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闪点多少属于危化品
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
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属于易燃液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
(1)化学品闪点多少不会发生爆炸扩展阅读:
根据消防工程设计及应用,根据闪点的不同将可燃液体分为了三大种类。即:
甲类液体:闪点小于28℃的液体。(如原油、汽油等)
乙类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如喷气燃料、灯用煤油)
丙类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60℃以上的液体。(重油、柴油、润滑油等)
B. 盐酸的燃点、自燃点、闪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理化性能指标
【中文名称】盐酸;氢氯酸
【英文名称】hydrochloric acid; muriatic acid
【结构或分子式】
格式不对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36.46
【密度】1.187
【熔点(℃)】-114.8
【沸点(℃)】-84.9
【性状】
无色液体。一般含有杂质而呈黄色。
【溶解情况】
溶于水。
【用途】
是一种强酸。能与多种金属作用。是重要的酚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印染工业等。是制造氯化铵、氯化钙、氯化锌、氯化业铜、碱式氯化铝、三氯化铁液体等氯化物的原料。在染料及医药中间体的合成中,用于氨基重氮化、硝基转化为氨基、磺酸钠盐转化为磺酸等。也用于聚氯乙烯、氯丁像胶、氛乙烷的合成。还用于湿法冶金(如分解钨矿石生产钨酸等)。合金表面处理(作为铜材酸洗除锈)。在印染工业中,用于织物漂白后酸洗、丝光处理后中和等。此外,也用于交换树脂的再生、制糖和制苹工业。
【制备或来源】
用水吸收氯化氢而得。盐酸生产方法主要有合成法和副产法两种。合成法: 在电解食盐水生产烧碱的同时,可得到氯气和氢气,经过水分离后的氯气和氢气,通入合成炉进行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经冷却后用水吸收制得盐酸成品。
【其他】
氯化氢的水溶液,含有20%氯化氢的有恒定沸点。商品浓盐酸含37%-38%氯化氢,密度1.19。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金届,对动植物纤维和人体肌肤均有腐蚀作用。浓盐酸在空气中发烟,触及氨蒸气会生成白色云雾,其气体对动植物有害。是极强的无机酸,与金属作用能生成全属氯化物并放出氯;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与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类能起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包装及贮运】
大量储运时,可采用内衬耐酸橡胶或聚氯乙烯钢质硬板槽车、储罐、铁路槽车,每车净重50t。少量时,可用陶瓷坛或塑料捅包装,每坛净重25~30k.。0.5kg至5kg产品可用玻璃瓶包装。包装要密封。长途运输,陶瓷坛等要外套板条箱、中铺稻草。板条箱应高出坛至少20mm。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食用盐酸应有“食品添加剂”字样。
C. 危化品闪点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的闪点为93°C。
法律依据:
《GB 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4.1.6易燃液体易燃液体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81。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93°C的液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D. 闪点超过61℃但爆炸下限小于10%的化学品属于重大危险化学品吗
闪点超过61度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闪点。
闪点,是燃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
根据消防工程设计及应用,根据闪点的不同将可燃液体为了三大种类.即:
甲类液体:闪点小于28℃的液体.(如原油、汽油等)
乙类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如喷气燃料、灯用煤油)
丙类液体:闪点大于60℃以上的液体.(重油、柴油、润滑油等)
61度闪点的燃料属于丙类液体.
另外根据GB20581-2006标准
第二类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糠醛等.
61度属于临界值.大于61度即为危险化学品,小于61度则不是.
