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液化气的性质和毒性
液化气的性质: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petroleumgas简称LPG)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轻烃组成的混合物,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前两者为主要组分。常温常压下为无色低毒气体。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当临界温度高达90℃以上,5~10个大气压下即能使之液化。
液化气的毒性:
因为它是由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物质组成的!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吸入高浓度乙烷时,有单纯性窒息作用。空气中浓度大于 6%时,出现眩晕、轻度恶心、麻醉症状;达40%以上时,可引起惊厥,甚至窒息死亡;人短暂接触 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 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注(重点): 丁烯各异构体毒性相似,均属低毒类。毒性基本上与其他烯烃相似,但低于戊烯,大于丙烯4.5倍,主要是单纯窒息、弱麻醉和弱刺激作用。液态丁烯可引起皮肤冻伤。
1.急性毒性
1-丁烯浓度在易燃范围为麻醉剂,小鼠吸入2h,绝对麻醉浓度为350g/m3,LC100为600g/m3,LC50为420g/m3。40g/m3时,兔屈肌反射受抑制。
2-丁烯对小鼠约300~400g/m3浓度时引起深麻醉,对粘膜刺激作用小。
异丁烯LC50,小鼠吸入2h为415g/m3;大鼠吸入4h为620g/m3。麻醉作用与脑内浓度间呈线性关系。
2.慢性毒性
小鼠100mg/m3整天接触,连续140天,36天后拮抗肌时值比值减小;53天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白细胞总数减少,并可见吞噬活性减弱和吞噬指数降低等。
B. 石油液化气液化的原理
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在一定的压力下或冷冻到一定温度都可以液化为液体,称为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与石油和天然气一样,是化石燃料。液化气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由多种低沸点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主要成分是丁烯、丙烯、丁烷和丙烷。尽管大多数能源企业都不专门生产液化石油气,但由于它是其他燃料提炼过程中的副产品,所以含有一定产量。
(2)液化气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化学性质
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丙烷加丁烷百分比的综合超过60%,低于这个比例就不能称为液化石油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外国的石油公司对液化石油气比较讲究,他们是随季节的变化而调整丙烷和丁烷的配比。
国产液化石油气主要供给家庭使用,还没有考虑到工业需要高质量的要求,所以生产出来的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含量低且杂质多。
二、危险特性
(1)液化石油气的易爆特性
液化石油气第一个特点也是最大的特点就是液化石油气的易爆性。一般当发生液化石油气安全事故的时候都会出现爆炸的情况,而且在燃烧之前爆炸。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比较高,单单从热值来进行比较液化石油气要比普通的煤气的热值要高出好几倍,所以当液化石油气出现安全事故时就会出现爆炸的情况。在爆炸之后就会出现燃烧现象,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也与爆炸的威力相似,破坏性大。
(2)液化石油气的易燃特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石油的主要成分,这些成分包括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成分都是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也具备烃类化合物最大的特点就是易燃性。而且液化石油气成分中包含的这些烃类化合物的闪点和自燃点都是非常低的,很容易引起燃烧。
(3)液化石油气的毒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有毒性的气体,但是这种毒性的挥发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了10%时才会挥发出让人体出现反应的毒性。当人体接触到这样的毒性之后就会出现呕吐、恶心甚至昏迷的情况,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
C. 如何分辨丙烷和液化气
纯净丙烷燃烧时应没有黑烟冒出,火焰称淡蓝色。液化气通常会掺有其他东西或二甲醚,火焰发红。因此可以通过火焰的颜色区分液化气和纯净的丙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丙烷的沸点是-42摄氏度,因此是特别有用的轻便燃料。这就意味着即使温度很低,丙烷从高压容器释放后,也能立刻汽化。因此它是清洁燃料,不需要许多设备使其汽化并与空气混合。一个简单喷嘴就足够了。
