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如何预防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如何预防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发布时间:2022-05-10 18:31:25

① 化学品危害的预防方法

对危险化学品危害的防治单靠某一种措施是难以奏效,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多管齐下,方能消除其危害。
1、组织管理措施:
1.1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对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1.2 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或明确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部门,不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成空白。
1.3 配备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在管理层应配备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进行管理。
1.4 制定安全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必须制定安全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和卫生习惯。
2、工程技术措施:
2.1 坚持“三同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引进的工程项目时,其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工程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对工程设计要进行安全、职业卫生预评价;对工程竣工后要进行安全、职业卫生的竣工验收。
2.2 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消除职业危害: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微机控制,隔离操作,消除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危险化学品。
2.3 加强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生产装置尽量采用框架式,现场的泄漏物易予消散;生产厂房应加强全面通风和局部送风,使作业人员所在环境的空气一直处于新鲜状态。
2.4 安全检修,避免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都要定期检修。检修时都要拆开设备,发生泄漏,容易发生事故。因此,检修前一定要制订检修方案,办理各种安全作业证,做好防护,专人监护,防止事故发生。
3、卫生保健措施:
3.1 职业健康监护: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对作业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3.2 作业环境定期监测:危险化学品的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危险化学品浓度要定期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要公布,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监测结果要存档。
3.3 发放保健食品:给有毒有害的作业工人要发放保健食品,如牛奶等,增强作业人员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4、做好个体防护:
4.1 发给个体防护用品:企业按国家的规定要发给作业者合格、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等,并教会工人能正确使用。
4.2 不佩带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业人员不佩带好个体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业。管理人员应严格检查,严格执行。
4.3 对防护用品做好检查、维修:企业对防护用品应加强管理,放置固定地点,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维修,使其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

② 如何预防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对危险化学品危害的防治单靠某一种措施是难以奏效,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多管齐下,方能消除其危害。
1、组织管理措施:
1.1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对我国的《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1.2 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设置安全卫生管理机构或明确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部门,不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成空白。
1.3 配备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在管理层应配备安全卫生管理人员,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进行管理。
1.4 制定安全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必须制定安全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和卫生习惯。
2、工程技术措施:
2.1 坚持“三同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引进的工程项目时,其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工程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对工程设计要进行安全、职业卫生预评价;对工程竣工后要进行安全、职业卫生的竣工验收。
2.2 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消除职业危害: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微机控制,隔离操作,消除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危险化学品。
2.3 加强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生产装置尽量采用框架式,现场的泄漏物易予消散;生产厂房应加强全面通风和局部送风,使作业人员所在环境的空气一直处于新鲜状态。
2.4 安全检修,避免事故发生: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都要定期检修。检修时都要拆开设备,发生泄漏,容易发生事故。因此,检修前一定要制订检修方案,办理各种安全作业证,做好防护,专人监护,防止事故发生。
3、卫生保健措施:
3.1 职业健康监护: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对作业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3.2 作业环境定期监测:危险化学品的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危险化学品浓度要定期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要公布,并建立职业卫生档案,监测结果要存档。
3.3 发放保健食品:给有毒有害的作业工人要发放保健食品,如牛奶等,增强作业人员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4、做好个体防护:
4.1 发给个体防护用品:企业按国家的规定要发给作业者合格、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呼吸防护器、防护手套等,并教会工人能正确使用。
4.2 不佩带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业人员不佩带好个体防护用品,不得上岗作业。管理人员应严格检查,严格执行。
4.3 对防护用品做好检查、维修:企业对防护用品应加强管理,放置固定地点,定期进行检查,及时进行维修,使其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

③ 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等。

刺激眼睛 损伤呼吸道 灼伤皮肤 麻痹神经 燃烧爆炸
流泪致盲 胸闷窒息 溃疡糜烂 头晕昏迷 物毁人亡
如何预防化学事故?
1.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3.居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品。

4.乘坐车、船、飞机不要携带危险化学品。

5.室内积聚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按应对燃气泄漏办法处置。

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袭击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 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侧上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迅速撤离现场。

