物,酚类 ; 缺8个以上H: 有苯环和其他不饱和键;不缺H: 烷烃,醇,醚 .
(7).利用加成反应中量的关系判断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个数
1mol有机物加成1mol氢气,则有机物分子中有 1 个双键(可以是碳碳双键,也可以是醛或酮中的碳氧双键);1mol有机物加成2mol氢气,则有机物分子中有 2 个双键或 1 个碳碳叁键

2、根据反应产物推测官能团的位置
(1).由醇氧化为醛或酮及羧酸的情况,判断有机物的结构.当醇氧化成醛或酸时应含有"-CH2OH",若氧化为酮,应含有"-CH-OH"
(3).由消去反应产物可确定"-OH"和"-X"的位置.
(4).由取代产物的种数确定H的个数及碳架结构.
(5).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确定"C=C"或"C≡C"的位置.

三.有机合成方法与规律
合成方法:①识别有机物的类别,含何官能团,它与何知识信息有关②据现有原料,信息及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把目标分子分成若干片断,或寻求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拼接衍变③正逆推理,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合成原则:①原料价廉,原理正确②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③易于分离,产率高
解题思路:①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②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③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
合成关键:选择出合理简单的合成路线;熟练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变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方法等基础知识.

四、官能团的引入:
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OH
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
引入-X
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
引入C=C
某些醇和卤代烃的消去,炔烃加氢
引入-CHO
某些醇氧化,烯氧化,炔水化,糖类水解
引入-COOH
醛氧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羧酸盐酸化,酯酸性水解
引入-COO-
酯化反应

Ⅳ 有机化学醚的性质

因为能和水形成的氢键少,所以醚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如果你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分析,醚与水的混合Gibbs函数变其实是很小的负值。
而大部分的有机化合物是质子供体,可以和四氢呋喃和1,4-二氧六环的O形成氢键,所以是良溶剂。

Ⅳ 酚和醇还有醚怎么鉴别

酚是指苯环上直接连接着羟基-OH的化合物

醇是碳链上连有C-OH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醚是含有C-O-C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最简便的方法是把这三种物质都加入水,观察溶解性。

常温下能与水互溶的是醇;常温下微溶于水,加热后溶解度大大增加的是酚; 常温下微溶于水,加热后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是醚。

要记住几种有机物的特征反应:

酚和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通入二氧化碳使其变澄清的反应。

醛的银镜反应,和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的反应。

羧酸主要是酸的通性。

醇主要是醇羟基中的氢比较活泼,可以和钠放出氢气,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与水互溶。

(5)如何判断有机化学中是否有单醚扩展阅读:

羟基直接和芳烃核(苯环或稠苯环)的sp2杂化碳原子相连的分子称为酚,这种结构与脂肪烯醇有相似之处,故也会发生互变异构,称为酚式结构互变。但是,酚的结构较为稳定,因为它能满足一个方向环的结构,故在互变异构平衡中苯酚是主要存在形式。

酚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有苯酚、甲酚、氨基酚、硝基酚、萘酚、氯酚等,而以苯酚、甲酚污染最突出。

苯酚简称酚,又名石炭酸,微酸性(腐蚀性),常温下能挥发,放出一种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在空气中变粉红色。医院常用的“来苏水”消毒剂便是苯酚钠盐的稀溶液。

甲酚又称煤酚,与苯酚的化学活性及毒性类似,也经常同时存在。

一般所指的醇,羟基是与一个饱和的,sp3杂化的碳原子相连。若羟基与苯环相连,则是酚;若羟基与sp2杂化的烯类碳相连,则是烯醇。酚与烯醇与一般的醇性质上有较大差异。另外,“醇”还有酒味厚重、淳朴、质朴等意思。

在脂肪醚中,分子中不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结合成环状醚结构的醚称为无环醚。还可细分为饱和醚和不饱和醚。有氧原子和碳原子结合成环状醚结构的醚称为环醚。环上含氧的醚称为内醚或环氧化合物。含有多个氧的大环醚因形如皇冠称之为冠醚。

