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师资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9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正高职称教师49人、副高职称教师59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另外有双聘教授或兼职教授十余人。教师队伍中有3人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有1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3人获福建省教学名师。
② 求…福州大学化工类研究生就业方向…
福大化学化工是国家一级重点化学基地之一,前中科院院长,着名化学家卢家锡院士曾任院长,也是由他发展了福大化学系的辉煌与光荣传统。本学科有国家一级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也是福大唯一的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可镁教授领导的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依托福州大学建设的国家级化肥催化剂工程化研究基地。
至于研究方向,你最好去学院网站了解,看各个导师的研究方向,争取与导师先联系。
这是学院网站的名师风采http://chem.fzu.e.cn/plus/list.php?tid=11
③ 福州大学化学研究生怎么样
其实大学好不好不是最主要的,每个大学都有自己非常强的专业,很好的大学也有很差得专业,一般的大学也有很好的专业,所以不能片面地说一所大学好还是坏。既然你提到福大,比较好的专业有:化学化工,土木,计算机,电气,机械等等,尤其是福大的工科专业,整体实力绝不比厦大差。当然,如果是福建省外的学生,报福大还是谨慎点。福建省的考生嘛,福大就很吃香了
④ 福州大学化学工程研究生怎么样
福大的化工研究所不错。我是福大的毕业生,福大的化学化工学院是最好的学院
⑤ 福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怎么样
福州大学的化学化工学院是福州大学的老牌专业;不仅在省内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地位;福州大学历任的校领导基本到时化学学院出来,前任校长卢嘉锡(院士)、魏可镁(院士)现任校长(付贤智)。
也是福州大学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学院。最牛的是化学化工学院建设有国内仅有世界先进的国家级光催化研究实验室。
化学专业建设有化学基地班;
不过 很好奇;你说的材料化学专业是不是属于现在的福州大学材料学院??
材料学院是不久前组建的新学院;基本是从化学化工分出来;但是本质上是有差别··要问问清楚才是··希望能帮到你
⑥ 福州大学化学类硕士怎么样
福大的化学在全国来说排名是很靠前的,化学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我不是理工类的,物化就不清楚了
⑦ 【100分】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不知道你是在哪看的福州大学很差,福州大学从各方面来说虽然不算强但是也不差,尤其是化学化工,数学与计算机,土木都是拥有很高就业率的学科,其中化学系是我们福大最好的专业。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其前身化学化工系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士、着名化学家卢嘉锡先生在福州大学成立之初亲手创建,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拼搏进取而发展壮大。学院现由化学系、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化学生物学与制药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部分组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192人,其中专任教师(含研究系列)143人,实验技术人员2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77人(占53.8%),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5人(占17.5%),具有外校学历的教师90人(占62.9%)。正、副教授(含研究员)9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闽江学者3人),博士生导师39人,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化学基础研究及应用和绿色化工与技术二个国家级“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有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发挥了基础研究与技术集成创新的优势,成为学院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前沿阵地。
学院具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涵盖了十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经授权自主设立了另外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还获得药学一级学科下的药物分析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有科技部省部共建福建省光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福建省光催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光催化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固体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学院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省级理工结合的化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已被推荐申报国家级实验区)。
学院坚持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有“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3门省级精品课程,福建省教学团队(化工工程与工艺专业),1名全国师德标兵,2名省级教学名师,11人次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化工原理优化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实施研究型专业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获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以科研训练为主线的化学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等大批攻关研究项目,“十五”以来获得各类科研项目590项,总经费1132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级项目79项,总经费6288.5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814篇,获得专利37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等国家与省部级奖项23项。
学院长期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相结合的特色,与永安智胜公司、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科龙集团、福建省龙华药业有限公司、福兴医药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长期开展院企合作,积极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了显着经济效益。“十五”以来,累计有14项研究成果进入产业化,新增产值8.72亿元,增加经济效益3.11亿元。
学院不断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与国内(6家)、国外(5家)着名大学或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多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学术影响日益扩大。
⑧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怎么样选择学什么方向比较好
不错诶,其实福大工科不错,排名上比厦大还好一些,内行人才知道就是,我不清楚福大的化工研究方向有哪些,建议你查查那里的教授,看看谁最NB啊。你是要读研吧?本科应该不用考虑方向问题吧,化工就是化工专业。
⑨ 福州大学化学系好不好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是由原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实验中心于2002年11月整合而成的。学院现设化学系、材料系、环境科学系、高分子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实验中心。化学系前身为1907年的福建优级学堂理化选科,经解放初期院系调整,由华南女子学院化学系、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福建研究院工业研究所等相继合并成福州大学化学系,1953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学院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是由前身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天然高分子研究室发展起来的。实验中心是由世界银行贷款投资建设的。
