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剧毒的化学品有哪些
最危险的化学品都是微量要人命的东西,无论是皮肤伤口接触,还是口鼻吸入都可能造成中毒死亡。其中最令人害怕的还是那些有毒的气体,因为它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防不胜防。
说起危险的化学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氰化物,当然了,氰化物还没有达到让人“谈氰色变”的程度,而且,氰化物还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帮手,只要管理得当,是可以促进生产的。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凯伦·韦特哈恩不断地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步伐怪模怪样,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了,字也写得歪歪扭扭让人认不出来,她的视力越来越模糊,眼睛里常常出现不明的闪光现象,耳鸣慢慢出现且愈发严重,体重也在下降。
在进行血液检测后,医生诊断为汞中毒,罪魁祸首正是那两滴二甲基汞。它逐渐的侵入大脑里,杀死大量的神经元,从她的脑部扫描图来看,特别是额叶里,里面的神经元大量的死亡,脑损伤已经无法挽回,1997年6月,医治无效去世。
如果说列举十种最危险的,那可多了去了,因为有毒的化学品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先抛砖引玉,先说这几个吧,你们还有要补充的吗?欢迎留言!
㈡ 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化学物品是什么
有很多化学物质具有剧毒,比如氯气、氰化物、金属铍、金属铊等等,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最危险的化学物质。
氰化物
抛开剂量讲毒性都是不合理的,比如砒霜(三氧化二砷)对成年人(体重60千克)的致死量大约是200mg;在化学界,氰化物是出了名的剧毒物质,其中氰化钠的口服致死量大约是100mg,氰化钾为120mg。
肉毒杆菌毒素是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由于是蛋白质,所以在蒸煮几分钟后就会完全失去活性。
肉毒杆菌是一种厌氧型细菌,在罐头食物和腌制食物中生存力很强,如果误食了被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就有可能引起肉毒杆菌毒素中毒,一般潜伏期3~4天,然后中毒者呼吸衰竭而死。
㈢ 化学试剂属于剧毒的有哪些
化学试剂属于剧毒的有:
1、氰,氰气C2N2;
2、氰化钠,山奈NaCN;
3、氰化钾,山奈钾KCN;
4、氰化钙Ca(CN)2;
5、氰化银钾,银氰化钾KAg(CN)2;
6、氰化镉Cd(CN)2;
7、氰化汞,氰化高汞,二氰化汞Hg(CN)2;
8、氰化金钾,亚金氰化钾KAu(CN)2;
9、氰化碘,碘化氰ICN;
10、氰化氢,氢氰酸HCN。
(3)哪些化学试剂毒性比较大扩展阅读:
最危险的化学品都是微量要人命的东西,无论是皮肤伤口接触,还是口鼻吸入都可能造成中毒死亡。其中最令人害怕的还是那些有毒的气体,因为它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防不胜防。
体内的细胞进行“呼吸”时刻都需要有氧的参与,而细胞如何获得氧呢,需要体内的铁离子来运送。氰化物中的“氰”很坏,如果进入人体内,就会将铁离子“绑架”,于是细胞的氧供给就会被切断,很快的进入缺氧状态。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我们能够活蹦乱跳的,都是细胞在不断地提供能量,而一旦细胞能量供给中断,那么控制人体机能的各类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停止运行,造成的结果将是毁灭性的,很快,体内的各大器官就会衰竭,生命终止。
㈣ 十大最毒的化学物质
一、钋元素
了解历史,或看过古代电视剧的都知道,在古代最毒的物质就是鹤顶红。那么现在最毒的物质还是鹤顶红吗?当然不是,最毒物质是钋元素,在最毒的物质排名中位居第一名。据说,0.1克钋元素可以杀死1000亿人。钋元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能在黑暗中发光,由着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在1898年发现,是目前已知最稀有的元素之一,钋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约为100万亿分之一,同时钋元素也是世界上最毒物质。
