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初中化学晶体如何记

初中化学晶体如何记

发布时间:2022-05-28 18:33:35

1. 初中课本中的晶体

初中课本里也没提到几种晶体,一般没说是非晶体就是晶体了,所以不如去记非晶体,初中的题里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2. 化学中什么是晶体

晶体(crystal)
晶体有三个特征:(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固态物质有晶体与非晶态物质(无定形固体)之分,而无定形固体不具有上述特点。
组成晶体的结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在空间有规则地排列在一定的点上,这些点群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叫做晶格。排有结构粒子的那些点叫做晶格的结点。金刚石、石墨、食盐的晶体模型,实际上是它们的晶格模型。
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具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固定熔点和各向异性的固态物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固态物质是否为晶体,一般可由X射线衍射法予以鉴定。
晶体内部结构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分子)有规则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组成一定形式的晶格,外形上表现为一定形状的几何多面体。组成某种几何多面体的平面称为晶面,由于生长的条件不同,晶体在外形上可能有些歪斜,但同种晶体晶面间夹角(晶面角)是一定的,称为晶面角不变原理。
晶体按其内部结构可分为七大晶系和14种晶格类型。晶体都有一定的对称性,有32种对称元素系,对应的对称动作群称做晶体系点群。按照内部质点间作用力性质不同,晶体可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等四大典型晶体,如食盐、金刚石、干冰和各种金属等。同一晶体也有单晶和多晶(或粉晶)的区别。
正方形的橡皮不是晶体.

3. 化学中怎样区分和证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或分子晶体

1.组成元素:
有活泼金属或NH4+构成的化合物一般为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比较特殊,如: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二氧化硅重点记
其余一般为分子晶体
2.化学键分析:
只要有离子键即为离子晶体
全部都是共价键为原子晶体
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为分子晶体
3.熔沸点等物理性质分析:
一般情况: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其他特殊情况特殊记
晶体简介:
1、离子晶体:阴、阳离子以一定的数目比、并按照一定的方式依靠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如“NaCl、CsCl
构成晶体的微粒:阴、阳离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离子键;
物理性质:熔点较高、沸点高,较硬而脆,固体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导电.
2、原子晶体:晶体内相临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
如: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二氧化硅
构成晶体的微粒:原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共价键;
物理性质:熔沸点高,高硬度,导电性差.
3、分子晶体: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互相结合形成的晶体.
如:所有的非金属氢化物,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的共价化合物,少数盐(如AlCl3).
构成晶体的微粒:分子;
微粒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
物理性质:熔沸点低,硬度小,导电性差.

4. 化学知识:晶体的类型及具体分类

晶体类型是晶体的分类依据之一 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
1.离子晶体:一般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大多的盐(除ALCL3外,它是分子晶体), 强碱, (碱)金属氧化物。
特例:NH4CL(氯化铵)是有非金属组成的离子晶体,你看是铵根,有金字旁,所以把铵根看做是金属根(也许这样说不是很准确,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2.原子晶体:高中阶段记住有单质硅,碳化硅,金刚石,石英。最好要晓得B硼,会在元素的对角线法则里出题,你知道一下就行了。
3.分子晶体:由共价键组成,非金属或不活泼(非)金属形成(HCL,ALCL3)。主要包括 气态氢化物 ,含氧酸 ,非金属氧化物。 有三种键:非极性共价键(同种原子),极性共价键(不同种原子),配位键(提供电子对,要知道NH4-)
4.金属晶体 :金属单质。由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移动的电子组成。
晶体有三个特征:(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5. 初三化学要记什么,请问如何记忆方程式。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三、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四、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四、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五、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六、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七、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17、N2(O2):用磷燃烧
18、CO2(HCl):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9、CuO(C):空气中加强热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九、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
硫酸盐类除钡钙,卤盐除银和亚汞(氟除外)
碳磷酸盐多不溶,醋酸盐类全都溶

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读数据,读出每一个数据包含的物质,然后分析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已知的量和物。
如: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某同学想除去氯化钾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铜(不引进其他杂质)。化学老师为他提供了以下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9.8g,全部溶解在200g水中,再加入60g所选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9.8g。试回答:
(1)该同学所选的是 溶液。
(2)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
59.8g(氯化钾和氯化铜)+200g水+60g(氢氧化钾和水)=9.8g(氢氧化铜) 是混合物的不能直接用于方程式计算,所以已知的是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写出反应方程式就能计算了