5.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6.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7.食品检测: 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④ 施工中怎样预防危险化学品,油品的泄露

一、油桶和化学品容器泄漏的预防
1,确保容器有自己合适的盖子并且密封好。
2,定期检查容器有没有腐蚀、凸起、缺陷、凹痕、和泄漏。把有缺陷的容器放在独立的二次包装桶里或者ENPAC 的泄漏应急桶里。
3,确保容器和内容物相容。比如,不要把酸放在一般的铁桶里或把溶剂放在塑料桶里。 4,准确标识废物容器。
二、油桶和化学品桶或其他容器的二次围堵防泄漏
原则是把有可能泄漏的油桶、化学品桶或其他容器采用二次包装,来控制可能发生的泄漏。需要确保二次围堵具有的盛漏容积至少是所有容器中最大容器体积的110%和最大容积两者之比较之大值。
1,所有的钢桶、铁桶、塑料桶、吨桶、千升桶或其他容器在长期的运输、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损坏,造成泄漏。需要防祸于未然。把这些储存油品、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的桶或容器放在盛漏托盘(也叫防泄漏托盘,防溢托盘,控泄盘,盛漏卡板等)、盛漏平台(也叫防溢平台,防泄漏平台)、IBC盛漏托盘(也叫IBC防泄漏托盘)上。盛漏托盘、盛漏平台、防泄漏平台具有结构坚固、可以叉车操作、防滑、可以套装的特点,当发生泄漏时,所有泄漏液体将会沿着托盘或平台格栅自动流入托盘或平台的盛漏区域内,不会流到地面、走廊或通道。盛漏托盘和盛漏平台都具有排水塞,当泄漏至一定容积时,可以排空泄漏的液体。大部分泄漏的液体可以直接回用。
2,如果需要储存装有油品的油桶或化学品桶、大型圆桶或其他容器,可以选择美国ENPAC的盛漏盆、盛漏槽、盛漏围堤等产品。
3,如果需要临时或经济性储存装有油品的油桶或化学品桶、IBC桶或其他容器,防止泄漏,可以采用ENPAC的盛漏衬垫。不需要使用斜坡,推车可以自由进出,可以折叠,不用时可以折叠放入工具架里,节省空间。
4,大量的油桶和化学品桶放在一般的木托盘或塑料托盘上,即有可能发生泄漏。可以用叉车把这些装有油桶和化学品桶的木托盘或塑料托盘,放在ENPAC的盛漏围堤里。盛漏围堤可以盛漏的体积比较大,适合大规模泄漏的预防,也适合于快速应急控制。独特的撑扣式结构,包装体积小,运输方便,容易安装,快速反应。汽车可以开进开出。
5,如果室内空间有限或由于存放介质不相容,可以考虑把油桶和化学品桶或其他容器放在户外。ENPAC的敞盖式盛漏箱、卷帘式防泄漏油桶储存柜、危险品防泄漏工作屋和危险品放泄漏储存屋可以担当重用。它们都具有出色的耐候性、抗化学品性、能够经久耐用,都可以叉车操作。与通常的金属或混凝土建筑物相比,可以大大节省成本,方便灵活,并且提供更多卓越的性能。
6,如果需要油桶和化学品桶平着放置,可以使用ENPAC的油桶架,实现圆桶的储存和防泄漏分装的结合。油桶架耐腐蚀,防止分装时溢溅,可以用叉车操作,方便灵活。
三、化学品的露天储存
1,如果化学品要放在户外,必须确保雨水不要进入。在上述二次围堵措施上,用防水雨布包裹盛漏托盘、盛漏平台、IBC盛漏托盘,可以达到防雨水、防晒、防止虫鸟进入包转容器之目的
2,固定的露天堆场,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要求。
3遇水受潮,曝晒和尘土污染后可能引起爆炸、燃烧、分解变质的物品,不准长期露天存放。
4,露天堆场应设垛座平台,其离地高度不低于0.3m。
5,堆垛之间应有不少于3m的通道。
6,堆场四周设有排水明沟或暗沟,并有防护围栏。
7,垛台的设置亦应遵循互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而不能混存混放的原则。

