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球上的元素大多数是金属,Na、Mg、Al是常见的主族金属元素,Fe和Cu是常见的过渡金属元素.它们在化学中
(1)①Na、Mg、Al同周期,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Mg最外层3s能级容纳2个电子,为全满确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也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Na<Al<Mg,故答案为:Mg>Al>Na;
②钠为体心立方堆积,故钠晶胞中每个钠离子的配位数为8,氯化钠晶胞中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配位数都是6,故答案为:8;6;
(2)①硫酸铜溶液中因为存在水合铜离子而使得溶液呈天蓝色,水合铜离子为:[Cu(H2O)4]2+,其中Cu2+与4个OH-形成配位键,其结构式为:;
②氨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氨水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铜氨络合物,所以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故答案为:Cu(OH)2+4 NH3?H2O=[Cu(NH3)4]2++2OH-+4H2O;
③深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为四氨合铜络离子:[Cu(NH3)4]2+,1mol[Cu(NH3)4]2+中存在4+12=16molσ键,故答案为:16;
(3)①Fe3+与KSCN生成Fe(SCN)3络合物,此络合物显红色,故答案为:溶液变为血红色;
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中氢氧化钠与铁离子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6Na2O2+6H2O+4Fe3+═4Fe(OH)3↓+12Na++3O2↑,故答案为:6Na2O2+6H2O+4Fe3+═4Fe(OH)3↓+12Na++3O2↑.
⑵ 元素周期表中,哪些是过渡金属
http://www.losn.com.cn/science_data/wlhx/zqb.htm
去看看吧 有元素周期表 红色的就是过渡金属
⑶ 重金属元素都有哪些过度金属元素都有哪些
周期表懂就好...
重金属
1 重金属指比重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毒。
如汞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为头痛、头昏、乏力、发热。口腔及消化道症状表现为齿龈红肿酸痛、糜烂出血、牙齿松动、龈槽溢脓,口腔有臭味,并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皮肤接触可出现红色斑丘疹,以四肢及头面部分布较多。少数患者可有肾损害,个别严重者可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绀紫等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表现。
重金属中毒会使体内的蛋白质凝固,这个你可以从高三的化学书看到,如果轻微中毒,就大量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会和重金属反应,这样不会损伤到你自身的身体机能,喝了以后马上就医。
2 对什么是重金属,目前尚没有严格的统一定义,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是指汞(水银)、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着的重元素。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下,成千百倍地富集,最后进入人体。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酶等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累积,造成慢性中毒。
重金属元素由于某些原因未经处理就被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或者进入了土壤中,使得这些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受到污染,它们不能被生物降解。鱼类或贝类如果积累重金属而为人类所食,或者重金属被稻谷、小麦等农作物所吸收被人类食用,重金属就会进入人体使人产生重金属中毒,轻则发生怪病(水俣病、骨痛病等),重者就会死亡。所以我们不要过量地进食海产,每次进食前一定要把海产彻底煮熟,以免吃入细菌。
过渡元素
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Ⅷ族的化学元素 。 这些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价电子依次充填在次外层的 d 轨道上 ,因此,有时也把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包括在过渡元素之中 。另外,ⅠB族元素(铜、银、金)在形成+2和 +3 价化合物时也使用了d电子;ⅡB族元素(锌、镉、汞)在形成稳定配位化合物的能力上与传统的过渡元素相似,因此,也常把ⅠB和ⅡB族元素列入过渡元素之中。过渡元素的特征性质有:①它们都是金属,具有熔点高、沸点高、硬度高、密度大等特性,而且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好 ,不同的过渡金属之间可形成多种合金。②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中可能有成单的d电子 , 电子的自旋决定了原子或分子的磁性。因此,许多过渡金属有顺磁性,铁 、钴 、镍3种金属还可以观察到铁磁性。可用作磁性材料 。③ 过渡元素的d电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参与化学键的形成 ,可以表现出多种的氧化态。最高氧化态从钪 、钇、镧的+3一直到钌 、锇的+8 。过渡元素在形成低氧化态的化合物时 ,一般形成离子键,而且容易生成水合物;在形成高氧化态的化合物时 ,形成的是共价键。④过渡元素的水合离子在化合物或溶液中大多呈显一定的颜色,这是由于具有不饱和或不规则的电子层结构造成的 。⑤ 过渡元素具有能用于成键的空d轨道以及较高的电荷/半径比,都很容易与各种配位体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大多有其独特的生产方法:电解法、金属热还原法、氢还原法和碘化物热分解法。
⑷ 过渡金属有关的书
对于过渡金属的话可参考(元素化学.pdf)针对性强一些(无机化学武大吉大南开版2004版或是第三版那本蓝色书皮有个C60标记的,还有北师大第四版的无机化学下册也挺好的)比较系统但是可能不是很深入,还有就是网上搜索一下可以找到的无机化学丛书全18卷张青莲主编的,非常深入细致适合高手进阶哈。希望对你有帮助!
