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有哪些
常见的易燃易爆的化学物品有:手机锂电池、打火机、煤气罐、酒精、汽油、鞭炮、烟花等2200余种。
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1)哪些化学用品合成爆炸扩展阅读:
易燃易爆物品的特性:
1、易燃烧爆炸
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
2、扩散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可缩性和膨胀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 升降而胀缩。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 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易燃易爆物品
⑵ 属于爆炸品的有哪些
国家按照其危害特性,主要分为九个大类。
第一大类: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力下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人员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物品。如烟花爆竹等。
第二大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到外界不可控力的时候,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爆裂,物质泄漏、爆炸的压缩液化气体。如天然气等。
第三大类:易燃液体,指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汽油、乙醇等。
第四大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如硫磺、樟脑等。
第五大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如过氧化镁、硝酸盐等。
第六大类:毒害品,指进入生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危及生命体安全的物品。如煤气、二氧化硫等。
第七大类:放射性物品就是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物品中的总放射性含量高于国家规定值的物品。如核铀等具有放射性元素的物品。
第八大类:腐蚀品,指能灼伤动物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如硫酸、盐酸等。
第九大类:其他危险品,指存在危险但不能满足其他类别定义的物质和物品。例如电池组等。
⑶ 什么化学品混合会爆炸
爆炸(这里只讲化学物质的爆炸,不涉及物理爆炸和核武器的爆炸)
(1)汽油分子和空气中氧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氢气和氧气混合在有限空间点燃会爆炸.
(3)金属钾投入水中会爆炸.
(4)氟气和氢气混合点燃在暗处会爆炸.
(5)硝硫铵和有机质混合打击在有限空间会爆炸.
还有许多!!!!
⑷ 哪些化学药品组合起来会发生剧烈爆炸
氧化剂和还原剂。
炸药和引发剂。
⑸ 美国一化工厂发生爆炸,有哪些放在一起会爆炸的物品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安全是世界一直关注的重点,不仅是日常生活安全,工作安全也不容忽视,美国的一个化工厂爆炸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根据外媒报道,国伊利诺伊州一个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人死亡,一人失踪(官方认为这名失踪者已经死亡,遗体仍被埋在废墟中),这个工厂是特殊有机硅化学品的制造商,本次事故的损失高达100万美元,并且至少影响了附近其他五座建筑物。
⑹ 做化学实验时哪些物质混在一起会发生爆炸
氢气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爆炸
氢气和氧气不纯时点燃爆炸
硫,硝酸钾,木炭点燃爆炸
⑺ 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哪些是易制爆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中氯酸钾、高氯酸钾、高氯酸铵、氯酸钠、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硝化棉等是易制爆化学品。
(7)哪些化学用品合成爆炸扩展阅读:
易制爆化学品通常包括:强氧化剂,可/易燃物,强还原剂,部分有机物。剧毒化学品的定义和判定界限:
定义: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剧烈急性毒性判定界限:急性毒性类别1,即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大鼠实验,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50mg/kg,吸入(4h)LC50≤100ml/m3(气体)或0.5mg/L(蒸气)或0.05mg/L(尘、雾)。经皮LD50的实验数据,也可使用兔实验数据。
⑻ 可以引发爆炸的化学物品
氢气、各种活泼金属、谷物粉尘遇火、各种有机化合物、有机气体甲烷等、石油气等
⑼ 生活那些东西碰到一起会产生化学反应 发生爆炸
你好朋友。
第一类:爆炸品
第1项: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2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3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⑽ 什么化学药品混合后点燃后会产生爆炸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点燃,氢气与氯气混合后点燃都可以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