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个化学方程式中,如何判断两个物质谁过量,谁不足方法是什么,请详解,我这方面比较差
假设其中一个量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然后用这个量计算另一个量,用的出数值与给出量比较。例如2g氢气与20g氧气反应中,假设氢气恰好完全反应,那么氧气的量需要16g小于20g,则氧气过量
㈡ 怎么判断一个反应的几个反应物,哪些是过量的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来判断 。显然类 。
对于反应1A+2B+3C=4D+5E+6F
A:B=1:2;
所以A :B=2:1 A过量 ,A : B=1:3 B过量
㈢ 化学反应怎么看出过量还是少量啊
这个不好说,以下意见希望会有用:
1
就拿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说,生成物物中有二氧化碳,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验满时若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未熄灭的话,这时的原因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反应物量过少。这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反应反应物量的多少。
2
还有一个实验就是研究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实验,也叫红磷燃烧实验,首先红磷要过量,反应结束后红磷还有剩余,由此便可知若反应完全停止后,反应物仍有剩余,则之前的反应物量多了。
3
还有一种是计算题,这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了,这也包括图表题,通过计算也可看生成物的量算出反应物的量。
4
总而言之,就是看反应前后物质的量是否有剩余。有剩余,反应物过量;无法达到检验效果,反应物少量,注意,前提是 完 全 反 应 !!
㈣ 怎样判断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谁过量
看产物是否还能继续和某种反应物反应。如果产物还能和某种反应物反应,说明这种反应物少量。
例如:AlCl3+3NaOH==Al(OH)3↓+3NaCl
产物中的Al(OH)3还能继续和NaOH反应生成NaAlO2,所以说明NaOH是少量的。
㈤ 怎么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过量. 详细说下 能让我明白的加分
先写出化学方程式
若有多步反应则分步写
然后比较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比与方程式所需比
比如XmolCO2通入1L 1mol/L的NaOH溶液中
有2NaOH+CO2=Na2CO3+H2O(CO2少量) NaOH:CO2=2:1=1:0.5
NaOH+CO2=NaHCO3(CO2过量)NaOH:CO2=1:1
如果1:X<1:1 则过量 1:1<1:X<1:0.5则两步反应都有
1:X>1:0.5 则只有第1步反应
其实多做题才是王道……
㈥ 在化学方程式中怎样判断某一物质过量
1.分析数据,考理解
例1.3
g镁在3
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
A.小于6
g
B.大于6
g
C.等于6
g
D.以上都可能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只需知道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即可,但本题却给出了镁和氧气两种物质的质量.
根据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知每48份质量的镁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因此题中氧气是过量的,应按镁的质量进行计算.
解: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
2Mg+O22MgO
48
80
3
g
x
48/80=3g/x
解得x=5
g,应选(
A
)
【评析】: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解题,只需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即可,当出现多个已知数据时,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哪些已知量是过量的,计算时应按不足量进行计算.
2.一题多解,考技巧
例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2Al2O3===4Al+3O2↑.对“电解10
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一题,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小丽同学的解法
小明同学的解法
解:设铝的质量为x
2Al2O3===4Al+3O2↑
204
108
10t
x
204/108=10t/x
x=108×10
t/204=5.3
t
答:最多可生成5.3
t铝
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Al的相对原子质量×2/
Al2O3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27×2/27×2+16×3×100%=53%
铝的质量为:10
t×53%=5.3
t
答:最多可生成5.3
t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
(2)对“34
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
【解析】:(1)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两种方法进行求解,他们的解法都是正确的;(2)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除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外,生成的水中也含有氧元素,因此不能用小明同学的解法来求产生氧气的质量,而只能用小丽所采用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求解
解:(2)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2H2O22H2O+O2↑
68
32
34
g
x
68/32=34
g/x
x=16
g
因此答案为:(1)正确;(2)不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
g
【评析】:很多化学计算考题,既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也可以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平时训练时运用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很有帮助.
