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制作大豆油需要几道工序是不是工序越多越好最重要的工序是什么
你问的比较笼统了,如果是浸出工艺主要是预处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浸出(溶剂萃取,湿粕蒸脱、混合油蒸发)---精炼(碱炼,脱色,脱臭),经过脱臭后得到的是大豆一级油。如果想系统了解,建议看看《油脂制取工艺学》刘玉兰主编。
Ⅱ 植物油厂提取大豆油方法
浸出法(化学)和压榨法(物理)。
冷榨就是原料不经过烘炒或者蒸制直接将原料投入榨油机挤压出油,这种方法油品颜色相对比较浅,色彩更加明亮,但出油率低,而且油料味道不浓厚,香醇。
熟榨要把油料作物在压榨前经过烘干,目的是降低原料水分,增加油脂分子的活跃性和流动性,从而提高出油率,保证油质味道的香浓。但也破坏了油品的化学组织成分,导致油的颜色更深,更黑。
(2)大豆油需要哪些化学工艺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食用大豆油,可以用于凉拌,但以加热后食用口感更佳。
2、因为油脂有保质期,所以保存大豆油过程中,应注意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光密封保存。而大豆油颜色随着保存时间的流逝而由浅变深,当油色变深,切记不可长久存放。
3、因为豆油含磷脂较多,所以在用肉熬汤时,加入适量豆油更能熬出诱人香醇的白汤。但要注意,鉴于大豆油有较浓的豆腥味,在着色的同时也会因此而影响汤本身的味道,但是若在加入豆油后加入适量的葱花或花椒等佐料,可有效去除浓厚的大豆味,但汤的颜色也会变深。
4、大豆油切勿重复循环使用,用过的油切记不要再倒入原瓶。因为油呈黏稠状,加热后容易劣化变质。
Ⅲ 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工艺有什么区别
大豆油
,目前主要是浸出大豆油为主,
花生油,主要是压榨花生油,
玉米油,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生产出来的油。
就我个人感觉来说,花生油是基本上不经过化学处理的,也是比较纯正的。
而豆油和玉米油都是经过很多工序的处理,其中经过了多种化学物质的提纯、精炼工艺,难免有化学残留在里面吧
个人建议食用花生油
Ⅳ 大豆油如何压榨
食用油的生产过程都需要经过压榨和提炼这两个程序。
(1)压榨过程
食用油压榨方法分为机械压榨(分为高温物理压榨和低温物理压榨)和溶剂压榨(也称浸出法)。
高温物理压榨法,先用螺旋式的压榨器将油籽压碎,然后经过120℃高温、高压将油压榨出来。
浸出法一般采用的溶剂是乙烷(六号轻汽油),乙烷能将油籽中百分之九十八的油榨出。之后,再议150℃高温将溶剂蒸发。一部分乙烷会留在油内,乙烷对人体有害,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大。
因为生产效率问题,一般大型食用油制造厂都会采用溶剂和高温高压来提取油籽的油分。但高温对油的质量破坏影响也很大。
当然还有一些生产商为保持食用油的质量,会以低温物理压榨法,将油压出。这种方式的压榨器将油籽压碎,用高压将油榨出。这种方法的效率比高温、溶剂法低很多,出油率大约只有60%,但是可以完全保证食用油的质量。
(2)提炼过程
压榨的过程中,经过高温高压、溶剂等程序后,油会变得恶臭、颜色灰暗,所以大型食用油生产商通常都会将食用油提炼,去除杂质。提炼过程包括漂白、除臭、去胶、添加色素、香味等。
以低温物理压榨的食用油,通常不需要这些步骤,主要以过滤为主,保留了油籽的风味,包括天然香味、天然色素、微量元素等等。
可见,油的压榨方法对食用油的成品质量影响非常大,不容忽视。
