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化学药物它与中药,生物药物有什么不同
化学药物的成分是通过化学合成而得,其成分与同类自然药物相识,功能相同,但由于能大量合成,从而其价格比较便宜。中药,与生物药物的 成分都是天然的,中药主要成分是直接从植物,矿物中提取的,生物药物则是由微生物代斜产生的副产物,一般为抗生素,用于抵抗该种微生物入侵人体!
⑵ 西药的药品是怎样化工合成的疗效居然这么好
现在的西药(化学药)已经很少从自然界的植物、矿物、动物中寻找药性成分来制作药物,基本都是针对病原体而采用计算机建立模型来设计化学成分,设计好后就可以用化学物质来合成。一般药物的化学成分必须是单一的(药物说明书中列有分子式),单一的化学成分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病原体目标(精确制导导弹一样),也才能在实验中研究其体外作用,才能追踪其在体内的半衰期、代谢过程。而且单一的化学成分不含杂质(中药基本都是很多成分甚至是不明成分混在一起,各种毒性、菌类杂质都多得很),引起热源的几率很少(热源是导致药物过敏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一般性的化学合成药物很便宜,研发、制作周期短。
化学药物在体内能尽量躲开胃液的破坏(虽然胃液也会破坏一些),而中药除了毒性等危害物质外,其他的都被胃液消化了,根本起不了治病作用(假如有药性成分的话)。而化学药在制作时要用化学方法使药性成分结晶,就是使其药性成分的浓度提高,才能躲开胃液及其他体内物质的破坏,才能对病原体有抑制、清除和杀灭作用。
最重要的是病原体只有用化学物质才能抑制、清除、杀灭,中药的物理性成分不可能对病原体有什么影响,就像疟疾患者吃中药黄花蒿没有任何作用,必须吃化学方法制作的化学药黄花蒿素药,才能在体内杀灭疟原虫治好疟疾。
药物和食物完全不同,药物就是治病的,不是营养物质,药物成分不是人体需要的,所以药物必须是仅仅具有治疗作用的单一成分,其副作用、不良反应才能最少化、最小化。假如中药中有药性成分的话,那么按照中医理论制作的中药其副作用、不良反应是很多的,而且根本无法预知有什么副作用、不良反应,更别说毒性了。
再者,化学药之所以能治病、效果好,还因为化学药在研发出来后,必须要做设计严格的临床试验,也就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共分三期),试验揭盲后其统计的各种数据(治愈率、副作用、不良反应、血液中半衰期、最大安全剂量等)符合医学的药物标准,经过专家组审查试验设计合格、数据真实没有造假等,药监机构才会批准其上市或进入临床应用。而中药呢?古方就不用说了,中药新药研发完后做个体外实验(少数的做个临床观察试验)就会宣布新药研发成功,药监部门就会批准其上市和进入临床应用。所谓临床观察试验根本就没有排除安慰剂效果的设计,还是凭主观认定。
⑶ 西药的原材料都是什么来自自然界还是化学合成
西药一般是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
1、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
(3)化学药怎么产生扩展阅读:
西药分类:
1、抗感染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合成的抗菌药、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寄生虫病药物。
2、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
3、神经类药物:中枢兴奋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镇静催眠药、脑代谢及循环改善剂、抗癫痫药、抗震颤麻痹药、治眩晕药。
4、精神类药物:抗精神病药、抗情感障碍药。
5、抗肿瘤类药物。
6、心血管类药物。等等。
⑷ 医药化学在何历史背景下产生,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通过有机化学合成药物人们意识到:有机药物合成可以提供自然界没有的新药物, 。有机合成工业的发展为药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新药物的研究导致了药物学的研究。19世纪,自然科学开始分化,药理学成为最早从药物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经过20世纪的发展,医药化学基本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逐步建立与完善。
医药化学是药学领域的带头学科,是创制新药、发现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前景的先导物。
⑸ ”化学合成药物”是如何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依据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首先是知道某种化合物对某些疾病或者某些细菌、病毒有作用,然后明了该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再对这种药物进行试验。然后就是研发生产这种物质的工业方法。最后就是批量生产。盘尼西林(青霉素)就是由于发现青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后来名为青霉素)对其他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然后试验,生产,最后首先应用于二战就伤员。如果不是青霉素,二战的死亡人数又将增加不知多少。
⑹ 药物中的化学制剂是怎么定义的,由什么制得,与原料药,中药,生物制药怎么区别
化学制剂主要是指药化学制剂主要指的是西药制剂,生物制剂主要是疫苗,动植物提取物的制剂等.品的活性成分是化学合成药物,和它相对应的包括中药制剂,生物制剂。
原料药的称呼主要相对于制剂来说的。原料药一般用5kg、10kg铝桶装
⑺ 化学药与生物药如何区分
化学药是通过人工的工艺路线设计,在反应釜中加入基础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甲苯、醋酸、甲醇、乙醇等等)基础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合成出来的药物;
(7)化学药怎么产生扩展阅读
药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013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从2013年2月1日起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20类药品,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5%,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达到20%。
特性介绍
从使用对象上说:它是以人为使用对象,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有规定的适用症、用法和用量要求;从使用方法上说:除外观,患者无法辨认其内在质量,许多药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而不由患者选择决定。同时,药品的使用方法、数量、时间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使用效果,误用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致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1、种类复杂性:具体品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我国中药制剂约5000多种,西药制剂约4000多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
2、药品的医用专属性:药品不是一种独立的商品,它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患者只有通过医生的检查诊断,并在医生与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防止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3、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
另外,药品的质量还有显着的特点: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质量等级之分: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等,都可以销售,而药品只有符合规定与不符合规定之分,只有符合规定的产品才能允许销售,否则不得销售。
管理规范
药品质量符合规定不仅是产品质量符合注册质量标准,还应使其全过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大力推行药品GMP,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是提高药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药品
⑻ 我想制取一些化学药品,谁能教我
碳酸锌的制取:锌溶解在盐酸中,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沉淀得到碳酸锌.
