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除磷能到多少

化学除磷能到多少

发布时间:2022-05-29 09:16:38

A. 为什么采用化学除磷法,除磷效果不理想

展开全部



一、可以使用湛清环保研究的次磷去除剂HMC-P3,联合清华大学团队共同研究的新型除磷药剂。一般用芬顿氧化的方法,将次磷转化为正磷,转化效率不高,并且不能完全除去磷离子,故而可以使用P3,能够直接讲含次磷电镀废水处理到表三标准!

二、次磷去除剂p3

使用流程:

  1. 取含次磷电镀废水调pH

  2. 2.加入次磷去除剂P3和双氧水

  3. 3.调节pH,加入非离子PAM

  4. 4.沉淀出水,测磷离子含量

  5. 该处理含次磷电镀废水的方法既有效又方便。

  6. 生物除磷

  7. 原理: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时,将活性污泥交替在厌氧和好氧状态下运行,能使过量积聚磷酸盐的积磷菌占优势生长,使活性污泥含磷量比普通活性污泥高。污泥中积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经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其结果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可去除污水中更多的磷。

  8. 1)生物除磷只要由一类统称为聚磷菌的微生物完成,由于聚磷菌能在厌氧状态下同化发酵产物,使得聚磷菌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具备了竞争的优势。

2)在厌氧状态下(没有溶解氧和硝态氮存在),兼性菌将溶解性有机物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聚磷菌把细胞内聚磷水解为正酸盐,并从中获得能量,吸收污水中的易降解的COD,同化成细胞内碳能源存贮物聚β-羟基丁酸或β-羟基戊酸等。

3)在好氧或缺氧条件下,聚磷菌以分子氧或化合态氧作为电子受体,氧化代谢内贮物质PHB或PHV等,并产生能量,过量地从污水中摄取磷酸盐,能量以高能物质ATP的形式存贮,其中一部分有转化为聚磷,作为能量贮于胞内,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实现高效生物除磷目的。

化学除磷

原理:化学除磷主要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反应生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发生着化学絮凝作用,即形成的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絮凝体。 污水沉析反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溶解状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状物质转换为非溶解、颗粒状形式的过程,絮凝则是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过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转移过程。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

B. 污水中化学除磷原理是什么

生物除磷原理:利用聚磷菌分别在厌氧(放磷)条件下和好氧(吸磷)条件下发生的作用,最终通过排泥作用将磷(盐)除去 过程利用就是AAO生物反应工艺。
水处理除磷剂:主要用于去除无机磷、有机磷等水体中的总磷,有效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用于电镀、线路板、化工、生活污水等废水处理中。具有吸附、架桥、混凝、共沉淀、网捕、置换、离子交换等作用机理,在强化去除重金属离子、COD、氨氮、色度、悬浮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化学除磷能到多少扩展阅读:
生物除磷的基本过程
1、除磷菌的过量摄取磷
好氧条件下,除磷菌利用废水中的BOD5或体内贮存的聚b-羟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废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来合成ATP,另外绝大部分的磷则被合成为聚磷酸盐而贮存在细胞体内。
2、除磷菌的磷释放
在厌氧条件下,除磷菌能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而产生ATP,并利用ATP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摄入细胞内,以聚b-羟基丁酸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体外。
3、富磷污泥的排放
在好氧条件下所摄取的磷比在厌氧条件下所释放的磷多,废水生物除磷工艺是利用除磷菌的这一过程,将多余剩余污泥排出系统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C. 化学除磷会比生物除磷产生的污泥量要大的多,但化学除磷速度快,怎样减少它的污泥量呢

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化学除磷,是先氧化把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然后再利用除磷剂将废水中的磷酸根沉淀下来达到去除的目的。
所以,根据这个原理,化学除磷的污泥量是很难减的,只能通过工艺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选用效果较高的除磷剂来适当控制。

