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解决化学污染
有几种方法,,改 1改用其他环境友好型社会原料 ,2从反应方法和历程上改进生产工艺的污染
减 减少使用有毒型原料的使用
消,在反应尾部增加消除有毒物的装置
⑵ 化学实验室的污染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解决
污染源 1、试剂挥发对人员的危害,解决措施:实验室要保持通风,在操作特定实验时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2、实验室排出的废水,造成管道腐蚀、水质污染物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解决措施:实验室设水处理池,待水质符合标准后再排放,具体标准有国标,解决措施在网上有下载的,选择适宜的,最简单的是联系有资质的水处理厂家对废水进行回收。3、实验室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实验室废弃物含各种有害离子,不能直接倒入垃圾堆。解决措施:对于可燃烧的进行燃烧焚毁,不可燃烧的可选择掩埋等方式进行处理。
但是实验室较小的话 这些就没必要了
⑶ 污水中的磷超标,应该怎么处理
电镀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磷,处理方法却不同:
一、电镀废水总磷超标
电镀废水中的磷比较特殊,与一般总磷不同,电镀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次亚磷,对于次亚磷废水,不能使用传统的除磷剂处理,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次亚磷去除剂进行处理,通过催化剂进行催化,次亚磷去除剂能够与次亚磷结合,形成均相共沉淀。
对于一些电镀厂、电子厂、线路板厂,由于牵涉到化学镀镍工艺,在原水中存在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因此废水中多存在磷超标问题。
二、生活污水总磷超标
生活污水中的磷多为有机磷,对于有机磷而 言,最有效而又省成本的方式是生化处理,现在很多的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都有几个生化池进行处理,可以降解COD、总磷、总氮等指标。
对于总磷而言,因为生化处理能够把部分有机磷转化为正磷,在生化以后,往往还要继续进行化学处理,在废水中添加铁系除磷剂或者钙系除磷剂进行处理。
三、磷化废水总磷超标
磷化废水一般是指阳极氧化废水、工业含磷废水、磷酸废水等,这些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正磷酸盐,对于这类磷,一般采用传统除磷剂进行处理,例如,对于磷浓度比较高的阳极氧化废水,可以加入石灰处理,对于磷浓度比较低的工业废水,可以加入铁系除磷剂进行沉淀处理。
四、化肥厂农药含磷废水
化肥厂或者农药废水一般是有机磷废水,对于这类有机磷废水,采用两种工艺进行处理,氧化处理或者生化处理,氧化办法处理废水是把有机磷氧化为正磷,而后加 入正磷去除剂处理,生化法处理类似,也是先把有机磷氧化为正磷,而后对正磷进行处理。
(3)化学污染物超标怎么办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的方法: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⑷ 甲醛和苯超标,有什么危害及解决方案
这是 家居严选师第154篇文章
近日,不断冒出的甲醛超标事件,让装修污染问题再次引发网友关注,大家除了声讨某租赁服务公司外,也担忧:
我家的房子甲醛超标吗?
新房子装修后多久才能入住?
怎么除甲醛?
因为甲醛的挥发期长达10-15年,高挥发期也高达2-3年,要彻底清除才入住是不现实的。
所以,Andy建议大家入住前请专业检测机构去家中检测,看甲醛浓度是否不超过国家入住标准的0.08毫克/立方米,没有超过是可以入住的。如果超过,为健康着想,一定不要入住。
⑸ 房屋装修甲醛超标处理
高浓度的甲醛从哪里来?据透露,目前甲醛危害主要来自劣质建材。但实测表明,约有60%的家居虽然甲醛超标,但装修使用的却是合格建材,甲醛超标主要是由于过度装修,甲醛散发积累所致。
有关专家也请记者告诉读者朋友,降低室内甲醛污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开窗换气。新装修的住房一般甲醛污染较为严重,最好放置一段时间再入住。人在室内时,要保证门窗通风换气。这些办法虽然不能治本,但可以减少甲醛污染的伤害。而急于入住新居的家庭,则可采用技术处理方法,确保身体健康。
甲醛超标怎么办
据专家介绍,目前,治理室内甲醛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处理方法:
1、活性碳吸附技术,即利用微孔技术制造的吸附材料来吸附化学污染物,对甲醛、氨效果很好,其缺陷是短期容易饱和,需经常更换。
2、氧化技术,即利用强氧化特性,分解污染,其缺陷是有毒。
3、遮盖技术,即采用喷雾、粉刷的方法,对污染源进行遮盖处理,其缺陷是甲醛仍然缓慢释放。
4、纳米光催化技术,即利用纳米光催化分解甲醛,其缺陷是效果微小。
5、绿色植被吸附和开窗通风,但绿色植物处理量太小,开窗容易受气候条件限制。
6、分子络合锁定技术,处理量大,长效持久,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成果和国家“火炬计划”成果,其缺陷是使用成本略高。
⑹ 绿之源显示化学污染物0.277超标吗
显示化学污染物0.277超标
目前国家规定的室内空气标准中对于甲醛有两个标准:
一是国标50525-2010版本,要求室内空气中游离甲醛的含量不得超过0.08mg/立方米(要求检测前密闭房间1小时);
二是GBT18883-2002版本,要求室内空气游离甲醛的含量不得超过0.10mg/立方米(要求检测前收房间密闭12小时)。
(6)化学污染物超标怎么办扩展阅读:
去除方法
通风法
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冬天,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不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会增加,氡气也会不断积累,甚至达到很高的浓度。
优点:效果好,无成本。
缺点:时间长,一般要三年以上甲醛才可以去除。
除味法
紫的甲醛除味剂,对甲醛、苯及氨气有害污染物的捕捉和分解,杀灭病菌、及螨虫有害微生物,净化空气,消除异味 。
治理误区
1、用水、醋、红茶泡水来去除甲醛
紫水晶网上很多人介绍说,由于甲醛溶于水,可以在家里多放几个水盆用来吸收甲醛,或者用醋或红茶泡水等方法。甲醛易溶于水、醇和醚这是事实,空气中的游离甲醛运动过程中遇到水后会溶入其中,这与活性炭的吸附原理类似。
一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只有水盆的大小,而1克活性炭内部孔隙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即使在房间内放一百盆水,其实吸附效果不会比一小包活性炭强多少。
