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化学知识 > 化学里的沉淀是怎么生成d

化学里的沉淀是怎么生成d

发布时间:2022-05-29 19:24:17

‘壹’ 初中化学中有哪些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生成物里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三者有其一就可以反应,
如:H2SO4 十BaCl2 == BaSO4 ↓ 十 2HCl 能反应,因为生成沉淀是难电离的物质,是反应物的离子浓度减少,反应就能发生。
如果是:BaCI2 十2NaOH=2NaCI 十Ba(OH)2反应不能发生,因为没有生成难电离的水、气体或沉淀,反应前后离子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没反应。
2、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叫中和反应,看一下方程式;
HCl 十 NaOH == NaCl 十H2O
反应生成了难电离的水,水是H 十和OH-根离子生成的,这两种离子反应后不存在,都生成了水,然而,CI-和Na 反应后仍然存在,没有变化,所以,中和反应实质上只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离子共存的实质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即各离子相互反应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等难电离的物质。因此,要想使溶液中的各离子能共存,就必须各离子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二、常见题型举例
1、不加任何限制的离子共存:
例(1)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A)
A、K 十 Cl- NO3- Ca2 十 B、Ag十 Ba2 十 Cl- NO3-
C、H 十 Na 十OH- SO42- D、H十 CO32- Na 十 Cl-
例(2) 下列不能在同一种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B)
A、H Cl- NO3- Ba2 B、Na Cu2 OH- NO3-
C、Fe3 K Cl- SO42- D、NH4 CO32- Na Cl-
2、加有限制条件的离子共存:
(1) 溶液颜色(透明)的限制
例(3)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无色透明溶液中的是(D)
A、Cu2 十 SO42- NO3- K 十B、Na 十 Ba2十 SO42- NO3-
C、Fe3 十 K 十 Cl- SO42- D、Mg2 十 SO42- Na 十Cl-
(2) 溶液酸性与碱性的限制
例(4)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PH=0的溶液中的是(D)
A、Na SO42- CO32- K B、Ca2 Ba2 SO42- OH-
C、 Fe3 Na OH- SO42- D、Mg2 NO3- K SO42-
(3) 多种条件的限制
例(5) 能共存于PH=13且溶液颜色为无色透明的溶液的离子组是(D)
A、H 十 Cl- NO3- Ba2 十 B、Na 十 Cu2 十 Cl- NO3-
C、Fe3 十 K 十 Cl- SO42- D、Ba2 十 NO3- Na 十 Cl-
3、结合实验现象推断并检验离子(或物质)的存在
例(6)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往得到的金属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发现金属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由此推断(C)
A、金属是Fe、Cu ,滤液中有Cu2十 、Fe2十
B、金属是Cu ,滤液中有Fe2 十
C、金属是Fe、Cu ,滤液中有Fe2 十
D、金属是Cu ,滤液中有Cu2 厂、Fe2 十
例(7)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CuCl2、Na2SO4、CuSO4、NaCl、AgNO3 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鉴别它们做了如下实验:
(1) 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得无色溶液;
(2) 在此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 过滤,然后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最后完全消失,由此可以推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 Na2CO3 ;
肯定没有 Na2SO4、CuSO4、AgNO3、CuCl2 ;
可能有 NaCl 。

‘贰’ 初中化学的沉淀有哪些溶于哪些酸有无气体生成

Cu(OH)2 蓝色沉淀
Fe(OH)3 红褐色沉淀
AgCl BaSO4 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Mg(OH)2 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溶于HNO3的有气体产生

正2价Cu的溶液是蓝色,形成的常见溶液是 硫酸铜溶液CuSO4

正2价Fe的溶液是浅绿色,形成的常见溶液是 硫酸亚铁溶液FeSO4、氯化亚铁溶液FeCl2。

正3价Fe的溶液是黄色,形成的常见溶液是 氯化铁溶液FeCl3

高锰酸钾是紫色的.
下面的内容是网上搜集的初中化学学习的一些知识点,虽然不全面,但也难能可贵.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二者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203。

