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个人防护用品有哪些
1为了保护头部不受到伤害,保护人的头部不受伤害或降低头部伤害的程度。头部防护用品有安全帽、矿工安全帽、电焊安全帽。
2、面部防护
预防烟雾、尘粒、金属火花和飞屑、热、电磁辐射、激光、化学飞溅等伤害面部的个人防护用品称为面部防护用品。根据防护功能,可分为防化学面屏、电焊面罩、防辐射面屏等。防化面屏一般由聚碳酸材料制成,可防熔金属化学物飞溅。
3、眼部防护
物质的颗粒和碎屑、火花和热流、耀眼的光线和烟雾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按防护种类可分为防护眼镜、护目镜两种;根据防护功能,可分为防化眼镜、防冲击眼镜、电焊眼镜、防尘眼镜等。防化学品眼镜主要用于防御有刺激或腐蚀性的溶液对眼睛的化学损伤。电焊眼镜是为了保护电焊工的眼睛而设计的,相对电焊面屏更加的方便美观。防冲击眼镜主要是对粉尘颗粒物、硬物碎屑等的防护。
4、呼吸防护
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止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经呼吸道吸人或直接向配用者供氧或清净空气,保证在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具。
防尘口罩是防止或减少空气中粉尘进入人体呼吸器官的个人保护器具。
防尘面具实际上防护功能和防尘口罩一样,也是用来阻隔外界粉尘颗粒物被人体吸入的呼吸防护用品。但防尘面具不论从使用成本和防护等级,都高于防尘口罩。防尘面具一般由过滤棉和面罩组成,过滤棉属于易耗品需要及时更换,而面罩是可以清洗后反复使用的。
防毒面具主要是保护人的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防止毒气、粉尘、细菌等有毒物质伤害的个人防护器材。空气呼吸器又称贮气式防毒面具,有时也称为消防面具。它以压缩气体钢瓶为气源,但钢瓶中盛装气体为压缩空气。
Ⅱ 个人防护用品都有哪些种类
①
安全帽类
矿工用安全帽、ABS
W型安全帽、透气性安全帽、ABS
V型透气安全帽、V型安全帽、大卫头盔
冬装、作训帽、安吉安透气安全帽、隆达901钢盔等
②
呼吸护具类
净气式呼吸护具、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简易防尘口罩、复式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导管式防毒面具、直接式防毒面具、电动送风呼吸护具、过滤式自救器、隔绝式呼吸护具;
供气式呼吸护具、携气式呼吸护、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生氧面具、隔绝式自救器、密合型半面罩、密合型全面罩、滤尘器件、生氧罐、滤毒罐等。
③
眼防护具
焊接用眼防护具、炉窑用眼护具、防冲击眼护具、微波防护具、激光防护镜以及防X射线、防化学、防尘等眼护具。眼睑部防护系列产品有:经济性轻质护目镜、聚碳酸酯防雾护目镜、防护眼镜、防护眼镜(强涂层),蓝色镜架、防护眼镜(UV防护)、防护眼镜(强涂层,UV防护)、工业标准防护眼镜。
④
防护手套、鞋
防护手套用于手部保护,主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手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石棉手套等;防护鞋用于保护足部免受伤害。主要产品有防砸、绝缘、防静电、耐酸碱、耐油、防滑鞋、防滑鞋套等。
⑤
防护服
用于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防护服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⑥
坠落具
用于防止坠落事故发生。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网。
(2)防止化学灼伤的个体防护用品有哪些扩展阅读:
1、头部防护
头部防护是止从2m~3m以上高处坠落时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以及日常工作中对头部的伤害,主要产品有安全帽,安全头盔。按材质分为玻璃钢安全帽,ABS安全帽,PE安全帽。
2、眼部防护
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的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
3、听力防护
是指长期在90dB(A)以上或短时在115dB(A)以上环境中工作时受到的伤害的防护。听力护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类。
4、脚部防护
脚部防护是指在工作中保护足部免受伤害。
5、手部防护
手部保护是指在工作中保护手部免受伤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个人防护用品
Ⅲ 个人防护用品(PPE)有哪些
PPE可按防护部位分为防护头、面、眼、呼吸道、耳、手、脚、身躯等8类,也可以依据用途分为防尘、防毒、防噪声、防高温热辐射、防微波和激光、防放射、防冲击、防机械外伤、防油、防碱、防坠落、防寒、防触电、防水和水上救生等。主要有:
1. 防护服。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及鞋盖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微波和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
2. 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有电焊工护目镜、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眼镜等。
3. 呼吸防护器。
4. 护耳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
5. 防护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塑制成的手套。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如防溶剂、耐油、耐漆、防污染、耐热,耐寒冷手套等。
6. 防护膏膜。在戴手套感到妨碍操作的情况下,可用膏膜防止手部皮肤污染。膏膜一般由药物、成膜剂、油脂活性剂乳化制成,用后用温水和肥皂冲洗,可用在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场所,如各种溶剂、油漆和染料操作时。