记忆方程式。多写写就记住了

6. 晶体化学式,元素排序的规律是怎样的

简单 比如立方或四方晶胞等 1、在晶胞里面的原子记为一个 2、在面上的原子记为1/2个(因为这是一个原子被两个晶胞共有,每个晶胞分一半) 3、在楞上的原子记为1/4个(这是一个原子被4个晶胞共有) 4、在顶角上的原子记为1/8个(这是一个原子被8个晶胞共有) 然后把它们都加起来,再把系数化成整数,就行了 如果是六方或单斜、三斜晶胞等 看面上、楞上、角上的原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就代表每个晶胞分得几分之一,然后加在一起 再把系数化整就行了七种晶系每种都不同, 以三斜晶系为例, 关键这种问题还是要看共用原子, 打比方说氯化铯晶体, 一个晶胞中八个立方体顶点都是氯原子 ,而立方体中心是一个铯原子 ,因为一个顶点被八个晶胞共用, 所以算八分之一 八个定点就是8乘以八分之一就是一, 而体心的铯原子是只属于这个晶胞的, 没有共用, 所以就算1, 因此氯原子与铯原子比例就是1:1了, 所是氯化铯的化学式是1:1, 以此类推 ,看一个原子被几个晶胞共用 , 顶点是八分之一 ,面心是二分之一, 棱的中点算四分之一, 体心算一。

7. 如何判别是什么晶体

首先记住原子晶体,有Si元素的基本上是原子晶体,还有金刚石也是原子晶体,记住就可以了。
然后,一般来说,离子化合物就是离子晶体,如Nacl等
共价化合物一般来说就是分子晶体,如CO2等,而范德华力只存在与分子晶体中。范德华力是分子间的力,举个例子,如H2O变成蒸气,状态发生了改变,但是还是H20,这就是破坏了范德华力,笼统来说,3态变化的共价化合物,就是指范德华力,如果是HCL溶于水,这就不属于3态变化,但是的确也不是HCL了,电解成了氢离子和氯离子了,这就是破坏了公共价健了,懂了吗?

8. 中学化学中的几种晶体类型及其性质

分子晶体,常见物质:多数的非金属单质,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有机物等,分子间由范德华力结合,熔沸点低,硬度小。
离子晶体,常见物质: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强碱等。由离子键结合而成,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金属晶体,常见物质:金属单质。熔沸点较高(部分很低,如钠,部分很高,如W
)。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原子晶体,常见物质:第ⅣA族的一些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晶体锗。ⅢA
ⅣA
ⅤA族形成化合物,如,BN
SIC
Si3N4
AlN等。熔沸点高,硬度大
混合晶体,常见物质,石墨。兼具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的一些性质

9. 矿物晶体化学式

一、矿物晶体化学式的书写

矿物的化学成分可以两种化学式表示。其一是只顺序表示组成矿物的元素种类和数量比,称实验式(experimental formula),如白云母的实验式写作 K2O·3Al2O3·6SiO2·2H2O 或H2KAl3Si3O12;其二是不但表示组成矿物的元素种类和数量比,还以一定的规则表示元素在晶体结构中的配置关系,称结构式(structural formula)或晶体化学式(crystallochemical formula),如白云母的晶体化学式写作K{Al2[AlSi3O10](OH)2}(元素在结构中的配置关系见层状硅酸盐部分)。后者是目前矿物学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其一般的书写规则如下:

1)阳离子在前,阴离子或络阴离子在后。呈类质同象的各阳离子用圆括号括起来,依前多后少次序排列并用逗号隔开;络阴离子用方括号括起来,如橄榄石(Mg,Fe)2[SiO4];硅灰石Ca3[Si3O9]。

2)对于复盐矿物,其阳离子按碱性由强至弱顺序书写,若碱性相同时,按离子电价由低至高顺序书写。如白云石CaMg[CO32(Ca2+碱性强于Mg2+),磁铁矿FeFe2O4(前面的铁离子是+2价,后面是+3价)。

3)如存在附加阴离子,将其写在主阴离子或主络阴离子之后,如氟磷灰石Ca5[PO43F。

4)矿物中的水分子以H2O形式写在最后,并用圆点与前面的组分隔开,水分子前写上水的系数,若含水量不定,系数记为n。如石膏Ca[SO4]·2H2O,方沸石Na2[AlSi2O62·2H2O,蛋白石SiO2·nH2O。若水以(OH)-形式存在时,按一般附加阴离子对待,如黄玉Al2[SiO4](F,OH)2

5)若结构比较复杂,结构较为紧密的成分用括号括在一起,以示结构的层次。如白云母K{Al2[AlSi3O10](OH)2},[]中的成分构成硅氧骨干,{ }中的成分构成结构单元层。类质同象组分用()括起来表示,其具体方法见“晶体化学”。

二、矿物晶体化学式的计算

矿物的化学成分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在实际工作中,通常要求根据单矿物的化学成分分析数据(一般以元素或氧化物的质量分数给出,允许误差≤1%)计算矿物的晶体化学式,以获得实际矿物的成分特征,从而对矿物、岩石或矿床的成因进行探讨,对矿床的找矿远景进行分析。

矿物晶体化学式有多种计算方法,均遵循占位离子数最合理、总电价近平衡的原则。阴离子法和阳离子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阴离子法