D. 化学除磷20降到0.5要几级沉淀

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你这种情况一般二级就够了。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磷可降掉一半,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磷酸盐),去除率可达九层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单纯用化学除磷的方法能把出水的磷没法降下去的。
磷的去除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两种工艺,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
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这一过程涉及的是所谓的相转移过程。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化学絮凝反应,所以必须区分化学沉析和化学絮凝的差异。
污水沉析反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溶解状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状物质转换为非溶解、颗粒状形式的过程,絮凝则是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过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转移过程。
在污水净化工艺中,絮凝和沉析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如果利用沉析工艺实现相的转换,则当向污水中投加了溶解性的金属盐药剂后,一方面溶解性的磷转换成为非溶解性的磷酸金属盐,也会同时产生非溶解性的氢氧化物(取决于PH值)。另一方面,随着沉析物的增加及较小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聚积成较大的非溶解性固体物,使稳定的胶体脱稳,通过速度梯度或扩散过程使脱稳的胶体互相接触生成絮凝体。最后通过固—液分离步骤,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一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
根据化学沉析反应的基础,为了生成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和氢氧化钙(熟石灰)。许多高价金属离子药剂投加到污水中后,都会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磷离子结合生成难溶解性的化合物。出于经济原因,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三价铁、铝盐和二价铁盐和石灰。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二价铁盐仅当污水中含有氧,能被氧化成三价铁盐时才能使用。铁盐在实际中为了能被氧化常投加到曝气沉砂池或采用同步沉析工艺投加到曝气池中,除磷剂相关资料与液体除磷剂投加方法至http://www.chulinji.com望采纳。

E. 二沉池化学除磷达到0.3可行吗

需要。化学除磷就被称作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除磷的原理是利用磷酸根和某些阳离子(如Fe二+,Fe三+和Al三+)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从而使化学反应不断向生成物方向进行,通过泥水分离最终达到去除废水和污水中过量磷的目的。如果磷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污水中,则磷的去除依靠沉淀和吸附二种作用。一方面,聚磷酸盐通过水解反应生成正磷酸盐,其中的磷酸根与Fe二+,Fe三+和Al三+反应生成沉淀;另一方面,生成的沉淀由于呈絮状,又能吸附聚磷酸盐而去除一部分磷。因此,化学法除磷并不是简单的化学反应过程。化学沉淀法除磷,混凝剂投加的地点可以不同,但除磷原理相同,其大致工艺流程见图一。 化学沉淀法工艺 在化学沉淀法除磷过程中,最有实用价值的混凝剂是价格便宜的铁盐、铝盐和石灰。其工艺可细分为直接沉淀、同时沉淀、后置沉淀和预沉淀。 一.二.一 直接沉淀 直接沉淀是指污水在经机械格栅和除砂后仅经沉淀处理,总停留时间三~四h。混凝剂可采用铝盐、三价铁盐、石灰等,不能采用亚铁盐。 直接沉淀为北欧国家很多处理厂所采用,除磷效率约为90%,有机物去除率约为漆5%,因此是一种很经济有效的处理工艺。 一.二.二 同时沉淀 同时沉淀是指将化学混凝剂投加到活性污泥生化处理工段,一般投加到生化池的首端或末端。生化池即为混凝池,生物污泥与化学污泥在随后的沉淀池一同沉淀。总水力停留时间约为一一.5h。混凝剂可采用铝盐、三价铁盐、亚铁盐等,不能采用石灰。 同时沉淀除磷效率为90%左右,出水磷质量浓度一般为一mg/L。所投加的混凝剂在去除磷的同时对有机物的固液分离也有帮助。由于化学污泥与生物污泥同时沉淀,增加了污泥量,因此会使泥龄比单纯生化处理时显着减小而影响硝化程度。 一.二.三 后置沉淀 后置沉淀是生化处理出水经过化学处理后,污泥采用气浮或过滤而不是沉淀进行分离,常归为三级处理工艺。总水力停留时间约为一二h。混凝剂可采用铝盐、三价铁盐、石灰等,不能采用亚铁盐。 后置沉淀是常采用的除磷效果最好的工艺,磷去除率大于95%,出水磷质量浓度一般低于0.5mg/L。通常,将后置沉淀的化学污泥打回到初沉段与初沉污泥共沉,这可使污泥更易于浓缩并有助于提高初沉池的处理效率。对生物处理也起到把关作用,在负荷高时可防止敏感的生物污泥的流失,因此在除磷的同时也提高了BOD(生化需氧量)等的去除效果。 一.二.四 预沉淀 预沉淀是在初沉池沉淀除磷,随后污水再进入生物处理段。总水力停留时间约为9h。磷去除率大于90%,混凝剂可采用铝盐、三价铁盐等,不能采用亚铁盐和石灰。 常规生化处理工艺大约能够去除90%的BOD,其中初沉去除三0%,二级生化去除陆0%,剩余的一0%随出水排出。增加化学预沉淀改变了有机物去 除的分配比例,如同为90%的去除率,大约有漆5%的BOD可在初沉阶段去除,仅有一5%的有机物在生化处理阶段去除,因此生化处理段可大大压缩。预沉淀工艺通常用于现有超负荷运转的污水处理厂改造,以降低生物处理段的负荷,从而降低能耗和生化污泥产量。预沉淀还可去除有毒物质从而对敏感的生物段起到保护作用,并使水力停留时间明显缩短。 从能耗角度来看,特别是电费较高时,预沉淀是十分必要的。化学药剂费用可从生化段节省的能耗和除磷效果得到充分补偿。 在全世界普遍强调水环境应大规模控磷的情况下,化学沉淀法除磷迄今为止仍是实用有效的技术。其优点是:操作简单、除磷效果好、处理效率可达吧0%~90%,且效果稳定,不会重新放磷而导致二次污染,当进水浓度较大或有一定波动时,仍有较好的除磷效果。缺点是:该法所用药量大,处理费用较高,且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

