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品导致的疾病有哪些

化学品导致的疾病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23 15:13:13

㈠ 工业化学物对人体都有什么危害

工业化学物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会有致命危险.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15年.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

㈡ 常接触化学物质会给人带来哪些职业病

每年4月第4周是《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今年是第15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化工是一种高危行业,有很多不安定因素:易燃、易爆、腐蚀、中毒的物质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工艺复杂、操作严格,污染严重。2013年12月由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国家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并同时实行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这个《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法定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这10类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就要涉及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132种法定职业病中仅职业性化学中毒就有60种,占到5/11。以下几种职业病是化工行业经常遇到的,分析其致病因素是我们很重要的任务,也是化工人随时随地要面临的问题。
一、化学性皮肤灼伤
化学性皮肤灼伤是 常温或者高温的化学物品直接刺激、腐蚀或者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性损害,可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灼伤。某些化学物质可经过皮肤、粘膜吸收中毒。化学性灼伤和火烧伤、烫伤不同。化学性皮肤灼伤在开始时往往不太疼,待发觉时,部分组织已经灼伤坏死,所以较难治愈。能够引起化学性皮灼伤的物质很多,例如高中化学课本中讲到的酸例如盐酸、硝酸、硫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五氯化磷、二氯化磷等,强碱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氨水、甲醛、酚、甲苯、磷等。化学性皮肤灼伤可以引起组织坏死并在烧伤后几小时慢慢扩展。
二、化学性眼部灼伤
化学性眼部灼伤是在工作中,眼部直接接触酸性、碱性或其他含有化学物质的气体、液体或者固体造成眼组织的腐蚀破坏性损伤。引起化学性眼部灼伤多因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或者剩余的废料直接接触眼部而引起化学性结膜炎或者角膜炎、眼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和化学性皮肤灼伤致病因素是一致的,只是眼球的物质更加脆弱,耐受能力更差,受伤程度比起身体其他部位更严重。
三、牙酸蚀病
职业性牙酸蚀病是在工作中,较长时间接触各种酸雾或酸酐引起的牙齿硬组织脱矿缺损,牙齿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常伴有牙龈炎、牙疼、牙松动等,严重的只是留下牙根,并且有牙髓病变等。
四、氯气中毒
氯气中毒是在工作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导致的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工业生产中,接触氯气的机会有氯气的制造或者使用过程中设备管道密闭不严或者检修时接触氯气。液氯在灌注、运输、贮存时,如果钢瓶密封不良或者有故障,也可能有大量氯气泄露。
五、氨中毒
氨中毒是在化工生产中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氨气而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眼部、皮肤、呼吸道粘膜损伤。严重的可造成死亡,个别严重患者还会有后遗症。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个人防护、企业安全卫生管理方面认真把关,可以有效预防氨中毒。
六、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中毒是化工行业很重要的职业病。了解硫化氢的性质和毒性很有必要。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易燃、有强烈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容易溶解在水而形成氢硫酸。也可溶解在乙醇、汽油和煤油。
硫化氢具有刺激作用和细胞窒息作用。进入体内后主要引起细胞内窒息,导致以中枢神经为主的多脏器损伤,同时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但由于全身毒性作用剧烈而发病迅速,因此在吸入硫化氢浓度较低时,可以感觉到较明显的刺激作用,吸入浓度较高的硫化氢时,嗅神经末梢麻痹,可使硫化氢臭味“消失”,继而发生昏迷,甚至死亡。在化工生产的三废岗位,预防硫化氢中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七、汽油中毒
汽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易燃化学品。汽油中毒是工业生产或使用中,接受汽油蒸气或者液体引起的全身性中毒性疾病。急性汽油中毒以神经或者精神症状为主,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以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汽油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汽油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吸入性肺炎、慢性中毒、皮肤损伤等。
八、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中,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存在生产性热源的高温作业人员是这种职业病的发病人群。职业性中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作业人员在作业场所高温、高湿和(或)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机体内的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出现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的一系列损害的结果。当作业场所温度超过34℃时,作业人员就有中暑的可能;有时虽然作业环境温度没有超过34℃,但是湿度高达60%时,也极易发生中暑。中暑的发生又和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也与个体健康状况有关。
九、冻伤
职业性冻伤是职业接触低于0℃的环境或者介质(如制冷液态气体)时,当人体组织温度降低到---3.6℃~—2.5℃时,可产生组织冻结,产生冻伤。职业性冻伤产生的原因是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或者潮湿刺激时,就会使血管产生痉挛,血液流量减少,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
十、过敏性肺炎
在化工行业以前,我们知道的过敏性肺炎是农民肺这种职业病,起因是农民因为吸入附着在谷物中的霉菌而导致的一种职业病。化工行业中的过敏性肺炎是吸入有机粉尘或者化学物质的过敏反应引起的肺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可以引起肺内过敏反应的有多种粉尘,例如含有微生物的粉尘、含有蛋白的粉尘、含有化学物质的有机粉尘等。吸入粉尘,只有少数人发生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只有少数会导致不可逆转的肺部感染。化工常见的是空调肺和化工人肺。确定过敏性肺炎的是工作环境,最佳标志是患者在工作中发病而在周末或节假日正常。
十一、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指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主要是化学因素引起的。 我们常见的化学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烧碱、乙醇、甲醛、松节油、润滑油等都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
十二、噪声聋
噪声聋是长期接触噪声引起永久性听力损失的一种职业性耳科疾病。噪声超过85~90dB强度时,即对耳蜗造成损害。发病原因是有明确的噪声暴露历史,在超过85dB以上的环境中长期超时工作。噪声聋是职业病,要和药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感染性耳聋、老年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区别开来。 (任满超)

