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那部分怎么学啊
化学物质的量的复习资料 一、理清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的关系
物质的量在国际单位制(SI)中是七个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用于表示微观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的数量,我们在计量物质的多少时通常就是用质量、体积、物质的量;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SI单位;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A则是mol这个计量单位的计量标准,此计量标准(注意:它不是单位)等于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量,根据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本身是一个实验值,其最新实验数据NA=6.0220943×1023mol—1。如氧气分子的数量为此数的两倍,就可以记为2molO2。
二、识记两种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由固体配制溶液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摇匀
仪器:容量瓶、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步骤:①计算②量取③稀释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摇匀
仪器: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三、理解三个公式
1.物质的量计算的万能公式:n=m/M=V(g)/V=N/NA=cV
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6�1mol-1;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Vm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6�1mol-1;N为粒子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 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6�1L-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
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NA)问题的试题时,必须注意下列一些细微的知识点:
①标准状况下非气体物质:水、溴、SO3、CCl4、苯、辛烷、CHCl3等不能用Vm=22.4L/mol将体积转化为物质的量。
②分子中原子个数问题:氧气、氮气、氟气等是双原子的分子,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白磷(P4)、臭氧(O3)。
③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Na2O2与H2O、Cl2与NaOH、KClO3与盐酸、铜与硫、电解AgNO3等。
2.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稀释
ω1�6�1m1=ω2�6�1m2(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守恒)
ω1为稀释前溶液的质量分数,m1为稀释前溶液的质量;ω2为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分数,m2为稀释后溶液的质量。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
c1稀释前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2为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V1为稀释前溶液的体积,V2为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四、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四条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四同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或气体物质的量相同。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1.推论一: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V1:V2=n1:n2=N1:N2)
2.推论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ρ1:ρ2=M1:M2)
3.推论三: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V1:V2=M2:M1)
4.推论四: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P1:P2=n1:n2)
以上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必须理解记忆,学会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RT)自己推导。
五、辨别五个概念
1.摩尔: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的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目与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则该集体的量值为1mol。
2.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表示的意义,实质上就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摩尔质量。
5.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 高中怎样学好化学的方法
1、背,全背,必须背!
你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背下来。
化学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理科。记忆力在化学上的作用最明显。不去记,注定考试不及格!因为化学与英语类似,有的甚至没法去问为什么。有不少知识能知其然,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
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门外语”,化学的分子式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句子,而每一道化学计算题,就是英语的一道阅读理解。
事实确实是这样,化学成绩优秀者,必定是准确记住了学过的每一种物质的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顺利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并记住了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
而成绩一直徘徊在六七十分,甚至为及格而发愁的“差生”,则肯定在记的方面出了问题。但是,只靠记,也是难以及格!因为化学毕竟是理科,有些知识如果理解了,是没有必要刻意地死记硬背的。有些知识如果不理解,简直没法记住。就算你记下来了,稍微给你变一变,换换数据,你还是不会。
2、记录,加强记忆
找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以备平时重点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只用问你一个问题:明天就要考化学了,今天你还想再复习一下化学,你复习什么?对了,只用看一下你的本本即可。
正所谓:“考场一分钟,平时十年功!”“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考前复习,当然是要复习平时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和没有弄清楚的地方,而这些都应当在你的小本本才是!