⑸ 化学问题
Li K Rb Cs Ra Ba Sr Ca Na Ac La Ce Pr Nd Pm
锂、钾、铷、铯、镭、钡、锶、钙、钠、锕、镧、铈、镨、钕、钷、
Sm Eu Gd Tb Y Mg Am Dy Ho Er Tm Lu (H) Sc Pu Th Np Be
钐、铕、钆、铽、钇、镁、镅、镝、钬、铒、铥、镥、(氢)、钪、钚、钍、镎、铍、
U Hf Al Ti Zr V Mn Sm Nb Zn Cr Ga Fe Cd In Tl Co
铀、铪、铝、钛、锆、钒、锰、钐、铌、锌、铬、镓、铁、镉、铟、钛、钴、
Ni Mo Sn Tm Pb (D2) (H2) Cu Tc Po Hg Ag Rh Pd Pt Au
镍、钼、锡、铥、铅、(氘分子)、(氢分子)、铜、锝、钋、汞、银、铑、钯、铂、金
出自大学无机化学课本
总之元素周期表里越是左下方越弱,越是右上方越强。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为旧称,现称为 稀有气体)不算。
各种金属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对应金属的简单的,一般正价的离子氧化性从左到右递增(特殊:Hg2+<Fe3+<Ag+). 还有Cu(+1);Mn有+2;+4;+7价
金属大概是这样:由强到弱 铯最强 然后是稀土、钡、铷、再然后是钾〉钙〉钠〉镁〉铝〉铍〉锰〉锌〉铁〉钴〉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我不太清楚过渡金属的活动性,实在太专业了。 )符号式为(从钾至金):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初中生应该掌握的··)
⑹ 化学:什么是过渡元素详细!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部,原子中d或f亚层电子未填满。这些元素都是金属,也称为过渡金属。根据电子结构的特点,过渡元素又可分为:外过渡元素(又称d区元素)及内过渡元素(又称f区元素)两大组。● 外过渡元素包括镧、锕和除镧系锕系以外的其它过渡元素,它们的d轨道没有全部填满电子,f轨道为全空(四、五周期)或全满(第六周期)。● 内过渡元素指镧系和锕系元素,它们的电子部分填充到f轨道。d区过渡元素可按元素所处的周期分成三个系列:① 位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的Sc~Ni------称为第一过渡系元素② 第5周期中的Y~Pd称为第二过渡系元素③ 第6周期中的La~Pt称为第三过渡系元素。
⑺ 过渡金属元素是什么
过度金属元素主要是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副族金属。这些都被称之为过度元素。
⑻ 问一本大学化学教材的名字和出版社,第九章是过渡金属元素1,第十章是过渡金属元素2
这个不就是那个上海那个大学出版的那个出版社做的这个化学教材吗?