3.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是氢气,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最理想的能源是氢气,它的三大优点是来丰富、燃烧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5.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产生白雾的酸是浓盐酸,因为它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CH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为盐酸小液滴,所以产生白雾。实验室制取二氧 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而不用浓盐酸,就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混入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工业上除铁锈常用的酸是稀盐酸、稀硫酸;除铁锈的试验现象为铁锈消失,溶液变黄,其反应方程式为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工业上再进行电镀之前,常把金属制品放在酸中浸泡一会儿,其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金属氧化物;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金属氧化物溶解后,酸溶液会继续与金属发生反应,使金属制品被腐蚀。

7.工业上常见的重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他们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CO2尔变质,其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 CaCO3 ↓+ H2O 。在实验室中除去或吸收CO2最好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其原因是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得到的石灰水浓度小,吸收的二氧化碳不彻底。实验室检验CO2必须用澄清石灰水,因为能产生明显的可是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农业 上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Ca(OH)2.

8.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燃烧的金属是铁,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 + 2O2 点燃 Fe3O4;其反应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做燃烧实验在瓶底要方少量的沙或水,其原因是防止生成物熔化后落入瓶底而炸裂。

9.实验室常见的指示剂有两种: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1).酸溶液能试紫色石蕊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碱溶液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0.在元素的学习中,有两个取决于:

(1).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如:氯原子和氯离子都属于氯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相同;氯元素和氧元素是两种不同的元素是因为他们的和电荷数(即核内电子数)不同。

(2).元素的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如: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氢是2个)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其化学性质就相对稳定;最外层电子数若<4个,在化学反应中 一般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若>4个,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

11.在原子结构的学习中,有两个等式必须记住: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2.探究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要从以下两个反面进行:

(1).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若反应物为固-液、反映条件为常温时,应选择不加热装置。如: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石灰是和稀盐酸制CO2就选用这种装置。

(2).选择气体收集装置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是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如:收集氧气可选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理由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理由是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生成碳酸。

13.有两个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他们是:AgCl、BaSO4。

14.化学上把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判断下列变化各属于哪一类:火药爆炸(化学变化) 轮胎爆炸(物理变化) 石蜡燃烧(化学变化) 玻璃破碎(物理变化) 钢铁生锈(化学变化) 汽油挥发(物理变化) 动物呼吸(化学变化) 水蒸发、水沸腾、水结冰、冰雪熔化(物理变化) 食物变质(化学变化)

15.化学上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16.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例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构成 得失电子

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化学反应微观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17.当今世界三的化石(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其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18.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然物、氧气、着火点。根据燃烧的条件导出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要促进燃烧,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达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9.初中化学中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H2)、一氧化碳(CO)、甲烷(CH4),他们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这些可燃气体之前必须检验纯度。他们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2+O2=2H2O 2CO+O2=2CO2 CH4+2O2=CO2+2H2o;鉴别这三中气体的方法是观察燃烧产物。

20.工业上的三大强酸是指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其中有挥发性的是浓盐酸、浓硝酸;

不挥发酸是硫酸。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里常用做干燥剂。人的胃液中含有极稀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当胃酸过多时,可以吃一些含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的药物,其作用是中和过量的胃酸;中和胃酸的化学方程式为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2HCl+Mg(OH)2=MgCl2+2H2O

21.实验室常用干燥剂有三种:浓硫酸(H2SO4)、生石灰(CaO)、固体烧碱(NaOH)。因为他们都有吸水性,常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水分,得到干燥的气体。但干燥CO2时决不能用固体烧碱(NaOH),因为固体烧碱(NaOH)能与CO2反应,会使二氧化碳和水中和同时被除去。CO2+2NaOH=Na2CO3+H2O

22.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方法有三种: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1).凡是不易溶或难溶于水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如收集氢气、氧气。

(2).凡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收集二氧化碳、氧气。

(3).凡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以用想下排空气法收集;如收集氢气、甲烷。

23.初中要记住以下三个重要的试验顺序;

(1).稀释浓硫酸的顺序是酸入水。

(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滴管、药匙。

(3).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每步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24.初中化学种所学的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焰有三种。

