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工业题如何提分

化学工业题如何提分

发布时间:2022-05-29 18:42:46

1.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题怎么提高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一、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

本质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离、提纯。

①首先,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哪些杂质;

②然后,认真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

③最后,思考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这样才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

二、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

①先是确定要制备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的产物,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比如:产品受热易分解,可能要低温烘干、减压烘干、减压蒸发等);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物是什么?反应方程式是什么?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标准化问题要标准化回答。

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产物如果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则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如:

⑴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

⑵如果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3、AlCl3、MgCl2、Cu(NO3)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2O3 、Al2O3 、MgO、CuO;而像Al2 (SO4)3 、NaAlO2 、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OH) 3 、H2SO4 、NaHCO3 、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⑶如果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2+、SO32-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

⑷如果产物是一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固体等物质),则要注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或水进入装置中。

⑸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注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根据它们的不同变化,找出合适的分离方法。

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工业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3个过程: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

①加快反应速率(途径:升高温度、搅拌、粉碎)

②溶解:

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调pH值除杂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

若要除去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应该怎样做?

提示: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到3.7。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②试剂除杂 :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离子变为沉淀除去

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分解)、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⑤萃取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洗涤(冰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抑制水解:如从溶液中析出FeCl3、AlCl3、MgCl2等溶质时,应在HCl的气流中加热,以防其水解。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⑤重结晶

(4)其他常见考点

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仪器 ③计算 ④信息

化学工艺流程题常考问题

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加入过量××,边加边搅拌

2、如何提高吸收液和反应速率:

答:适当提高温度、增大吸收液的浓度、增大××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或搅拌

3、从溶液中得到晶体:

答: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4、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 答: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的操作原因:

答: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6、沉淀洗涤操作:

答:往漏斗中(工业上改为往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7、检验沉淀Fe(OH)3是否洗涤干净(含SO42-):

答: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说明洗涤干净

8、如何从MgCl2·6H2O中得到无水MgCl2:

答: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理由: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的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

9、CuCl2中混有Fe3+加何种试剂调pH值:

答:CuO、Cu(OH)2、CuCO3、Cu2(OH)2CO3。

(原因:加CuO消耗溶液中的H+的,促进Fe3+的水解,生成Fe(OH)3沉淀析出)

10、调pH值使得Cu2+(4.7-6.2)中的Fe3+(2.1~3.2)沉淀,pH值范围是? 答:3.2~4.7。

理由:调节溶液的pH值至3.2~4.7,使Fe3+全部以Fe(OH)3沉淀的形式析出而Cu2+不沉淀,且不会引入新杂质

11、产品进一步提纯的操作:

答:重结晶

12、趁热过滤的原因即操作:

答:减少过滤时间、保持过滤温度,防止××杂质析出;

13、水浴加热的好处:

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控,且温度不超过100℃

14、减压蒸发(小心烘干):

答:常压蒸发温度过高,××易分解;或者减压蒸发降低了蒸发温度,可以防止××分解

15、Mg(OH)2沉淀中混有Ca(OH)2应怎样除去:

答: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水洗涤

16、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 、玻璃棒 、烧杯、酒精灯等

17、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答: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18、检验NH4+的方法是:

答:取××少许,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9、过滤的沉淀欲称重之前的操作:

答: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20、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答: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OH)3 沉淀完全。

21、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的操作是:

答:滴入少量KSCN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证明有Fe3+。(或加NaOH,根据情况而定)

常见文字叙述套路

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uo(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

①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O3): 蒸发、结晶

②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CuSO4.5H2O等): 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冷却结晶,过滤

(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以上溶质时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浓缩(结晶)过滤

趁热过滤目的: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参考资料:https://..com/question/590924389792139205.html

2. 高中化学工业流程题如何提高浸取率及其他一些问题~

1.将矿石粉碎、适当升高浸取时的温度、延长浸取的时间、增大浸取液的浓度、充分搅拌等;
2.一般来说,“酸溶”是指用酸(盐酸、硝酸、硫酸或它们的混酸等)溶解矿石(或沉淀)的步骤。这步的目的一般是浸出矿石中所要提取的离子,再通过适当的分离提纯的办法,获取最终的产品。解题时经常问到“酸溶”的相关问题,如怎样提高酸溶时的浸取率,酸溶时发生反应(主反应和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若是用HNO3进行酸溶,还要注意HNO3能氧化Fe2+等反应)等。
祝你学习进步!

