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1 13:35:14

㈠ 常用的消毒方式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射、紫外线和微波消毒等方法,化学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

1.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主要指利用太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等进行消毒的方法,这种消毒方法简单方便,不需要使用药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消毒方法,应大力提倡使用。

2.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是指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清除、杀灭和灭活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化学消毒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根据化学结构和消毒效果可分为以下几类:

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适用于潮湿和阳光照不到的环境消毒,也用于排水沟和粪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

氧化剂类: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卤素类: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倍~8倍。还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醇类:75%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

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消毒效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

醛类: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械,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接触会致癌。

表面活性剂类: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季铵盐类:新洁尔灭、度米芬、洗必泰等,既为表面活性剂,又为卤素类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㈡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剂、氧化消毒剂、碘类消毒剂、醛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酚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胺类消毒剂等。

㈢ 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84消毒液,氯气都是常用的消毒剂

㈣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碘类
75酒精
用于皮肤粘膜消毒;
含氯消毒剂多用物体表面消毒

84消毒液
泡腾片

㈤ 常用化学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浸泡法
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浸泡消毒时,消毒液连续使用过程中,消毒有效成分不断消耗,因此需要注意有效成分浓度变化,应及时添加或更换消毒液。当使用低效消毒剂浸泡时,需注意消毒液被污染的问题,从而避免疫源性的感染。
擦拭法
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或动物体表皮肤、黏膜、伤口等处。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喷洒法
将消毒液均匀地喷洒在被消毒物体上。用5%来苏儿溶液喷洒消毒鸭舍地面等。
喷雾法
将消毒液通过喷雾形式对物体表面、鸭舍或鸭群体表进行消毒。
发泡(泡沫)法
此法是自体表喷雾消毒后开发的又一新的消毒方法。所谓发泡消毒是把高浓度的消毒液用专用的发泡机制成泡沫散布在鸭舍内面及设施表面。主要用于水资源贫乏的地区,或为了避免消毒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而破坏活性污泥的活性以及自动环境控制的鸭舍,一般用水量仅为常规消毒法的1/10。采用发泡消毒法,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器具、设备进行消毒时,由于泡沫能较好地附着在消毒对象的表面,故能得到较为一致的消毒效果,且由于泡沫能较长时间附着在消毒对象表面,延长了消毒剂的作用时间。
洗刷法
用毛刷等蘸取消毒剂溶液在消毒对象表面洗刷。如外科手术前术者的手用洗手刷在0.1%新洁尔灭溶液中洗刷消毒。
冲洗法
将配制好的消毒液冲湿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这种方法消耗大量的消毒液,一般较少使用。
熏蒸法
通过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或烟雾,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适用于鸭舍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消毒的物品的消毒。环氧乙烷、甲醛、过氧乙酸以及含氯消毒剂均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消毒,熏蒸消毒时环境湿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
撒布法
将粉剂型消毒剂均匀地撒布在消毒对象表面。如含氯消毒剂可直接用药物粉剂进行消毒处理,通常用于地面消毒。消毒时,需要较高的湿度使药物潮解才能发挥作用。

