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化学式怎么求化学式
化学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符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其化学式比较普遍。
② 化学式怎么求
用各元素重量除以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再求出物质分子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根据正常书写规律写出元素符号及其原子个数,写在原子右下角,1个不用写
③ 知道一种物质含有的元素种类,以及各种元素占得总质量的百分比,怎么求化学式
用各质量分数除以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出它们的原子个数比。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相乘,不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
2、计算组成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
公式: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
(3)化学求化学式怎么求扩展阅读:
1、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
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2、注意:
当某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不写;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的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方,如CO₂;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其化学式时,一般把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左方,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方,如NaCl。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④ 根据化学价如何求化学式,格式是什么样的
首先要知道:化合价代数和位0。
比如:知道氢气的化合价为+1,氧气为-2,那么写水的化学式是按照口诀:“正价前,负价后,价数交叉为角数:角数若有公约数,莫忘约去要记住。”来写。
H为正价,因此在前面。而1*2=2,所以要两个H和一个O
所以水化学式为H2O
⑤ 求初中化学式计算技巧!……
化学计算在中考化学试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并算大,但计算过程往往会消耗学生大量时间。而且试题形式灵活多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逻辑判断能力都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解题速率、解题能力,掌握一定的化学计算解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谈谈化学式计算中常见的解题技巧。
技巧一:转换法
化学式计算有三种类型:即求相对分子质量、求元素质量比、求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转换法就是对这三种计算进行综合,提炼出来的一种方法。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都可求出第三个量。
例1:某元素R的氧化物中,已知R:O=1:1,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求R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析:求物质的化学式,实际上就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本题中,R的氧化物的组成元素是已知的,所以求化学式,实际上就是求出R元素和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解答:设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XOY,由题可得: ,求得
所以R氧化物的化学式即为RO2
小结:利用转换法,将比例式转换成乘积式,只要将题中相关的已知量和待求量输入公式,取可求出。
技巧二: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就是寻求题中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表达在相互关联的两个化学式之间,达到简化解题步骤,节约解题时间的目的。
例2:求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析:化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可用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物质质量等即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等。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在SO2和SO3前配上适当的系数,以保证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相等。
解答:80SO2~64SO3 氧元素的质量比即为80×16×2:64×16×3=5:6
技巧三:平均值法
在数学上,我们算过求平均数的题目,可表达为:m=(a+b)/2,且a>b>0时,a>m>b。我们把它引入化学计算中,能使很多题目转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3:由氧化铁(Fe2O3)的杂技R组成的混合物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8%,则R可能是( )
A、Fe B、FeO C、Fe3O4 D、FeCO3 E、Cu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推断题。由题可知,68%为Fe2O3和R中铁元素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法的解题思路,“中”为分界点,“大”找“小”,“小”找“大”。 题中已知的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68%,所以R中所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应该小于68%,根据选项中各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D、E
⑥ 初中化学方程式如何计算按多种方法
归一法,万能公式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法..........
奇偶配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₂H₂+O₂→CO₂+H₂O,此方程式配平先从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₂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₂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₂H₂前2,式子变为:2C₂H₂+O₂→CO₂+2H₂O,由此可知CO₂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₂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₂H₂+5O₂==4CO₂+2H₂O
e.g.(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
Fe2O3 + 3CO == 2Fe + 3CO2(反应条件高温)
例:配平H2O + Fe →Fe2O3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3H2O + Fe →Fe2O3+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3H2O + 2Fe →Fe2O3+ 3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3H2O +2Fe==Fe2O3+ 3H2
观察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g)=高温=Fe3O4+4H2↑
2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此可得1NH3+O2——NO+3/2 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1NH3+5/4O2——NO+3/2 H2O
第四步:取最小公倍数相乘 4NH3+5O2===4NO+6H2O
万能配平法(待定系数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
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解释:
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Cu+HNO3(浓)——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
A·Cu+B·HNO3(浓)-------……①
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
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
Cu(NO3)=A H2O=B/2 NO2=B-2A=(3B-6A-B/2)/2
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
解:4A=B A:B=1:4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②
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
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
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4得: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配平决策歌
迅速观察定类型,
歧化水解首先用。
能否奇偶再交叉,
四法技穷有万能。
温馨提示,万能公式确实是名副其实的万能公式,但是解答过程过于复杂,楼主少用,对于初中来说,归一法确实是好用,而且无误.............