3. 高中化学化工流程题解题技巧

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 B、发生了什么反应 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2、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
3、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常见文字叙述套路:
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注意:
①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②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4. 高中化学的工业流程题,怎样做有什么技巧什么方法

抓住关键点,如常见物质,标志性反应,向两边推导,一般往回推,所谓熟能生巧,你需要大量的记忆,化学反应,化学物质及其性质…还要大胆假设,做的多了记得熟了,也就有题感了…

5. 初三化学如何快速提分

初三化学,可以说是临时抱佛脚最能起到效果的一科了,究其原因,就是对于知识的挖掘深度不大,可以通过简单的识记迅速抓住分数。那么咱们就来一起看一看那些内容适于初三化学考前准备呢?
1. 初三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由于初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对于物质的性质等相关内容的考频无疑是最高的。熟悉物质的相关性质能够使孩子在考试过程中快速把握分数
2.初三化学方程式:
在一张标准初三化学试卷中,通常对于课内初三化学方程式的考察数量在5-7个,每个方程式2分,整张试卷的方程式占比相当高,是一定不能错过的分数
3.初三化学与生活:
水的净化、燃烧与灭火、能源与环保、材料与健康等这些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记忆难度稍低,知识间的关联度也比较低,适合考前突击复习。
4. 初三化学课内基础实验:
实验题总是大家十分头痛的题型,但我们依旧可以把握其中的基础分数,那就是课内的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与相关的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课上的笔记内容比较全面,灵活度较低,易于得分。如:气体制备、粗盐提纯、溶液配制等内容,突出记忆实验中使用的仪器、操作、误差分析
对于临阵磨枪而言,除了记忆哪些内容外,如何记忆及突出重点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考试过程中时间紧张,运用于考试考察方式向契合的记忆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做题速度与准确度,降低考试过程中的紧张感。
1.明确概念或方法的适用范围
很多同学都知道注意知识的细节,那么初三化学中的细节究竟在哪里呢,答案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所有定义或定理不可能适用于所有问题,那么明确具体的适用范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初三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纵使符合质量守恒也不能称为质量守恒定律。又如,差量法只有在题干中所有数据都不能直接用于计算时才可以使用。
2.转换常见知识的梳理角度
针对常见的初三化学知识,我们需要根据题目考察的形式作出不同角度的归纳与总结,这样才能有利于考场上进行快速提取,提高做题速度。在知识梳理中最没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章节顺序,请大家一定要摒弃这种梳理方法。如:在记忆初三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来进行记忆。可以按照有沉淀生成的反应、有气体放出的反应、有水生成的反应将反应进行归类,同时也能够方便在做鉴别或推断题是快速查找反应。

6. 高中化学在高三这年怎么快速提高

如果你想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化学成绩,不需什么长篇大论,只要如下两点请务必做到就会立竿见影儿。

1.一定要好好背基础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知识点过于基础,并没有为什么,因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那样。这些基础知识没有记在心里,就好像学外语不知道单词。这样的话哪怕是再聪明的脑子也学不好化学。

化学的知识点零散,没有连贯性,很多知识点更不像物理知识点那样可以理解记忆。所以,就要求你一定要下功夫背下来,从课本里记到心里去。

这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和基础。

2.大量的做练习题。

不要盲目的买参考书。你知道的,买了参考书也看不了多少。咱们不能说参考书不好,很多参考书都讲的很好,很详细,很清楚。

但是你要知道,高考题是有重点有层次的。参考书往往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很详细,高中学生未必就能区分出那些是重点,哪些是必考。哪些是经典题型,哪些是难而不常考的题型。