钋210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亿倍,它容易通过核反冲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钋元素能透过皮肤而进入人体,因此必须密封保存。美国原子核管理委员会规定,钋-210最大摄入量为一万亿分之0.8克。在最毒的物质排名中,位居第一名。
二、钚元素
钚是一种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原料,可作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变剂,钚元素是世界上第二毒的物质。一片阿斯匹林大小的钚元素,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元素足以毒死所有人类。钚的毒性比砒霜大4.86亿倍,比马钱子碱大约3.2亿倍,它的威力远胜过核武器,同时钚元素又是制作核武器的物质。毒性:1g钚元素可毒死12亿人,在世界十大最毒的物质排名第二名。
三、肉杆菌
你绝对想不到它竟然是你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碰到的东西,有的生猪肉中有一种肉杆菌,它分泌出的毒素肉杆菌毒素是世界上最毒的东西,一亿分之7克就可杀死一个人,换算下来就是半公斤这玩意就足够杀光全人类,所以医生告诉大家猪肉千万不能生吃(也不知道是哪个无良医生说的)。还有蜂蜜中也含有肉杆菌,成年人的消化系统可以分解掉,但是婴儿就不行,所以6个月内的不能喝蜂蜜。毒性:一克可以杀1200万人。四、炭疽毒素
炭疽毒素是由一种不常见的大型细菌——烟草杆菌产生的。一旦它的孢子粘在皮肤或肺上,便开始迅速生长并产生一种由三部分组成的致命毒素。这种毒素可以导致细胞大量的死亡,从而导致令人恐惧的结果。美国研究了几十年,准备和前苏联打生物战争的东东,只要5加仑播撒在纽约上空,3天后就会有50万具尸体,人类在制造毁灭方面真是天才。
五、VX神经毒素
一汤匙VX毒素挥发在空中,附近8条街的人全死光,看过电影‘勇闯夺命岛’(就是里面有20个装满VX毒素的玻璃球那个电影),你就知道这玩意儿有多可怕,伊拉克过去曾经在战争中使用过。制造方法简单得让人吃惊,网络搜索上说去污粉加洗洁精一混合就能生成少量,千万不要尝试,除非你想死,你绝对是第一个跑不掉的,你在市场上买的防毒面具什么的根本挡不住这厉害的玩意,在世界十大最毒的物质排名第五名。
六、沙林毒气
沙林,又叫沙林毒气,学名甲氟膦酸异丙酯,可以麻痹人的中枢神经。它是常用的军用毒剂,按伤害作用分类为神经性毒剂。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大家都知道,1994年6月27日,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于该日黄昏时分至次日清晨在长野县松本市北深志的住宅街内散布沙林毒气,导致8人死亡,660人受伤(松本沙林毒气事件)。1995年(平成7年)3月20日早上,该邪教多名教徒分别在东京的营团地下铁(现东京地下铁)三条路线共五班列车上再次散布沙林毒气,造成13人死亡及约6,300人受伤(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七、蓖麻毒素
这是很有名的毒药,各国的间谍如007克格勃中中情局等经常用来做暗杀的武器,网络搜索上说,用高纯度酒精和乙酸铅就可以制造,一个专业药剂师就能整出这个东东来。毒性:一克可杀35000人,在世界十大最毒的物质排名第五名。八、眼镜王蛇毒
其实有的毒蛇更毒,如澳大利亚海蛇,但我们只讨论常见的名气大的。把眼镜王蛇的毒牙卡在杯子边上,毒液就会流到杯子里,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被。。。赶紧坐飞机去大城市医院找血清,赶得上的话还有救,顺便说一句,如果你嘴里没伤口的话,那个毒液可以喝下去,因为你的消化系统会把它分解掉,但前提条件是消化道绝对无伤口。以上几种比起普通毒药来,要厉害很多倍,但还不够资格作为化学武器,为啥?要做化学武器,它们还不够毒!我们接下来进入前5名,那才是毒到够格做化学武器的。
九、二恶英
二恶英是一种剧毒物质,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克的二恶英就会给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它是目前已知化学毒素中毒性最猛烈的物质。毒性:1克纯二恶英约可杀死10000人,在世界十大最毒的物质排名第九名,也是非常毒的物质!