㈥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哪些

消毒是养殖场重要且必需的环节,消毒方法的正确与否是预防养殖场疫病感染和控制疫病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养殖场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农村养殖场户消毒意识很强,此项工作也在天天进行。但是,真正能够进行科学消毒的并不是很多,很大一部分养殖场户对消毒的基本常识不是很清楚,往往是跟从和模仿,消毒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对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做一下介绍。
消毒是指清除和杀灭环境和物体中的致病微生物或使微生物灭活的过程,分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物理消毒主要指阳光和紫外线照射等。化学消毒指用化学药品清除、杀灭和灭活致病微生物的过程。常用化学消毒剂根据化学结构可分为:
1.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适用于潮湿和阳光照不到的环境消毒,也用于排水沟和粪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低。
2.氧化剂类: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3.卤素类: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细菌芽孢比繁殖体对碘还要敏感28倍。还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4.醇类:75%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
5.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消毒能力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污染环境,价格也较高。
6.醛: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属器械,也可用于栏舍的熏蒸,可杀菌并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会致癌。
7.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消毒净、杜灭芬,一般适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8.季铵盐:新洁尔灭、度米芬、洗必泰等,既为表面活性剂,又为卤素类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根据消毒效果又可分为:
1.高效消毒剂:戊二醛、甲醛、过氧乙酸。
2.中效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碘(碘伏、复合碘,(皮肤、黏膜新型消毒剂)酒精。
3.低效消毒剂:新洁尔灭、洗必泰。
在选择消毒肌范冠既攉焕圭唯氦沥剂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在使用条件下高效、低毒、无腐蚀性,无特殊的嗅味和颜色,不对设备、物料、产品产生污染。
(2)在有效抗菌浓度时,易溶或混溶于水,与其他消毒剂无配伍禁忌。
(3)对大幅度温度变化显示长效稳定性,贮存过程中稳定。
(4)价格便宜。在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
1.将需要消毒的环境或物品清理干净,去掉灰尘和覆盖物,有利于消毒剂发挥作用。
2.养殖场应多备几种消毒剂,定期交替使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3.密切注意消毒剂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时选用和更换最佳的消毒新产品,以达最佳消毒效果。

㈦ 常见的消毒液种类有哪些

2.1醇类消毒剂

主要代表产品是75%乙醇。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使病原微生物脱水或溶解病毒脂质外套膜从而杀灭细菌或灭活病毒,但有效浓度必须达到75%以上,因此研究提示75%酒精既能杀灭细菌也能灭活病毒。75%酒精消毒可以应用多种场景:①皮肤消毒[3]:一项研究提示使用 75%酒精棉球擦手1min消毒, 手上卫生合格率平均为98.6%;②物体表面消毒[4]:一项研究提示用75%酒精消毒物体表面,检出存活菌数平均为3 cfu/cm2,符合标准。75%酒精优点:价格便宜,容易获取,安全性好,可以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缺点在于酒精易燃,存在安全隐患,且容易挥发持续时间不长,一旦喷洒挥发无法达到75%浓度,因此只能用于皮肤及小物品消毒,应禁止对家中空气、环境等大范围喷洒消毒,保证安全。

2.2含氯消毒剂

主要代表产品是84消毒液(次氯酸钠),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消毒时起作用的是次氯酸钠。84消毒液作用机理: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氧化细菌/病毒核酸物质从而杀灭细菌及病毒[5]。84消毒液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公共场所消毒,一项研究显示采用84消毒液对医院门把手的擦拭显示其可显着杀灭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胞、铜绿假单胞杆菌[5]。另一项研究提示次氯酸钠对猫杯状病毒、人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犬瘟热病毒、人疱疹病毒、人腺病毒、犬腺病毒和犬细小病毒有较好的灭活作用[6]。84消毒液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不易挥发灭菌持久,病毒灭活能力较强。但缺点是84消毒液具有强烈氧化性及漂白性,对金属、衣物、皮革、皮肤粘膜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此外84消毒液遇到酸性成份容易生成氯气对呼吸道粘膜产生损伤,且可能致畸,因此84消毒液被建议用于敞开通风的公共环境消毒,不能用于室内家庭消毒,也不用于皮肤黏膜、食物、衣物、卫生间等消毒,易造成腐蚀及中毒发生,尤其是家有孕妇不能使用,使用过程必须带上手套。

2.3酚类

主要代表产品是对氯间二甲苯酚(滴露、威露士),是广谱防霉抗菌剂,对多数细菌繁殖体、真菌都有杀灭功效,机理主要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而达到抑菌作用,但对病毒无灭活作用[7]。对氯间二甲苯酚应用消毒场景较多,包括:①皮肤消毒:一项研究证实对氯间二甲苯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作用5 min和1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均>5;用浓度为500 mg/L的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5[7]。 ②物品(衣物,玩具等)消毒:一项研究证实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剂作用1.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率对数值>5.00[8]。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剂优点在于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可用于皮肤黏膜、衣物、玩具、办公用品等消毒。其缺点在于对氯间二甲苯酚对于病毒无灭活作用,在防疫期间应用价值有限,且价格相对昂贵,不适合于家庭环境、公共环境消毒。