学院组建多年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发展为主题,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综合办学实力为根本出发点,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三者关系,坚持“在稳定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讲团结”的总体思路,及时化解学院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全体教职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圆满完成校党委组建学院时的意图和目标,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为化学与材料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化学与材料学院已具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点;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材料加工等10个硕士学位点,同时具备招收化学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现有研究生256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12人,博士研究生11人),全日制本科生1110人。具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校重点学科,建立了“高起点、高水平、有规模、有特色”的福建省功能材料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公共实验平台、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教授、研究员2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优秀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有18人,闽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有31人获校教学科研重要岗位,有15人在全国学会、省级学会任职。学院教师中已获博士学位39人,在读博士17人,已获硕士学位54人(不包括已获博士学位者)。我院还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与实验技术队伍,其中教授级高工2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8名。此外还有15位院士和24位专家、教授担任我院的兼职教授。
化学材料学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整合和发展,已形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优势,已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学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成为福建省在高分子材料等方面不可或缺的研发力量。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创办伊始就参与国家的科技规划,以天然高分子为主攻方向,填补了当时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4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为发展以中国生漆为主的天然高分子化学与加工利用的学术研究而努力,在我国东南沿海树立了鲜明的地区科学研究特色,天然高分子生漆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代表性成果“漆酚钛螯合高聚物防腐蚀涂料”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该方向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青藏铁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己顺利完成,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金属有机高分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新型铝体系偶联剂”为国内外首创,在全国广泛应用,取得显着经济和社会效益,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九.五”以来,全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三百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53项,通过鉴定项目57项,获得发明专利2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的共有200多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2项。在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学院还密切联系生产实践,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走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道路,积极进行应用基础和开发项目的研究;许多研究成果成功地实现对接与转化,“青藏铁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己投入批量生产并在青藏铁路上使用,新型铝酸脂偶联剂、可环境消纳塑料材料等成果先后投产、应用;一项标准被政府采用并在许多地区强制实施和推广应用,中性松香造纸施胶剂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家创造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3年以来,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和学校发展的特色,福建省政府和学校先后对我院投入了二千多万元资金购置了功能材料的测试、表征和加工等先进仪器、设备、建成了“福建省功能材料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公共实验平台”和“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实验平台根据高分子学科发展的趋势,突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特点,面向实际进行科技开发,建成了功能材料制备实验室、功能材料性能表征实验室、功能材料加工公共实验室,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已经形成了天然高分子材料、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材料加工等四个研究方向,涉及13个科研项目组,研究方向明确,并有一支高素质、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平台的建成为我院科研水平的提升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扩大学院的对外影响,学院十分重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不仅积极派人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而且还主动争取举办各种学术会议。近年来,主办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和2001年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会议以及中科院化学部十届二次常委会议、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协作会、2003年全国新世纪塑料与环保研讨会暨塑料改性与加工技术交流会等高级别会议,还主办多次全国性和全省性的学术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包括台湾、香港)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对学院的研究成果极为关注。近几年,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交流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达上百人次,聘请了34位国内外着名教授、研究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其中有15位中科院院士。同时,学院还与国内外的许多着名高校、研究所及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不断有学者进行互访、讲学,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
目前,学院已制订了 “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院的各项工作,切实抓住和用好发展机遇,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学院全面和谐发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凸显科研特色,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凝聚力量,优化、整合研究方向,提高自主创新、集群攻关的能力,力争在承接研究课题、成果申报、技术对接与转让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高水平、有特色、注重创新、团结和谐的学院。
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博士、硕士毕业生加盟,为学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并肩战斗。
最后希望小弟高考顺利,志愿填好,学校专业都走好!!
⑩ 福州大学化工学材料化学硕士生导师哪个最好
福州大学化工学材料化学硕士导师都还不错但是如果从学术学术成就来看的话个人觉得王心晨导师挺强的,王心晨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环境科学系,获博士学位,曾任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胶体化学系独立课题组长、人工光合成实验室主任,现任福州大学、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材料、化学、物理、催化、环境等重要领域,先后发表100篇科技论文、主要科研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Materials、NatureCommunications、Angew.Chem.、J.Am.Chem.Soc.、Adv.Mater.等国际知名期刊。现负责组建福州大学能源光催化学科创新平台,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到2016福州大学化学院考研群:⑧①⑧⑨③①⑧⑧,你可以到里面去问一下福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