十、毒鼠强
动物中毒后兴奋跳动、惊叫、痉挛,四肢僵直,多数中毒案例为口服中毒。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毒鼠强可能很少人能想到这个东东居然这么毒,南京大毒杀事件后,全国已经禁止生产和销售。毒性:1克能杀死600名左右成年人。
㈤ 常见有剧毒的化学药品有哪些
1、氰化钠
氰(qíng)化钠为立方晶系,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563.7℃,沸点1496℃。
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作络合剂、掩蔽剂。是含有氰根的化合物。
2、氰化钾
白色圆球形硬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在湿空气中潮解并放出微量的 氰化氢气体。氰化物是剧毒物质,其污染事故常发生于电镀、炼金、热处理、煤气、焦化、制革、有机玻璃、苯、甲苯、二甲苯、照相以及农药等的生产过程中。
接触皮肤的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即可中毒死亡。与酸接触分解能放出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 氯酸盐或 亚硝酸钠混合能发生爆炸。
3、碘化汞
碘化汞有两种变体。一种是红色碘化汞,四角晶体,相对密度6.36g/cm³(25℃)。在127℃转变为黄色,冷却时再变为红色。一种是黄色碘化汞,正交晶体,相对密度6.094g/cm³(127℃)。熔点259℃。
沸点354℃。在室温下不稳定,经过几小时后就转变为稳定的红色变体。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丙酮、二硫化碳、硫代硫酸钠溶液。用于医药,并用作化学试剂。
4、重铬酸钠
重铬酸钠是一个无机化合物,俗称红矾钠,橘红色晶体,有剧毒,常以二水合物的形式使用。
红色至桔红色结晶。略有吸湿性。100℃时失去结晶水,约400℃时开始分解。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1%水溶液的pH为4,10%水溶液的pH为3.5。相对密度2.348。熔点356.7℃(无水品)。
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极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50mg/kg(无水品)。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对人有强致癌危险性。有腐蚀性。
5、五氧化二钒
五氧化二钒,IUPAC名称为氧化钒,是钒的氧化物。它是一种有毒的橙黄色固体,微溶于水,加热时失去氧而分解。
五氧化二钒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主要用于冶炼钒铁。用作合金添加剂,占五氧化二钒总消耗量的80%以上,其次是用作有机化工的催化剂,即触媒,约占总量的10%,另处用作无机化学品、化学试剂、搪瓷和磁性材料等约占总量的10%。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五氧化二钒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㈥ 有毒的化学品有哪些
种类
(1)有毒气体
溴、氯、氟、氰氢酸、氟化氢、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光气、氨、一氧化碳等均为窒息性刺激性气体。
在使用以上气体或进行产生以上气体的实验时,必须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中进行,并设法装配气体吸收装置以吸收有毒气体,减少环境污染。如遇大量有害气体逸至室内,应立即关闭气体发生装置,迅速停止实验,关闭火源、电源,尽快离开现场。
(2)强酸和强碱
硝酸、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氮氧化钾、氨水等均刺激皮肤,有腐蚀作用,会造成化学烧伤。吸入强酸烟雾会刺激呼吸道,使用时应倍加小心。
(3)无机化学药品
①氰化物及氰氢酸,毒性极强,致毒作用极快,若空气中氰化氢含量达万分之三,数分钟内即可致人死亡。
②汞,室温下即能蒸发,毒性极强,能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使用时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注意室内通风。如果不慎泼翻,可用水泵将其尽可能收集完全。无法收集的细粒,可用硫磺粉、锌粉或三氯化铁溶液清除。
③溴,液溴可致皮肤烧伤,其蒸气刺激黏膜,甚至可使眼睛失明,使用时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盛溴的玻璃瓶须密塞后放在金属堆中,妥善存放,以免撞倒或打翻。
如不慎泼翻或打破,应立即用细砂掩盖;如皮肤灼伤应立即用稀乙醇冲洗或大量甘油按摩,然后涂上硼酸凡士林。
④金属钠、钾,遇水即发生燃烧爆炸,使用时须小心。钠、钾应保存在煤油或液体石蜡中,装入铁罐中盖好,放在干燥处。不能放在纸上称取,须放在煤油或液体石蜡中称取。
⑤黄磷极毒,切不能用手直接取用,否则会引起严重持久烫伤。
(6)哪些化学试剂毒性比较大扩展阅读:
有毒化学品是指进人环境后通过环境蓄积、生物累积、生物转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损害健康和环境,或者通过接触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
内容
有毒化学品是有机化学实验接触的化学药品,少数是剧毒药品,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有的药品长期接触或接触过多,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参考资料:网络-----有毒化学品
㈦ 世界上剧毒的化学品有哪些
最危险的化学品都是微量要人命的东西,无论是皮肤伤口接触,还是口鼻吸入都可能造成中毒死亡。其中最令人害怕的还是那些有毒的气体,因为它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防不胜防。
说起危险的化学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氰化物,当然了,氰化物还没有达到让人“谈氰色变”的程度,而且,氰化物还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帮手,只要管理得当,是可以促进生产的。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凯伦·韦特哈恩不断地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比如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步伐怪模怪样,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了,字也写得歪歪扭扭让人认不出来,她的视力越来越模糊,眼睛里常常出现不明的闪光现象,耳鸣慢慢出现且愈发严重,体重也在下降。
在进行血液检测后,医生诊断为汞中毒,罪魁祸首正是那两滴二甲基汞。它逐渐的侵入大脑里,杀死大量的神经元,从她的脑部扫描图来看,特别是额叶里,里面的神经元大量的死亡,脑损伤已经无法挽回,1997年6月,医治无效去世。
如果说列举十种最危险的,那可多了去了,因为有毒的化学品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先抛砖引玉,先说这几个吧,你们还有要补充的吗?欢迎留言!