Ⅵ 有机化学中醚是如何命名的,说下不通醚的

醚键,就是那个氧原子。看左面和右面。假如左右一样,那么就是某醚,比如CH3OCH3,二甲醚,或者简称甲醚
要注意啊,这时候,这个天干命名,只是对一端的。
再比如C2H5OCH3,左右不一样,那么,看左看右,命名甲乙醚。
有取代基的时候,标明就可以了。

Ⅶ 有机化学鉴别方法的总结

1烷烃与烯烃,炔烃的鉴别方法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ccl4溶液(烃的含氧衍生物均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只是快慢不同 )

2烷烃和芳香烃就不好说了,但芳香烃里,甲苯,二甲苯可以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苯就不行
3另外,醇的话,显中性
4酚:常温下酚可以被氧气氧化呈粉红色,而且苯酚还可以和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可利用溴水区分醛糖与酮糖
6醚在避光的情况下与氯或溴反应,可生成氯代醚或溴代醚。醚在光助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生成过氧化合物。
7醌类化合物是中药中一类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具体颜色不同反应类型较多 一.各类化合物的鉴别方法
1.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2.含有炔氢的炔烃:
(1) 硝酸银,生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 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 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 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 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 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羰基化合物:
(1) 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 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 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 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8.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aO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aO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aO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aNO2+HC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
10.糖:
(1) 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 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二.例题解析
例1.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炔、2-丁炔。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中,丁烷为饱和烃,1-丁炔和2-丁炔为不饱和烃,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1-丁炔具有炔氢而2-丁炔没有,可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鉴别。因此,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例2.用化学方法鉴别氯苄、1-氯丙烷和2-氯丙烷。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都是卤代烃,是同一类化合物,都能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但由于三种化合物的结构不同,分别为苄基、二级、一级卤代烃,它们在反应中的活性不同,因此,可根据其反应速度进行鉴别。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例3.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异丙醇、苯酚
分析: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的试剂将醛酮与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与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区别酚与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鉴别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7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2,4-二硝基苯肼试剂,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无沉淀生成的是醇与酚。
(2) 将4种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托伦试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醛,即苯甲醛和丙醛,无银镜生成的是2-戊酮和3-戊酮。
(3) 将2种醛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斐林试剂(酒石酸钾钠、硫酸酮、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丙醛,无沉淀生成的是苯甲醛。
(4) 将2种酮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
(5) 将3种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别放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出现兰紫色的为苯酚,无兰紫色的是醇。
(6) 将2种醇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异丙醇,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醇。

Ⅷ 如何判别有机物的类别

【烃】由碳和氢两种元素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亦称“碳氢化合物”。种类很多,按结构和性质,可以分类如下:

