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常见的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28 17:32:33

Ⅰ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那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学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点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遗留有害物质。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净化、机械除菌、热力灭菌和紫外线辐射等。

(2)化学消毒法

是指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的方法。化学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但某些消毒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为保证消毒效果,减少毒副作用,须严格按照要求的条件和使用说明。

(3)生物学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灭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点是作用缓慢,效果有限,但费用较低。多用于大规模废物及排泄物的卫生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热消毒技术和生物氧化消毒技术。

Ⅱ 常见化学消毒方法有哪些

(1)喷洒消毒将消毒药用水稀释成合适的浓度来喷洒消毒,主要用于畜禽舍、笼具、饲养场地、运输工具及排泄物,周边环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来达到消毒的目的,多用于密封舍的消毒和种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须有较高的室温和相对湿度,室温不低于15℃,相对湿度为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3)饮水消毒将消毒剂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即将消毒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让畜禽自由饮用,来消除肠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于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Ⅲ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哪几种

1.浸泡法
2.擦拭法
3.熏蒸法

Ⅳ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下:

(1)戊二醛的适用范围:常用制剂有2%碱性戊二醛、2%强化酸性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消毒需浸泡10-30分钟;灭菌需浸泡4-10小时。

(2)甲醛的适用范围:甲醛10-20ml/m³加水20-40ml,加热,用于室内消毒;甲醛40-60ml/m³加高锰酸钾20-40g,用于柜内熏蒸,需密闭6-12小时;4-10%甲醛溶液用于大体解剖、病理组织标本固定。

(3)含氯消毒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餐具、茶具、水、环境及疫源地等的消毒;含有效氯0.02%的消毒液浸泡待消毒物品需10分钟;含有效氯0.2%的消毒液浸泡被乙肝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细菌芽孢污染的物品需30分钟;用于喷洒时有效氯的含量、消毒时间均需加倍;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5份加含氯消毒剂1份搅拌,放置2-6小时。

(4)乙醇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70-75%溶液多用于皮肤消毒;95%溶液用于燃烧灭菌。
注意事项:消毒用的浓度切勿超过80%,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杀菌效果;不适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易燃、易挥发,须加盖保存,置于避火处,并定期检测溶液浓度;有刺激性,不宜用于黏膜及创面的消毒。

Ⅳ 消毒灭菌法有哪些包括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物理灭菌)

使用热力灭菌法,在温度和压力等规定的灭菌条件下,要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间。包括:①火焰灭菌法②干热灭菌法③高压蒸汽灭菌法④流通蒸汽灭菌法⑤煮沸灭菌法。

2、过滤灭菌法(物理灭菌)

过滤灭菌法是用筛除或滤材吸附等物理方式除去微生物,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能受热的物品,如含有可溶性或不稳定物质的培养基、试验液体和液状医药品等,过滤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滤除病毒。

3、照射灭菌法 (物理灭菌)

①放射线灭菌法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在内,利用从放射源产生射线进行照射,是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与纤维制品等耐受放射线照射的物品。

②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照射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和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水或医药品等。

4、气体灭菌法 (化学灭菌)

气体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灭杀微生物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或粉末状的医药品等。使用气体灭菌时,其被灭菌的物品以未变质为前提条件。

5、药液灭菌法 (化学灭菌)

通常使用的药液有乙醇、甲酚、苯酚水或福尔马林水等,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物品,还可用于手指、无菌箱或无菌设备等。