丙烷,三碳烷烃,化学式为C3H8,结构简式为CH3CH2CH3。通常为气态,但一般经过压缩成液态后运输。原油或天然气处理后,可以从成品油中得到丙烷。丙烷常用作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在销售中,丙烷一般被称为液化石油气,其中常混有丙烯、丁烷和丁烯。为了发现意外泄露,商用液化石油气中一般也加入恶臭的乙硫醇。健康危害本品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人短暂接触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毒性特点:丙烷属微毒类,为纯真麻醉剂,对眼和皮肤无刺激,直接接触可致冻伤。
丙烷是一个三碳的烷烃,化学式为C3H8,通常为气态,但一般经过压缩成液态后运输。原油或天然气处理后,可以从成品油中得到丙烷。丙烷通常用来作为发动机、烧烤食品及家用取暖系统的燃料。液化气是液体,丙烷是气体。是不是晃动的时候。液化气能感觉到有液体晃动,而丙烷没有.拓展知识:经由天然气所得到的液化气基本不含有烯烃。液化石油气主要是碳氢化合物所组成的,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的烷烃等。
在常温常压下,液化气也丙烷都是气态,在低温高压下液化气和丙烷都是液态。在通常的瓶装气和槽车中也都是液态,相对来说,丙烷的压力要比液化气大,在冬天以民用燃烧来说丙烷要不液化气好烧、耐烧,并且纯净丙烷燃烧时应没有黑烟冒出,火焰称淡蓝色。液化气通常会掺有其他东西或二甲醚,火焰发红。另外丙烷能切割金属,可以取代乙炔,亦可作为判断手段。
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所以液化气具有烯烃所具有的性质,能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丙烷则不能。不能通过晃动,液化气和丙烷在常压下都是气体,在高压下都是液体。无法判断。
液化气是石油提炼的可燃气通过一定压力后液化的简称,主要含量是丙烯、丙烷、丁烷、丁烯等丙烷只是液化气里的一种介质,家用液化气,一般都是碳四,丁烷、丁烯等,丙烷在一定压力下也是液体,能感觉有液体晃动,减压后为气体
D. 液化石油气的化学性质
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丙烷加丁烷百分比的综合超过60%,低于这个比例就不能称为液化石油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外国的石油公司对液化石油气比较讲究,他们是随季节的变化而调整丙烷和丁烷的配比。国产液化石油气主要供给家庭使用,还没有考虑到工业需要高质量的要求,所以生产出来的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含量低且杂质多。
主要成分
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12.甲烷5~7.乙烷5~7.乙烯16~18.丙烷0.5.丙烯7~8.丁烷0.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2~3。这些碳氢化合物都容易液化,将它们压缩到只占原体积的1/250~l/33,贮存于耐高压的钢罐中,使用时拧开液化气罐的阀门,可燃性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就会通过管道进入燃烧器。点燃后形成淡蓝色火焰,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发热值约为92 100 kJ/m3-121 400 kJ/m3)。
E. 求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主要成分丙烷和丁烷,在煤气瓶里,压缩成了液体!!物理性质:气态物质,密度大于空气,不溶于水。化学性质:能燃烧(氧化反应),能发生取代反应(烷烃性质)
F. 液化气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吗
化学性质很稳定的。
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等。
含量最大的是丙烷和丁烷。
烃类的化学性质还是很稳定的,只是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G. 民用燃气安全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简称LPG),是烃类混合物气体,在加热器和交通工具中作为燃料,而且正在越来越多地替代氯氟碳化合物作为气溶胶喷射剂和制冷剂,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液化石油气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一种强烈的气味剂乙硫醇被加入液化石油气,这样石油气的泄漏会很容易被发觉。液化石油气是在提炼原油时生产出来,或是从石油或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气体。液化石油气在1910年由沃尔特·史内林(Walter Snelling)博士首次生产出来,1912年出现了第一个商业产品。
H. 液化石油气的一般物理化学特性有哪些
物理性质:气态、密度小于空气、无色,视成分不同可能会有一点味道。
化学性质:主要由小分子烃类组成,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可以燃烧。
I. 液化气的理化性质
液化气成分为甲烷,氢气和以氧化碳及一些有味的添加气体。有沸点容点等。各不相同,预明火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剧烈的有氧氧化,就是燃烧。
J. 液化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吗
属于
液化石油气属液化气体类危险化学品,
其主要成分含有丙烷、丙烯、异丁烷、丁烯、异丁烯等低分子烃。
一、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
(一) 气体性质
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具有气体性质,相对密度大于1.52,比空气重,能沿着地面向四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