㈢ 化学品污染非常严重,对人类的危害性很强,曾发生过哪些化学品污染事件

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属于化学品。现在高科技社会笼罩之下的化学品越来越丰富,包括家庭中广泛应用着各种日用化学品。除虫剂、消毒剂、洗涤剂、干洗剂等等他们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但同时也在散发着有毒气体。

化学品具有毒性、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致癌性等特质,导致人员中毒事故屡有发生。关注和了解化学品的危害,尤其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使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通常空气中含氧21%,如含氧浓度降到18%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空间有限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时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人体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癌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这些物质以后许多年才表现出来,这一时期被称为潜伏期,一般为4~40年。发生职业肿瘤的部位是变化多样的。

㈣ 化学物品对人体的危害有大

1、日用化学品污染:

家庭中广泛使用着各种日用化学品。如除虫剂,消毒剂,洗涤剂,干洗剂,它们是有作用的,但同时也在散发出有毒气体。

毒性很高的苯胺有少量用于生产家用化学品,如涂料,除虫剂,杀菌剂.广泛用做溶剂,灭火剂,干洗剂的CCl₄,用做去油剂的CH3CCl3,用做制冷剂,发泡剂的CHF₂Cl等是主要的氯代烃污染源。

2、室内化学品污染:

除了室外的大气污染物能经空气流通进入室内之外室内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厨房炊事,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和化学制品,复印机、打印机,放射性污染物、空气清新剂、杀虫剂、吸烟、食品添加剂、农村使用的农药和化肥等都是重要的室内化学污染物。

人们已从室内空气中鉴定出300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医学研究表明,上述污染可造成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

(4)化学品导致的疾病有哪些扩展阅读:

酒精对人体的危害:

1、酒对人体最重要的影响在肝脏,因为肝脏是身体的化学工厂、解毒中心,任何外来的化学物质,都会在肝脏里面代谢,可导致酒精肝,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等。

2、除了肝脏以外,酒精对胰脏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胰脏分泌很多酵素,假如喝酒引起胰脏发炎的话,代谢功能也会 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糖尿病。

3、嗜酒的人还常有过胖的问题,对食道与胃部也有不好的影响,引起食管炎、胃炎,还会妨碍钙质和维他命的吸收。

4、酒精对人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最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作用。少量可兴奋,过量则形成抑制作用。如果饮酒过多,就会脸红,乱说胡话,以后站立不稳以至醉倒、呕吐等。随之昏睡,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5、长期过量饮酒,还容易引起肌肉无力,性发育早熟。酒精对精子和卵子都有毒害,造成不育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女孩还容易未老先衰。

㈤ 哪些化学品经常接触会致癌

多环碳氢化合物(如3,4-苯并芘),氨基偶氮化合物,芳香胺类,亚硝胺类霉菌毒素等等。

化学品对人体的致癌性证据之充分程度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1、证据充分,致癌剂和人体癌症之间有因果关系。

2、证据有限,能提供一些可信的致癌性证据,但证据尚有限,还需作进一步补充。

3、证据不充分,可能有3种情况:

(1)能获取的致癌性数据很少。

(2)与证据有关的研究尚不能排除偶然性、误差及混淆等情况。

(3)研究结果无致癌性证据。

(5)化学品导致的疾病有哪些扩展阅读:

常见致癌化学剂:

1、氯乙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洗印照片、产品包装、药品装管、家用器具以及其他许多塑料制品的生产中,需要大量用氯乙烯。不过,有致癌性的只是氯乙烯单体,塑料本身并没致癌作用。

