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食品检测法有哪些

化学食品检测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27 00:01:23

㈠ 食品检测都检测哪些方面

  1. 营养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营养标签、稳定性等等

  2.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铅、砷、汞、镉、铜、镍、铬等重金属的测定; 钙、钾、锌、铁、镁、锰、硒、钠等微量元素的测定。

  3. 农药残留:敌敌畏、六六六、克百威、甲胺磷、马拉硫磷、其他有机磷等、

  4. 兽药残留:激素类、氟喹诺酮类、阿维菌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

  5. 微生物: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6. 添加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甜味剂等

  7. 有毒有害物质:三聚氰胺、苏丹红、邻苯二甲酸酯、黄曲霉素、亚硝胺类、多氯联苯等

  8. 婴幼儿食品参数:微量元素、维生素、脂肪酸、重金属等

  9. 保健食品参数

㈡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如下:

1、电化学分析法(EA)是发展比较早的一项分析技术,它是根据被测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为基础,建立物质组成与浓度之间的关系。优点有:仪器装置小、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和连续分析。在化学成分分析中,检测限可以低至10~12g/L,适合多种元素的检测。

2、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在一定的电位下,使待测金属离子部分还原成金属并溶入微电极或析出于电极表面,然后向电极施加反向电压,使微电极上的金属氧化而产生氧化电流,根据氧化过程的电流-电压曲线进行分析的伏安法。主要特点是能够区别溶液中的各种痕量金属的不同的化学形态,且可同时测定多种金属,价格低廉,操作简便。

3、单扫描极谱分析法也称为示波极谱法,是根据滴汞电极上电位的线性扫描所得到的电流-电位曲线进行分析。用单扫描极谱分析法可实现对莲藕各部位中Pb,Cd,Zn,Cu,Mn和Cr含量的分析。

4、生物传感器检测重金属法即利用重金属和特定的生物识别物质结合,将变化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化成易于检测到的光信号或者电信号等。常用的生物传感器有酶生物传感器、DNA传感器、细胞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等。

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可以使用金属检测机,梅特勒-托利多重力下落式金属检测机为了较大限度地降低食品加工业中因金属污染物而导致的产品召回风险,较新的Profile重力下落式金属检测机配备了eDrive?技术。eDrive?提高了对所有金属类污染物的灵敏度,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难以检测到的一些不锈钢等级,从而能够检测到更小的、形状不规则的金属污染物。简化测试模式可显着降低性能测试的频率,提高生产能力。