【开链烃】分子中碳原子彼此结合成链状,而无环状结构的烃,称为开链烃。
【脂肪烃】亦称“链烃”。因为脂肪是链烃的衍生物,故链烃又称为脂肪烃。
【饱和烃】饱和烃可分为链状饱和烃即烷烃(亦称石蜡烃)和另一类含有碳碳单键而呈环状的饱和烃即环烷烃(参见闭链烃)。
【烷烃】即饱和链烃,亦称石蜡烃。通式为CnH2n+2(n≥1),烷烃中的含氢量已达到饱和。
【不饱和烃】系分子中含有“C=C”或“C≡C”的烃。这类烃也可分为不饱和链烃和不饱和环烃。【烯烃】系分子中含“C=C”的烃。根据分子中含“C=C”的数目,可分为单烯烃和二烯烃。单【二烯烃】系含有两个“C=C”的链烃或环烃。如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环戊二烯等。
【炔烃】系分子中含有“C≡C”的不饱和链烃。根据分子中碳碳叁键的数目,可分为单炔烃和多炔烃,单炔烃的通式为CnHn-2,其中n≥2。炔烃和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
【闭键烃】亦称“环烃”。是具有环状结构的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环烃(或称脂肪族环烃)具有脂肪族类的性质,脂环烃又分为饱和环烷 其中n≥3。环烷烃和烯烃是同分异构体。环烷烃存在于某些石油中,环烯烃常存在于植物精油中。环烃的另一类是芳香烃,大多数芳香烃是有苯环结构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性质。
【环烷烃】在环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相互结合的叫环烷烃,是饱和脂环烃。具有三环和四环的环烷烃,稳定性较差,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开环。五环以上的环烷烃较稳定,其性质与烷烃相似。常见的环烷烃有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等。
【芳香烃】一般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烃。根据分子中所含苯环的数目以及苯环间的联结方式,可分为单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稠环芳香烃等。单环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其中n≥6,单环芳香烃中重要的有苯
【稠环芳香烃】分子中含有两个或多个苯环,苯环间通过共用两个相
【杂环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氧、氮、硫等其它原子形成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叫杂环化合物。其中以五原子和六原子的杂环较稳定。具有芳香性的称作芳杂环,
【卤代烃】烃分子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根据取代上去的不同卤素原子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
【醇】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称为醇(若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属于酚类)。根据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等,根据醇分子中烃基的不同,可分为饱和醇不饱和醇和芳香醇。
【芳香醇】系芳香烃分子中苯环的侧键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物质。如苯甲醇(亦称苄醇)。
【酚】芳香烃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称作酚类。根据酚分子中所含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等。
【醚】两个烃基通过一个氧原子连结而成的化合物称作醚。可用通式R-O-R’表示。若R与R’相同,叫简单醚,如甲醚CH3-O-CH3、乙醚C2H5-O-C2H5等。
【芳香醛】分子中醛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醛,称作芳香醛。如苯甲醛。
【羧酸】烃基或氢原子与羧基连结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羧酸,根据羧酸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等。
【羧酸衍生物】羧酸分子中羧基里的羟基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羧酸衍生物。如酰卤、酰胺、酸酐等。
【酰卤】系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卤素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等。
【酰胺】系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氨基-NH2或者是被取代过的氨基 等。
【酸酐】两个分子的一元羧酸分子间失水或者二元羧酸分子内失水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作酸酐。如两个乙酸分子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乙酸酐(CH3-
【酯】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被烷氧基-O-R'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称
【油脂】系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总称。在室温下呈液态的叫油,呈固态的叫作脂肪。可用通式表示:若R、R'、R〃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R、R'、R〃不同,称为混甘油酯。
【硝基化合物】系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可用通式R-NO2表示,R可以是烷基,也可以是苯环。如硝基乙烷CH3CH2NO2、
【胺】系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取 根据烃基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脂肪胺如甲胺CH3NH2、二甲胺CH3-NH-CH3和芳香胺如苯胺C6H5-NH2、二苯胺(C6H5)2NH等。
【腈】系烃基与氰基(-CN)相连而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CN,如乙腈CH3CN。
【重氮化合物】大多是通式为R—N2—X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
【重氮盐】是一种重氮化合物,其中以芳香族重氮盐最为重要。可用 化学性质活动,是制取偶氮染料的中间体。
【偶氮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偶氮基(-N=N-)的有机化合物。用通式R-N=N-R表示,其中R是烃基,偶氮化合物都有颜色,有的可作染料。如偶氮
【磺酸】系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磺酸基-SO3H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可用RSO3H表示。脂肪族磺酸的制备常用间接法,而芳香族磺酸可通过磺化反应直接制得。
【氨基酸】系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根据氨基取代的位置可分为α-氨基酸、β-氨基酸、γ-氨基酸等。
【肽】系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缩合失去水分子后而形成的化合物。两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肽叫二肽,如两个分子氨基
【多肽】由多个a-氨基酸分子缩合消去水分子而形成含有多个肽键-
【蛋白质】亦称朊。一般分子量大于10000。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一种主要组成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各种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排列顺序、肽链的立体结构都不相同。
【糖】亦称碳水化合物。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经过水解可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的总称。
【单糖】系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如葡萄糖(醛糖)
【低聚糖】在水解时能生成2~10个分子单糖的糖叫低聚糖。其中以二糖最重要,如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多聚糖】亦称多糖。一个分子多聚糖水解时能生成10个分子以上单糖的糖叫多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n可以是几百到几千。
【高分子化合物】亦称“大分子化合物”或“高聚物”。分子量可高达数千乃至数百万以上。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两大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淀粉、纤维素、天然橡胶等。
有机物的命名,最重要的是找主链,就是无官能团的看最长链(有最多C的链),若有好几个,就看支链顺序和最小的那条,那个就是主链。碳原子个数从1到十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还要注意,能选支链C少的就不选多的,比如某物质有两个链C最多,其中一个支链里有乙基,而另一个只有甲基,则选甲基不选乙基。