本法是基于已知矿物晶体化学通式,阴离子作最紧密堆积,在单位分子内数目不变而以其为基数进行晶体化学式计算的方法。含氧盐和氧化物矿物的晶体化学式就可以单位分子内氧的数目为基数进行计算,称为氧原子法。现以某单斜辉石(化学通式为XY[Z2O6])为例(表13-3),说明按氧原子法计算矿物晶体化学式的步骤。

表13-3 按阴离子法计算某单斜辉石晶体化学式

注:矿物的化学全分析数据据徐登科,1979。

1)检查化学分析结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如本例第2列,H2O-为吸附水,不参加计算,其他各组分质量分数总和(∑wB)为100.07%,符合精度要求。必要时进行修正,如本例第3列。

2)查出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如本例第4列。

3)将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B/%)除以该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各组分的摩尔数,如本例第5列。

4)用各组分的摩尔数乘以其氧原子系数得到各组分的氧原子数,如本例第6列。

5)用各组分的摩尔数乘以其相应的阳离子的系数,得各组分的阳离子数,如本例第7列。

6)将各组分的氧原子数相加得各组分的氧原子数总和ΣO。

7)以矿物单位分子(即通式)中的氧原子理论数Of.u.(本例为6)除以氧原子数总和∑O,得换算系数(即Of.u./∑O)。本例为6/2.7269=2.2003。

8)以各组分的阳离子数乘以换算系数得单位分子中的阳离子数,如本例第8列。

9)据类质同象理论和矿物化学通式,将各阳离子分配到相应的晶格位置,如本例中的X、Y、Z位。此处注意Al占据两种晶格位置,分配时一般优先考虑配平替代Si的四面体位置,即替代Si四面体位置的Al为2.00-1.92=0.08,其余分配到八面体位置。

10)进行电价平衡检验计算,基本平衡时写出矿物的晶体化学式,如

(Ca0.96,Na0.041.00(Mg0.82

,Al0.03,Ti0.02,Mn0.021.00[(Si1.92,Al0.082.00O6.00

氧原子法适于不含水的氧化物和含氧盐矿物晶体化学式计算。对含OH-、F-、Cl-、S2-等附加阴离子的矿物,可采用阳离子法进行计算。

2.阳离子法

本法考虑到矿物结构中小空隙晶格位上占据的高电价、小半径、低配位阳离子数目较固定,而以其为基数进行晶体化学式的计算。阳离子法对于成分和结构较复杂的链状、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化学式计算较为适用。下面以黑云母化学通式为A{B3[T4O10](OH)2}为例(表13-4),说明按阳离子法计算晶体化学式的步骤。

表13-4 按阳离子法计算某黑云母晶体化学式

注:矿物化学全分析数据见徐登科,1979。

1)检查化学分析数据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如本例第2列。必要时进行修正,如本例第3列。

2)查出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本例第4列。

3)用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B/%)除以其相应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各组分的摩尔数,如本例第5列。

4)将各组分的摩尔数乘以其各自的阳离子的系数,得各组分的阳离子数,如本例第6列。

5)按类质同象理论和矿物化学通式,将各阳离子分配到适当的晶格位置上,求出作为基准的结构位置上各阳离子数之和ΣMe,如本例为1.7477。

6)由矿物化学通式中基准位置上的阳离子理论数(本例为8)除以ΣMe得换算系数(即8/ΣMe),如本例为4.5774。

7)将各组分的阳离子数乘以换算系数得矿物单位分子中各阳离子数,如本例第7列。

8)矿物的阴离子总数采用通式中的理论值[本例(O2-+OH-+F-+Cl-)=12]。对于具附加阴离子[本例中(OH-+F-+Cl-)=2]的矿物,依据电价平衡原则,分别计算各种阴离子的数目。本例中首先按照阳离子H+求得OH-数量,再按照阴离子法求得F-和Cl-的数量,计算结果发现附加阴离子(OH-+F-+Cl-)之和小于理论值2,说明还有少量附加阴离子O2-存在。以阴离子总数(本例为2)减去(OH-+F-+Cl-)之和即得附加阴离子O2-的数量。

9)进行电价平衡检验计算,可以写出矿物的晶体化学式,如(K0.93Na0.03Ca0.020.98(Mg1.83

Ti0.20

Al0.06Mn0.013.02[(Si2.91Al1.094.00O10](OH1.17F0.52O0.29Cl0.022.00

10. 初中化学要记那些啊

初中化学需要掌握: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氧气: 2KMnO4=====2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Mn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4、 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 +H2O

十三:工业制法
1、 O2:分离液态空气
高温
2、 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 H2:天然气和水煤气
高温
4、 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 熟石灰:CaO+H2O==Ca(OH)2
6、 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OH

阅读全文

与初中化学晶体如何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