企业内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分发、收集和维护保养防护服务器。这样不仅可以延长PPE的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个人防护用品www.dehsm.com防护效果。耳罩、口罩、面具等用后应以肥皂清水洗净,并以药液消毒、晾干。过滤式呼吸防护器的滤料要按时更换,药罐在不用时应将通路封塞,以防失效。防止皮肤污染的工作服,用后应立即集中处理洗涤。
Ⅳ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哪些
(1)头部防护:佩带安全帽,适用于环境存在物体附落的危险;环境存在物体击打的危险。
(2)附落防护:系好安全带,适用于需要登高时(2米以上);有跌落的危险时。
(3)眼睛防护:佩戴防护眼镜、眼罩或面罩,适用于存在粉尘、气体、蒸气、雾、烟或飞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时,佩戴安全眼镜、防化学物眼罩或面罩(需整体考虑眼睛和面部同时防护的需求);焊接作业时,佩载戴焊接防护镜和面罩。
(4)手部防护:佩戴防切割、防腐蚀、防渗透、隔热、绝缘、保温、防滑等手套,可能接触尖镜物体或粗糙表面时,防切割;可能接触化学品时,选用防化学腐蚀、防化学渗透的防护用品;可能接触高温或低温表面时,做好隔热防护;可能接触带电体时,选用绝缘防护用品;可能接触油滑或湿滑表面时,选用防滑的防护用品,如防滑鞋等。
(5)足部防护:佩戴防砸,防腐蚀、防渗透、防滑、防火花的保护鞋,适用于可能发生物体砸落的地方,要穿防砸保护的鞋;可能接触化学液体的作业环境要防化学液体;注意在特定的环境穿防滑或绝缘或防火花的鞋。
(6)防护服:保温、防水、防化学腐蚀、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适用于高温或低温作业要能保温;潮湿或浸水环境要能防水;可能接触化学液体要具有化学防护使用;在特殊环境注意阻燃、防静电、防射线等。
(7)听力防护:根据《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选用护耳器;提供适用的通讯设备。
(8)呼吸防护:根据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选用。要考虑是否缺氧、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是否存在空气污染、种类、特点及其浓度等因素之后,选择适用的呼吸防护用品。
头盔注意事项
在生产现场,为防止意外重物坠落击伤、生产中不慎撞伤头部,或防止有害物质污染,工人应佩戴安全防护头盔。防护头盔多用合成树脂类橡胶等制成。我国国家标准GB2811-81对安全头盔的形式、颜色、耐冲击、耐燃烧、耐低温、绝缘性等技术性能有专门规定。
根据用途,防护头盔可分为单纯式和组合式两类。单纯式有一般建筑工人、煤矿工人佩带的帽盔,用于防重物坠落砸伤头部。机械、化工等工厂防污染用的以棉布或合成纤维制成的带舌帽亦为单纯式。组合式的主要有电焊工安全防护帽、矿用安全防尘帽、防尘防噪声安全帽。
Ⅳ 常见的化学品泄漏安全防护用品有哪些
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毒面具等
Ⅵ 常见的化学防护用具和应急物质有哪些
危化品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要针对具体的化学品特性来配备。
比如 盐酸 。我是给员工配备的专用的头盔、半面罩防毒面罩,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对油漆我是主要配备的半面罩防毒面罩。您一定要针对具体情况或者是MSDS来陪个体劳动防护用品。
应急物资的配备,也是要依据MSDS来。
还是又如盐酸,根据其应急措施。在配备聚乙二醇、4%碳酸氢钠溶液、2.5%氧化镁溶液、牛奶等药品。现场设立有洗眼器。未抢救火灾根据储存量的大小可配备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灭火器、消防栓。
一句话根据具体化学品的MSDS来进行个体防护和配备应急物资是比较靠谱的
Ⅶ 接触剧毒化学品时,常用的防护用品有哪些
个人防护措施包含: 在其他技术措施不能从根本上防毒时,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其作用是隔离和屏敝(如防护服、口罩、鞋帽、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音器等)及吸收过滤(如防护眼镜、呼吸防护器等)有毒物质。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品,可以减轻受毒物影
Ⅷ 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需要佩戴哪些劳动防护用品
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需要正确佩带防毒面具及袖套、围裙、靴套等个人防护器材,必要时应穿全身式防毒衣。
1、眼睛防护
戴上与皮肤密合的游泳镜或太阳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或有毒液滴溅入眼内。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包住头部,用毛巾扎住颈部,在口鼻处开孔。
2、呼吸道防护
装料口罩:用毛巾、纱布、旧布做成比普通口罩稍大的装料口罩,装填3~4cm厚的防毒滤料(如1~2mm的黏土粒、0.6~1.2mm的1:1生石灰和黏土混合颗粒、木炭粒、锯末,或浸10%~15%的碳酸钠等);或将毛巾铺平,把滤料倒在中央再进行折叠、缝制、安上系带;佩戴时必须固定,防止下坠和漏气。
3、消化道防护
遵照规定不得在工作场所喝水、吃东西、吸烟;工作后要脱去工作服,并洗手洗脸;事故污染区的水源、食品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4、皮肤防护
全身防护:可用雨衣、塑料布、薄膜、帆布、油布、毯子、棉大衣、斗笠或雨伞等遮住身体各部位,进行全身防护。
(8)防止化学灼伤的个体防护用品有哪些扩展阅读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保、公安、卫生、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
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4、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
