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初三必背知识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
高中必背知识点: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很多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很多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贰’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叁’ 初中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6、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7、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8、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9、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0、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1、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2、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3、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4、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15、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16、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17、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18、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19、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0、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肆’ 化学知识点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1、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2、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核心。是118种化学元素的集合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简称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有16个族和4个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反映该元素的原子结构。周期表中同一横列元素构成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周期的序数。同一纵行(第Ⅷ族包括3个纵行)的元素称“族”。
3、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蜡烛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烂、粮食酿酒、动植物呼吸、光合作用……)。
4、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化学专业术语,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5、初步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镊子、试管夹、容量瓶、托盘天平、玻璃棒、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酒精喷灯、锥形瓶、集气瓶、冷凝管、蒸发皿、铁架台、药匙、燃烧匙等。
‘伍’ 大学化学基础知识点有哪些
大学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
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化学研究对象
化学对我们认识和利用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元素、分子、离子(团)、化学键的基本性质,是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最为息息相关的微观自然规律。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作为沟通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桥梁,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陆’ 大学化学基础知识点有哪些
大学化学基础知识点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合物结构、物质的聚集状态、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溶液中的质子酸碱平衡、溶液中的电子酸碱平衡、电化学基础和氧化还原平衡以及元素化学及其生物效应。
大学化学的学习要求: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化学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推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理论,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柒’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8、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9、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7)有哪些用化学知识点扩展阅读
化学高频考点整理
1、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3、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4、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
①氯酸钾(白)和二氧化锰(黑)的混合物;
②高锰酸钾;
③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均做催化剂。
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
①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
②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7、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8、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9、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10、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捌’ 化学知识点初三有哪些
化学知识点初三有: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玖’ 初中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化学知识点有如下:
1、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2、CO2(H2或CO):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或CO2或H2(含H2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氯化钙等干燥剂。
4、O2或H2或CO(含CO2或SO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5、Cu(含Fe或Mg或Zn):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
6、Fe(含Cu):用磁铁将铁粉吸引出来。
7、Cu(含CuO),Fe(含Fe2O3):高温下与H2或CO反应。
8、CuO(含Cu或C):在空气中灼烧。
9、CaO(含CaCO3):高温煅烧(CaCO3分解成CaO和CO2)。
10、CaCO3(含CaO):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取滤渣。
‘拾’ 高中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高中化学知识点:
1、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碱金属元素:Ag、H:+1 F:—1。
Ca、Mg、Ba、Zn:+2 Cl:—1,+1,+5,+7。
Cu:+1,+2 Fe:+2,+3 O:—2 S:—2,+4,+6。
Al:+3 Mn:+2,+4,+6,+7 P:—3,+3,+5 N:—3,+2,+4,+5。
2、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升——失——(被)氧化——还原剂 降——得——(被)还原——氧化剂。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Cu、Hg、Ag、Pt、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