(1).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 氢气燃烧和硫在空气中燃烧。

(2).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

(3).发出蓝色火焰的是 一氧化碳燃烧和甲烷燃烧

2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必居其一,否则反应不能发生。同时,碱跟盐、盐跟盐反应是还要求:反应物必须都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

26.初中化学必须记住三种溶液的颜色:

正2价Cu的溶液是蓝色,形成的常见溶液是 硫酸铜溶液CuSO4

正2价Fe的溶液是浅绿色,形成的常见溶液是 硫酸亚铁溶液FeSO4、氯化亚铁溶液FeCl2。

正3价Fe的溶液是黄色,形成的常见溶液是 氯化铁溶液FeCl3

27.污染空气的三种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

他们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燃煤、汽车尾气等)。

防止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有:(1)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开发使用清洁能源、(3)改造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4)植树造林等。

28.污染水源的三个主要原因是:(1)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1)工业三废先治理后排放(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29.目前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导致这三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媒的燃烧、化石燃料的过渡燃烧、氟卤烃的过渡排放。

防止的有效措施有使用脱硫煤、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寻找新型制冷剂。

30.初中化学中的七个常见沉淀是:

a)氯化银 AgCl

b)硫酸钡 BaSO4

a、b是白色沉淀,即不溶于水也不容于酸。

c)碳酸钡 BaCO3

d)碳酸钙 CaCO3

c、d是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但溶于酸产生气泡。

e)氢氧化镁 Mg(OH)2

f)氢氧化铜 Cu(OH)2

g)氢氧化铁 Fe(OH)3

e、f、g不溶于水,但溶于酸而无气泡。

31.盐的溶解性各异,其中有四中常见难溶盐必须记住:AgCl、BaSO4、CaCO3、BaCO3。

32.四种离子的检验必须牢记:

(1).NH4 取样少量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证明含有NH4。

(2).CO3 取样,加稀盐酸,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SO2 取样,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4).Cl 取样,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33.分子和原子都有四个基本性质,分别是:

(1)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2)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3)分子和原子质量校、体积小(4)同种分子和原子性质相同,不同中分子和原子性质不相同

34.初中化学重要概念,物质分类概念。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不同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3).离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4).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和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5).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价做单质。

(6).化合物: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7).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元素。

(8).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9).碱:电离是生成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10).盐:由金属离子合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35.质量守恒定律: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2)元素守恒:推元素种类、算元素质量、定量推算物质的化学式。

3)原子守恒:推求物质的化学式。

36.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实验室制法:

1)氧气的主要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2)CO2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3)制取气体的重要反应:

制CO2 H2CO3=CO2+H2O(反应条件是高温,还是加热,我忘了,高人指点。)

制O2 2H2O2=2H2O+O2(反应条件(催化剂)是MnO2,画向上箭头)

‘叁’ 化学里什么物质和什么物质反应会生成沉淀

这有很多,比如硫酸和氯化钡、盐酸和硝酸银。。。。。
生成沉淀是指产物中有不易溶于水的物质,这就需要记忆溶解表

‘肆’ 化学里,哪些物质互相反应生成沉淀

复分解反应有些会产生沉淀.
我有个口诀,老师教的,很适用:
溶碱有五位:K+,Na+,NH4+,Ba2+,Ca2+
(就是后面跟OH-的,例:KOH)
硝酸盐溶无影踪
(就是后面有NO3-的都是可以溶解的。如:AgNO3)
盐酸盐除AgCl
(就是说除了AgCl
其它Cl-
的都是可以溶解的,如:FeCl3)
硫酸盐除BaSO4
(就是除了BaSO4
其它SO4
2-
的都是溶解的,如:K2SO4)
K+,Na+,NH4+
盐水中溶
(就是后面跟CO3
2-
和PO4
3-
的。如:Na2CO3)
看那种复分解反应满足上面的不,如果可以产生沉淀,就可以反应。
如:
Na2CO3与CaCl2溶液混合,由于复分解反应会造成Ca2+和CO3
2-产生沉淀,CaCO3。这就是复分解反应,就产生沉淀。
BaCl2与Na2SO4溶液混合,由于复分解反应造成Ba2+和SO4
2-产生BaSO4沉淀,复分解反应就可以产生,就产生沉淀.