(4)大豆油需要哪些化学工艺扩展阅读: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油的种类很多,按加工方式可分为压榨大豆油、浸出大豆油;按大豆的种类可分为大豆原油,转基因大豆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微溶于乙醇,能以一定比例溶解与丙酮、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Ⅳ 如何制作豆油
压榨油的加工工艺为“物理压榨法”,而浸出油的加工工艺是“化学浸出法”。 物理压榨法的生产工艺要求原料要精选,油料经去杂、去石后进行破碎、蒸炒、挤压,让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压榨过程中添加炒籽,经榨机榨制后,采用高科技天然过滤提纯 技术而制成的。
保持了大豆的原汁原味,香味醇厚,富含维生素E,保质期长,且无任何添加剂,不含溶剂残留和含皂量,是一种现代工艺与传统工艺结合生产出的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浸出法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通过将油料与“六号轻汽油”(“六号溶剂油”的俗称)等有机溶剂充分结合后进行抽提,因此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正乙烷等有机物难完全清除,只有精练达到非常严格的标准之后,才能放心食用,否则,很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
但在高温精练中,难免会使一些维生素的营养物质受损失。在我国,除了部分大豆油是通过压榨工艺生产外,由于浸出法出油率高,所以大部分粟米油、大豆油、棉籽油等基本上都采用“六号轻汽油”浸出法加工制造。
(5)大豆油需要哪些化学工艺扩展阅读
1、豆油含磷脂较多,用鱼肉或肉骨头熬汤时,加入适量豆油可熬出浓厚的白汤,非常诱人。但豆油的大豆味较浓,往往会影响汤的味道,如果在豆油加热后投入葱花或花椒,可有效地除去豆油中的大豆味,但汤的颜色也会因此而变深。
2、油脂有一定的保质期,放置时间太久的油不要食用。可以直接用于凉拌,但最好还是加热后再用。应避免经高温加热后的油反复使用。
豆油就是通常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出来的,有冷压豆油和热压豆油两种。冷压豆油的色泽较浅,生豆味淡;热压豆油由于原料经高温处理,其出油率虽高,但色泽较深,并带有较浓的生豆气味。
按加工程序的不同又可分为粗豆油、过滤豆油和精制豆油。粗豆油为黄褐色,精制的大多数为淡黄色,粘性较大。在空气中久放后,豆油油面会形成不坚固的薄膜。豆油较其它油脂营养价值高,我国各地区都喜欢食用。
Ⅵ 鲁花浓香大豆油是笨榨还是浸出的
摘要 您好,鲁花大豆油有两种制作工艺:压榨和化学浸出,鲁花大豆油也有转基因原料和非转基因原料之分,具体情况得看标签上的说明,现在国家强制标注转基因原料和制作工艺,根据个人需要购买,不过既然国家批准转基因大豆和化学浸出工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Ⅶ 大豆制油的流程
大豆油工艺流程
食品产业网 (2006-6-19 14:01:58)
大豆油工艺流程
产品名称: 大豆油 加工工艺: 1.浸出工艺 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坯→入浸料→存料箱→封闭搅笼→浸出器→浓混合油2.混合油处理工艺 过滤→混合油贮罐→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汽提塔→毛油3.毛油精练工艺 ┌→水化净油→真空脱臭→过滤净油 预热→加水水化→静置沉淀→分离→│ └→大豆油脚→加热→盐析→沉淀→回收大豆油工艺要点1.轧坯是预处理的关键,关系到油脂的产量和品质的优劣。轧坯的关键又在于轧坯机的操作。为了保证轧坯质量,要严格控制轧坯前物料的水分和温度。轧坯机上最好设置软化箱,以免软化后其所含水分与温度损失过大。开车前应周密检查轧坯机的工作情况,如发现两端料坯薄厚不均,或未经轧制的油料混入坯内,应停车检查,调整轧距(应两边均衡的调整,并避免调得过紧)。