⑤ 预防有毒化学品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①技术控制

技术控制的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工人在正常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卫生等几个方面。

a、替代。控制、预防化学品危害最理想的方法就是不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化学品,通常的做法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选用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如:甲苯替代喷漆、除漆中用的苯)。

b、变更工艺。

c、隔离。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最常见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这类方法在上了一定规模的化工企业里早已采用,较为普遍。

d、通风。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毒气体、蒸汽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借助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浓度低于安全浓度,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也能较好地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e、个体防护。当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它是一道较为有效的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包括: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至于采用哪类防护用品,主要是根据该化学品的特性及危害性而定。

f、卫生。卫生包括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两个方面。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物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置,保护作业场所清洁,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质通过皮肤深入体内。

②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类标准而建立起来的管理程序和措施,是预防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对作业场所进行危险识别、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禁令四十一条、张贴警示标志、操作规程、贴制安全标签、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

⑥ 危险化学品需要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1、替代

控制、预防化学品危害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这很难做到,通常的做法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选用可燃化学品替代易燃化学品。例如,甲苯替代喷漆和除漆用的苯,用脂肪族烃替代胶水或粘合剂中的芳烃等。

2、变更工艺

虽然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但是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很有限,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有害化学品。

这时可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如以往从乙炔制乙醛,采用汞做催化剂,直到发展为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或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做催化剂。通过变更工艺,彻底消除了汞害。

3、隔离

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

隔离操作是另一种常用的隔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生产设备与操作室隔离开。最简单形式就是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放在与生产地点完全隔开的操作室内。

4、通风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安全浓度,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通风分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局部排风是把污染源罩起来,抽出污染空气,所需风量小,经济有效,并便于净化回收。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其原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气,抽出污染空气,降低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在作业场所中的浓度。全面通风所需风量大,不能净化回收。

对于点式扩散源,可使用局部排风。使用局部排风时,应使污染源处于通风罩控制范围内。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率,通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十分重要。对于已安装的通风系统,要经常加以维护和保养,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

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采用全面通风时,在厂房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空气流向等因素。因为全面通风的目的不是消除污染物,而是将污染物分散稀释,所以全面通风仅适合于低毒性作业场所,不适合于腐蚀性、污染物量大的作业场所。

像实验室中的通风橱、焊接室或喷漆室可移动的通风管和导管都是局部排风设备。在冶金厂,熔化的物质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时散发出有毒的烟和气,需要两种通风系统都要使用。

5、个体防护

当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

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

6、保持卫生

卫生包括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两个方面。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物、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置,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

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4、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危险化学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⑦ 危险化学品的防护措施

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最常用的隔离方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
隔离操作是另一种常用的隔离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生产设备与操作室隔离开。最简单形式就是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放在与生产地点完全隔开的操作室内。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安全浓度,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通风分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局部排风是把污染源罩起来,抽出污染空气,所需风量小,经济有效,并便于净化回收。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其原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气,抽出污染空气,降低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在作业场所中的浓度。全面通风所需风量大,不能净化回收。
对于点式扩散源,可使用局部排风。使用局部排风时,应使污染源处于通风罩控制范围内。为了确保通风系统的高效率,通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十分重要。对于已安装的通风系统,要经常加以维护和保养,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
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采用全面通风时,在厂房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空气流向等因素。因为全面通风的目的不是消除污染物,而是将污染物分散稀释,所以全面通风仅适合于低毒性作业场所,不适合于腐蚀性、污染物量大的作业场所。
像实验室中的通风橱、焊接室或喷漆室可移动的通风管和导管都是局部排风设备。在冶金厂,熔化的物质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时散发出有毒的烟和气,需要两种通风系统都要使用。 当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作业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身体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 卫生包括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两个方面。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物、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置,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通过皮肤渗入体内。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1)替代
(2)密闭
(3)惰性气体保护.
(4)通风置换.
(5)安全监测及连锁。
2.消除点火源
能引发事故的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具体做法有:
(1)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2)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包括阻火装置、阻火设施、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