㈢ 食品检验的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是指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检测法来检测食品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目的是对食品的某些物理常数(密度、折射率、旋光度等)、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水分、灰分、酸度、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食品添加剂、食品中矿物质、食品中功能性成分及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进行检测。 GB1.4标准化工作导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
GB3102.8物理化学和分子物理学的量和单位 1 称取:系指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如“称取2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0.1g;“称取20.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0.01g。
2 准确称取:系指用精密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为士0.0001g。
3 恒量:系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称定的质量差异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4 量取:系指用量筒或量杯取液体物质的操作,其精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
5 吸取:系指用移液管、刻度吸量管取液体物质的操作。其精度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
6 空白试验:空白试验系指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出限。 1标准方法如有两个以上检验方法时,可根据所具备的条件选择使用,以第一法为仲裁方法。
2标准方法中根据适用范围设几个并列方法时,要依据适用范围选择适宜的方法。 1检验方法中所使用的水,未注明其他要求时,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未指明溶液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2检验方法中未指明具体浓度的硫酸、硝酸、盐酸、氨水时,均指市售试剂规格的浓度。
3液体的滴:系指蒸馏水自标准滴管流下的一滴的量,在20℃时20滴相当于1.0mL。
4配制溶液的要求:
4.1配制溶液时所使用的试剂和溶剂的纯度应符合分析项目的要求。
4.2一般试剂用硬质玻璃瓶存放,碱液和金属溶液用聚乙烯瓶存放,需避光试剂贮于棕色瓶中。
5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5.1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表示(见附录B)。
5.2几种固体试剂的混合质量份数或液体试剂的混合体积份数可表示为(1+1)、(4+2+1)等。
5.3如果溶液的浓度是以质量比或体积比为基础给出,则可用下列方式分别表示为百分数:%(m/m)或%(V/V)。
5.4溶液浓度以质量、容量单位表示,可表示为克每升或以其适当分倍数表示(g/L或mg/mL等)。
5.5如果溶液由另一种特定溶液稀释配制,应按照下列惯例表示:
“稀释V1→V2”表示,将体积为V1的特定溶液以某种方式稀释,最终混合物的总体积为V2;
“稀释V1+V2”表示,将体积为V1的特定溶液加到体积为V2的溶液中(1+1),(2+5)等。 1一般温度以摄氏度表示,写作℃;或以开氏度表示,写作K(开氏度=摄氏度+273.15)。
2压力单位为帕斯卡,符号为Pa(KPa、MPa)。
1atm=760mmHg
=101325Pa=101.325kPa=0.101325MPa(atm为标准大气压)。 1 玻璃量器
1.1 检验方法中所使用的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刻度吸管、比色管等玻璃量器均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及规程进行校正。
1.2 玻璃量器和玻璃器皿须经彻底洗净后才能使用,洗涤方法和洗涤液配制见附录C。
2 控温设备
检验方法所使用的马弗炉、恒温干燥箱、恒温水浴锅等均须按国家有关规程进行测试和校正。
3 测量仪器
天平、酸度计、温度计、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均应按国家有关规程进行测试和校正。
4 检验方法中所列仪器为该方法所需要的主要仪器,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不再列入。 1采样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2采样容器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制品。
3外端口食品应结合索取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及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了解发货日期、来源地点、数量、品质及包装情况。如在食品厂、仓库或商店采样时,应了解食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厂方检验记录及现场卫生状况,同时应注意食品的运输、保存条件、外观、包装容器等情况。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无采样记录的样品不得接受检验。
4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
5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6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7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8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9检验后的样品保存
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保存时应加封并尽量保持原状。检验取样一般皆指取可食部分,以所检验的样品计算。
10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 1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分析步骤进行检验,对实验中不安全因素(中毒、爆炸、腐蚀、烧伤等)应有防护措施。
2理化检验实验室实行分析质量控制理化检验实验室在建立良好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测定方法应有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绘制标准曲线的数据等技术参数。
3检验人员应填写好检验记录。 1有效数的位数与方法中测量仪器精度最低的有效数的位数相同,并决定报告的测定值的有效数的位数。
2结果的表述:平行样的测定值报告其算术平均值,根据10.1的原则对方法进行核查,一般测定值的有效数的位数应能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甚至高于卫生标准,报告结果应比卫生标准多一位有效数,如铅卫生标准为1mg/kg;报告值可为1.0mg/kg。
3样品测定值的单位,应与卫生标准一致。
常用单位:g/kg,g/L,mg/kg,mg/L,μg/kg,μg/L等。

㈣ 食品质量检验方法有哪些

食品检验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食品营养成分分析,食品中污染物质分析,食品辅助材料及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感官鉴定等。狭义的食品检验通常是指食品检验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的卫生标准,对食品质量所进行的检验,包括对食品的外包装、内包装、标志、唛头和商品体外观的特性、理化指标以及其它一些卫生指标所进行的检验。检方法主要有感官检验法和理化检验法。
分析化学的发展为食品安全检验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检验技术已能达到百万分之一甚至十亿分之一的准确度。
食品检验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验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检验对应相应的检验方法。
除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卫生检验主要的手段,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以上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机成分分析方法。
无机成分的分析检验项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铜、铅、锌、锰、镉、钙、铁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
原子光谱法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成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中最主要、最常用和最值得信赖的分析方法。原子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设备费用较低、操作比较简单以及检验结果受操作人员熟练程度影响小等优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根据统计,在分析化学面临的任务中,将近50%的检验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食品中无机成分的检验在食品安全检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汞的测定,一直是一个被政府和民众特别关注的检验项目。因为汞容易在生物体中传递,可以被水体蓄积。汞进入人体内,特别是进入人脑后几乎不能够被排出,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中毒,损害中枢神经。汞的分析一般由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光谱法完成。有机成分的分析一般由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完成。相关检验中,特别是农药残留,如有机氯、苯并(a)芘、拟除虫菊制脂、有机磷等的测定得到普遍的关注。
色谱法是分离混合物和鉴定化合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既能鉴定化合物又能准确测定含量,操作也相对方便。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定量结果准确和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有机成分的检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分子光谱法中红外光谱法应用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红外光谱法与拉曼光谱法等其他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可作为鉴定化合物、测定分子结构的主要手段。