F. 除磷化学药剂有哪些,有人用过吗

主要可分为铝盐除磷,铁盐除磷,除磷剂除磷,钙盐除磷等。
磷的去除有化学除磷、生物除磷两种工艺,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0.5mg/L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稳定达标需求。但是具体采用何种药剂需要综合考虑污水厂的工艺条件、水质条件,同时最重要一点是兼顾经济成本。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成本低廉的药剂主要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三氯化铁、熟石灰(氢氧化钙)。下面就这几种药剂在应用中的反应机理进行分析。
化学除磷药剂添加时在水体中的反应与所需条件如下:
1.铝盐的混凝沉淀
主反应:
Al3+ + PO43-=AlPO4↓
副反应:
Al3++3HCO3-=Al(OH)3↓+3CO2
在pH为6.0—6.5的条件下,每1mol的磷需要加铝1.5-3.0 mol。如果水显碱性,在加铝之前应先降低pH以减少Al(OH)3沉淀。对磷含量为2-5mg/L左右的二级处理水,通过投加100-250mg/L的聚合氯化铝([Al2(OH)nCl6-n]m)就可以得到90%以上的磷去除率。
2.铁盐的混凝沉淀
主反应:
Fe3++PO43-=FePO4↓
副反应:
Fe3++3HCO3-=Fe(OH)3↓+3CO2
当pH=5-5.5时,每1mol磷需要加铁(Fe3+) 1.5-3mol,最佳PH为5.0。对磷含量为2-5mg/L左右的二级处理水,通过投加80-150mg/L的聚合硫酸铁( [Fe2(OH)n(SO4)3-n/2]m)就可以得到90%以上的磷去除率。
3.石灰的混凝沉淀
5Ca2+ + 4OH- + 3HPO42-=Ca5OH(PO4)3 + 3H2O
为使磷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需要把pH值调到10.5-11.0以上。Ca/P的重量比为2.2:1以上。
沉析过程中,对于不溶解性的磷酸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不是Ca2+,而是OH-离子,因为随着pH值的提高,磷酸钙的溶解性降低,采用Ca(OH)2除磷要求的pH值为8.5以上。但在pH值为8.5到10.5的范围内,除了会产生磷酸钙沉析外,还会产生碳酸钙,这也许会导致在池壁或渠、管壁上结垢。
其反应式:Ca2++CO32-→CaCO3↓;
与钙进行磷酸盐沉析的反应除了受到PH值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碳酸氢根浓度(碱度)的影响。在一定的PH值惰况下,钙的投加量是与碱度成正比的。
对于软或中硬的污水,采用钙沉析时,为了达到所要求的PH值所需要的钙量是很少的,具有强缓冲能力的污水相反则要求较大的钙投加量。
金属氢氧化物会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体,这对于沉析产物的絮凝是有利的,同时还会吸附胶体状的物质、细微悬浮颗粒。
沉析效果是受PH值影响的,金属磷酸盐的溶解性同样也受PH的影响。对于铁盐最佳PH值范围为5.0-5.5,对于铝盐为6.0-7.0,因为在以上PH值范围内FePO4或AlPO4的溶解性最小。另外使用金属盐药剂还会给污水和污泥处理带来益处,比如会提升污泥的沉降指数,有利于沼气脱硫等。
投加金属盐药剂后相应会降低污水的碱度,这也许会对净化产生不利影响。当在同步除磷工艺中使用三氯化铁时,必须考虑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另外,如果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农业,使用金属盐药剂除磷时必须考虑铝或者铁负荷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劣质除磷药剂所带来的重金属污染。
综合上面原理分析,选择除磷药剂时,为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常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所规定的排放标准,并具备低成本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原则选择:
1.受纳管网中污水为纯粹的生活污水,优先考虑选择三价铁系盐作为除磷剂,铁系盐较铝系盐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2.受纳管网有工业污水进入,二沉池总磷浓度高于一级A标1-2倍;水质碱度较低(pH<7),需要考虑基准加药量下水质pH值是否会影响脱氮功能以及排放标准,此时选择除磷剂多考虑用铝盐(聚铝)或者铝含量较高的铝铁复合盐。
3.与2相反,进水水质碱度稍高(7.5<pH<8.5),优先考虑铁系盐作为除磷药剂,因为铁系盐的酸度通常高于铝系盐,在不影响出水指标情况下,其会自带调节水质pH到更合理的反应条件。
4.采用前置除磷和后置除磷的工艺,优先选择铁系盐,对于高浓度污水,需配合使用氢氧化钙,以保证pH指标的正常
以上就是集中常见的除磷原理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G. 工业废水进水总磷60mg/l,出水要达到1mg/l.请问用生化处理法能够除去的最佳效果是多少