因此利用水、红茶、醋等方法来吸附甲醛,显然是不现实的。甲醛的释放与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空气中温度增加,甲醛的释放量会大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加10%,室内甲醛释放量会增加5%左右。
2、用植物净化空气
在这一过程之中植物本身也会受到伤害,很多植物在甲醛浓度高的环境下也会受伤,严重的甚至死亡。其中红花酢浆草尤其敏感,只要把它扔在甲醛浓度为0.1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放上3个小时,就会有95%的叶片受伤(按面积比计算)。
并且,当甲醛浓度增加时,受伤的速度就更快了。它们只能甲醛浓度为0.4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坚持3个小时,然后,整个叶片变为黄褐色且失水萎蔫,成了枯草。
⑺ COD废水超标要怎么处理
1、絮凝剂法去除COD:
采用化学混凝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很大程度上降低废水的COD。所谓化学混凝法是指通过向废水中投加絮凝剂,利用絮凝剂的吸附架桥,压缩双电层及网捕作用,使水中胶体及悬浮物失稳、相互碰撞和凝聚转而形成絮凝体,再用沉淀或气浮工艺使颗粒从水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净化水体的方法。
2、微生物法去除COD:
生物法是靠微生物酶来氧化或还原有机物分子,破坏其不饱和键及发色基团,从而达到处理目的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由于微生物繁殖速率快、适应性强、成本低廉,近年来在煮练废水的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电化学法去除COD: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实质,就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用电解作用,把水中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质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4、微电解法去除COD:
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1.2V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5、吸附法去除COD:
可以通过活性炭、大孔树脂、膨润土等活性吸附材料,吸附处理污水里的颗粒有机物、色度。可以作为前处理,降低比较容易处理的COD。
6、氧化剂法去除COD:
近年来,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但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寻求更高效的催化剂,催化剂分离与回收等。
(7)化学污染物超标怎么办扩展阅读
污水cod超标的原因
1、污水中cod超标的原因(内因)
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水中,cod可以说是无法避免的,例如食品厂中多余食物的残留与水体、化工厂还原性物质硫离子和氯离子等及电镀废水在酸洗过程中都是污水cod超标的原因。
2、水处理工艺的缺陷(外因)
生化处理(水温过低):当温度过低时,微生物细菌的活性也随之降低,从导致微生物细菌对水中的cod分解效率也跟着降低。
水中的溶解氧不够: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满足微生物细菌本身的代谢时,就会造成微生物细菌缺乏活性,处理效率随之降低。
废水中的指标(如氨氮、总氮、cod……)浓度过高,会毒害生化池中的菌种,使得cod降解不下来。
⑻ 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危害有哪些
1、甲醛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0.6mg/m3时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气体,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剩以及视力障碍,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导致皮肤干燥皲裂,浓度较高时,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产生毒害。
八十年代初,人们开始研究甲醛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其致癌性在动物实验中又被证实。但是否为人类的致癌剂,目前国内外对比仍然没有得出肯定的结论,有报告说可能与鼻咽癌有一定的联系。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MOSH)已将甲醛列为人体可疑致癌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工作组曾对甲醛规定了它对嗅觉、眼睛刺激和呼吸道刺激潜在致癌力的阈值,并指出当甲醛的室内环境浓度超标百分之10时,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般认为苯毒性的产生是通过代谢产物所致,也就是说苯须先通过代谢才能对生命体产生危害。苯可以在肝脏和骨髓中进行代谢,而骨髓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进入体内可在造血组织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谢产物。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骨髓与遗传损害,血象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发生白血病。曾经有人对低浓度苯接触工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外周血白细胞数虽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非常显着低于对照组,经常性苯接触工人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布高于非苯接触组,且制苯车间观察人群的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随作业环境苯浓度的增高,白细胞数有降低趋势,淋巴细胞微核率有增加的趋势。这些均证明低浓度苯对作业人群的健康有损害,尤其要注意对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作用。吸入4000ppm以上的苯短时间除有黏膜及肺刺激性外,中枢神经亦有抑制作用,同时会伴有头痛、欲呕、步态不稳、昏迷、抽痉及心律不整。吸入14000ppm以上的苯会立即死亡。