㈧ 最危险的化学试剂或药品是什么
不存在所谓
最危险的吧
化学试剂的危险性大体也就分为(我能想到的)腐蚀性
可燃性(爆炸性,挥发性+可燃性)
毒性(挥发性+毒性)这些
腐蚀性的比如强酸强碱
可燃性或者说爆炸性的比如氢气
毒性的比如氯气
CO或者液态固态的有毒试剂比如氯化钡溶液
氰酸钾粉末
当然还有能挥发的
具有腐蚀性
毒性
可燃性的东西
这些很多就不意义举例了
所以说不存在什么最危险的,这些每一样都很危险
这也就提醒了实验人员必须小心谨慎
细心实验
步步为营
要知道上面我提到的如果操作不当
大多都可以致命
甚至大范围危害
比如爆炸
比如毒气泄漏
所以没有最。
如果你还没有学过化学
但听说过什么硫酸盐酸硝酸很厉害
想知道什么更厉害的话,那告诉你硫酸和盐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王水
这个
㈨ 实验室做实验用到的试剂有:丙酮,二甲苯,福尔马林,甲醇和甲醛,这些试剂哪些毒性对人体危害最大呢
甲醛(福尔马林水溶液)危害最大可造成活性蛋白器质性病变,甲醇只要不误食一般无问题,丙酮和二甲苯几乎无直接毒害注意防火就行。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可通过消耗体内甘氨酸自动合成甲基马尿酸随排泄离开体外不超过96小时。这几种化学品实验室只做少量滴定时可忽略不计。
㈩ 有毒的化学试剂有哪些
(1) 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 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尘埃。
(3) X-半乳糖 (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避免接触眼睛。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避免吸入尘埃。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14)碘乙酰胺:能碱基化蛋白质上的氨基,从而影响抗原的氨基酸序列分析。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勿吸入尘埃。
(15)叠氮化钠:有剧毒性,可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转运系统。含此药物的溶液要明确标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小心使用。此药品为氧化剂,故保存时要远离可燃物品。
(16)多聚甲醛:有剧毒。易通过皮肤吸
收,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严重破坏性。避免吸入尘埃。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多聚甲醛是甲醛的未解离形式。
(17)3,3’-二氨基联苯胺四氢氯化物:为一种致癌剂,操作时要非常小心。避免吸入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18)二甲苯:可燃,高浓度有麻醉作用。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始终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19)二甲苯蓝:见二甲苯。
(20)二甲次胂酸钠:可能为致癌剂,并含有砷,有剧毒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通风橱内操作。
(20)二甲次胂酸钠:可能为致癌剂,并含有砷,有剧毒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通风橱内操作。
(21)N,N-二甲基酰胺(DMF):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可通过吸入,摄入,和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慢性吸入可导致肝、肾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22)二甲亚砜(DMSO):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DMSO为可燃物保存于密封容器中。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23)二硫苏糖醇(DTT):为一强还原剂,有恶臭味。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当使用固体形式或高浓度溶液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在通风橱内操作。
(24)4ˊ,6-二脒基-2ˊ-苯基吲哚盐酸(DAPI):可能为一种致癌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可引起刺激。避免吸入。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25)放射性物质:当计划的一个实验涉及放射性物质的使用时,应包括以下内容:同位素的理化性质(如半衰期,放射型,辐射能量),辐射物质的化学形式,其辐射度(具体的活性)总量,化学浓度,需要使用多少就预定多少,使用放射性物质时,要始终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实验室工作服。X和γ射线为由仪器产生放射性物质辐射出的短波电磁波,它们会丛放射源辐射出来或聚成光束。它们的潜在危险决定于暴露于其中的时间、强度和它的波长。。
(26)放线菌素D:是一种畸胎剂和致癌剂,有剧毒。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甚至是致命的。应避免吸入。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并始终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放线菌D见光分解。
(27)高压玻璃器皿时要格外小心。高压锅和金属容器中的玻璃器皿,宜放入金属网中或蒲氏隔板中。在真空状态下使用玻璃器皿,如真空收集器、干燥设备或氩气条件下的反应器等,要谨慎操作。戴好护目镜。
(28)过二硫酸铵: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破坏性。
吸入可致命。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必须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操作后要彻底清洗。