仅仅用生化处理,肯定不达标。生化出水最好的话,估计也有10以上;
需要用到化学除磷。即用石灰或者碱和氯化钙的组合。
你可以在生化后面加一道混凝沉淀工艺,主要用意为化学除磷。用化学除磷,达到1mg/L以下,肯定没有是啥问题(特殊情况除外,络合态的磷是需要先破络才能化学沉淀的)。
请给采纳!

H. 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的效率大约为多少能

这么说吧
现在主流的工艺:CASS、SBR、AO、AAO、氧化沟等都对磷有一定的去处作用
一般能到40%-50%左右吧,生物除磷这块
AAO工艺能好一点,一般至少能达到60%的能力,管理好了能到70%左右
其他剩下的那部分磷只能靠化学加药处理,一般常规用的药剂都是铝盐或者铁盐,三家铁盐效果略好一些,但是腐蚀性较强,很少用,其他就是复合铝铁、硫酸亚铁、硫酸铝等药剂了,都差不多!
具体的投加浓度和效果还需要在化验室进行小试后确定!
至于能否达到一级A标准要求的0.5mg/L水平,还需要看你的实际进水水质是什么样的水平,进而确定你的实际药剂投加量!

I. 高人详细介绍下污水处理中的化学除磷的工艺和方法有哪些

磷的去除有化学除磷生物除磷两种工艺,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0.5mg/l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
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这一过程涉及的是所谓的相转移过程,反应方程举例如式1。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化学絮凝反应,所以必须区分化学沉析和化学絮凝的差异。
FeCl3+K3PO4→FePO4↓+3KCl 式1
污水沉析反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溶解状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状物质转换为非溶解、颗粒状形式的过程,絮凝则是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过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转移过程。
在污水净化工艺中,絮凝和沉析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如果利用沉析工艺实现相的转换,则当向污水中投加了溶解性的金属盐药剂后,一方面溶解性的磷转换成为非溶解性的磷酸金属盐,也会同时产生非溶解性的氢氧化物(取决于PH值)。另一方面,随着沉析物的增加及较小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聚积成较大的非溶解性固体物,使稳定的胶体脱稳,通过速度梯度或扩散过程使脱稳的胶体互相接触生成絮凝体。最后通过固—液分离步骤,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一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
根据化学沉析反应的基础,为了生成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和氢氧化钙(熟石灰)。许多高价金属离子药剂投加到污水中后,都会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磷离子结合生成难溶解性的化合物。出于经济原因,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Fe3+、Al3+和Fe2+盐和石灰。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二价铁盐仅当污水中含有氧,能被氧化成三价铁盐时才能使用。Fe2+在实际中为了能被氧化常投加到曝气沉砂池或采用同步沉析工艺投加到曝气池中,其效果同使用Fe3+一样,反应式如式2、3。
Al3++PO43-→AlPO4↓pH=6~7 式2
Fe3++PO43-→FePO4↓pH=5~5.5 式3
与沉析反应相竞争的反应是金属离子与OH的反应,所以对于各种不同的金属盐产品应注意的是金属的离子量,反应式如式4、5。
Al3++3OH-→Al(OH)3↓ 式4