2、苯作为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在工业中正在广泛应用。氯苯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染料等的生产均以苯作为原料。长期接触苯的人可引起慢性苯中毒,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的造成全血细胞减少。

3、双氯甲醚很强的致癌物,大白鼠吸入10次即可以发生,肿瘤的部位常见于肺与鼻。人长期接触双氯甲醚也易患肺癌。

㈥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三类

1理化危险

爆炸物

易燃气体

易燃气溶胶

氧化性气体

压力下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

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2健康危险

急性毒性

皮肤腐蚀/刺激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呼吸或皮肤过敏

呼吸或皮肤过敏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95。

生殖毒性

3环境危险

危害水生环境

急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对短期接触它的生物体造成伤害的固有性质。

慢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在与生物体生命周期相关的接触期间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潜在性质或实际性质。

㈦ 化学品究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化学品究竟会对人体造成的害有

1、化学品活性与危险性

许多具有爆炸特性的物质其活性都很强,活性越强的物质其危险性就越大。

2、危险化学品的燃烧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均可能发生燃烧而导致火灾事故。

3、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危

除了爆炸品之外,可燃性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4、危险化学品的毒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的肌体,当其在人体达到一定量时,便会引起肌体损伤,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中毒。

5、腐蚀性

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6、放射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㈧ 化工原料对人的危害

1、环境荷尔蒙类损害

欧、日、美等20个国家的调查表明近50年男子的精子数量减少50%,活力下降,就是由于这些有害化学品进入人体干扰了雄性激素的分泌,导致雄性退化。

2、致癌、致畸、致突变化学品类损害

研究表明,约有140多种化学品对动物有致癌作用,确认对人的致癌物和可疑致癌物约有40多种。人类患肿瘤病例的80%—85%与化学致癌物污染有关。致畸、致突变化学品污染物就更多了。

3、有毒化学品突发污染类损害

有毒有害化学品突发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有的则造成严重生态灾难。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预防措施,事后采取了补救办法,但也防不胜防。

(8)化学品导致的疾病有哪些扩展阅读:

化工原料污染防治

1.、保证水源安全,卫生条件,人员场所的安排

持续提供安全饮用水的保障,是大灾后最重要的一项防病措施。氯化物是可以广泛获得,廉价易用的药品。用它可以有效抑制水中的大多数病原菌。人员安置计划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卫生条件,以及每个人都需要有满足国际标准最低限的空间。

2.、保证基础医疗护理条件

最基本的医疗护理条件对于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常见病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提供进入二级和三级医护设施的渠道。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减轻传染病的影响。

3.、监测/早期预警系统。

尽早发现有病例是保证迅速控制的关键。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应及早建立,以发现疾病的爆发并监控当地重要的流行病,为应对污染引发的疾病爆发,需要有能迅速进行化验采样,储存和运输样本的手段,以便进一步监测研究。

比如,如果认为有疾病爆发的危险,则应该准备进行相关化验的套件。洗消是消除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对人员的洗消和对事故现场及染毒设备的洗消。参战人员在脱去防护服装前必须进行彻底洗消。

对于人员的洗消主要是除污更衣、喷淋洗消、检测更衣,送医院检查,对于洗浴后检测不合格的必须进行二次洗消直到合格为止。对于装备器材的洗消,对于一般染毒器材可以采用把器材集中用高压清洗机冲洗也可将可拆部件拆开用高压清洗机反复洗消等检测合格后擦拭干净。

对忌水的器材可用药棉、干净的布取洗消剂反复擦拭,检测合格后方可离开洗消场。常用的洗消剂主要有一下几种:氧化氯化型消毒剂、漂白粉、三合一(三次氯酸合二氢氧化钙)、氯氨等。

㈨ 经常工作接触化学品有酸雾或酸酐会有哪些职业病发生

1、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

2、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3、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

4、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

在空气中酸雾的颗粒很小,比水雾的颗粒要小,比烟的湿度要高,粒径为0.1~10 μm,是介于烟气与水雾之间的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9)化学品导致的疾病有哪些扩展阅读

酸雾的处理方法:

1、液体吸收:一般包括水洗法和碱液中和法。碱液吸收常用的吸收剂有10%的Na2CO3、4%~6%的NaOH和NH3等的水溶液。

2、固体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硅胶、含氨煤泥等。北京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一种可以治理多种酸雾的吸附剂——SDG吸附剂,曾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1992年最佳实用技术和1995年可行实用技术。

3、静电除雾法:酸雾静电捕集器是静电收尘器系列产品中的一个种类,静电收尘成为专利技术后,第一次成功的实际应用便是1907年用于硫酸雾的捕集。

参开资料来源:网络-酸雾

阅读全文

与化学品导致的疾病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