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均摊法
对于立方晶胞来说,处于面中央的原子被两个晶胞所共用,比如说立方体左边那个面中央的一个原子,肯定被这个晶胞和左边一个晶胞所共有,上边面中央的原子肯定被本晶胞和上边一个晶胞所共有.所以说考虑这类问题一定要有立体几何概念,要注意一个晶胞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的四周都围着很多晶胞.除了位于立方体中心的原子只属于这个晶胞,位于棱上和表面上的原子都是和其它晶胞共同拥有的.
棱上的原子被四个晶胞所共有,所以一个晶胞只拥有1/4.类似的,表面上的拥有1/2,顶点上的拥有1/8。
譬如说现在有1个晶胞中M原子个数为:中心1个,表面上6个,顶点上有8个,棱上有4个。那么该晶胞中M原子个数就是:
1+6*1/2+8*1/8+4*1/4=6个
如果再通过计算得到该晶胞中N原子有3个,那么该物质的化学式就可以写为M2N.
2. 化学晶胞,为什么书上说有些晶胞不能用均摊法,求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例
均摊法能确定晶胞中原(离)子数目及晶体化学式对于平行六面体晶胞而言,用均摊法计算的依据是: ①处于顶点的微粒,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8属于该晶胞; ②处于棱上的微粒,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4属于该晶胞; ③处于面上的微粒,同时为2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2属于该晶胞; ④处于晶胞内部的微粒,完全属于该晶胞。
3. 分子晶体的晶胞内分子的个数是直接数还是均摊法均摊法适用于哪几种晶体
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及最外电子层 ,晶格结构和复杂程度。 通过建模确定点线面分布/
均摊是指每个图形平均拥有的粒子数目,均摊法是解决晶体的化学式、晶体中离子间距离的常用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在计算晶胞中的微粒时应分析一个微粒被多少个晶胞共享,如果一个微粒被n个晶胞共享,那么它属于每一个晶胞的只有1/n,
①处于顶点的微粒,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8属于该晶胞;
②处于棱上的微粒,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4属于该晶胞;
③处于面上的微粒,同时为2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2属于该晶胞;
④处于晶胞内部的微粒,完全属于该晶胞。
4. 分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晶胞能够用均摊法来求出化学式么举个例子
不行。
比如CO2分子,其晶体的1个晶胞中有4个CO2分子,但CO2的化学式并不是C4O8
分子晶体的化学式,是看单个分子中原子的组成;
与离子晶体不同,离子晶体的化学式用均摊法来求
5. 化学考试的时候,题目给了一个没见过的化学式要判断数什么晶体,要怎么判断
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同学您陷入了一个误区,并不是氧化物都是分子晶体的。就像二氧化碳的确是如假包换的分子晶体,但是活泼金属的氧化物譬如氧化镁却是离子晶体。
2.第二个问题我误人子弟下,似乎在我刚过去的学生时代,用晶胞来判断分子式并不是很重点的内容。我记得是按照“均摊法”来判断晶体的化学式的。呵呵,说化学式比较严密点吧。这个均摊法要说起来很复杂,但是老师的任务是把它简化来告诉你的:
处于顶点的粒子,同时为8哥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有1/8属于该晶胞;
处于棱上的粒子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有1/4属于该晶胞
处于面上的粒子,同时为2个晶胞所共有,每个粒子有1/2 属于该晶胞
当然啦,处于晶胞内部的粒子,则完全属于该晶胞
我的建议是如果真的很想把这类题目搞懂,除了死记硬背之外,应该多去做做高中数学的立体几何题。
我觉得高中阶段谈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区别主要是从物理性质来分析的吧。比如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和硬度均比类似结构的分子晶体大。至于如何做这方面的题目,个人的建议是你只要把这3种晶体的典型的比较记得,这类题目就很容易做了呵呵。
离子晶体熔融,断裂的是离子键啊,不然离子晶体是白叫的吗?范德华力是分子间的作用力,影响的是分子的物理性质。
呵呵,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错漏之处希望各位大虾指正,我继续潜水....
祝好
6. 均摊法怎么用!
你好,
晶体硼单元是由12个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是一个封闭的球状体系,所以不能用均摊法。只能是一个硼与周围几个相连接。
硼按B12理解,实施分子晶体,但是其熔点、硬度很大,与分子晶体不符,这是B的成键特性引起。
B是典型的缺电子,除了正常的键外,往往伴随着硼桥键和三中心两电子硼键,从而使得B晶体内电子离域程度很高,这也解释了单质B的导电性问题。
所以晶体硼是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的过度型晶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懂请追问!
望采纳!
7. 化学均摊法怎么算
确定晶胞中原(离)子数目及晶体化学式
对于平行六面体晶胞而言,用均摊法计算的依据是:
①处于顶点的微粒,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8属于该晶胞;
②处于棱上的微粒,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4属于该晶胞;
③处于面上的微粒,同时为2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2属于该晶胞;
④处于晶胞内部的微粒,完全属于该晶胞。
对于六方晶胞而言,用均摊法计算的依据是:
①处于顶点的微粒,同时为6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6属于该晶胞;
②处于竖直棱上的微粒,同时为3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3属于该晶胞;
处于底面棱上的微粒,则同时为4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4属于该晶胞;
③处于面上的微粒,同时为2个晶胞所共享,每个微粒有1/2属于该晶胞;
④处于晶胞内部的微粒,完全属于该晶胞。
8. 碘的晶胞计算方法
碘的晶胞计算方法可以用均摊法。
用均摊法可知平均每个晶胞中有4个碘分子,即有8个碘原子。
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不同的取向,在顶点和面心不同,2种取向不同的碘分子以4配位数交替配位形成层结构。
“均摊法”确定晶体的化学式 (1)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粒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① 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顶点为8个晶胞共有,1/8属于该晶胞。 棱为4个晶胞共有,1/4属于该晶胞。
9. 化学原子晶体这章中,什么叫均摊法
在计算晶胞中的微粒时应分析一个微粒被多少个晶胞共享,如果一个微粒被n个晶胞共享,那么它属于每一个晶胞的只有1/n,这种方法称为均摊法。
10. 什么时候用均摊法,怎么用 求1摩尔SiO2含的Si-O键时要用吗
在晶体中的有关计算用均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