Fe3++3OH-→Fe(OH)3 式5
金属氢氧化物会形成大块的絮凝体,这对于沉析产物的絮凝是有利的,同时还会吸附胶体状的物质、细微悬浮颗粒。需要注意的是有机物在以化学除磷为目的化学沉析反应中的沉析去除是次要的,但在分离时有机性胶体以及悬浮物的凝结在絮凝体中则是决定性的过程。
沉析效果是受PH值影响的,金属磷酸盐的溶解性同样也受PH的影响。对于铁盐最佳PH值范围为5.0~5.5,对于铝盐为6.0~7.0,因为在以上PH值范围内FePO4或AIPO4的溶解性最小。另外使用金属盐药剂会给污水和污泥处理还会带来益处,比如会降低污泥的污泥指数,有利于沼气脱硫等。
由于金属盐药剂的投加会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Cl-或SO2-4离子含量增加。如果沉析药剂溶液中另外含有酸的话,则需特别加以注意。
投加金属盐药剂后相应会降低污水的碱度,这也许会对净化产生不利影响。当在同步沉析工艺中使用硫酸铁时,必须考虑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另外,如果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农业,使用金属盐药剂除磷时必须考虑铝或者铁负荷对农业的影响。
除了金属盐药剂外,氢氧化钙也用作沉析药剂。在沉折过程中,对于不溶解性的磷酸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不是Ca2+,而是OH-离子,因为随着pH值的提高,磷酸钙的溶解性降低,采用Ca(OH)2除磷要求的pH值为8.5以上。磷酸钙的形成是按反应式6进行的:
5Ca2++3po43-+OH-→Ca5(PO4)3OH↓ pH ≥8.5 式6
但在pH值为8.5到10.5的范围内除了会产生磷酸钙沉析外,还会产生碳酸钙,这也许会导致在池壁或渠、管壁上结垢,反应式如式7。
Ca2++CO32-→CaCO3 式7
与钙进行磷酸盐沉析的反应除了受到PH值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碳酸氢根浓度(碱度)的影响。在一定的PH值惰况下,钙的投加量是与碱度成正比的。
对于软或中硬的污水,采用钙沉析时,为了达到所要求的PH值所需要的钙量是很少的,具有强缓冲能力的污水相反则要求较大的钙投加量。
化学沉析工艺是按沉析药剂的投加地点来区分的,实际中常采用的有:前沉析、同步沉析和后沉析或在生物处理之后加絮凝过滤。
(1)前沉析
前沉析工艺的特点是沉析药剂投加在沉砂池中,或者初次沉淀池的进水渠(管)中,或者文丘里渠(利用涡流)中。其一般需要设置产生涡流的装置或者供给能量以满足混合的需要。相应产生的沉析产物(大块状的絮凝体)则在一次沉淀池中通过沉淀而被分离。如果生物段采用的是生物滤池,则不允许使Fe2+药剂,以防止对填料产生危害(产生黄锈)。
前沉析工艺(如图2所示)特别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增加化学除磷措施),因为通过这一工艺步骤不仅可以去除磷,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常用的沉析药剂主要是生灰和金属盐药剂。经前沉析后剩余磷酸盐的含量为1.5-2.5mg/1,完全能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对磷的需要。
(2)同步沉析
同步沉析是使用最广泛的化学除磷工艺,在国外约占所有化学除磷工艺的50%。其工艺是将沉析药剂投加在曝气池出水或二次沉淀池进水中,个别情况也有将药剂投加在曝气池进水或回流污泥渠(管)中。目前很多污水厂都采用,如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就是采用的同步沉析,加药对活性污泥的影响比较小。
(3)后沉析
后沉析是将沉析、絮凝以及被絮凝物质的分离在一个与生物设施相分离的设施中进行,因而也就有二段法工艺的说法。一般将沉析药剂投加到二次沉淀池后的一个混合池(M池)中,并在其后设置絮凝池(F池)和沉淀池(或气浮池)。
对于要求不严的受纳水体,在后沉析工艺中可采用石灰乳液药剂,但必须对出水PH值加以控制,比如采用沼气中的CO2进行中和。
采用气浮池可以比沉淀池更好地去除悬浮物和总磷,但因为需恒定供应空气而运转费用较高。

阅读全文

与化学除磷能到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