Ⅵ 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有那些 急

化学消毒法:
(一)常用化学消毒剂
1.漂白粉:为常用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其杀菌作用决定于次氯酸钙中含的有效氯的量.由于其性质不稳定,使用时应进行测定,一般以有效氯含量≥25%为标准,少于25%则不能使用.
漂白粉有乳剂、澄清液、粉剂三种剂型.其用法为:澄清液通常用500g粉剂加水5升搅匀,静置过夜,即成10%澄清液.常用浓度为0.2%.用于浸泡、清洗、擦拭、喷洒墙面(每1cm2地面、墙面用200~1000ml).对结核杆菌和肝炎病毒用5%澄清液作用1~2小时.
乳剂:20%乳剂用于粪、尿、痰、剩余食物的消毒.
粉剂:用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消毒.将排泄物1/5~2/5量的干漂白粉加入后,搅拌均匀,放置1~2小时即可.容器再用0.5%澄清液浸泡1~2小时后清洗.粉剂还可用于潮湿地面消毒,每cm2用20~40g.
漂白粉不适宜对衣服、纺织品、金属品和家具进行消毒.
漂白粉用于消毒剂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有不稳定等缺点,因其价格便宜及杀菌谱广,现仍用于饮水、污水、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消毒.
2.过氧乙酸: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味和腐蚀、漂白作用,是强氧化剂,杀菌能力强,0.01%溶液可杀死各种细菌,0.2%溶液可灭活各种病毒,是肝炎病毒较好的消毒剂,1%~2%溶液可杀死霉菌与芽胞.
国内成品为将其原料冰醋酸300ml加浓硫酸15.8ml,装在一个塑料瓶内;另一个塑料瓶装过氧化氢150ml.需要时合于1瓶摇匀,静置3天,即成18%过氧乙酸.
溶液使用:对衣物用0.04%浸泡2小时;洗手用0.2%液体;表面喷洒用0.2%~1%溶液,作用30~60分钟;食具洗净后用0.5%~1%溶液浸泡30~60分钟;蔬菜、水果洗净后,用0.2%溶液浸泡10~30分钟.
过氧乙酸也可用于熏蒸,用量1~3g/m3,关闭门、窗,熏蒸30分钟.
过氧乙酸具有腐蚀性和漂白性,因此一些物品及衣物消毒后必须立即洗涤干净.
3.戊二醛: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有微弱甲醛气味.性质稳定,腐蚀性小.为广谱杀菌剂、杀灭细菌需10~20分钟;对肝炎病毒、HBsAg作用30分钟;对芽胞需4~12小时.
原液用0.3%NaHCO3溶液配制成2%水溶液,供消毒使用.主要用于麻醉科、外科、口腔科、泌尿科器械的浸泡消毒.金属、橡胶、塑料制品和内窥镜均可浸泡,作用30分钟~3小时.
4.乙醇:为临床最常用消毒剂.可与碘酊合用于皮肤消毒.浓度为70%~90%,能迅速杀灭细菌繁殖体,革兰阴性菌尤为敏感,不能杀灭细菌芽胞,不得用于外科器械灭菌.对肝炎病毒也无效.
5.来苏儿:红棕色粘稠液体,有酚臭,是甲酚和钾肥皂的复方制剂.溶于水,性质稳定,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与某些亲脂病毒.使用方法简单.加水配成1%~5%溶液使用.衣服、被单用1%~3%液体浸泡30~60分钟,再用水洗净.结核病人衣物则用5%溶液,浸泡1小时.室内家具、便器、运输工具等也可用1%~3%溶液擦拭或喷洒,需30~40分钟.手用2%溶液浸泡2分钟后,清水洗净.
6.新洁尔灭:属季胺盐类消毒剂,为淡黄色胶状液,易溶于水,呈碱性反应,性质稳定,摇动时有大量泡沫.对化脓菌、肠道菌及某些病毒(如流感、疱疹等亲脂病毒)有较好杀灭能力,但对结核菌及真菌作用差,对芽胞只有抑制作用,对肝炎病毒无灭活作用.
很多因素如有机物、硬质水、拮抗物质都能减低其杀菌效果.少量肥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其杀菌力消失,故不能与肥皂和洗衣粉同时使用.纱布、棉花、玻璃都可大量吸附药物使浓度下降.
新洁尔灭可用0.1%~0.5%溶液喷洒、浸泡、擦抹用.可用于食具、痰盂、便器等消毒,洗净后,用0.5%溶液浸泡30~60分钟,体温计浸泡15分钟,也可用0.1%~0.5%溶液对皮肤消毒,用0.02%溶液为妇产科、泌尿科、眼科等粘膜冲洗.
新洁尔灭易被微生物污染,洋葱假单胞菌、灵杆菌可污染消毒液,并引起菌血症事例.因此,处理物品的消毒液应随用随配,使用不超过2~3天.
新洁尔灭不宜用消毒粪便、痰及绿脓杆菌污染物品.
⒎甲醛:含甲醛36%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具有刺激性臭.主要用于熏蒸消毒.对于皮毛、衣物、污染房间均有效.有强大杀菌作用,能杀灭芽胞,对细菌繁殖型效果更好.使用方法为在一密闭房间,用12.5~25ml/m3(有芽胞时加倍)甲醛液,加水30ml/m3,一起加热蒸发,提高相对湿度.无热源时,也可用高锰酸钾30g/m3加入掺水的乙醛(40ml/m3),即可产生高热蒸发.两种方法均要防止发生火灾.蒸气发生后,操作者迅速离开房间,关好门后,再将门缝封好.约12~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驱散甲醛即可.或用25%氨水加热蒸发或喷雾以中和甲醛,用量为福尔马林用量之半.
8.环氧乙烷:低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0.8℃贮于钢瓶、耐压铝瓶或玻瓶内,是一种气体灭菌剂.其气体穿透力强,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对细
菌芽胞、病毒、真菌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便需有高浓度.对大多数物品不造成损坏,所以可用于皮毛、皮革、丝毛织品、医疗用精密器械等的熏蒸消毒.对人有
毒,而且其蒸气遇明火会燃烧以至爆炸,所以必须注意安全,具备一定条件时才可使用.剂量0.5~0.7kg/m3,15℃作用12~48小时(相对湿度30%以上).
(二)应用化学消毒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化学消毒法是应用化学消毒剂作用于微生物,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而杀灭病原体.其作用为化学作用.病原体在实际条件下不是以纯培养物形式存在,而是与病人的分泌物(粘液、脓液、粪、尿等)及其他微生物共同存在,并且附着在外界物体上.使用化学消毒法时应注意到这些情况:
1.使用溶液状态消毒剂,并且应使化学消毒剂与分泌物中的微生物直接接触.当消毒含有大量蛋白质的分泌物时应特别注意此点.
2.应使用足够浓度的消毒剂.
3.应作用足够时间.
4.应注意消毒剂能起作用的温度.
5.消毒剂对分泌物所附着的物品应该没有损坏作用.