3、甲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甲苯进入体内以后约有百分之48在体内被代谢,经肝脏、脑、肺和肾最后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危害,自愿者实验证明当血液中甲苯浓度达到1250mg/m3时,接触者的短期记忆能力、注意力持久性以及感觉运动速度均显着降低。
4、二甲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甲苯包括邻位、间位和对位三种异构体,以间位比例最大,可达百分之60~70,对位含量最低。二甲苯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其蒸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有部分经呼吸道排出,吸收的二甲苯在体内分布以脂肪组织和肾上腺中最多,后依次为骨髓、脑、血液、肾和肝。工业用二甲苯三种异构体的毒性略有差异,均属低毒类。据报告,三名工人吸入浓度为43.1g/m3的二甲苯,18.5小时后一名死亡,尸检可见肺淤血和脑出血,另两名工人丧失知觉达19~24小时,伴有记忆丧失和肾功能改变。此外,吸入高浓度的二甲苯可使食欲丧失、恶心、呕吐和腹痛,有时可引起肝肾可逆性损伤。同时二甲苯也是一种麻醉剂,长期接触可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5、室内环境中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按毒理学分类,氨属于低毒类化合物。氨是无色气体,当环境空气中氨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人对氨的嗅阈值为0.5~1.0mg/m3。氨是一种碱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溶解度高,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进入肺泡后易和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美国制造化学师协会规定,允许工作人员在低于100ppm的氨浓度下工作8小时。
6、室内环境中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
二氧化硫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上呼吸道,因为它易溶于水形成亚硫酸刺激眼和鼻粘膜,具有腐蚀性,二氧化硫在组织液中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很快会溶解消失在上呼吸道,很少进入深部气道,因此只有深度呼吸或二氧化硫吸附在尘粒表面上时才有可能进入肺部。
长期接触二氧化硫的人一方面刺激上呼吸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反射性收缩,呼吸阻力增加,呼吸功能衰落,另一方面刺激和损失粘膜,使粘膜分泌增多变稠,纤毛运动受阻,免疫功能减弱,导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诱发不同程度的炎症,如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此外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对大脑皮质机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大脑劳动能力下降,不利于儿童智力发育。
7、室内环境中氮氧化物的危害有哪些?
氮氧化物难溶于水,故对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较小,而易于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和肺泡,当时可无明显症状或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干咳等。常经6~7小时潜伏期后出现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此外,氮氧化物还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危害作用。
8、室内环境中臭氧的危害有哪些?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相对于一般的紫外线消毒而言,臭氧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有研究表明臭氧可在5分钟内杀死百分之99以上的杀死繁殖体,同时臭氧也起到除臭的目的,许多室内空气净化器以臭氧的强氧化性为原理,将空气中的有机物氧化,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但是,臭氧的强氧化性对人体健康却有危害作用。一般认为臭氧吸入体内后,能迅速转化为活性很强的自由基-超氧基(O2-),主要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从而造成细胞损伤。
臭氧可使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过程中花生四烯酸增多,进而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变,志愿者研究表明接触0.09ppm臭氧2小时后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显着下降,浓度达0.15ppm时,百分之80以上的人感到眼和鼻粘膜刺激,百分之100出现头疼和胸部不适。由于臭氧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损伤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纤毛,从而削弱了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因此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臭氧还易于继发上呼吸道感染。臭氧浓度在2ppm时,短时间接触即可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咳嗽、头疼。
9、室内环境中一氧化碳的危害有哪些?
