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有哪些化学家

有哪些化学家

发布时间:2022-05-20 19:10:02

‘壹’ 有哪些化学的名人

1、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语:Antoine-Laurent de Lavoisier,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着名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广泛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化学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现代化学之父"(father of modern chemistry)。

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他帮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89年发表第一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

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第一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Traité Élémentaire de Chimie)。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创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2、凯库勒

凯库勒,德国有机化学家。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在梦中发现了苯的结构简式,被称为一大美谈。

1829年9月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1848-1851年进入吉森大学,原先学建筑,后来他多次聆听化学大师李比希的讲演,深受吸引和启发,遂改攻化学,并在李比希的实验室里积极、严谨地进行研究工作,完成了《关于硫酸戊酯及其盐》的实验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875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7年任波恩大学校长。1867—1869年,凯库勒在演讲“关于盐类的结构”和《关于莱1,3,5—三甲苯的结构》一文中,发表了有关原子立体排列的思想,首次把原子价的概念从平面推向三维空间。

3、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4、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 Curie),法国着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5、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名启荣,字致本,生于福建闽侯,着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

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贰’ 历史上都有哪些有趣的化学家

第一:首先我想到的就是伟大的爱迪生,小时候在课本上了解过,印象很深刻,发明了灯泡,很伟大。
第二:贝尔,在1876年发明了电话,要是没有贝尔,现在许多的异地恋都不可能维系那么久。
第三:诺贝尔,发明了安全炸药,在1867年,所以现在的隧道工程进展才会这么迅速。

‘叁’ 中国化学家都有哪些

黄鸣龙(1898~1979),有机化学家。江苏扬州人。1917年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1918年毕业于浙江医院专科学校。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任浙江医药专科学校教授兼主任。

1934~1940年先后在德国符兹堡大学、德国先灵药厂研究院、英国伦敦大学做访问教授。1940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1952年,先后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默克药厂研究员。

1952年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38年开始从事甾体化学的研究。首次发现甾体中的双烯酮反应,用于生产女性激素。发现变质山道年的4个异构体在酸碱中可以成圈转变,由此推断出山道年及4个变质山道年的相对构型。

1945年在美国从事凯西纳—华尔夫还原法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国际上称之为黄鸣龙还原法。他还领导了用七步法合成可的松的研究,并协助工业部门投入了生产。领导研制了甲地孕酮等计划生育药物,为建立甾体药物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于甾体合成和甾体反应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论文100余篇。

在有机化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更让世人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黄鸣龙还原法的基础是狼凯惜纳还原法,黄鸣龙在其反应条件上进行了改良,先将醛、酮、氢氧化钠、肼的水溶液和一个高沸点的水溶性溶剂(如二甘醇、三甘醇)一起加热,使醛、酮变成腙,再蒸出过量的水和未反应的肼,待达到腙的分解温度(约200℃)时继续回流3~4个小时至反应完成,这样可以不使用狼凯惜纳法中的无水肼,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而且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可达90%)。

‘肆’ 化学家最着名的有哪些

最着名的化学家----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 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伍’ 你知道有哪些近代化学史上的化学家他们有哪些成就

一、唐敖庆

唐敖庆(1915 11.18 - 2008 07.15),男,江苏宜兴人,理论化学家、教育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 大学博士学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吉林大学教授、名誉校长,中国量子化学之父。他是中国理论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在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理论化学学科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届主任,创建了中国的科学基金制度。

二、卢嘉锡

1915年10月26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祖籍台湾省台南市。卢嘉锡于1926年上过一年公立小学,1927年后相继在厦门育才学社和大同中学初中就读过一年半,1928年秋考入厦门大学预科,时年13岁。

1930年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同时修毕数学系主要课程。毕业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三年,同时兼任中学数学及英文教员。1937年考取中英庚款公费,进伦敦大学学院学习,两年后获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1939年秋,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结构化学研究。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其中不少成为结构化学方面的经典文献;1945年1月~1945年11月任美国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员。1946~1960年任厦门大学化学教授。

1981年5月~ 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4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早年设计的等倾角魏森保单晶X射线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数图,载入国际X射线晶体学手册,称为“卢氏图”。

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新材料探索研究中,提出了性能敏感结构的新概念。组织多学科的队伍,发现了优秀的新型无机类芳香性紫外倍频晶体低温相硼酸钡(BBO),含四个过渡金属原子,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两个网兜状福州模型,而后又提出了一种新双氮分子络合物。

三、侯德榜

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 1916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获学士学位. 1918—192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其主要贡献是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

四、邢其毅

1911年11月24日出生于天津市。1933-1936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36-1937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维兰德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37-1941年在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44-1946年在新四军华中军医大学任教。1946起历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后任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员。

他是我国多肽化学研究方向的开创者,是我国进行接肽方法和标记氨基酸研究的第一人。他提出用硝基苯甲酸酐与氨基酸发生德肯-威斯特(Dakin-West)反应使氨基酸末端生成一个带色的氨基酮化合物,这是一个识别氨基酸羧端的好方法。