⑧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预防事故发生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分析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有序地组织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特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二、指导思想 分析室部分分析场所存有各种化学试剂,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化学试剂。分析过程中容易发生如失火、爆炸、烧伤和中毒等事故。为确保分析室的安全,现将这些化学试剂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三、紧急情况响应
(一)、防火发生原因:
1.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2.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烧。 3.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作用而燃烧。
4.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预防措施:
1.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酸碱试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分析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分析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
5.分析室内严禁吸烟。
6.分析室内经常备有砂桶、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7.分析结束离开分析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处理方法:
1.迅速移走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器,防止火势蔓延。
2.如果是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抹布、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灭。如果衣服着火,立即用湿布蒙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衣服的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同时也可使火熄灭。
(二)、防爆炸发生原因:
1、仪器装置错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
2、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

3、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易挥发的有机试剂,如乙醚。
4、减压分析时使用薄壁玻璃容器,或造成压力突变。
预防措施:
1、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2、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到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3、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三)、防中毒 发生原因:
1.接触了有毒物质或吸入有毒气体。
2.对有些试剂的性质不够了解,处理不当。
3.制备有毒气体的装置不合理或操作不熟练。
预防措施:
1.购买有毒化学品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保管。
2.一切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分析,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必要时戴上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
3.有毒药品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4.使用气体吸收剂来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5.有毒的废物、废液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6.禁止在分析室内饮食或利用分析器具贮存食品,餐具不能带进分析室。
7.手上如沾到药品,应用肥皂和冷水洗除,不宜用热水洗,也不可用有机溶剂洗手。
8.皮肤上有破伤,不能接触有毒物质。
9. 分析室经常注意通风,即使在冬季,也适时通风。
万一发生中毒,一般的急救方法如下:
1.误吞毒物,常用的急救方法是给中毒者先服催吐剂,如肥皂水、芥末和水或给以面粉和水、鸡蛋白、牛奶和食用油等缓和刺激,然后用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2.有毒物质落在皮肤上,要立即用棉花或纱布擦掉,除白磷烧伤外,其余的均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如果皮肤已有破伤或毒物落入眼睛内,经水冲洗后,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四)、防烧伤 烧伤是由灼热的液体、固体、气体、化学物质或电热等引起的损伤。为了预防烧伤,分析时严防过热的物体与身体任何部分接触。
(五)一般伤害的采取措施是:
1 碱熔,磺化等样品具有强碱强酸的性质,部分员工易对氢醌产品过敏,员工若直接接触,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员工必须配带手套,眼镜等防护措施如果接触皮肤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就医。
2. 取样人员为女员工,在对槽罐车盛装的液体进行登高取样时易发生危险。取样人员在取样时要佩戴安全带等安全措施。
3. 在做金属元素测定时,用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乙炔为一危险气源。在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的过程,用到大量的浓酸,且样品成分复杂易发生爆炸,喷溅等安全问题。一旦发生此类危险,应立即远离通风橱,
4. 通风橱为可燃材料制得,员工经常在通风橱内经行灼烧等实验,易发生连带火灾。
5. 对于THF此类样品进行水分测定时,要求氮气保护,需在通风橱内进行,现分析室只有一个通风橱用于灼烧操作,无法进行此项检测,若不在通风橱进行,易发生氮气泄漏。

⑨ 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是

法律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1)替代,即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2)变更工艺,即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毒害;(3)隔离,即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4)通风,即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浓度低于规定的浓度,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法律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七十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七十一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过程中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驾驶人员、船员或者押运人员还应当向事故发生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报告。

第七十二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公安、卫生、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一)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二)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三)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四)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

第七十三条 有关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第七十四条 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有关信息。

阅读全文

与如何预防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