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做的酯化反应,文献说需要冰浴12小时,请问怎么实现长时间冰浴
长时间冰浴一般放在冰浴锅中,如果实验室没有该仪器,可以直接放在冰箱中(注意是否有腐蚀性、挥发性等,防止冰箱损坏)。
❷ 冰浴匀浆怎么操作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取组织块(0.2g~1g)最少可到2~5mg,在冰冷的生理盐水中漂洗,除去血液,滤纸拭干,称重,放入5或10ml的小烧杯内。
2、用移液管量取预冷的匀浆介质(ph7.4,0.01mol/L Tris-HCL, 0.0001MOL/LEDTA-2Na,0.01mol/L蔗糖0.8%的氯化钠溶液)或者用0.86%冷生理盐水,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的体积总量应该是组织块重量的9倍,用移液管或移液器取总量的2/3的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于烧杯中,用眼科小剪尽快剪碎组织块(天然时操作要在冰水浴中进行,将盛有组织的小烧杯放入冰中。
❸ 实验室中冰浴的制备原理是什么
冰水混合物温度维持在0℃,直到冰全融(开始升温),或水全结冰(开始降温)。
❹ 实验中有正丁基锂参与反应,如何使冰水浴保持24小时,各位大神,非常感谢。
晚上好,看具体是使用多大的反应装置。如果只是少于1L容量的样品小试且正丁基锂在非极性溶剂中保持稳定良好,把反应容器内填充惰性气体保护后置于冷冻室内或者阴凉房间内埋没在放满冰块的泡沫箱中是最简单的方法了,其次可以在某宝上买个几十块钱的制冷片底座把容器底部贴上去也行(现在自家用于冰个肥宅快乐水,底部换热铝片可以常温结冰)请酌情参考。如果是大一些的反应釜就只能看看有无工业相关配套制冷设备来维持了。正丁基锂和我以前用过的二甲基锌差不多都是些稍不留意就落日红霞开满天的玩意儿请务必注意使用安全……
❺ 化学实验中冰水浴的目的有哪些化学实验中冰水的作用
为了保证反应的稳定。
有的反应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超过该温度就会影响产物或产率。或者一些不稳定的产物(比如合成含能材料的时候)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会爆炸,所以必须要冰水浴以避免爆炸发生。
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1,防导管堵塞。在制氧气和乙炔时,发生装置的导管口附近要塞一疏松的棉花,以防导管被固体或桨状物堵塞。
2,防烫伤。不能用手握试管加热,蒸发皿和坩锅加热应用坩锅钳取放。
3,防火灾。易燃物要妥善保管,用剩的钠或白磷要立即放回煤油或水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万一发生火灾。应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4,防中毒。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药品;不能用嘴品尝化学药品;闻气体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内;制备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5,防环境污染。所有实验废弃物应集中处理,不能随意丢弃;能相互反应生成有毒气体的液体不能倒入同一废缸内;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❻ 冰水浴的原理
顾名思义,冰水浴就是在运动后让身体表面暴露在低温的水中 (一般低于摄氏15度)。不少专业体育训练中心均设有特制的冰水池 (Ice pool)或冰水桶 (Ice Tub),而一般人亦可自行在浴缸开水加冰自制。文献提出的冰水浴原理包括:
令血管收缩 (Vasoconstriction),从而减少发炎肿胀(Inflammation)
降低肌肉温度,减慢细胞受损的代谢反应
减慢神经传递速度 (Nerve Velocity Conction),从而放松肌肉
令身体产生“麻痹”镇痛的感觉 (Analgesic Effect)
浸在冰水时周边的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能带动血液从四肢血管回流到躯干和心脏,加快循环为肌肉带来养分
安慰剂效应 (Placebo Effect, 即心理作用)
然而,鉴于人体结构复杂,上述原理在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尤其有关抑压发炎反应的化学路径)。目前学者仍不能完全掌握确实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科研证据厘清细节。
(二) 对运动员复原效果的研究
浸冰水浴这做法虽已实践多年,但一直缺乏有系统的研究佐证。直到2012年,英国学者Dr. Johnathan Leeder 和其团队在着名《英国运动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学术文章,综合过往14篇共涉及239名受试者的相关研究,统合分析运动后浸冰水对以下四大复原指标的影响:
DOMS酸痛程度
与细胞受损程度相关的血液指标浓度 (Creatine Kinase)
肌肉爆发力 (Power)
肌肉力量 (Strength)
结果发现,浸冰水虽然对回复力量没有显着作用,但却能明显减少运动后持续96小时的肌肉酸痛、细胞受损程度和爆发力复原,对短期复原和运动表现或有帮助。
(三) 长期浸冰浴会有潜在问题吗?
上述研究虽然支持浸冰浴的短期回复功效,但同时间亦有学者对它的长期效果有保留。例如在2014年,有欧洲学者在着名科学训练期刊《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提出证据出恒常浸冰浴来抑压DOMS/正常发炎反应出现,反有机会阻碍肌肉自然生长,长远影响训练成效。研究员提出,肌肉在训练后良性撕裂然后修补,本是与生俱来的机制,故理论上身体只要经过适当休息,也会自然复原变得强壮 ,浸冰过度或弊多于利。
(四) 实践建议
按上述分析,运动员和教练在决定是否采用浸冰浴方法时,可视乎不同训练周期的目标和运动频率。举例说,若练习本身非太频密,而目标又是让身体习惯新的训练刺激,浸冰浴未必是最佳的复原方法。相反,在频繁的比赛季节(例如连续数天有赛事),DOMS和酸软疲劳带来的短期不适确会干扰表现。为了维持每场赛事的稳定发挥,此时运用浸冰法或会比较适合。
以下则为文献提出的具体实行建议:
在剧烈运动后1小时内进行。
浸冰的时间建议为11-15分钟,水温介乎 11-15度。若时间太长或温度太低都不利恢复,更有机会出现低温反应 (Hypothermia), 必须小心注意。
若运动员感到太冷不舒服,可考虑以清凉的水 (约15-25度)代替。有研究指清凉至恒常温度 (Cool-to-Thermoneutral)的水疗效果同样正面,这对于一般业余爱好者也较可行 (例如简单在家中浴缸开冻水浸浴)。
初次尝试可先浸至腰或以下的高度。若浸至胸膛(近内脏器官)以上位置,有机会令身体核心温度过低,造成不适。
(五) 其他复原方法
此外,运动界近年亦流行冷热交替浸浴法(Contrast Bath) 和使用像“雪柜”般的特制低温氮气 (摄氏负100度以下)仪器作全身冷冻治疗 (Whole-Body Cryotherapy)等。但以上方法跟浸冰水一样,效果因人而异,而且会受众多外在因素影响 (例如确实使用的温度、时间和频率等) ,这些细节目前在有科研上都未有统一的答案。故此,运动员应按实际需要灵活变通,同时亦可考虑配合其他运动复原法 (如按摩伸展、压力衣物、针灸、超声波和高压氧气疗法等),使训练效果达至最佳。
❼ 化学冷水浴怎么减少副反应
化学中冰水浴的目的 :
1、在洗涤中冰水浴可以减少沉淀物中产物的溶解,并起到洗涤作用,洗去杂质;2、在萃取中减低有机物溶解度,使分层更明显;
3、制氯气的时溶解氯化氢,除去杂质,减少氯气溶解的;
4、提供一个恒温环境;
5、控制温度,降低或加快反应速率;
6、减少副反应。
❽ 化学中的冰浴该怎样操作怎样控制温度的时间
把试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即可!至于说温度时间应该有具体的实验现象决定!无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