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学在初中最难的知识点在哪一章,要多注意些什么
我今年9月上高一,中考化学46。个人认为初中化学9年级上学期要多背尤其是第二章关于周围空气的和第七章燃料利用,第三章要多理解,背是没用的,必须理解。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六章碳和碳氧化物必须好好学,是上册书的重点(章节可能不一样),但内容一定都有。下册是中考重点,没所谓的不重要的,必须都好好记,下册以理解和做题为主,题做不够,一切都是空谈,最后一章化学和生活,虽不是重点,但建议仍要记,我中考就因轻视失了一分关于这的题。望采纳!
② 初中化学哪个知识点难
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难的可能是化学方程式配平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了,比较偏理科。
③ 初三化学中考最难的是哪部分内容
初中化学试题从题型分类来看,最难的是实验设计题。实验设计题,有的答案是考生们不容易想的到的。但是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遇到实验操作等题目认真思考,考试中的很多问题我们是能得分的。得满分不易,多得分不难。
④ 初中化学的难点
初中化学的难点,一是微观的学习,二是溶液部分的学习,三是酸碱盐部分,这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学生分化的最大两个点,
⑤ 初中学化学,最难的是那部分
18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特点,以及常见物质的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这部分计算可能会出些有难度的题··不过你记熟了元素周期表就没问题了
⑥ 初中化学最难的一章是什么
最难的一章应该是溶液。虽然酸碱盐一章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总结,但也基本是掌握一些酸碱等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问题。而溶液一章则需大量的,繁琐的(当然你如果学的好的话,可以从中发现比例关系就简单多了)计算,有些还需要有抽象的思考过程和想象反应的过程,相对来说较难的一些根据图像计算题,天平问题都是溶液问题。
⑦ 初中化学哪些知识点比较难
化学的难点其实就是在于知识比较零碎,当然也不是无章可循,这一点到高中之后尤其如此,其实知识点都不怎么难,难的是运用,做题的时候即使所有的知识点你都理解了,但是也不一定能做出来,你首先要知道这道题要运用到哪些知识点,还要知道这些知识点怎么用,有时候还可能牵涉到一些运算技巧,这些都需要你平时的时候多积累经验了,初中化学还是挺容易的,没有什么特别难懂的部分,只要平时多练习、多思考,应该没什么问题,好像在说大道理了,但真的是这样,只做题不思考可能初中还凑合,但是到了高中尤其是高考绝对让你后悔,总之,理解书上的知识点是第一步,剩下的就是做题和思考,做题不必多,但是每做一道题一定要思考,尤其是自己不会做或有点难度的,思考是不怕多的,只有在平时打开了思路,到了考场上才能从容应对,当然这也不只是为了考试,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总之勤于思考,无题不破!!!
⑧ 初中化学的重难点有哪些
初中化学重难点知识——记忆方法汇总!希望能帮到你呵呵
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11、过滤操作口诀: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二低莫忘记。12、实验中的规律: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3、反应规律:置换反应:(1)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复分解反应:①碱性氧化物+酸→盐+H2O②碱+酸→盐+H2O③酸+盐→新盐+新酸④盐1+盐2→新盐1+新盐2⑤盐+碱→新盐+新碱
14、金属+酸→盐+H2↑中: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④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15、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16、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用洗气瓶排水收集气体的连接:短进长出用洗气瓶排空气收集气体的连接:密小则短进长出,密大则长进短出
17、实验除杂原则:先除其它,后除水蒸气实验检验原则:先验水,后验其它
⑨ 初中化学最难学的是什么如何学好它
初中的化学都比较简单【但我觉得要注重化学试验和试验的现象,上到高中就知道这很重要的!】
以下是我个人总结的一些初中的重点,请不要嫌长篇大论。毕竟初中化学要记的东西和概念很多。
首先区别清楚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变化时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伴随着形状,状态,颜色的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被破坏分解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其他分子。
其次分清原子,分子,离子的区别。
物质微观上——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分子的特点: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隙发生改变就是物质“三态”变化】4.物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同;不同性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原子的特点:1.原子体积和质量很小,肉眼看不见。2.原子在不断运动。3.原子之间有间隙。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原子性质不同。5.原子在化学中不能再分。
分子定义: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概念:化学变化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离子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
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阴离子失去电子变成原子
电离:(定义):物质溶解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
(条件):必须有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微粒的物质才能导电。
酸【定义】:电离是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盐【定义】: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酸的化学性质:1.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酚酞遇酸不变色。2.金属+酸==盐+氢气。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酸+碱==盐+水。5.酸+盐==新酸+新盐
碱的化学性质:1.跟酸碱指示剂反应,是是瑞士也变蓝色,是酚酞变红。2.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酸==盐+水。4.碱+某些盐==新碱+新盐
复分解反应:由2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2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参加反应物质要“溶”,多指溶于水,生成物要有水,或者沉淀,或者气体】
氯离子的检验:在被检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AgNO3),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被检物中含有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被检溶液中加入氯化钡(BaCl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HNO3),沉淀不消失,则证明被检物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初中化学知识顺口溜:
高价无亚,低价有亚
钾钠银氢正一价
钙镁钡锌正二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
通常氧是负二价
铜汞一二铝正三
铁有正二和正三
碳有正二和正四
硫有负二正四六
氢、硝、氯根负一价
硫、碳酸根负二价
磷酸根为负三价
还有铵根正一价
高锰根和锰酸根前负一来后负二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碱盐溶解性顺口溜:
碱除钾钠钡和钙,其余都不溶于水;
硝酸盐都溶于水;
氯化物除氯化银,其余都可溶于水;
硫酸盐除硫酸钡,其余都可溶于水;
碳磷盐除钾钠铵,其余都不溶于水。
溶液pH值的测定顺口溜:
紫色石蕊试液酸红碱蓝,无色酚酞试液酸无碱红。
以下是初中常见常考的化学反应的类型,本人在每种类型提供3—4个化学方程式作例子。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分解反应: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氧化还原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氧化还原反应: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