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1.由质量守恒定律不难得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同时满足“质”和“量”两方面的要求,要遵守两个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简单总结为以下三个字:写、配、标。
注意:
写: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遵守客观事>
配: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而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原子的个数。<,遵守质量守恒>
标:标明反应条件及↑和↓的标法。
说明:
配平方法有:如观察法、奇数配偶法、最小公倍数法、万能公式法等。
3.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口诀: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再把系数填;
短线改等号,莫忘加条件;
②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三原县渠岸中学 王刚朝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础。并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每年的中考中占10%左右的考查比例,而无论学生好与差都会在这个知识点上失分,不是化学式错了,就是没有配平,条件、箭头忘记书写,常常是同学们后悔的地方,不是不会写,而是习惯没有养成。九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重,化学要求记忆的知识有特别多且零散,如何在多半学期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全面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技巧呢?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和积累的经验谈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分析 帮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第一步。因此,一开始我就直接用复习引入法来引入新课。首先复习提问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再问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用展示“化学式卡片”方法来复习本节课要出现的化学式。在三个方面内容复习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在展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二个原则时,我诱导学生思考: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以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的知识,把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教学时,我先讲第二个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在第二原则的基础上,再讲第一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这两原则的顺序调换,学生容易理解,教学效果也明显。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现在懂得的化学方程式少,不容易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本节课知识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 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为了突破难点,我找出了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与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联系,通过它们的联系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上起到正迁移的作用。最后再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的指导、小结,大多数学生都懂得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些尝试 围绕研究“如何快速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一个课题,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从文字表达式及物质化学式书写入手。 化学方程式书写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记住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主要集中在第2单元),时间是花了一周时间,主要利用课外时间和以前课堂学习。第二阶段直接教化学方程式书写(包括配平、条件等书写),省去“符号表达式”的书写过程。时间花了两周时间。
2.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步骤,利用课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有目的穿插方程式的书写,从记忆化合价到化学式的正确书写,再到配平、条件注明、箭头的标注训练,发现刚开始学生书写很差,错误千奇百怪,训练一段时间后略有好转,大多数同学写的方程式像样了。
3.通过家校合作,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利用家校联系薄和手机发短信等方式,把每天要写和记得方程式告诉家长,给予督促,第二天交作业时把默写情况反馈上来,发现效果还不错。
三、关于这部分教学的一些反思 常言说得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单就应对考试而言,是学生进考场,而不是教师进考场。学生能做的事,就应该大胆地让学生来做,相信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这部分,在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师应该从几个学习小组写出的化学方 程式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加深对这种关系的理解,为今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打下良好基础。
③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的教学形势下,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知识体系,用什么新的教学策略,用什么教学素材,怎样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学到的化学是有用的,在实际生活中能体现出化学,让学生在化学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化学,从而体现化学学习的价值观,不像以往那样,把化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脱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新鲜感,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1课时,我认真尝试调动学生的智慧,学生看、听、试、答等感性活动,再提问引起学生理性思考,由感性知识自然上升,过渡到理性知识,课堂气氛活跃而又不肤浅,寓教于乐。学生在提问、回答中反映出他们的自学的深度和广度,也表现出他们在探究中有意识地注意创造好的学习方法。小块知识点也能反映出认知规律。如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教学,本块教师采用了“讲解──演示──实践练习──总结提高”的认知规律学习指示剂, 并用它来认知酸碱,层层递进,一气呵成,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双丰收。
④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重点难点并阐述依据
一是要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扫除障碍。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前提是要弄清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会写物质的化学式。这些内容在前面虽然都学过,但容易出错和遗忘,所以需要经常性的反复练习。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基础。这两点主要是通过课前复习的方式来处理。
二是采用“学、探、议、练”的学习方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方面的学习中,首先是通过探究,追根求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配平,怎样才算配平,至于具体方法就水到渠成了。作为第一节课的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入门,所以方法不宜过多,主要介绍了观察法和奇数配偶法。这两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能配平绝大多数化学方程式。
⑤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要相等)
书写步骤和方法:
找:根据题意找出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
写:正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的原理,在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是化学计量数,使得左右两边各原子的数目相等。
等:配平后,把短线改为等号
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许多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因此,需要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
用文字或符号在等号的上面注明反应的条件如点燃、加热“△”、光照、通电、催化剂等。
生成物状态: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又有气体,此时要在生成物中气体的化学上右边标上“↑”。
如果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反应物中没有沉淀,而生成物中有沉淀,此时则在生成物中沉淀物的化学式的右边标上“↓”。
书写常见的错误:
写错物质的化学式;
随意臆造生成物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漏标或错标气体生成物或沉淀生成物的记号;
错写或漏写反应必需的条件。
⑥ 怎么正确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根据反应的事实,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
例如:C+Fe2O3──Fe+CO2 表示:碳
跟
氧化铁
反应生成了
铁
跟
二氧化碳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例如:3C+2Fe2O3=4Fe+3CO2 左边有3个碳、4个铁、6个氧右边亦有3个碳、4个铁、6个氧
3、在等号或箭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
例如:3C+2Fe2O34Fe+3CO2↑CO2↑表示CO2是气体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
书写程序一般是:
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简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因而也是化学用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度较大的部分.