(29)过氧化氢:有腐蚀性、毒性,对皮肤有强损害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30)环乙酰亚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31)磺基蓖麻酸(二水合物);对黏膜和呼吸系统有极大破坏性。不要吸入粉尘,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32)甲氨蝶呤(MTX):为一种致癌剂和致畸胎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暴露于其中可导致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或肾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33)甲醇:有毒,可致失明。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气。不要吸入这些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34)甲基磺酸乙酯(EMS):为一种可诱导机体突变和突变和致癌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35)甲醛:有剧毒性和挥发性。也是一种致癌剂。可通过皮肤吸收,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或损伤。避免吸入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36)甲酸:有剧毒,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37)甲酰胺:可导致畸胎。其挥发的气体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操作高浓度甲酰胺时要在通风橱内操作。尽可能将反应的溶液盖住。
(38)焦磷酸钠: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
(39)焦碳酸二乙酯(DEPC):是一种潜在的蛋白质变质剂,且为可疑的致癌剂。开启时瓶口不要指向操作者或其他人。瓶内压可导致喷溅。戴好手套并穿实验室工作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40)聚丙烯酰胺:无毒性,但仍应谨慎使用,因为其中可能含有少量未聚合的物质。
(41)聚乙二醇(PEG):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避免吸入粉末。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42)菌种(运输):健康教育福利部门根据运输器具将各种细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大肠杆菌的非病原种(K12)和枯草芽孢杆菌为第一类,正常运输条件下是无危害或危害性很微小的。但是沙门菌、嗜血杆菌、链霉菌和假单孢菌的一些菌种为第二类。第二类细菌为“一般潜
在危害剂:能造成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但在普通实验室技术下可操作。”
(43)抗淬灭剂:见苯二胺。
(44)考马斯亮蓝: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45)联结剂(DMP):刺激眼睛、皮肤和黏膜。可通过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发挥其毒性。不要吸入气体,戴好手套、面罩和护目镜。
(46)链霉素:有毒性,怀疑为致癌剂和突变诱导剂。可导致过敏反应。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47)亮肽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4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气体。
(49)磷酸二氢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50)磷酸:高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1)磷酸钾: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在通风橱内操作。
(52)磷酸钠:刺激眼睛和皮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
(53)磷酸氢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54)硫氰酸胍: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5)硫氰酸胍盐;见硫氰酸胍。
(56)硫酸:剧毒性,对黏膜组织、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极大的损伤。可造成烧伤,与其他物质(如纸)接触可能引发火灾。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57)硫酸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58)氯仿:刺激眼睛、呼吸道、皮肤和黏膜。为一种致癌剂。有肝、肾毒性。有挥发性。避免吸入蒸汽。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59)氯化铵: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0)氯化钙: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1)氯化钾: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2)氯化锂:刺激眼睛、呼吸道、皮肤和黏膜。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3)氯化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4)氯化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
作。
(65)氯化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6)氯化锌:有腐蚀性,对胎儿有潜在危险。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7)3-(N-吗啉)-丙磺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刺激眼睛、呼吸道、皮肤和黏膜。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8)没食子酸丙酯(NPG0:见苯甲酸。
(69)柠檬酸钠:见柠檬酸。
(70)柠檬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71)硼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72)羟胺:有腐蚀性和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73)氢氧化铵:为氨的水溶液。具有腐蚀性。操作时要小心。氨气可从氨水中挥发出来,具有腐蚀性、毒性和爆炸性。戴好手套。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
(74)氢氧化钾:剧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溶液为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
(75)氢氧化钠:溶液有剧毒,强碱性,当心使用。戴好手套。其他所有高浓度碱溶液都应以类似方式操作。
(76)秋水仙碱:有剧毒,可致命,可导致癌症和可遗传的基因损害。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不要吸入粉尘。