㈤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限量的检测方法有光度法、比浊法、斑点比较法、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等.有关国家标准均详细规定了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下列出的是食品中的铅、镉、汞和砷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1)食品中铅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其检出限为5微克/千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0.1毫克/千克;单扫描极谱法,检出限为0.085毫克/千克;二硫腙光度法,检出限为0.25毫克/千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为5微克/千克.
(2)食品中镉的常用检测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其检出限为0.1微克/千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5微克/千克;光度法,检出限为50微克/千克;原子荧光法,检出限为1.2微克/千克.
(3)食品中总汞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检出限为0.15微克/千克;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检出限为0.4微克/千克(压力消解法)或10微克/千克(其它消解法);二硫腙光度法,检出限为25微克/千克.甲基汞的分析常常先用酸提取巯基棉吸附分离,然后用气相色谱法或冷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
(4)食品中总砷的常用检测方法有: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出限为0.01毫克/千克;银盐法,检出限为0.2毫克/千克;砷斑法,检出限为0.25毫克/千克;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检出限为0.05毫克/千克.

㈥ 化学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化学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分有机颜料,如酞青绿等;无机颜料如氧化铁红、钛白;染料如还原桃红、分散橙等.聚烯烃、PVC色母粒采用的是颜料,一般说染料不可用于聚烯烃着色,否则会引起严重迁移.
二、分散剂主要对颜料表面进行润湿,有利于颜料进一步分散,并稳定在树脂中,同时必须与树脂相容性好,不影响着色产品品质.聚烯烃色母粒分散剂一般采用低分子量聚乙烯蜡或硬酯酸锌等.工程塑料色母粒分散剂一般采用有极性低分子量聚乙烯蜡、硬酯酸镁、硬酯酸钙等.三、载体树脂
使颜料均匀分布并使色母粒呈颗粒状.选择载体需考虑与被着色树脂的相容性,还要考虑母粒应有良好分散性,因此载体的流动性应大于被着色树脂,同时被着色后不影响产品质量.如选用熔体指数较大的同类高聚物,使母粒的熔体指数较高于被着高聚物,以保证最终制品的色泽一致.