氧化亚铜: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配制氢氧化铜(一定要是刚配好的,否则就被氧化了),向其中加入葡萄糖的溶液,加热,产生转红色沉淀。过滤得到红色沉淀洗涤后得到的是氧化亚铜了.
⑼ 药物的来源及分类
能够对生活机体某种生理功能或生物化学过程发生影响的化学物质。可用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也包括用于计划生育、杀灭病媒及消毒污物的化学物质。广义的药物还包括生物制品如疫苗、类毒素和抗毒素等。随着科学的进展,药物还包括化学合成品以及医药生物技术制品。药物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大剂量时尤其明显。甚至有的药物就出自毒物,如箭毒、蛇毒都可制成药剂。可见,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但一般认为毒物是指能损害人类健康的化学物质,包括环境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毒物、生物毒素以及中毒量的药物。此外,当食物的某种成分被用于防治其缺乏症时也就成为药物,所以药物与食物也难以截然区分。
药物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积累而丰富起来的。其来源不外乎天然(矿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工制造两个方面。19世纪以来,随着药物化学的进步,不但可用人工的方法合成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如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还能改造天然药物及合成新的化学药品(如巴比妥类、氯丙嗪、磺胺类等)。
药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根据药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性药物和人工制造(包括人工合成)药物。②根据药物的用途可分为预防药物、治疗药物、诊断药物和计划生育药物等。③根据药物作用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人体为作用对象的药物,包括天然存在于人体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以及正常不存在于人体的化学物质如植物有效成分和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另一类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和肿瘤等为作用对象的药物。④根据药物的化学组成或结构可分为无机化学药物(如硫酸镁等)、有机化学药物(如乙醇、心得安、磺胺等)、天然药物及有效成分。⑤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系统的部位可分为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传入或传出神经末梢部分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影响生长代谢功能的药物,以及其他作用的药物(如抗微生物及抗寄生虫药、抗肿瘤药、解毒药等)。⑥还可根据药理作用来分,在药理学中常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例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为拟似药和拮抗药。
⑽ 谈谈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是化学药物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此期间,发现及发明了现在所使用的一些最重要的药物,为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
从合成药物发展的历史及现今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展望21世纪合成药物发展的趋势,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评述。
1、从药用植物中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并进行结构修饰、发明新药仍是21世纪合成新药研究的重要部分。尤其是由于细胞及分子水平的活性筛选方法的常规化和分离技术的精巧化,有可能从植物中发现极微量的新的化学结构类型。同时,通过现代的筛选模型重新发现20世纪已经筛选过的植物化学成分的新用途,也为合成新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成功机会。
2、从天然来源发现新结构类型抗生素已经很困难,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增加,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使得一种抗生素的使用寿命愈来愈短。这种情况促使半合成及全合成抗生素在21世纪会得到特别发展。
3、组合化学技术应用到获得新化合物分子上,是仿生学的一种发展。它将一些基本小分子装配成不同的组合,从而建立起具有大量化合物的化学分子库,再结合高通量筛选来寻找到一些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4、有机化合物仍然是21世纪合成药物最重要的来源。
5、20世纪60~70年代,仪器分析(光谱、色谱)学科的逐渐形成,加快了化学合成药物开发的速度,使化学药物质量可控性达到相当完美的程度。进入21世纪,一批带有高级计算机仪器的发明,分离、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微量化等将使化学合成药物的质量更加提高,开发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
6、药理学进一步分枝化为分子药理学、生化药理学、免疫药理学、受体药理学等,使化学合成药物的有效药理表现更加具有特异性。21世纪,化学合成药物会紧密地推动药理学科的发展,药理学的进展又会促进化学合成药物向更加具有专一性的方向发展,使其不但具有更好的药效,毒副作用也会更加减少。
7、经过半个世纪的积累,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合理药物设计的新药研究和开发,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21世纪,酶、受体、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会一个一个地被阐明的,这给利用已阐明这些“生物靶点”进行合理药物设计,从而开发出新的化学合成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病毒及艾滋病、老年性疾病、免疫及遗传性等重要疾病的合成药物是21世纪重点需要开发的新药。
9、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成就,将对临床用药产生重大影响,不但会有助于发现一类新型微量内源性物质,如活性蛋白、细胞因子等药物,也为化学合成药物研究特别是提供新的作用靶点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0、进入21世纪,化学合成药物仍然是最有效、最常用、最大量及最重要的治疗药物。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成就、中药现代化的巨大吸引力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引起了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家以及媒体的关心与兴趣。将之作为重点科学事业给予支持与鼓励,这是值得赞赏的,但是若因此而形成对化学合成药物的忽视局面,甚至更多的渲染它的毒副作用,或用一些如“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等动听的名词来贬低化学合成药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是不全面的。当今世界大制药公司新药研究的主题仍是化学合成药物。而利用人类基因组学及中药现代化的成就开发出可以临床使用的药物并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业,需要相当时间的积累。假使说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是今天该做的事,否则我们与国际水平相比将会有更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