所以说,平时发的练习册试卷和课本上的题足够了。这些题还有机会听到老师的详细解答,比你孤独的做参考书,看大段的解析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这些题只要你认真利用起来,效果不可小觑。

所以一定要下苦功夫,就以上两点,多了也做不来。以上两点做好了,想学不好都难。

7. 高中化学怎么提分

化学高三的提高是很容易的,要有信心吖。我是山东考生,不知道你是哪的呵呵。
首先理解很重要,死记硬背对化学是行不通的,背不完的反应方程式啊··
必修1主要在物质和物质的反应上,反应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所以可以通过必修二的元素周期表的讲解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各物质的化学性质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反应。这样记忆反应方程式就有规律可循了。
到了高三用一轮材料,这部分会有详细的归纳概括,用材料的时候一定把基础知识都认真填好,零碎的知识该记的记住。
必修二还有化学平衡这个难点,首先理解勒夏特列定理,可逆反应最终达到一个平衡,那么课本讲的就是各种平衡如何建立,如何被打破,如何再平衡,各有什么过程,特点,一定要理解这种过程。水解电离的微弱,各种离子如何增加和减少,溶液中永远存在的不变的量,就像一个社会一样动荡一样,分久必合。
选修有机不必看难了。课本上的新材料神马的要看。
如果要说确切的方法,就是一轮材料仔细做,基础的东西一定做好,把零碎的知识点整理到笔记本上,化学笔记本很重要的。不断整理定时翻看,就像语文背字词一样,很多小知识点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高三平时会做很多练习的,把新知识点整理好,不懂的一定问清楚(我们老师很多东西都是问了才说)。如果你是山东学生的话,理综的考试形式可能会比较好,摸清规律一网打尽。
我觉得化学有些七零八碎的,很难笼统的说。但是高三的复习是很有用的(对化学来说,尤其是一轮),相信这一年你能做出很大改变。
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8. 高中化学工业生产题知识点 技巧

⒈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却无中子。

⒉ 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

⒊ 原子电子层数多的其半径大于电子层数少的,但锂的原子半径大于铝的原子半径。

⒋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般等于其族序数,但F2 却不是。(OF2是存在的)

⒌ 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 渐减弱,但硒酸的酸性却比硫酸的酸性强。

⒍ 二氧化碳通常能来灭火,但镁却能与它燃烧。

⒎ 氧元素一般显-2价,但在Na2O2、H2O2等物质中显-1价。

⒏ 元素的氧化性一般随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但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却是

HC1O 〉HC1O2 〉HC1O3 〉HC1O4。

⒐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元素一般是以活泼金属开始的,第一周期却是以非金属开始的。

⒑ 通常金属单质一般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

⒒ 通常非金属单质一般为气态或固态,但溴却是液态。

⒓ 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却浸在液体石蜡中。

⒔ 碱金属的密度从上到下递增,但钾的密度却比钠的密度小。

⒕ 一种元素组成一种单质,但碳、氢、氧、磷等元素却能组成几种同位素。

⒖ *金属单质的导电性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但锑、锗却相反。

⒗ *具有金属光泽又能导电的单质是金属,但石墨却是非金属。

⒘ 有机物一般易燃烧,但四氯化碳和聚四氟乙烯却不易燃。

⒙* 物质的熔点一般低于沸点,但乙炔却相反(沸点-84,熔点却为-80.8)。

⒚C12、Br2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但F2却不能(F2+2H2O=4HF+O2)