(77)β-巯基乙醇:吸入或皮肤吸收可致命,摄入有害。。高浓度溶液对黏膜、上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极大损害。β-巯基乙醇有难闻气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78)去氧胆酸钠:刺激黏膜和呼吸道。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使用粉末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
(79)溶剂;谨慎操作。
(80)溶菌酶:对黏膜有腐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81)三氯乙酸:有很强的腐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82)三乙胺:有剧毒,易燃。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83)三乙醇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内操作。
(84)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有毒性和刺激性,有严重损伤眼睛的危险。。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
(85)双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避免吸入,在称量时,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86)四环素:吸
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87)N,N,N’,N’-四甲基乙二胺: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极大损伤。吸入可致命,长时间接触可产生严重刺激或烧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防护服,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使用完毕要彻底清洗。易燃性,其挥发气体可到达一定距离,形成引燃源,瞬间发生火灾。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88)四水合乙酸镁: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89)四唑氮蓝;有危险性,小心操作。
(90)碳酸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91)同位素125I;在甲状腺,为一潜在的健康杀手。无论何种形式的同位素都用铅板遮挡。操作同位素时,要戴一到两副手套,着取决于同位素的用量和所进行的操作难度。
(92)胃酶抑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93)胃酶抑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94)硝酸:具有挥发性,操作时要小心。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95)硝酸银:强氧化剂,小心操作。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与其他物质接触会发生爆炸。
(96)溴酚蓝: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97)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98)5-溴-4-氯-3-吲哚-磷酸酯: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99)5-溴-2’-脱氧脲苷;为致畸胎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100)溴乙啡啶:为一种强致突变剂,有毒性。避免吸入粉尘。操作含此染料的溶液时,戴上手套。
(101)血(人类)和血产品和爱普斯坦病毒:其中可能含有隐藏的传染性物质,如乙型肝炎病毒、HIV,可能造成实验上室传染。戴一次性手套,使用吸枪式吸管,在生物安全橱中、操作,防止形成悬浮和污染。污染的塑料器皿在丢弃前要高压处理;污染的液体高压处理或丢弃前用漂白粉处理至少30min。
(102)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毒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03)亚精胺:有腐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
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104)亚铁氰化钾: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有刺激性。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相当谨慎地操作。远离强酸。
(105)盐酸:有挥发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致命。对皮肤、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极大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106)盐酸胍:刺激黏膜、上呼吸道、皮肤和眼睛。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07)盐酸胍盐:见盐酸胍。
(108)乙醇: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09)乙基亚硝基脲:见N-乙基-N-亚硝基脲
(110)N-乙基-N-亚硝基脲(ENU):有致癌性,为潜在的突变诱导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用1ml/LNaOH溶液清洗所有接触过ENU的物品。
(111)乙酸铵: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112)乙醇胺:有毒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具有高腐蚀性,并可与酸发生强烈反应。
(113)乙酸:使用时要非常小心。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114)乙酸钠:见乙酸。
(115)乙酸铀酰: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116)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17)异丁烯酸酯:有毒。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其气体。
(118)异硫氰酸胍盐:见硫氰酸胍盐。
(119)抑肽酶: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还可导致过敏反应。暴露其中可引起胃肠反应,肌肉疼痛,血压改变或支气管痉挛。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
(120)月桂酰基氨酸钠: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