Ⅸ 使用有毒挥发性化学品应佩戴什么个人防护用品
3M防毒面具,不同的挥发性溶剂应配备不同型号的防毒面具,具体型号可网络
Ⅹ 化学灼伤的预防及紧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化学灼伤的类型
人们通常把化学物质作用于机体,引起局部组织受损,并进一步导致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的过程称为化学灼伤。化学灼伤与由火焰、热流、灼热金属等“过热”直接引起的热力灼伤不同,它不单纯是指体表的皮肤灼伤,而且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罕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的灼伤。
在生产劳动和科学试验中,大多数化学灼伤都是接触对组织有破坏作用的腐蚀性物质引起的。搬运和倾倒装有化学物质的敞口容器,剧烈化学反应时溅出和溢出化学物质,或从容器里漏出与喷出化学物质是引起化学灼伤的常见的原因。因此,往往导致爆炸性损伤、喷射性损伤、流注性损伤和跌落性损伤。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化学灼伤的类型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人们所遇到的化学灼伤除酸、碱之外,还包括元素单体、化学毒性气体、刺激性化合物等等,涉及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经常引起化学灼伤的工业用化学物质就有硫酸、盐酸、硝酸、甲酸、乙酸、氢氟酸、氨、氨水、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和磷。而且灼伤部位、面积、深度、病程、预后比起热力灼伤更为复杂。
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缩短致伤物质与机体组织的接触时间,对致伤物质的接触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争取时间及时正确地处理是化学灼伤急救的关键。
化学灼伤急救的要点
化学灼伤急救的要点:一要弄清化学性致伤物质的类别、浓度、作用方式、损伤范围和程度;二要将伤者撤离现场,运送到空气新鲜处,迅速脱去污染衣服,视情况采取保暖措施;三要对症采取创面处理、吸氧、镇静、止痛、解毒、抗休克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其中创面处理应达到如下要求:清除化学致伤物质,防止由创面吸收引起中毒,防止化学物质继续作用于创面而使灼伤范围扩大、加重灼伤深度或引起感染。
(1)对于皮肤灼伤,除了个别化学致伤物质(如生石灰、电石等)外,一般主张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创面,再以中和剂中和。由于致伤性化学物质与中和剂发生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加重原发性损伤,因此持续用清水清洗比单纯用中和剂为好。冲洗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也有人主张15~30分钟左右)。冲洗完毕后,局部再用中和剂,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长,用后必须用水洗净。然后用消毒敷料覆盖创面,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当致伤物质是非水溶性物质时,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菜油等)或轻质汽油等对皮肤损害性小的溶剂进行清洗,用汽油时必须注意用量,防止吸收中毒。
(3)对于眼灼伤,要火速急救,防止贻误时机而导致失明。要用大量的水冲洗15~20分钟,水压要低,冲洗时要将眼睑翻转。还有一种方法是,将脸浸入水中10分钟左右,用力眨眼,抬头呼吸的间隔时间要短。在没有专门监护的情况下,不要用药物中和,否则可能加重眼的损伤。因为化学性眼损伤的严重程度要在灼伤后数天才能完全反映出来,因此应将伤者及时送往眼科治疗。
(4)对于消化道灼伤,可服黏膜保护剂,如蛋清、牛奶、稠米汤、面糊等,以保护食道和胃黏膜。应尽量避免呕吐而加重损伤。如伤者神志清醒并能吞咽,应让其大量饮水。
(5)酸灼伤: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5%的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中和,然后再用清水冲洗。也有人主张用5%的三乙醇胺溶液冲洗。
(6)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涤中和,然后再用水冲洗;也可用2%硼酸水湿敷。
(7)溴灼伤:用水冲洗后,用硼酸水湿敷,或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再以硫化钾溶液洗涤。
(8)氢氟酸灼伤: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或湿敷,然后涂上甘油或调上如意黄金散。
(9)苯酚(石炭酸)灼伤:用大量的水冲洗,再以70%酒精洗涤,然后用硫酸钠溶液湿敷。
(10)氧化钙(生石灰)灼伤: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肤上沾染的石灰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涤。
(11)沥青灼伤:以棉花蘸汽油或二甲苯清除粘在皮肤上的沥青,然后涂上羊毛脂。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
(1)在具有酸、碱等腐蚀性物质或有化学灼伤危险的场所应装设冲洗设备,如淋浴、冲眼喷头,并配备好必要的中和剂。
(2)要加强有化学灼伤危险作业人员的安全卫生教育,讲清危害性,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及自我保护能力。
(3)配备具有防化性能的劳动防护用品,如眼镜、面具、手套、袖套、鞋套、腿套、工作服等,并能正确使用。
(4)对有化学灼伤危险的物质盛装容器上必须有醒目的标签。
(5)对有化学灼伤危险的作业场所要设醒目的安全标志牌,提醒作业人员注意。
(6)如有可能,腐蚀物质的处理都应实行机械化或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