⑦ 求化学式计算方法。
根据物质的量相等即可。
如32乘以S的分子量,除以SO2 物质的量等于X(待求)乘以S的分子量,除以SO3 物质的量
⑧ 求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式。公式。高一的详细点
离子式: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 2NaOH + CO2 ==== Na2CO3+ H2O2、在标准状况下2.24LCO2通入1mol/L 100mLNaOH溶液中:CO2+NaOH NaHCO33、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 NaOH +SO2==NaHSO34、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 2CO2══Ca(HCO3)25、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NH3�6�1H2O+CO2== (NH4)2 CO3+ H2O6、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Na2CO3+ SO2 Na2SO3+ CO2↑7、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 +H2O══2 NaHCO38、在醋酸铅[Pb(Ac)2]溶液中通入H2S气体:Pb(Ac)2+H2S=PbS↓+2HAc9、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CO2+H2O+C6H5ONa→C6H5OH+ NaHCO310、氯化铁溶液中通入碘化氢气体: 2FeCl3+2 HI 2Fe Cl2+ I2+2 H Cl11、硫酸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2(SO4)3+ H2S==2 FeSO4+ S↓+ H2SO412、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2NaClO +2SO2+ 2H2O══Na2 SO4+ 2HCl+H2SO413、氯气通入水中:Cl2+H2O HCl+HClO14、氟气通入水中:2F2+2H2O 4HF+O2↑15、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 NaOH══NaClO+NaCl+ H2O16、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2FeBr2+ 3Cl2══2FeCl3+2 Br217、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Cl2反应:6FeBr2+ 6C12 4FeCl3+2FeBr3+ 3Br218、足量氯气通入碘化亚铁溶液中:3Cl2+2FeI2 2FeCl3+2I219、在FeI2溶液中滴入少量溴水:FeI2 +Br2 FeBr2+ I220、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溴水:6FeCl2 + 3Br2══4FeCl3+2 FeBr321、钠与水反应: 2Na+2H2O 2NaOH +H2↑22、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2Al+ 2NaOH +6H2O 2 Na [Al(OH)4] +3H2↑23、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 Fe 3 FeCl224、FeCl3溶液与Cu反应:2FeCl3+ Cu CuCl2+2FeCl225、硫氢化钠溶液与碘反应:NaHS+I2 S↓+ HI+NaI26、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27、铜与浓硝酸:Cu+4HNO3(浓) Cu(NO3)2+ 2NO2↑+ 2H2O28、铜与稀硝酸:3Cu+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29、稀硝酸除银镜:3Ag+4HNO3 3AgNO3+ NO↑+ 2H2O30、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NO3(稀) 3Fe(NO3)2+ 2NO↑+ 4H2O化学式:中化学方程式大全2007-11-19 21:44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作者:sy_4765832009-7-8 21:45 回复此发言
--------------------------------------------------------------------------------
2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
三,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
H2S===H2+S
2NH3===N2+3H2
四,非金属氧化物
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2SO3
2SO2+O2+2H2O===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
作者:sy_4765832009-7-8 21:45 回复此发言
--------------------------------------------------------------------------------
3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
CO2+2Mg===2MgO+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
P2O5+3H2O===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3H2SO4(浓)===2H3PO4+3SO3)
CO2+H2O===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
五,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
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⑨ 化学式是怎样求来的,它们各个的元素所带的原子个数
硫酸铜是种正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盐.CuSO4是由金属离子Cu2+离子和酸根离子SO4 2-离子形成的,命名方法为酸类型+金属类型.所以叫硫酸铜.
然后是各个元素所带原子个数.这个反了,不是由元素决定元素所带原子个数的,而是说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内包含的原子数决定它是什么元素的.我们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都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你可以直接在上面查到各种元素的原子量
然后是化合价的问题.一般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如何,决定该是哪个化合价.
拿氯原子举例:氯气和金属反应一般都是氯元素得电子,金属元素失去电子,因为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Cl显-1价,如FeCl3,FeCl2,CuCl2,CuCl.而当氯原子碰到氧化性强的物质(得电子能力比它强的)时,氯原子就可能失去电子而显正价.不过氯气的话初高中学到的比较典型的一般是歧化反应,就是氯气自己人抢自己人电子.比如:Cl2+2NaOH=NaCl+NaClO+H2O.此反应里面,NaCl的Cl是-1价的,NaClO次氯酸钠中的Cl就是+1价的.要得到高价氯,最简单的就是电解反应了.直接通电抢走氯的电子,根据不同情况会产生+3,+5,+7价的氯化合物.
不过,你以后学到了就知道了,除了很变态的奇怪的化合物,其余都可以直接通过经验来判断该选哪个化合价,比如Cl单独作酸根的话就是-1价的,而ClO-,ClO2 -,ClO3 -,ClO4 -分别为含氧酸根离子,看到O的个数就可以直接判断,它们分别是+1+3+5+7价的了.
不知楼主学到啥程度.不过现在掌握书上的东西,老师讲的东西就行了,以后学完,知识体系建立了,你就会完全明白了.
再问: 额....我问的元素所带的个数不是指原子序数,而是元素右下角的那个数字,是怎么求来的 .....基本上看不懂,由于本人是初接触化学的,对于它还比较模糊,特别是像化学方程式,化学式之类要理解的,不知高人有没有方法呢
再答: 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吗。?那个是可以根据该物质的电荷守恒求来的。比如:水H2O,O是-2价,H是+1价。假如说你不知道水分子中H有几个的话,那根据水分子呈电中性,+1乘以2再加上-2=0,就能求得H是2个。比如水合氢离子,假设不知道有几个H,以x来代替:HxO+(+是上标),水合氢离子带电量为+1,+1乘以3再-2=+1,那么可求得x为3。。。。一般来说,要想知道一个化学式中某个元素的个数,必须别的元素个数都是确定的(对于分子式来说)。对于离子化合物的话需要知道的是离子个数比。 化学一半靠记忆,一半靠推理。光靠“求”没用的。因为物质的本质,物质中各个元素的个数不是靠“求”出来的,一个水分子本身就是由2个H,一个O组成的。“求”只是当你没见过这物质,但某些元素个数基本可以确定时,来确定未知的元素个数的方法。 化学很好学的。。跟着书上走,跟着老师走,一开始靠记忆,然后记住的东西多了,总结归纳,自然而然就有经验了,就豁然开朗了。现在没有必要着急,脚踏实地就行了。
⑩ 初三化学计算题如何求化学式
解:设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MO+H2SO4==MSO4+H2O
x+16
x+96
5g
15g
(x+16)/5g=(x+96)/15g
x=24
M为镁元素
该金属氧化物化学式
MgO
MgO+H2SO4==MgSO4+H2O
40
98
5g
y
y=12.25g
12.25g/45g×100%=
27.2%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