一氧化碳的中毒机理是:它进入肺泡后很快会和血红蛋白(Hb)产生很强的亲合力,使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止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亲合力要比与氧的亲合力大200~300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一旦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红蛋白向机体组织运载氧的功能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对供氧不足最为敏感的中枢神经(大脑)和心肌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从而使人产生中毒症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毒起病急、潜伏期短。轻、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持续时间短,经脱离现场进行抢救,可较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毒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状态,往往出现牙关紧闭、强直性全身痉挛、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并发脑水肿、肺水肿、严重的心肌损害、休克、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皮肤水泡或成片的皮肤红肿、肌肉肿胀坏死、肝、肾损害等。
10、室内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及危害有哪些?
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在百分之0.07以下时属于清洁空气,人体感觉良好,当浓度在百分之0.07~0.1时属于普通空气,个别敏感者会感觉有不良气味,在百分之0.1~0.15时属于临界空气,室内空气的其它症状开始恶化,人体开始感觉不适,达到百分之0.15~0.2时属于清度污染,超过百分之0.2属于严重污染,在百分之0.3~0.4的人呼吸加深,出现头疼、耳鸣、血压增加等症状当达到百分之0.8以上时就会引起死亡。
⑼ 室内化学污染物达到0.387超标吗
室内空气中甲醛卫生标准规定为0.08mg/m3。超过此数值就是室内甲醛超标,不适合居住,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想要入住,长期的接触甲醛,对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室内装修完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法快速的治理室内的甲醛问题▪
一、睿 石
它是近几年市面上很受欢迎的一种净化产品,主要原因其具备吸收和分解的双重功能,能主动吸收空气中游离的甲醛,而且不用担心温度、湿度、光照等外界因素的对它影响。所吸附的甲醛也会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无需晾晒也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在选择时需注意它是灰色的矿石,呈不规则形状,不是圆形颗粒。
二、植 物
选择可吸附甲醛的植物,绿萝、芦荟、吊兰等植物能够吸附一定甲醛污染,也确实可以除甲醛。在新居里摆放一些绿植也可起到美化居室和清新空气的作用。不过植物的吸附量比较有限,如果在甲醛浓度过高的环境下,植物会出现枯萎以及死亡的情况。
三、风 扇
如果想要尽快的消除房子里的甲醛,可在装修完成后在家里放一个落地风扇,同时开窗通风,在室外风力允许的情况下,风扇可加大室内外空气的流动速度,降低室内甲醛含量,加快甲醛的释放速度,它或许是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了。
四、高 温
在高温的情况下,可以促进结合态的甲醛转化为游离态的甲醛,减少甲醛的总含量,因为甲醛深入板材内部,虽然不能将甲醛彻底去除,但是其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五、甲 醛 清 除 剂
甲醛清除剂属于化学反应治理甲醛,喷涂完成后能快速的达到净化效果,污染数值会明显降低或快速达标,不过对于化学方法治理甲醛,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有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它只能治理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甲醛,对于后续挥发的甲醛治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想要从根本除甲醛的,只能将其作为辅助方法使用。
其实除甲醛大家都想简简单单的把甲醛控制住,但是过程一般都会很坎坷,所以选对除甲醛的方法才是关键。
⑽ 房子装修后甲醛不超标而化学污染物超标是怎么回事
也就是VOC超标了,装修用的材料里边的VOC含量高了。例如免钉胶、结构胶、还有一些塑料板材等的增塑剂,都会引起化学污染物超标
现在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五中,甲醛,苯,挥发性有机化学污染物,氨,氡。你家里应该是装修采用的涂料挥发的没有清除所以超标,建议通风。
甲醛仅仅是装修化学污染物的一种,因为最简单,也比较常见,危害性也很明确,所以作为一种典型污染物因子考虑。
其他化学污染物还有很多,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也是很多的,包括苯系物、含氯有机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