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元素的化学符号是什么
碳元素的化学符号为c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它的化学符号是C,它的原子序数是6,电子构型为[He]2s22p2。碳的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2. 碳元素化学符号是什么
碳元素的化学符号为:C
碳这种物质发现得很早,常见的碳的自然形式有金刚石、炭和石墨。
碳的无数化合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产品从尼龙和汽油、香水和塑料,到鞋油、滴滴涕和炸药等,范围广泛,种类繁多。
碳的发现简史:
碳可以说是人类接触到的最早的元素之一,也是人类利用得最早的元素之一。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就和碳有了接触,由于闪电使木材燃烧后残留下来木炭,动物被烧死以后,便会剩下骨碳,人类在学会了怎样引火以后,碳就成为人类永久的“伙伴”了,所以碳在古代就已经是被人知道的元素。
发现碳的精确日期是不可能查清楚的。碳在古代的燃素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这种理论,碳在那时不是以一种元素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一种纯粹的燃素,研究煤和其它化学物质的燃烧,拉瓦锡首先指出碳是一种元素,从1789年编制的《元素表》中可以看出。
碳在自然界中存在有多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碳60,六方晶系陨石钻石(蓝丝黛尔石)。金刚石和石墨早已被人们所知。拉瓦锡做了燃烧金刚石和石墨的实验后,确定这两种物质燃烧都产生了CO2,因而得出结论,即金刚石和石墨中含有相同的“基础”,称为碳。
正是拉瓦锡首先认为碳是元素。碳60是1985年由美国休斯顿赖斯大学的化学家哈里可劳特等人发现的,它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一种球状的稳定的碳分子,是金刚石和石墨之后的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
碳元素的拉丁文名称Carbonium来自Carbon一词,就是“煤”的意思,它首次出现于1787年由拉瓦锡等人编着的《化学命名法》一书中。碳的英文名称是Carbon。
3. 碳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氢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碳的元素符号为:C;
根据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氧在右,另一种元素符合在左,右下角标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还可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原子的个数.因此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 2 ;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故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
故答案为:H;C;CO 2 ;MgO.
4. 碳元素的化学式
C
5. 初二化学式中的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分别表示的意思
H -------氢元素或氢原子
H2(右下角)------氢气这种物质
H+1(正上方)-----氢元素在这种物质中的化合价为+1价
H+(右上方)-----该表示氢离子,带正电;如果离子带2个正电荷,就是X2+(右上角);如果离子带2个负电荷,就是X2-(右上角),以此类推
24(左上角)12(左下角)C------表示碳元素,且该类碳原子中有12个质子,(24-12)个中子
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右下角)
6. 碳的化学式是什么
碳的化学符号为C。碳具有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极低的对人体的毒性,甚至可以以石墨或活性炭的形式安全地摄取,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6)化学式怎么数碳元素扩展阅读:
碳既以游离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等),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主要为钙、镁以及其他电正性元素的碳酸盐)。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是大气中少量但极其重要的组分。预计碳在地壳岩石中的总丰度变化范围相当大,但典型的数值可取180ppm;按丰度顺序,这个元素位于第17位,在钡、锶、硫之后,锆、钒、氯、铬之前。
石墨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然而大多数几乎没有价值。大量的晶体或薄片存在于变性的沉积硅酸盐岩石中,如石英、云母、片岩和片麻岩;晶体大小从不足1mm到6mm左右(平均4mm)。
7. 苯环的碳氢元素怎么数
苯环上共有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
苯的化学式:C6H6
8. 化学式读数时什么情况下读出数字,什么
在“相同的元素形成不同的化合物”的时候,需要读出原子的个数.
比如:碳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一种是CO,另一种是CO2,这时需要读出氧原子的个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区别这两种化合物,碳原子的个数相同,就不要读出来了.
再比如:铁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Fe2O3,Fe3O4,这时需要分别读出铁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氧化铁(因为这种氧化物常见,这是约定俗成的名称),四氧化三铁}以区别这两种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名称,一般是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也可以简单地把命名格式概括为:(阴电性组合名称)+化学介词+(阳电性组合名称),例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里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SO2读作二氧化硫,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等等,那么何时要读出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呢?我们知道:由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复杂性,在不同条件下,同样两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种化合物,为了防止混淆,通常要将分子中元素的原子个数读出,例如CO读作一氧化碳,CO2读作二氧化碳,SO2读作二氧化硫,SO3读作三氧化硫, Fe2O3读作三氧化二铁,Fe3O4读作四氧化三铁,SnCl2读作二氯化锡,SnCl4读作四氯化锡等等,当然,表示这种区别,也可以用加“化学词冠”的方法,常见的化学词冠有:“高”、“亚”、“过”、“超”等,如CuO读作氧化铜,Cu2O读作氧化亚铜,H2O读作氧化氢,H2O2读作过氧化氢。化合物命名,要求是能够简明确切地表示出被命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时两种元素虽然只组成一种化合物,为了更好地体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也可将分子中元素的原子个数读出,例如:Al2O3读作三氧化二铝,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综合上述所述,可以看出,在同样两种元素形成不同化合物或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较多时,一般要将化学式中的数字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