Ⅶ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如下:

1、煮沸灭菌:是湿热灭菌法范围,就是将洗净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单、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将细菌全部杀死,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

2、紫外线灭菌: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0~3000Å,灭菌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0Å的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器具表面的灭菌以及净化室内空气。器具表面灭菌一般要经肥皂水洗净后再经清水洗净后擦干后在紫外线下灭菌,包好备用。

3、75%乙醇灭菌:本法是化学灭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于剪刀、手术刀、针具以及皮肤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复消毒物品产生损坏。

4、氯维液体喷剂灭菌:氯维液体喷剂灭菌属于化学灭菌法。可用于器具、皮肤伤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间等等情况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1、物品表面检查

在消毒物品相邻部位划出2个10cm2范围,消毒前后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2、排泄物检查

消毒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释液接种肉汤管,37℃培养24小时后再取样转种相应的培养基,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间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个平面,暴露5~30分钟后盖好,培育24~48小时观察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消毒

Ⅷ 化学消毒灭菌的方法

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是引起蛋白质变性的方法。有:1,加热法
2,加入有机物法,酒精,来苏水,苯酚等
3 使用紫外线照射,太阳光,紫外线灯
4,加入强氧化剂法,双氧水、漂白粉、过氧化钠、臭氧、高锰酸钾、八四消毒液,含氯消毒剂

Ⅸ 消毒灭菌都有哪些分类和灭菌方法

一、消毒灭菌的物理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超声波、过滤等.
1.热力灭菌;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大类,干热灭菌法有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灯。湿热消毒灭菌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2.辐射法:紫外线灯
3.超声波
4.滤过除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根据化学结构与性质不同分类
可以消毒剂分成酶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染料、酸碱类等。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卤素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菌和灭菌剂,用于水、食品、设施消毒。
2.碘伏(iodophors,iodine
and
neutral
polyvinylalcchol)常用作于皮肤的除菌。
3.酚类化合物是强效杀菌剂,通常用于物品消毒,温和类酚复合剂也可用于皮肤和粘膜的除菌。
4.醇类溶解细胞膜脂质和破坏细胞蛋白,一般起抑菌作用。
5.过氧化氢起杀菌效能,用于伤口防腐和器具消毒。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有杀灭芽胞性能。
6.表面活性剂降低细胞膜表面张力,引起细胞破裂,既有清洁作用又有除菌作用,用于皮肤黏膜除菌和器具消毒。
7.醛类破坏微生物酶系统,有潜在灭菌作用。烷化剂具高效的杀菌性能,是高效杀菌剂,但具有对组织毒性作用和致癌性能。老尹家海参提示。

阅读全文

与常见的化学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