这里,跟同学们谈一谈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避免的几种错误,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乱”.
一、乱套“公式”.
一些同学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虽然注意了不能凭空臆造化学式,但又没有掌握典型记忆与类型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加之缺乏化学基础知识,因而把记住的某个熟悉的化学方程式当作为一般公式去套用,犯了乱套“公式”的错误.当然,某些化学性质相似的物质,可以发生一些相似的化学反应,这在典型记忆与类型推导相结合的方法中已叙述过.由此可见,书写化学方程式不一定象数学、物理上那样,有固定的公式可套,而是要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的条件,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来推测反应能否发生,从而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来.
二、乱写逆反应.
产生此类错误的原因是,初中学生把化学方程式与数理方程式混为一谈,随意把化学方程式倒过来写.我们知道,数理方程式可以移项,或将等号左右两端反过来写;而化学方程式与数理方程式是绝然不同的两种概念.虽然有些化学反应是可逆的,但多数化学反应并非如此.至于有些反应,在相同或不相同的条件下,能够向相反方向进行,也不一定是可逆反应,而是意义完全相反的反应类型.上述情况,虽在独立场合都正确,但绝不能相互代替.此外,对于复分解反应中,除注意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析出、放出气体或生成水的条件才能使反应发生外,还应注意在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中,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性的电解质.否则反应照样不能发生.
三、乱标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四、乱写化学式.
例如:H2+O2H2O2 Na+Cl=NaCl NaOH+CuSO4=NaSO4+CuOH Al+H2SO4=AlSO4+H2↑ 这类错误较为严重.
这是对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不懂或没有入门造成的.克服的办法是:在书写每一个化学式时,都要运用化合价规则去检验校正,在所有化学式都正确的基础上再进行配平.
⑦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成和发展有补益.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课是从电解水的微观模拟图切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出微粒的数目,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给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的优点,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导入新授很自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采用“感知—发现—尝试—归纳—运用”的教学程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学习新知的创造性,并以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本设计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建立新知,多数学生接纳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方法,明确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在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取得了实效,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表现出较好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有欠帐.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可能不太现实,在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探索上有一个循序渐进,边练习边发现,边发现边积累的过程,因而需要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渐熟练.2、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尝试书写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这一环节中,这个化学方程式书写难度并不大,因而教师留给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不多,这样对那些化学方程式书写较慢和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全的同学会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容易被忽视,他们也往往会因为末对自已的书写结果进行反思而影响对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方法的感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好以评价促发展是关健,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板演|,发言等方式来展示自已的成果,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如学生对P+O2
点燃
P2O5;
KClO3
MnO2
KCl+O2的配平结果的板演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效率.3、注重学生心理需求,营造积极兴奋的学习氛围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改变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的问题,若不适应学生这一心理,课堂就会平淡而缺乏生气.
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应用练习等环节上,可以创设更富有鼓动性和竞争性的情景,如竟赛,过关斩将等方式,这样课堂就会出现勃勃生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成和发展有补益.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课是从电解水的微观模拟图切入,分析化学变化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让学生用符号表示出微粒的数目,并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给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的优点,这种导入方法源于学生已有的质量守恒、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掌握,导入新授很自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采用“感知—发现—尝试—归纳—运用”的教学程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性,学习新知的创造性,并以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本设计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建立新知,多数学生接纳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对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方法,明确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在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取得了实效,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表现出较好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有欠帐.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可能不太现实,在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的探索上有一个循序渐进,边练习边发现,边发现边积累的过程,因而需要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渐熟练.2、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尝试书写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这一环节中,这个化学方程式书写难度并不大,因而教师留给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不多,这样对那些化学方程式书写较慢和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全的同学会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容易被忽视,他们也往往会因为末对自已的书写结果进行反思而影响对化学方程式正确书写方法的感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好以评价促发展是关健,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板演|,发言等方式来展示自已的成果,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如学生对P+O2
点燃
P2O5;
KClO3
MnO2
KCl+O2的配平结果的板演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效率.3、注重学生心理需求,营造积极兴奋的学习氛围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改变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的问题,若不适应学生这一心理,课堂就会平淡而缺乏生气.
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应用练习等环节上,可以创设更富有鼓动性和竞争性的情景,如竟赛,过关斩将等方式,这样课堂就会出现勃勃生机.
⑧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是什么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有:
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四是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
以书写碳在高温时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归纳步骤如下:①根据反应的事实(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C+Fe2O3——Fe+CO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
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