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学式怎么写
要想写好化学式,首先得知道物质的组成------有哪些元素组成,然后利用一般规律,正价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左边,负价元素的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接着利用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书写。
例如,写出硫酸铁的化学式 (硫酸铁有铁元素和硫酸根组成)
铁的化合价为+3,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先按显正负化合价的顺序写出符号 Fe SO4
然后标出各自的化合价 +3 -2
Fe SO4
接着就利用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了,习惯以后就可以这么做,---------把化合
价的数值交叉写到另一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下角(如果原子团的个数不是 1 必须用括号
括上) Fe2(SO4)3
最后检查是否正确-----带回到化合价的原则-------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注意: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下角的个数必须是最小公倍数(初中阶段)
例如: +6价的硫元素和-2价的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按照上面的规律写成了
S2O6,这里2和6可以约分,最后得到 SO3 才是正确的化学式。
❷ 化学式是怎么写出来的
化合物的化学式:(读写顺序相反)
书写步骤:①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
金属元素在前,非金属元素在后;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
②标出元素的化合价
③十字交叉(绝对值)
④取最小公约数,省略数字1
⑤检查化学式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例:氧化铝:
①Al O ② Al (+3) O (-2) 数字应写在元素符号上边 ③十字交叉就是Al的化合价是O的原子个数,O的化合价是Al的原子个数,Al2O3 ④检查化学式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化学式如何写扩展阅读: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纯净物组成及原子个数的式子。分子晶体的化学式叫做分子式,可以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
用元素符号表示纯净物组成及原子个数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纯净物都有一定的组成,都可用一个相应的化学式来表示其组成(每种纯净物质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
有些化学式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这种化学式也叫作分子式。化学式仅表示纯净物,混合物没有化学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学式称为实验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氢化合物,它们的组成都是含碳92.3%,含氢7.7%,碳和氢的原子比是1:1,推导出来的乙炔和苯的实验式都是CH。
有些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是由离子晶体组成的,晶体内部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替而排列。但是,氯化钠晶体中到底有多少个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问题尚未解决,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实验式NaCl表示氯化钠。
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的组成的化学式称为分子式,它的含义是: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数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
❸ 如何写出化学式
1、明确读法是将
化学式
从后往前读。比如P2O5的读法是“
五氧化二磷
”。
所以根据读法写化学式时,就得注意,先读的写在后面,“二”指的是
氧原子
的个数,故
二氧化氯
的化学式为ClO2。
2、如果存在变价元素,则要根据其他元素的
化合价
来计算此元素的化合价。
o(∩_∩)o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记得采纳哦,感激不尽。
❹ 怎么写化学式
<1>当某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可省略;<2>氧元素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如CO2;<3>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如NaCl.初中的化学式一般如此.
❺ 如何书写化学式
1、将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化学式。
例如:Na2CO3与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CaCO3与 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H2O+Ca2+。因此,熟记哪些物质属于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除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以外写化学式。
例如:Na2O与稀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2O+2H+=2Na++H2O;H3PO4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4+3OH-==PO43-+3H2O;CuSO4与Ba(OH)2两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42-+Ba2++2OH-==BaSO4↓+Cu(OH)2↓;FeS与稀H2SO4反应制H2S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H+==Fe2++H2S↑。
3、固体物质间的离子反应,有关物质均写化学式,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例如:实验室用Ca(OH)2固体与NH4Cl固体混合共热制取NH3的反应。
4、浓H2SO4与固体物质反应,有关物质也均写化学式,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例如:Cu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的固体物质反应制取HCl、HF、HNO3等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明确了离子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后,一般就能正确完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但对一些具体的离子反应,还需根据具体题给条件,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处理,使所写化学式、离子符号及离子方程式与实际情况相符。
1、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对于弱酸酸根不能拆成H+与酸根(HSO4-除外)。如:NaHCO3和NaOH反应,应写成HCO3-+OH-==H2O+CO32-,不能写成H++OH-==H2O。
2、有微溶物参加(或微溶物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时,如果微溶物是反应物且澄清,写成离子形式;如果微溶物浑浊,则要写成化学式形式;微溶物是生成物时,通常用化学式表示。例如:澄清Ca(OH)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a2++2OH-+CO2==CaCO3↓+H2O;石灰乳(Ca(OH)2浑浊液)和Na2CO3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Ca(OH)2+CO32-==CaCO3+2OH-。