㈦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有

甲醛作为食品中的非法添加剂,在对其进行检测时需对采集样品进行前处理,经过特定处理方法,把样品中甲醛转移到待测溶液中。不同食品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前处理方法主要有:浸泡法、蒸馏法、超声波法、蛋白沉淀法。
①浸泡法:适合大部分固体样品。将样品浸泡于蒸馏水中一定时间,然后取浸泡液进行分析。该方法操作简便、仪器简单、经济环保。但是提取时间比较长,不适合快速检测。有的样品浸泡后,液体带有颜色或者浑浊,需要进一步脱色或离心,对低浓度样品后续检测结果影响比较大。浸泡法不适合对水产品甲醛进行提取,提取率比较低,这主要与甲醛在水产品中存在的状态密切相关。甲醛在水产品中有3种存在状态:游离态、可逆结合状态和不可逆结合状态。游离态甲醛容易进入浸泡液中,可逆结合状态甲醛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经过转化进入提取液中,不可逆结合状态甲醛很难进入提取液中。
②蒸馏法:可分为直接蒸馏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将固体样品匀浆或粉碎,置于蒸馏瓶中,加入少量酸和玻璃珠,加热或通气蒸馏,收集蒸馏液进行分析。液体样品直接进行蒸馏分析。GB/T 5009-49-2008、NY/T 273-2012、NY/T1283-2007和SC/T 3025-2006这些标准均采取蒸馏法作为前处理方法。蒸馏法适合大部分样品,但是需要相应的装置,操作繁琐,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前处理。蒸馏法在检测食品中甲醛时,容易出现假阳性,分析主要是蒸馏法进行样品处理过程中,由于各种食品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造成基体干扰,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③超声波法:一种新型前处理方式,具有设备简单、提取时间短和提取效果好等优点,适合大部分样品。
④蛋白沉淀法:该方法主要针对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样品。目前该前处理方法在水产品和水发产品中应用较多,用蛋白沉淀法处理样品时,蛋白质在水浴作用下,发生沉淀、变性和凝集,有利于结合态甲醛脱离蛋白质而进入水中。
经上述样品前处理方法,将样品中甲醛提取至检测液中,需经仪器方法进行甲醛含量的检测。目前,检测甲醛的主要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
①分光光度法。甲醛作为小分子有机物.无特征的吸收光谱,需经与某种试剂反应后,生成有色化合物,方可对其进行检测。分光光度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目前在甲醛检测应用最为广泛。分光光度法主要包括乙酰丙酮法、变色酸法和酚试剂法(表8-7)。
表8-7 分光光度法主要显色检测方法介绍
②色谱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色谱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测限低。色谱法在进行甲醛直接检测时,灵敏度比较低,一般需要将甲醛衍生化后进行测定。通常先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衍生化产物2,4-二硝基苯腙后,再进行色谱分析。
HPLC测定甲醛时,先将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衍生化产物2,4-二硝基苯腙,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富集后,在一定条件下蒸发,浓缩,再用甲醇或乙腈进行稀释,最后进行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不受样品基质和颜色影响等优点。
GC主要有直接法和衍生法。直接法测定甲醛方法简单,操作简单,适合高浓度甲醛样品。对于低浓度甲醛往往采取衍生法进行测定,一般采用2,4-二硝基苯肼进行柱前衍生,该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㈧ 食品安全检测光谱方法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食品安全检测光谱方法主要分为4种方法,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风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扩展:
质吸收波长范围在200-760nm区间的电磁辐射能而产生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该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利用紫外-可紫外-可见分光
见吸收光谱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其在食品分析领域应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在测定食品中的铅、铁、铅、铜、锌等离子的含量中的应用。
随着用于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量矿物质的原子吸收方法的发展,原子吸收光谱仪日渐普及,为食品分析、食品营养、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毒理学等诸多领域的空前发展铺平了道原子吸收分光光
路。特别是采用等离子体作为原子发射光谱的激光光源,导度法
致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商业化普及。原子吸收光谱法既能测定食品中常规金属元素,如锌、铜等离子,又可精密测定钾、错、硒等多种稀有元素。
荧光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并且线形范围宽,检出限低。以AFS-2201型双道原子荧光光谱仪为例,在对食品中的铅,进行原子荧光法测定时,荧光分光光度法
检出限为0.3g/L,线形范围1.00-500g/L,回收率87%-98%。而对食品中用荧光法进行相关性研究测定时,其变异系数可达到0.63%-0.66%,平均回收率为95.1%。
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省去了通常分析中的称量、定容和提取分离等烦琐步骤,一旦建立好合适的定标,就可以同时测定出同一样品中多个不同组分的含量。在食品分析中,即能有近红外光谱分析
效地分析食品中防腐剂成分又能对粮食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纤维素、灰分以及谷物加工品品质进行检测其在食品分析领域应用相当广泛,特别在测定食品中的铅铁、铜、锌等离子的含量中的应用。

㈨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1.食品甜味剂的检测方法:

结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规定,甜味剂包括天然甜味剂与人工合成甜味剂。其中主要有15种为合成甜味剂,例如糖精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阿力甜和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等。

当前对于检测甜味剂的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液质联用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可以分析大多数甜味剂,而且可以将多种甜味剂同时分离,有利于检测工作的进行。

2.着色剂的检测方法:

着色剂一般包括天然色素与食品合成色素两种,其中,认真合成的食品色素主要包括: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诱惑红等。

当前,我国主要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工合成色素进行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灵敏度较高,而且精确度也较高。依照《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5009.35-2003中规定,首先采用液相色谱法对人工合成色素进行测定,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有效检测食品中的人工合成色素成分。

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纸色谱法、示波极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试剂盒法等检测技术对人工合成色素的含量进行检测。

3.护色剂的检测方法

食品行业中的护色剂主要包括亚硝酸盐、硝酸盐之类的添加剂,不良商贩将护色剂添加到火腿、腊肉、香肠等食品中,以便提高肉制品的外观色泽度,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赚取利润。

阅读全文

与化学食品检测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