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判断有机物酸性强弱
酸性越强PH越小,越接近1
(1)有机化学怎么判断酸性强弱扩展阅读:
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热力学标准状况时,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显酸性,pH>7者显碱性。
pH范围在0~14之间,只适用于稀溶液,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1mol/L的溶液的酸碱度直接用浓度表示。
pH,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Søren Peter Lauritz Sørensen提出。p代表德语Potenz,意思是力量或浓度,H代表氢离子(H)。pH在拉丁文中是pons hydrogenii。
pH的定义式为:
其中[H+](此为简写,实际上应是[H3O+],水合氢离子活度)指的是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稀溶液下可近似按浓度处理),单位为mol·L-1。
298K时,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为中性。水溶液的酸碱性亦可用pOH衡量,即氢氧根离子的负对数,由于水中存在自偶电离平衡,298K时,pH + pOH = 14。
pH小于7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大于7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在非水溶液或非标准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pH=7可能并不代表溶液呈中性,这需要通过计算该溶剂在这种条件下的电离常数来决定pH为中性的值。如373K(100℃)的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 ≈ 6。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H的有效数字是从小数点后开始记录的,小数点前的部分为指数,不能记作有效数字。
测量方法
有很多方法来测量溶液的pH: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pH指示剂,不同的指示剂根据不同的pH会变化颜色,
例如:
(1)将酸性溶液滴入石蕊试液,则石蕊试液将变红;将碱性溶液滴进石蕊试液,则石蕊试液将变蓝(石蕊试液遇中性液体不变色)。根据指示剂的研究就可以确定pH的范围。
(2)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酸性或中性溶液,颜色不会变化;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碱性溶液,溶液变红。
注:在有色待测溶液中加入pH指示剂时,应选择能产生明显色差的pH指示剂。
滴定时,可以作精确的pH标准。
使用pH试纸,pH试纸有广泛试纸和精密试纸,用玻棒蘸一点待测溶液到试纸上,然后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对照比色卡也可以得到溶液的pH。上方的表格就相当于一张比色卡。
使用pH计,pH计是一种测量溶液pH的仪器,它通过pH选择电极(如玻璃电极)来测量出溶液的pH。pH计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❷ 有机酸的酸性强弱怎么判断
乙酸与甲酸不同处是连接了一个甲基,甲基是推电子基团,羟基极性被减弱,酸性变弱。换成三氟甲基,有强烈吸电子性,严重削弱了氢氧键,极性增强,是强酸Pk0.23。酸性基团一样的时候,比较连接基团,吸电子性越强酸性越强,烃基(卤代烃基等除外)基本都是推电子的,越多(大)越弱。
❸ 如何比较有机酸的酸性
一般情况是磺酸(强酸)>全卤代羧酸(强酸)>草酸(中强酸)>二卤乙酸(中强酸)>丙二酸>一卤乙酸(中强酸)>甲酸>醇酸(弱酸)>芳香酸(弱酸)>烯酸(不饱和脂肪酸)(弱酸)>饱和脂肪酸(弱酸)>酚(很弱的酸)
酸性强弱,就是电离的氢离子数,可用ph试纸,单位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量来判断。
有机化学的酸性大概可以总结为电子效应和共轭效应。
1: 电子效应,例如两个强吸电子基团连于亚甲基(EWG-CH2-EWG),从而导致亚甲基的H具有酸性。很多非芳香羧酸的酸性都可以用电子效应解释。
2: 共轭效应,除了对Ar-COOH这类结构影响外,还可以解释环戊二烯以及其衍生物的酸性(芳香稳定化)。
❹ 在有机化学中怎么样判断一个物质的酸碱性
如果是高中的话,只要记住那几种物质就够了,那十几种物质就下次给你了。
氢离子加酸根离子是酸
如H2SO4
HNO3
HCl等
金属离子加氢氧根离子是碱
如NaOH
Ca(OH)2
Cu(OH)2等
K
Ca
Na
Ba是强碱,其他金属是弱碱
Cl
SO4
NO3是强酸,CO3是弱酸
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如Na2CO3
K2CO3
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如ZnSO4
FeCl3
强碱强酸盐呈中性
如NaCl
KCl
弱酸弱碱盐呈中性
如(NH4)2CO3
❺ 有机化学酸性强弱顺序口诀