⑼ 过度元素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元素周期表没有
过度金属元素指Ⅷ族元素和ⅠB~ⅦB副族元素,元素周期表中d区的一系列金属元素,又称过渡金属。一般来说,这一区域包括3到12列一共8个族(Ⅷ族元素占三列8、9、10)的元素,但不包括f区的内过渡元素。 “过渡元素”这一名词首先由门捷列夫提出,用于指代8、9、10三族元素。他认为从碱金属(ⅠA)到锰族(ⅦB)是一个“周期”,铜族到卤素又是一个,那么夹在两个周期之间的元素就一定有过渡的性质。这个词虽然还在使用,但已失去了原意。 过渡金属元素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过渡系,第4、5、6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分别属于第一、二、三过渡系。 过渡金属由于具有未充满的价层d轨道,基于十八电子规则,性质与其他元素有明显差别。 最外层电子数1~2个,次外层电子数都不是八个,从3列9个到12列18个依次不规则递增。有的列的元素电子排布也不尽相同 。这是主族元素所没用的特征。由于这一区很多元素的电子构型中都有不少单电子(锰这一族尤为突出,d5构型),较容易失去,所以这些金属都有可变价态,有的(如铁)还有多种稳定存在的金属离子。过渡金属最高可以显+7(锰)、+8(锇)氧化态,前者由于单电子的存在,后者由于能级太高,价电子结合的较为松散。高氧化态存在于金属的酸根或酰基中(如:VO43-钒酸根,VO22+钒酰基)。 对于第一过渡系,高氧化态经常是强氧化剂,并且它们都能形成有还原性的二价金属离子。对于二、三过渡系,由于原子半径大、价电子能量高的原因,低氧化态很难形成,其高氧化态也没有氧化性。同一族的二、三过渡系元素具有相仿的原子半径和相同的性质,这是由于镧系收缩造成的。 由于空的d轨道的存在,过渡金属很容易形成配合物。金属元素采用杂化轨道接受电子以达到16或18电子的稳定状态。当配合物需要价层d轨道参与杂化时,d轨道上的电子就会发生重排,有些元素重排后可以使电子完全成对,这类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相反,当价层d轨道不需要重排,或重排后还有单电子时,生成的配合物就是顺磁性的。反磁性的物质没有颜色,而顺磁性的物质有颜色,其颜色因物质而异,甚至两种异构体的颜色都是不同的。一些金属离子的颜色也是有单电子的缘故。 大多数过渡金属都是以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只有金、银等几种单质可以稳定存在。 最典型的过渡金属是4-10族。铜一族能形成配合物,但由于d10构型太稳定,最高价只能达到+3。靠近主族的稀土金属只有很少可变价态。12族元素只有汞有可变价态,锌的化学性质基本上和主族金属一致。由于性质上的差异,有时铜、锌两族元素并不看作是过渡金属,这时d区元素这一概念也就缩小至3到10族,铜锌两族合称ds区元素。 95号以后的元素地壳中没有,除117、118等少数元素,第七周期元素都已合成出,且都有放射性。最初的周期表门捷列夫空出了许多位置,后来都被一一发现。
⑽ 过渡元素有哪些啊
一般把元素周期表除主族和稀有气体以外都归入过渡元素,包括所有的副族和第八族以及镧系和锕系元素。过渡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VⅢ族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价电子依次充填在次外层的d轨道上。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部,原子中d或f亚层电子未填满。这些元素都是金属,也称为过渡金属。根据电子结构的特点,过渡元素又可分为:外过渡元素(又称d区元素)及内过渡元素(又称f区元素)两大组。
过渡元素的特征性质
①它们都是金属,具有熔点高、沸点高、硬度高、密度大等特性,而且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好,不同的过渡金属之间可形成多种合金。
②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中可能有成单的d电子,电子的自旋决定了原子或分子的磁性。因此,许多过渡金属有顺磁性,铁、钴、镍3种金属还可以观察到铁磁性。可用作磁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