把平时做过的题,分类做记号。以备考试前选择地再看一眼要重视前车之鉴,,防止“一错再错”,与“小本本”的作用相同。只是不用再抄写一遍,节约时间,多做一些其它的题。
3、及时总结,巩固提升
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总结,其实你明白了就很简单,比如烯烃这一节,我们可以大致按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实验室室制法、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的用途、烯烃的概念、烯烃的通式、烯烃的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烯烃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后,每一节都按这个模式。这样,每天都总结,记忆的效果就好。知识点就记得牢固。
4、习题,循序渐进
适时地针对不熟练的几个知识点做些阶段性测试,找出错误,改正错误。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的喜悦比失败的教训更能激励我们的进步。
实践证明,很多学生做不好计算型化学题的原因除了相关的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外,最致命的缺点是做题习惯不正确,不知道怎样把已知的条件进行转化。
如: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计算,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尽可能都转化成物质的量,然后再找和未知的联系,最后设未知数、列方程。这些最基本的做题习惯,很多学生都没有掌握。
③ 怎样学好高中化学中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摩(尔)
符号:mol
标准:0.012
kg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一般利用化学式指明基本单元,而不用汉字.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④ 化学物质的量到底要怎么学才能学好
物质的量是高中阶段接触的新概念,重在理解。把它理解成一个单元、一个整体。比如,一个(班级)有50人,一(摩尔)有2.06*10^23个粒子。(班级)、(摩尔)都是个单位。闲时多想想,理解就好了,另外随着后续的学习,物质的量的应用很多,慢慢就会变得简单了。
⑤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怎么学感觉好难
不用纠结,物质的量和质量一样,都是描述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只不过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的多少。
比如12个鸡蛋为 1打,你买鸡蛋会一打一打的买,不用关注具体几个鸡蛋,如果给你24个鸡蛋,你知道是2打就行。
同样的,NA(阿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为 1mol ,在化学中我们常提到几mol物质,能够进行计算。如果告诉你有2.5NA个粒子,你知道是2.5mol物质就行。
望采纳
⑥ 化学物质的量,如何才能学好
物质的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化学概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学习:
一、明白学习的内容
学习重点
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
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二。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强化计算,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三、掌握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
(1)是一个物理量;
(2)符号:n;
(3)单位:摩尔(mol)
(4)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5)注意:①“物质的量”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把它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②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这一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2阿伏伽德罗常数
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Na;单位:mol-1。约为6.02×1023mol-1
2、基本公式
N=n×Na ,n=N/Na
四、强化练习
1、1mol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6.02×10 的23次;
2、2molO2含1.204×10的24次个氧分子;
相信,通过这几个步骤,可以循序渐进的掌握这一化学概念,并应用于今后的学习中。
⑦ 如何学好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等这章
弄清各个概念的具体意义,分清楚了,这一章的知识点较琐碎,各个量之间的联系要搞清楚.
比如说:
你把一摩尔看作一打(鸡蛋),把微粒当鸡蛋
微粒个数======鸡蛋总数
物质的量(几摩尔的问题)=====鸡蛋打数(几打)
摩尔质量(一摩尔几克)====一打鸡蛋几斤
NA(一摩尔几个)=====12(一打几个)
再去看看那几个公式,你会发现 其实很简单.
公式PV=nRT
(p表示压强,单位是kPa;V表示体积,单位是L;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是mol;R是常数,取8.314;T是温度,单位是K)
温度和物质的量一定时,可以有上面的公式得出p1/p2=V2/V1
即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其他任何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同理推出,注意要让其他物理量不变!
要有学好的决心,信心很重要.
加油!
要相信自己!
⑧ 如何把高中化学中的物质的量系统的掌握
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及其附属量的引入,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运算方式,从本章之后,所有有关计算就以“物质的量”为主了。学习时注意。1:理解透彻相关概念——理解(你懂得)(包括: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的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等) 2:记住公式(n==N/NA n==m/M n==v/vm n==cv、以及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 3:多做题,以保证对公式的熟练应用 4:计算中不要总喜欢使用质量,形成从物质的量思考的习惯 5:随着课程的进行,你会接触很多计算窍门,注意它,使用它。祝你好运!!!
⑨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这节好难,有木有什么快速学会的方法啊! 求解答……
物质的量就是一种计量方式,就像质量,体积,长度等等一样,别想得很深,它就是用来表示物质的多少,由于与微观世界普遍规律有关1mol任何物质分子个数均为NA个,在化学里面使用比较广泛。而所谓的一切关系,也就是不同度量方式之间的换算。比如18g的H2O多少mol不就和18g的水多少升一样,只不过中间换算公式不一样而已,m=M×n,m=ρ×v
⑩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计算怎么学好
记住老师上课教的解题思路和一般步骤,如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还有要记住基本的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