检查刮料板是否紧贴在轧辊表面上,防止发生粘辊现象。注意流量得均匀性,防止空载运转。2.浸出器内每格装料量为80-85%,溶剂温度应掌握在50-55℃大豆坯入浸温度为50-55℃,浸出器温度为50℃。喷淋方式采用大喷淋滴干式较好,喷淋段的液面以高出料面30-50毫米为宜,喷淋新鲜溶剂时不得溢入干段。溶剂比(溶剂重量与浸出料重量之比)1:0.8-1.1。选用无毒性溶剂,要求其对油脂有一定挥发性,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易爆,沸点范围窄,水溶解度小,不腐蚀机械,不与油粕起化学反应。3.掌握好蒸烘机的操作。在粕料进入蒸烘机第一层时,因粕中含溶剂较多,升温不宜过快、过高,以控制在65-75℃为宜;第二层温度控制在85℃左右。第一、二层喷入直接蒸汽,在溶剂蒸发的同时,破坏有害酶类的活性。直接蒸汽喷入量为5-6公斤/吨料。第三层至最后一层,夹层加热,起烘料的作用,温度100-105℃,蒸烘时间约40分钟左右,湿粕经干燥后蒸发出来的水和溶剂混合蒸汽,主要从最高一层顶部的出口管排除,它带有少量的粕末(除去这些粕末有利于溶剂冷凝及回收系统设备安全)。经干燥的干粕,则从烘干机最下层出口排除(排除干粕含水分18-20%),入库温度在40℃以下。4.混合油处理过程应严格控制温度。经气提后,混合油浓度没有达到蒸发操作要求和、时,应将其中的一部分混合油继续循环蒸发。5.精炼是为了使大豆成品油质量复合食用标准。在精炼高温水化处理工序中要注意的是:加水时,预热大豆毛油温度为55-75℃。加水可采用喷直接蒸汽、加热水或汽、水并用三种方法。浸出的大豆毛油中磷脂含量为3-4%,而加水量为磷脂含量的2-3.5倍,水温不得低于油温。加水时,当磷脂胶粒能较持久悬浮于油中,不易集合结成絮状沉淀时,加水快些;反之应慢些。水化时搅拌翼(斜度40-45°)转数,开始时60-70转/分(悬浆式140-180转/分),待磷脂结成后转慢为20-30转/分。水化时油温达到140℃、真空度达到93325帕斯卡(即700毫米汞柱)时算起,保持稳定不变。脱臭后豆油中溶剂含量应低于50毫克/公斤。 设备信息: 振动平筛,去石机,永磁滚筒,风力分选器,回转式干燥机,离心式粉碎机,暖豆箱,软化锅,蒸汽搅笼,对辊轧坯机,浸出器,刮板输送机,脱溶烤机,高料层蒸烘机,捕集器,过滤器,混合油罐,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汽提塔,冷凝器,分水器,平衡罐,蒸水罐烘干机:参考价格65万元;清洗机:参考价格65万元;破碎机:参考价格11万元;脱壳机:参考价格554万元;调质机:参考价格11万元;压片机:参考价格32万元;浸出设备:参考价格50万元;脱胶设备:参考价格11万元;输送设备:参考价格15万元; 产品描述: 产品特征 1.色泽一般呈黄色或棕色;折光指数(20℃)1.4720-1.4770;比重(20℃/4℃)0.9210-0.9250。 2.卫生标准油中的溶剂含量不得超过50毫克/公斤。具有大豆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Ⅷ 谁知道环氧大豆油的生产工艺
具体工艺方法:
1.将碘值为~~~~~的大豆油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摄氏度下中和处理~~~小时,静置分层,分离水相,用热水洗至中性,减压蒸馏,除去残留水份。
2.将已经处理的大豆油或者未处理的大豆油~~~份,双氧水溶液(~~~~)~~~份,冰醋酸~~~份,浓硫酸~~~份,在~~~~摄氏度范围内反应~~~小时,静置分层,分出酸水。
3.用~~%的碳酸钠溶液中和,再用热水洗 ~~~ 次,减压除去残留水分,热水温度为~~~摄氏度。
三.本方法制得的环氧大豆油产品的环氧值在6.0-6.4之间,碘值在6以下,用于PVC压片透明度和热老化性能与日本同类产品性能接近,经 全面毒性实验表明:(1)急性毒性实验:LD50大鼠>10g/kg,小鼠>20g/kg,系实际无毒化学性。(2)微粒实验:在给药剂量为10000mg/kg时, 未产生致突变作用。(3)Ames实验:对四个测试菌株(TA97,TA98,TA100,TA102)无诱变性。