1959年,在国家科委的组织领导下,由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研究队伍,开始胰岛素合成研究,邢其毅是这个研究集体的学术领导者之一。

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人类第一个用人工合成方法得到的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终于在1965年降生在中国大地上。另外他主持撰写的《基础有机化学》是一部综合反映现代有机化学的教科书,对于高校的有机化学教学具有广泛影响。这些着作滋育了几代化学家的成长。

五、徐光宪

1920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4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

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徐光宪的成就在于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首位。

‘陆’ 化学家有哪些

最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
其他化学家:约翰·道尔顿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皮埃尔·居里 玛丽·居里
葛洪 卢嘉锡 侯德榜 黄鸣龙 张青莲 .还有很多,其实高中化学书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些化学家的介绍。

‘柒’ 中国古代有哪些化学家

1、 孙思邈(541年或581年-682年),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着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着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宋朝追封妙应真人,道教尊为天医妙应广援善济真君,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2、 刘安,西汉沛郡丰人,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淮南王,都寿春,现留名着《淮南子》,是古代科学思想的总合代表着作。 刘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贡献,他曾召门客,一同撰写《鸿烈》。

也因为刘安雅好辞赋的关系,门客们善于辞赋,其所用的笔名有“淮南小山”、“淮南大山”等之类。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被告谋反而畏罪自杀。

3、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员、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4、 陶弘景(456年4月30日-536年3月12日;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号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南朝道士、医学家、文学家与书法家。

博学多才,善于描写自然风景,精通医药与天文知识,兼修佛、道二教,特别尊崇东晋时出世的上清经,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南齐时,他担任亲王的侍读多年,有感官职低微,索性辞官隐居不仕,率弟子栖隐茅山,专心修道,却因梁武帝曾常派人向他咨询国事,有“山中宰相”的美誉。

陶弘景长期炼制丹药,铸炼宝刀,撰有《真诰》、《登真隐诀》、《本草经集注》等道教与医学重要着作,受元代茅山宗追尊为第九代宗师,其渊博知识广受现代史家所推崇。

5、 蔡伦

(61-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 ,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 。

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

‘捌’ 世界上有哪些着名的化学家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俄罗斯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但是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

欧文·朗廖尔(Irving 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电器工作,发明了氢气焊接、在灯泡充入气体的技术,因在表面化学的贡献而获得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

欧内斯特·卢瑟福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个元素到另一个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证实前者就是氦离子。

等等

‘玖’ 世界有哪些着名的化学家

1、彼得·阿格雷

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1949年1月30日-),美国医生和分子生物学家。因对细胞膜中的水通道的发现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研究,与罗德里克·麦金农一起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阿格雷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学院讲席教授及约翰·霍普金斯疟疾研究所(JHMRI)所长。

2、库尔特·阿尔德

库尔特·阿尔德(德语:Kurt Alder,1902年7月10日-1958年6月20日),德国化学家,1902年7月10日,阿尔德生于德国克尼格许特(今波兰霍茹夫),1950年与奥托·迪尔斯因对二烯合成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7月20日逝世于德国科隆。

阿尔德还研究了二烯反应的可逆性——反应的产物分解为一些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本是反应的原料。

3、斯凡特·阿伦尼乌斯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语: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

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阿伦尼乌斯方程。由于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被授予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

4、黄鸣龙

黄鸣龙(1898年8月6日-1979年7月1日),江苏扬州人,着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鸣龙改良的沃尔夫-凯惜纳还原法在当时的国际上广泛应用(现又改良),并编入各国有机化学教科书中,是第一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有机反应,简称为黄鸣龙还原法。

5、梅尔文·卡尔文

梅尔文·埃利斯·卡尔文(英语:Melvin Ellis Calvin,1911年4月8日-1997年1月8日),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出生,美国化学家,因与安德鲁·本森和詹姆士·巴沙姆发现卡尔文循环,或称卡尔文本森循环而声名显着,196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拾’ 的化学家有哪些

化学家有好多,如:

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俄语: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1834年2月8日—1907年2月2日[7])俄国化学家。1834年2月7日生于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1907年2月2日卒于圣彼得堡。1850年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后任敖德萨中学教师。1857年任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1859年他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深造。1860年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1861年回圣彼得堡从事科学着述工作。1863年任工艺学院教授,1865年获化学博士学位。1866年任圣彼

莱纳斯·卡尔·鲍林

性和创新精神,不断开拓边缘学科,在化学的许多领域卓有建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家。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1954年化学奖, 1962年和平奖),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位两次单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重大成果

在鲍林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他参与和经历了20世纪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成果卓着:首次全面描述化学键的本质;发现蛋白质的结构;揭示镰刀状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参与揭示DNA结构的研究;主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些军工科研项目;推进X射线结晶学、电子衍射学、量子力学、生物化学、分子精神病学、核物理学、麻醉学、免疫学、营养学等学科的发展。

阅读全文

与有哪些化学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