你好,顺序是磷酸>亚硫酸>醋酸>碳酸>氢硫酸 。有机强酸,是指含有有机基团的强酸。如苯六甲酸,氮硫方酸,三氯乙酸,三硝基苯磺酸等。目前最强的有机酸是三氟甲磺酸(非复合酸)。有机强酸与无机强酸最大的不同是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溶解性不高。有机强酸是含有有机基团的强酸性物质。其中以三氟甲磺酸(Pk=-14.7,已属于超酸,有时不列入)方酸(Pk1=0.52,Pk2=3.48),氮硫方酸(方酸衍生物,以氨基,巯基取代方酸上的两个羟基,Pk≤0.2,还有酸性更强的1,2-二硫方酸等),三氟乙酸(Pk=-0.23),三氯乙酸(Pka=0.64),苯六甲酸(Pka1=0.68)和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Pk=0.29)为代表。
❻ 有机化学中如何判断化合物酸性
酸性:羧基、磺酸基上的氢,酚羟基的氢,醇羟基的氢(微弱),拉电子基团的α-氢。
❼ 有机物酸碱性强弱关系如何判断
可通过比较负离子的稳定性来判断酸性强弱
分析中心原子电子云密度大小及空间效应来判断碱性强弱
运用有机物的酸碱性可在有机化学中分离化合物,比较物质反应活性的差异等
❽ 如何比较有机化合物中的酸碱性强弱
可通过比较负离子的稳定性来判断酸性强弱分析中心原子电子云密度大小及空间效应来判断碱性强弱
运用有机物的酸碱性可在有机化学中分离化合物,比较物质反应活性的差异等
答案补充
1、通过分析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可确定酸碱性
诱导效应影响物质的酸碱性:一个物质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大,它的酸性越强.而给出质子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失去质子形成负离子的周围的取代基对电荷的分散能力.形成的碳负离子的电荷愈分散,给出质子的能力就愈强,也就愈稳定.因此,任何使电荷分散的结构因素,都能使碳负离子稳定性提高,反之则稳定性降低.一般来说,吸电子的取代基可提高有机物的酸性,而给电子的取代基会降低其酸度.
共轭效应也会影响酸碱性.在共轭体系中,电子离域扩大了电子运动的范围,使体系稳定.羰基化合物中的羰基是极性的双键,由于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作用,使它的α-氢具有一定的酸性.但不同化学环境的α-氢酸性不尽相同.
2、对于结构不相似的有机物可以通过一些反应比较化台物的酸碱性
有些化台物它们的结构差异较大,通过电子效应的空间效应比较难以确定它们酸碱性的关系,如:乙炔钠、氨基钠、氢氧化钠,这三个化合物都是碱,它们的碱性强弱顺序不是一看就知道的,但可以通过文献中已有的有关反应进行比较,有机化台物的酸碱性就一目了然了.
HC=CH
+NaNH2一一HC=
CNa
+
H3
HC==CNa
+H
O
——一HC==CH
+NaOH
从上面不难看出,根据强碱弱酸反应得弱酸弱碱的规则,氨基钠的碱性比乙炔钠要强,而乙炔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钠的碱性强,另一方面,也说明乙炔的酸性比氨强,而乙炔的酸性比水弱.知道这一点以后,我们不难理解有关乙炔钠及其他一些碳负离子参与的反应常常必须是无水条件下进行的.通过一些反应来确定化台物之间的酸碱性关系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总之,判断有机化台物的酸碱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对结构相似的有机物,可通过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与共轭效应)比较它们的酸碱性大小;对结构不相似的有机物,则应根据文献中的有关反应来判断它们的酸碱性.
❾ 怎么判断有机化合物的酸性
1、有机化合物能溶于水并能释放质子形成H3O+(水合氢离子)的物质也是酸。
2、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羧基是羧酸的官能团,除甲酸(H一COOH)外,羧酸可看做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羧基取代后的衍生物。
酸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导电,其导电性质与其在水中电离度有关。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导电;部分酸在水中离解为正负离子,可导电。
在有机酸的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或醋酸铅或氢氧化钡溶液时,能生成不溶于水的钙盐、铅盐或钡盐的沉淀。如需自中草药提取液中除去有机酸常可用这些方法。
(9)有机化学怎么判断酸性强弱扩展阅读:
根据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度的大小,有强酸和弱酸之分 ,一般认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盐酸、硝酸;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乙酸、碳酸。
而羧酸在自然界中常以游离状态或以盐、酯的形式广泛存在。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衍生物叫取代羧酸。重要的取代羧酸有卤代酸、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等。
化合物中的一部分参与动植物代谢的生命过羟,有些是代谢的中间产物,有些具有显着的生物活性,能防病、治病,有些是有机合成、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工业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