3、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例如: Fe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成Fe+2Fe3+==3Fe2+,而不能写成Fe+Fe3+==2Fe2+。
4、约简系数不能破坏关系量。
删除未反应的离子是必要的,但约简系数时,若只约部分离子而违犯实际反应中各物质的关系量就不对了。例如:H2SO4和 Ba(OH)2溶液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若只简约OH-和H+的系数写成Ba2++OH-+H++SO42-==BaSO4↓+H2O,就不符合实际上生成1份 BaSO4并有2份H2O生成的事实,因此是错误的。
三、反应物相对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
有些反应,反应物间的相对量无论如何改变,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不变;也有许多反应,当物质间的相对量不同时,物质间的反应情况就不同,离子方程式也就不同。
(1)生成的产物与过量物质能继续反应。
此类反应需要注意题目所给条件,判断产物是否与过量物质继续反应,只要正确确定最终产物即可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例如:向Ag(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g++NH3�6�1H2O==AgOH↓+NH4+。向Ag(NO3)2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为:Ag++NH3�6�1H2O==AgOH↓+NH4+, AgOH+2NH3�6�1H2O==[Ag(NH3)2]++OH-+2H2O;两式反应生成的NH4+与OH-又反应:NH4++OH- == NH3�6�1H2O;所以,总的离子方程式为:Ag++2NH3�6�1H2O==[Ag(NH3)2]++2H2O。
❻ 怎样书写化学式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化学式。化学式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书写化学式要遵循哪些原则。首先要符合事实,也就是说你写出的化学式要事实存在。然后化学式要遵循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你写出的化学式中各个元素的化合价乘以右下角标,再求和,要等于零。化学式可按照物质的不同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下面将逐一说明。
单质化学式是最容易写的,因为单质就是有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写出构成该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右下角写上数字(代表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组成的,“1”全部省略。)。一般单质可以分为两类: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就是金属元素的符号,如:Cu、Fe、Mg、Hg等。
非金属单质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单原子分子有稀有气体和一般的固体单质(不作说明情况下,固体单质一般作为单原子。)如:He、Ne、Ar,S、P、C等。
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可以放在一起。一般气体(除稀有气体)和液体大多是双原子的,多原子的较少。如O2、N2、H2、Cl2,Br2等。多原子的一般有:臭氧(O3)等。
化合物种类较多。一般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氧化物的书写规则较简单。氧化物的读法一般是几氧化几某。如何书写化学式呢?首先把氧元素写在右边,“某”写在左边。再把几几分别写在对应元素的右下角。如: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镁(MgO),一氧化碳(CO)等。无论是金属氧化物还是非金属氧化物,都是如此。有时不说几氧化几某,而是直接说氧化某。这就要求你熟练掌握元素的化合价。如: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亚铁,即一氧化铁(FeO)。
酸碱盐的化学式书写规则可以与氧化物对比。
酸类一般有某酸,亚某酸。还有一些不是常见的,如偏某酸(中学化学中一般就是偏铝酸);高某酸、次某酸(一般就是指高氯酸、氯酸、次氯酸)等。酸就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组成的。一般形式是HxM(M代表酸根)。酸根的化合价决定x的值,即酸根的化合价是多少,x就等于多少。某酸一般是指该元素的最高价酸,如:碳酸(H2CO3),硫酸(H2SO4)等。亚某酸就是该元素化合价相对最高价较低的酸。如:亚硫酸(H2SO3)等。
碱是由氢氧根和金属离子构成的。碱类一般情况就是氢氧化某。形式如:M(OH)x。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决定着x的值,即金属化合价是多少,x就等于多少。如: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钠(NaOH)等。
盐的种类是最多的,有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我们现在只讨论正盐,也就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镁、碳酸钠等。其他盐类的化学式中学阶段要求的不多,只有几个,记住就可以了。
盐可以看成是某酸和某碱反应的产物。盐类的命名一般是某酸某,如上面说到的硫酸镁、碳酸钠等,还有氯化物,如氯化钠、氯化镁等。某酸某可以分解成“某酸”和“某”来看。氯化物中的氯就看成某酸(氢氯酸)。书写化学式时,:“某”写在左边,“某酸”写在右边。然后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在右下角写出角标。如:硫酸镁(MgSO4),硫酸钙(CaSO4),氯化钠(NaCl)等。
注意
综上可知,要熟练写出化学式,就要熟练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❼ 化学式如何写
化的写法:
名称:撇、竖、撇、竖弯钩
笔画数:4
化 [huà]
〈动〉
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名〉
1. 习俗,风气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后缀〉
使成为,使变成 [-ize;-ify]——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
化 [huā]
〈动〉
用掉、耗费。同“花” 。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❽ 化学式怎么写初中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4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 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 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 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4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CuSO4+2NaOH=Cu(OH)2↓+Na2SO4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Cl+AgNO3= AgCl↓+HNO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一. 常用计算公式: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
(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 100% =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 100%=
1- 杂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 100%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 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 × a%浓+M稀 × b%稀=(M浓+M稀) × c%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