四.本专有技术可用下面的实例加以说明:实施例1.用处理过的大豆油~~~份,~~~%双氧水~~~份,冰醋酸~~~份,浓硫酸~~~份,在~~~摄氏度下反应~~小时,产品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6.37,碘值为5.46。
实施例2.将已经处理的大豆油~~~份,~~%双氧水~~份,冰醋酸~~份,浓硫酸~~份,在~~~摄氏度下反应~~小时,产品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为6.34。
技术保密等级AAA。车太夫发于2005.5.7
Ⅸ 求食用油生产工艺流程
一、浸出工艺:
1、 浸出工艺是将油料破碎后,用化学溶剂(6号氢汽油)充分浸泡提取油脂,然后通过蒸馏将溶剂油(6号氢汽油)分离回收得到的毛油脂。油脂的精炼和脱臭可去掉毛油的难闻气味,还能去掉某些有毒物质。但在去除杂质时,生物活性物质也损失了。
2、 浸出工艺流程:油料破碎——化学浸出——高温分离——高温精炼(脱胶、脱酸、脱
色、脱臭、脱蜡)——添加防腐剂——成品油
二、压榨工艺
1、 压榨工艺特指纯物理压榨,它是在对油脂原料进行严格筛选后,再对原料进行特定温度的蒸炒,让出油率保持最高,用螺旋压榨机榨出油脂,再用特殊纤维网过滤得到成品油。该方法生产的油安全、卫生、无污染、无溶剂残留,完全保障油品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2、 压榨工艺流程:油料精选——油料加温——压榨——沉淀过滤——初榨油
拓展资料: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 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
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
食用油的保存方法:
食用植物油有“四怕”:一怕直射光,二怕空气,三怕高温,四怕进水。因此,保存食用油要避光、密封、低温、防水。
巧藏3种食用油
花生油、猪油、小磨香油的贮藏方式:
花生油
将花生油或豆油入锅加热,放入少许花椒、茴香,待油冷后,倒进搪瓷或瓷制容器中存放。这样,油可以较久存放而不变质,做菜用时味道也特别香。
猪油
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较久存放而不变质。
小磨香油
小磨香油在贮存过程中易酸败、失香。现介绍以下方法:把香油装进一小口玻璃瓶内,每500克油加入精盐1克,然后将瓶口塞紧,不断地摇动,使食盐溶化,放在暗处3日左右,再将沉淀后的香油倒入洗净的棕色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避光处保存,随吃随取。要注意的是,装油的瓶子切勿用橡皮等有异味的瓶塞。
Ⅹ 大豆油是怎么做出来的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草本植物油。大豆出油率在百分之10-12左右,含油率百分之12-18。
一、大豆榨油设备生产流程:
大豆→清理→蒸炒→压榨→过滤→毛油→去精炼车间
主要设备组成:提升机,清理筛,蒸炒锅,榨油机,过滤机,毛油暂存箱,
二、大豆油毛油精炼设备生产流程
毛油一碱炼一脱胶一脱色一脱臭一去脱蜡车间(或成品油车间)
主要设备组成:精炼罐,脱色罐,脱臭罐,导热油炉,过滤机等
三,大豆油脱蜡设备(非必须)工艺
在加工油脂中,通过冬化脱蜡工艺可将油油脂中固有的蜡质从油脂中分离出来,提升油脂的营养价值,改善油脂口感与品质。
主要设备组成:冷冻机,过滤机,结晶罐,成品油罐 等
设备的成本和产能,配置,成品油要求质量有关,不能一言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