㈦ 化学反应中怎样看反应物的不足和过量
根据反应方程式,严格按其系数比较
比如2H2+O2===2H2O
氢氧比例2:1,如果3:1了就是氢气过量,氧气不足;如果1:1了就是氧气过量,氢气不足
因为只要一种反应物耗尽,反应就会停止
㈧ 如何判断化学方程式中谁不足,谁过量。例如盐酸和铝的化学反应
Al+HCl=反应不考虑过量,都是一个反应。
主要铝离子和碱反应考虑过量,因为铝离子是两性氧化物,先生成氢氧化铝,在和碱反应生成偏铝酸化合物。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主要过量的反应: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碳酸氢根和氢离子的反应,铝离子和碱的反应,二氧化碳和碱的反应等等。
㈨ 化学当中怎么判断过量反应物
判断两种反应物哪一种相对过量,要借助于反应方程式加以判断。对于反应方程式:aA + bB == cC + dD,如果按质量判断过量,则可采取以下方法:如果反应物A、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r(A)、Mr(B) [r是下标],A、B的实际质量为m(A)、m(B),则由方程式列出: aA + bB == cC + dDaMr(A) bMr(B) m(A) m(B)如果 m(A)·bMr(B) > m(B)·aMr(A),则表明A过量;如果 m(A)·bMr(B) = m(B)·aMr(A),则表明A、B可以恰好完全反应;如果 m(A)·bMr(B) < m(B)·aMr(A),则表明B过量. 如果按物质的量判断过量,则可采取类似方法:反应物A、B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b,A、B的物质的量为n(A)、n(B),则由方程式列出: aA + bB == cC + dD a b n(A) n(B)如果 n(A)·b > n(B)·a,则表明A过量;如果 n(A)·b = n(B)·a,则表明A、B可以恰好完全反应;如果 n(A)·b < n(B)·a,则表明B过量. 可以看出一个规律,无论是某反应物的 质量 还是 物质的量,它们与相应的 与其作比较的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这种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或者 化学计量数 相乘之后,只要结果相对是较大的,那么这种反应物就相对与其作比较的反应物过量。 显然用物质的量结合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判断过量更为方便。 举两个例子:(1)现有18gCuO粉末和1.5g炭黑,如果将它们置于高温下反应,则可以制得多少克铜?解:首先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并按照不过量的反应物进行计算:2CuO + C ==高温== 2Cu + CO2↑80·2 12 18g 1.5g由18g·12 = 216g,1.5g·160 = 240g,因为240g>216g,故碳过量,应按照CuO的质量进行计算:2CuO + C ==高温== 2Cu + CO2↑ 160 128 18g x由160/18g = 128/x,得 x = 14.4g所以可以制得铜14.4g。 (2)将双氧水滴入稀硫酸酸化的KIO3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现用0.6molKIO3晶体配成溶液,并加入足量稀H2SO4酸化,向其中加入0.4L 4mol/L的H2O2溶液,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解:可以断定,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在酸性条件下,IO3(-)可以把H2O2氧化成O2。配平方程式:2KIO3 + 5H2O2 + H2SO4 == I2 + 5O2↑ + K2SO4 + 6H2On(KIO3) = 0.6mol,n(H2O2) = c·V = 4mol/L·0.4L = 1.6mol,判断过量:2KIO3 + 5H2O2 + H2SO4 == I2 + 5O2↑ + K2SO4 + 6H2O 2 50.6mol 1.6mol由0.6mol·5 = 3.0mol,1.6mol·2 = 3.2mol 可知,因为3.2mol >3.0mol,所以H2O2过量,应按照KIO3的物质的量进行计算:2KIO3 + 5H2O2 + H2SO4 == I2 + 5O2↑ + K2SO4 + 6H2O 2 50.6mol x由 2/0.6mol = 5/x 得,x = 1.5mol,所以生成的氧气物质的量为1.5mol,则它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 = Vm·n = 22.4L/mol·1.5mol = 33.6L,所以,生成的气体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的体积为33.6L。
㈩ 在化学中如何判断物质是否过量,求例子及其详细解答!!
是否过量是相对的!例如,无机中的酸碱中和,主要看氢氧根和和氢离子,他们的反应是按照1:1来进行的。40g氢氧化钠和37.5g盐酸,根据质量算出摩尔质量,氢氧化钠40g/40(wt)=1mol,盐酸37.5g/37.5(wt)=1mol,1:1的关系。
总结:化学反应中看2个反应底物的反应比例,然后根据实际摩尔比来看是否有过量的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