‘伍’ 化学 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的条件是什么呢

这和沉淀溶解平衡有关,对于每一种沉淀而言,都有自已的溶度积(K)(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各种离子的浓度如何变化,其浓度以计量系数为幂的乘积为一常数),而在难电解质溶液中,我们把其离子浓度以计量数为幂的乘积称为离子积(Q)。EG:Q(Mg(OH)2)=C(Mg2+)乘以C(OH-)的平方

当Q=K时 ,为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
当Q<K时,为不饱和溶液,无沉淀析出。
当Q>K时,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直至饱和为止,就是你所说的生成了沉淀。

‘陆’ 初中化学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是告诉你所有沉淀的化学式的话那会有很多 我可以告诉你不容物质的规律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不容物质的规律:
酸(初中学到的):均溶解
碱:除KOH、Ca(OH)2、NaOH、Ba(OH)2外均不溶
盐:大多数溶的: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溶
盐酸盐——AgCl不溶
硫酸盐——BaSO4不溶、Ag2SO4和CaSO4微溶
大多数不溶的:碳酸盐和磷酸盐(其中阳离子是K、Na、NH4的能溶)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反应物应符合:
酸和活泼金属反应 —— 酸要是强酸
酸和碱反应 —— 至少一种能溶
酸和盐反应 —— 除碳酸盐可不溶,其余必须溶
酸和碱反应 —— 均溶
盐和盐反应 —— 均溶
生成物应符合:
生成物中必须有以下物质之一 —— 沉淀 气体 水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实用我们老师的话来说,方程式并不是用来死记的,要理解性记忆 否则即使当时背上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忘掉,倒不如背上规律去理解新的自己写出方程式。
以上呢是我们老师教我们的,我相信只要能背上,就可以很好的学习化学方程式!
我可是打了很久的哦!另外如果真的需要方程式的话我这里也有:
有沉淀的————————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气泡生成的————————————
2H2O2 +MnO2====2H2O+O2↑ 实验室制氧气,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Ca(HCO3) △====CaCO3↓+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aCO3高温====CaO+CO2↑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
Fe3O4+4CO高温====3Fe+4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黑色(铁的粉末是黑色的),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O+CO高温===Fe+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黑色(铁的粉末是黑色的),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Fe2O3+3CO)高温====2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铁的粉末是黑色的),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O+CO△====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希望采纳 !(*^__^*) 嘻嘻……

‘柒’ 化学沉淀

应该是NO2或Cl2
NO2溶于水形成HNO3,3NO2+H2O=2HNO3+NO
HNO3具有强氧化性,把SO2溶于水后形成的H2SO3氧化成H2SO4,H2SO4和BaCl2反应生成BaSO4沉淀

总反应式:
NO2+SO2+BaCl2+H2O=BaSO4+2HCl+NO

Cl2也行
Cl2也有强氧化性
SO2+Cl2+2H2O=H2SO4+2HCl
生成的H2SO4会和BaCl2反应产生BaSO4沉淀

如果通CO2,就算产生了BaCO3,BaCO3还会和HCl生成BaCl2

CO2+BaCl2+H2O=BaCO3+2HCl
因为这个反应违反了强酸制弱酸

‘捌’ 所有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

呵呵,很多的;例如: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够了吗?】

‘玖’ 可以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化学变化会产生沉淀吗

1、暖壶里的水垢是碳酸钙沉积造成的;

2、铁锅里的铁锈是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沉积;

3、厕所马桶里的污垢是碳酸钙;

4、纸张或木材等物质的燃烧,都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5、铁生锈生成了铁锈。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足够的能量;

2、正确的取向。

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

(9)化学里的沉淀是怎么生成d扩展阅读:

若从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的角度看,可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某些离子浓度发生改变。

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数量进行划分,可以把化学变化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剂(反应物)→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还原反应:氧化剂(反应物)→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表现现象发生,可以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反应发生。但要注意跟物理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氧)、产生沉淀物(明矾净水)等,只是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拾’ 可以生成沉淀的化学变化有哪些

石灰水与CO2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阅读全文

与化学里的沉淀是怎么生成d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