E. 闪点60以上属于危险品吗
法律分析:闪点大于60度柴油不属于危险化学品。若是闪点小于60度柴油则属于危险化学品,需要对生产、经营柴油的企业按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
法律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其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 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第十七条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报告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安全评价报告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F. 化学品中闪点是什么意思
闪点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
闪燃是液体表面产生足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气体时,遇火源产生短暂的火光,发生一闪即燃的现象。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6)化学品闪点多少不会发生爆炸扩展阅读
防火等级
闪点是表征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在消防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
闪点是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
可燃液体生产、储存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施等的确定和选择要根据闪点来确定;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易燃气体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也要以闪点为依据。
此外闪点还是选择灭火剂和确定灭火强度的依据。
G. 闪点大于60度算危险化学品吗
闪点超过60度不属于危险化学品。闪点,是燃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
根据消防工程设计及应用,根据闪点的不同将可燃液体为了三大种类。即:
甲类液体:闪点小于28℃的液体。(如原油、汽油等)
乙类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如喷气燃料、灯用煤油)
丙类液体:闪点大于60℃以上的液体。(重油、柴油、润滑油等)
61度闪点的燃料属于丙类液体。
另外根据GB20581-2006标准:
第二类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糠醛等。
61度属于临界值。大于61度即为危险化学品,小于61度则不是。
H. 闪点越高说明该物质越安全吗
晚上好,低于40度闪点为易燃化学品例如甲醇、正戊烷和乙酸乙酯,40-90度为中闪点化学品例如二甲苯、二乙二醇和磷酸三乙酯,90度以上为高闪点和不易燃范围很广泛。闪点越高表示参与氧化反应的活性越小。
I. 易燃液体的闪点等于或低于多少度
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低于60°C的。
易于挥发和燃烧的液态物质。按其闪点(表示可燃液体性质指标之一)的分类分为两种,分别是:低于28.1°C,28.1〜45°C。
1、低于28.1°C:
一级易燃液体,极易燃烧和挥发,如汽油等等。
2、28.1〜45°C:
二级易燃液体,容易燃烧和挥发,如煤油、松节油等等。
概述
易燃液体:凡在常温下以液体状态存在,遇火容易引起燃烧,其闪点在60°C以下的物质叫易燃液体。其特性有:蒸汽易燃易爆性,受热膨胀性,易聚集静电,高度的流动扩展性,与氧化性强酸及氧化剂作用,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等。
在《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中,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
所谓闪点,即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它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
J. 危险化学品接触限值
中文名称: 石脑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Naphtha
中文名称2: 粗汽油
CAS 登录号:8030-30-6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主要为烷烃的C4~C6成份。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沸点(℃): 20~160
相对密度(水=1): 0.78~0.97
闪点(℃): -2
引燃温度(℃): 350
爆炸上限%(V/V): 8.7
爆炸下限%(V/V): 1.1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
健康危害: 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石脑油(naphtha):一部分石油轻馏分的泛称。因用途不同有各种不同的馏程。我国规定馏程自初镏点至220℃左右。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作为生产芳烃的重整原料,采用70~145℃馏分,称轻石脑油;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时,采用70~180℃馏分,称重石脑油。用作溶剂时,则称溶剂石脑油,来自煤焦油的芳香族溶剂也称重石脑油或溶剂石脑油。
(petroleum naphtha ligroin)粗汽油:一般含烷烃55.4%、单环烷烃30.3%、双环烷烃2.4%、烷基苯11.7%、苯0.1%、茚满和萘满0.1%。平均分子量为114,密度为0.76g/cm3,爆炸极限1.2%~6.0%,沸点20~160℃。主要用作溶剂。
其他常识:
石脑油是一种轻质油品,由原油蒸馏或石油二次加工切取相应馏分而得。其沸点范围依需要而定,通常为较宽的馏程,如30-220℃。
石脑油是管式炉裂解制取乙烯,丙烯,催化重整制取苯,甲苯,二甲苯的重要原料。作为裂解原料,要求石脑油组成中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不低于70%(体积);
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时,进料为宽馏分,沸点范围一般为80-180℃,用于生产芳烃时,进料为窄馏分,沸点范围为60-165℃。
国外常用的轻质直馏石脑油沸程为0-100℃,重质直馏石脑油沸程为100-200℃;
催化裂化石脑油有<105℃,105-160℃及 160-200℃的轻、中、重质三种。
实际关联:由于石脑油市场价格远低于车用无铅汽油(吨价差达600-1200元),使用石脑油和石化助剂调配车用无铅汽油已成为民营石化企业增加成品油利润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