Ⅸ 有机化学中的醚,酮,醇等有机物如何区别

有机化学中的醚,酮,醇等有机物如何区别
从结构上区分
有机化学中的醚,应该为C-O-C这种结构,两边碳原子相连,两边的碳原子不能有碳氧双键呀
有机化学中的酮
酮中的氧原子与碳形成双键C=O,此外这个碳原子又于两个碳相连C-(C=O)-C,这是碳原子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使直链碳原子也可以是苯环上的碳原子,还可以是环状碳原子。
有机化学中的醇氧原子一端均与氢相连另一端与碳C-O-H,另一端的碳原子不能为苯环上的碳原子

Ⅹ 哪种化学试剂可以检测醚类化合物

格氏试剂 Grignard reagent

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通式RMgX(R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1901年由F.-A.V.格利雅首次使用卤代烃RX与镁在醚类溶液中反应制得。又称格利雅试剂。格氏试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从RMgX可以制得RH、R—COOH、R—CHO、R—CH2OH、R—OH、CROHRR′、CRR′O和RnM(n为金属的化合价,M为其他金属)。在合适的情况下,RMgX还能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共轭的加成反应。

格氏试剂的制法是将卤代烃(常用氯代烷或溴代烷)乙醚溶液缓缓加入被乙醚浸泡着的镁屑中,加料速度应能维持乙醚微沸,直至镁屑消失,即得格氏试剂。反应是放热的,如果反应起动迟钝,可加一小粒碘来启动,一旦反应开始,乙醚发生沸腾后,乙醚的蒸气足以排除系统内空气的氧化作用,但不允许有水。格氏试剂易与空气或水反应,故制得后应就近在容器中反应。氯乙烯和结合在烯碳上的氯不能在乙醚中与镁反应,如用四氢呋喃代替乙醚,可制得氯化乙烯基镁试剂。这种试剂有人称为诺曼试剂。为了更好地启动镁与卤代烃的反应,可用少量1,2-二溴乙烷代替碘,特别是乙醚中如有少量水时,二溴乙烷与镁很快反应,生成溴化镁和乙烯,溴化镁有去水干燥作用,新鲜的镁与给定的卤代烃就可反应生成需要的格氏试剂。

格氏试剂在醚的稀溶液中以单体形式存在,并与两分子醚络合,浓溶液中以二聚体存在。

191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他发现了金属镁与许多卤代烃的醚溶液反应,生成了一类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有机金属镁化合物,即格氏试剂。

维克多·格林尼亚的家庭很富有,但他不爱读书,成为“没出息的花花公子”。1892年,在一次宴会上,他邀请一位女伯爵跳舞。女伯爵拒绝,并说她最讨厌他这样的花花公子。他受此羞辱,悔恨交加,终于猛醒过来,决心抛弃恶习,奋发上进。他离开了家庭,补习功课两年后,终于考取了里昂大学化学系。经过大学7年的刻苦学习,于1901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历任南希大学、里昂大学教授。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判断有机化学中是否有单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