⒛ 卤素单质与强碱反应一般生成相应的卤化物、次卤酸盐和水,但F2却不能。

(X2 + NaOH = NaX + NaXO + H2O,*2F2 + 2NaOH = 2NaF + OF2 + H2O)。

21 实验室中制取HC1、HBr、HI都在玻璃容器中进行,但HF应在铅制容器中进行

(因SiO2 + 4HF = SiF4 +2H2O)。

22 氢卤酸一般是强酸,但氢氟酸却是弱酸。

23 CaC12、CaBr2、CaI2都易溶,但CaF2却微溶。

24 卤化银难溶于水,但氟化银却易溶于水。

25 *含有NH4+和第IA主族阳离子的盐一般易溶于水,但KC1O4和正长石等却难溶于水。

26 重金属阳离子一般都有毒,但BaSO4却可用作“钡餐”。

27 成网状结构的晶体一般都是原子晶体,但石墨却是原子晶体。

28 晶体一般都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但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29 *共价键一般都有方向性,但H2却无方向性。

30 有机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且熔沸点低,但醋酸钠、醋酸钙等却为离子晶体,且熔沸点高。

31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都是离子化合物,但A1C13、BrC13等却是共价化合物。

32 金属性强的元素,相应的碱的碱性也强,但A1(OH)3 的碱性却比Fe(OH)3 弱。

33 离子化合物中一般不存在单个分子,但NaC1等在气态时却以分子形式存在。

34 离子方程式一般表示同一类反应,但Br2 + SO2 + 2H2O = 4H+ + 2Br- + SO42- 却只表示一个方程式(注意: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 2H2O 可以表示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钠溶液至中性或加入过量 硫酸氢钠溶液等反应)。

35 强碱弱酸盐或强碱弱酸的酸式盐因水解而呈碱性,但NaH2PO4却呈酸性。

36* 盐类一般都是强电解质,但HgC12、CdI2 等少数几种盐却是弱电解质。

37 *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但10HNO3 + 3Fe(OH)2 =3Fe(NO3)3 + NO + 8H2O 中还有还原产物。

38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铅却不能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39*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但铜却能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氢气,2C u+ 4HC1(浓)=H2 + 2H[CuC12]。

40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却不能[2Na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

4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前面的金属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不溶于水的盐中置换出来,但铁却能把银从氯化银中置换出来 (Fe+2AgC1=FeC12+2A g)。

42 一般只能用强酸制弱酸,但 H2S+CuSO4 = CuS +H2SO4、HC1O+H2SO3 =HC1+H2SO4、

Br2 + H2SO3 = 2HBr + H2SO4(C12、FeC13等也可以)等反应却能用弱酸制强酸。

43 酸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但氢卤酸与醇发生卤代反应。

44 制取氯气采用固—液装置,但制溴却须采用曲颈甑。(HNO3 why?)

45 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反应物为块状、反应不需加热以及产物难溶于反应液的气体(如 H2、CO2、H2S),但乙炔(C2H2)却不能用该装置。

46 测量仪器的“0”刻度不是在上就是在下,但是托盘天平的指针却在中间,温度计的“0”刻度在偏中下,量筒无“0”刻度。

47 一般只有有机物才有同分构现象,但不少无机物如氰酸银(AgCNO)与雷酸银 (AgONC)是互为同分异构体。

48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找升高而增大,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改变的影响很小,而Ca(OH)2、Li 2CO3等却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9 氯化钙是中性干燥剂,可用来干燥酸性、中性、碱性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CaC12·8NH3)和酒精蒸气。

50 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NH3的水溶液却呈碱性。

51 *胶体中的胶粒一般都带电荷,但蛋白质胶体微粒却不带电荷(呈电中性,但有电泳现象)。

9. 高三理科应届生,面对化学实验题和工业流程题没什么思路,如何培养解题思路。望前辈们指导

多练多积累吧,那样的工业流程的题一般你书上很少讲到,都是平时上课老是教的一些小的知识点,工业流程题用到的知识点事课本上的,多看看书上的知识点,多做点题,看卡盟知识点是怎么用到题里的。题做多了就会好点的

阅读全文

与化学工业题如何提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