2.4季铵盐类消毒剂

主要代表产品是苯扎氯铵,其是一种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苯扎氯铵属于双功能消毒剂,既能杀灭细菌/真菌、又能灭活病毒。大量国内外文献证实苯扎氯铵具有广谱杀灭细菌/真菌作用,体外研究证实苯扎氯铵具有显着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等病原微生物,也能显着灭活SARS、MERSr-CoV、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副流感病毒(PSV-1、2、3)、禽流感病毒(H7N9)、纽卡斯尔病病毒、法氏囊病病毒、腺病毒、HIV病毒、HSV-2,肠道病毒、巨细胞病毒、BK病毒、髓灰质炎病毒(PV)、柯萨奇病毒、埃博拉病毒,灭活率超过95%,其病毒灭活能力甚至优于次氯酸钠[9-10]。苯扎氯铵可用于多场景消毒:①皮肤粘膜消毒:一项国外关于苯扎氯铵洗手液减少医护人员皮肤瞬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显示[11],相比与70%乙醇洗手,苯扎氯铵洗手液使用一周医护人员指尖的瞬时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明显减少;②物品(衣物,玩具、办公用品等)消毒:一项来自于日本化学治疗所的研究提示[9],采用苯扎氯铵处理后,SARS、MERSr-CoV、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副流感病毒(PSV-1、2、3)、禽流感病毒(H7N9等)均被显着灭活,且人没有损害,显着优于次氯酸钠(84消毒液),因此被强烈推荐于疫苗生产设备的灭活;③用于环境消毒:一项来自于巴黎布鲁塞尔医院的研究提示[10],采用苯扎氯铵处理5min后HSV-2,CMV、RSV、ADV病毒灭活率超过95%,最低灭活浓度为0.0025%, 处理1min后,ENV、BKV、ADV病毒灭活率超过99%。苯扎氯铵优点:无色无味无刺激,可用于皮肤黏膜,衣服消毒;不易挥发持续时间长适合环境及物品消毒;安全性高,可用于孕妇新生儿。苯扎氯铵的缺点:价格相对较高,获取渠道有限。

2.5含碘消毒剂

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碘伏,聚维酮碘。其是一类高效、广谱消毒剂,能杀灭细菌、芽胞、极少部分病毒(DNA病毒)、噬菌体、分枝杆菌、原虫、真菌等病原体,应用范围广泛。碘伏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碘元素本身,它可卤化菌体蛋白质,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12-13]。目前碘伏/聚维酮碘主要用于伤口或皮肤消毒,多项研究证实碘伏或聚维酮碘可用于术前皮肤消毒,也可用于术后伤口消毒,可显着减少感染发生[14-15]。含碘消毒剂优点:无刺激,安全性高,因此常用于医疗环境中的皮肤黏膜消毒。缺点则是具有较深的颜色,且相对较为昂贵,不适合于物品消毒、环境消毒。

㈧ 中效消毒剂包括哪些

人们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常用中效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乙醇、碘伏,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按化学性质的不同,现在较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
此外,还有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㈨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下:

(1)戊二醛的适用范围:常用制剂有2%碱性戊二醛、2%强化酸性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消毒需浸泡10-30分钟;灭菌需浸泡4-10小时。

(2)甲醛的适用范围:甲醛10-20ml/m³加水20-40ml,加热,用于室内消毒;甲醛40-60ml/m³加高锰酸钾20-40g,用于柜内熏蒸,需密闭6-12小时;4-10%甲醛溶液用于大体解剖、病理组织标本固定。

(3)含氯消毒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餐具、茶具、水、环境及疫源地等的消毒;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浸泡待消毒物品需10分钟;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浸泡被乙肝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需30分钟;用于喷洒时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时间均需加倍;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搅拌,放置2-6小时。

(4)乙醇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70-75%溶液多用于皮肤消毒;95%溶液用于燃烧灭菌。
注意事项:消毒用的浓度切勿超过80%,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杀菌效果;不适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易燃、易挥发,须加盖保存,置于避火处,并定期检测溶液浓度;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的消毒。

阅读全文

与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