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有哪些
初中化学实验有哪些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热,有白雾生成。
2、铁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3、钾在纯氧中燃烧,有浅紫色火焰,产生黄色固体。
4、镁在氮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产生淡黄色固体。
5、氢气在溴蒸汽中点燃,放出热量,红棕色逐渐褪去,产生白雾。
6、镁与氯化铵的反应。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当加入镁粉之后,镁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铵根离子的水解产物——氨水,受热之后,则发生分解。故此反应可以得到两种气体。
7、铜与氧气的反应。铜是不太活泼的重金属,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加热时能产生黑色的氧化铜,如果继续在很高温度下燃烧,就生成红色的CuO。
2. 化学反应伴随的现象四个实验
剧烈燃烧,有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溶液变红
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蓝色的沉淀
3. 我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会伴随哪些现象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颜色改变、 产生沉淀以及生成气体等一些现象,有的还有伴随能量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有的还有火焰、烟、雾等现象,但物质变化中有这些现象的发生时,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如发光、 放热现象中,电灯通电时发光发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4. 化学变化伴随着的现象有哪几种
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
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等现象。
5. 化学反应一般伴随哪些现象
化学反应一般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根据化学键理论,又可根据一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来判断其是否为化学反应。
(5)化学实验伴随哪些现象扩展阅读:
在盐酸的作用下,紫甘蓝的颜色从紫色变成红色。这幅作品出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化学摄影系列《美丽的化学》。拍摄时,不同化学物质在接触后幻化出绚烂的色彩和纹理,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现代绘画作品。
据悉,参加拍摄的3位教授首先进行小规模实验,熟悉和掌握拍摄技巧和时机,而后进行实拍。完成拍摄后,他们将照片上传到自己的网站,照片一经上传便吸引了大量眼球。《美丽的化学》系列展示的化学反应包括沉淀、结晶、起泡和金属置换。
为了保证拍摄的安全,他们并没有选择存在潜在危险性的化学反应。整个拍摄计划的第一步是进行研究,挑选合适的化学反应而后进行实验,确保这些化学反应能够呈现出值得拍摄的美感。确定合适的化学反应后,他们会对各种反应参数和拍摄参数进行优化,确保能够捕捉到完美的画面。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时往往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出现。
1、发光、放热举例: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实质为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进行的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并以火焰的形式出现。
2、颜色变化举例:
铁生锈。纯铁块是白或是银白色,生锈后,铁块变成棕红色。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成为氧化物。
3、放出气体举例:
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这是因为浓硫酸与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4、生成沉淀举例: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
(6)化学实验伴随哪些现象扩展阅读:
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特征:
1、化学变化会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所以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表现现象发生,可以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反应发生。
3、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7. 化学反应中常伴有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同时发生吗,它们在化学实验中重要作用是什么
在化学反应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这些现象往往同时发生,它们在化学实验中重要作用是判断反应发生情况
8. 化学反应实验中常伴有各种现象,常见的有什么、什么、什么、什么等现象
颜色 温度 发光 产生新物质
9.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相应现象归纳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2MgO白色信号弹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2CuO 铜丝变黑,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氧气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2H2O 高能燃料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2P2O5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现象:(1)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2)放出热量(3)发出白光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SO2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 空气污染物之一 煤气中毒的原因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2CO2 煤气燃烧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CO2和水反应(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H2SO3SO3 + H2O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现象: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粉末 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有灼热感
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 Na2O溶于水:Na2O + H2O==2NaOH
K2O溶于水:K2O + H2O==2KOH BaO溶于水:BaO + H2O ==Ba(OH)2
14、2Hg + O2 2HgO
现象:银白色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实验
15、2Cu + O2 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氧气
分解反应:
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O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H2:O2=2:1(体积比)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3 2KCl + 3O2 ↑
4、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 O2↑
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2H2O2 2H2O + O2↑
现象: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加热氧化汞:2HgO 2Hg + O2↑
现象:红色固体变为银白液体,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7、锻烧石灰石:CaCO3 CaO+CO2↑ 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 + CO2↑ 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置换反应: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1、锌和稀HCl(稀H2SO4)反应:Zn+2HCl==ZnCl2+H2↑ 实验室制备氢气
2、镁和稀盐酸(稀H2SO4)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
3、铝和稀盐酸(稀H2SO4)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1-3的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4、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5、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4-5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6、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 ==Cu+FeSO4 镀铜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指的是此反应)
7、锌片放入CuSO4溶液中:CuSO4 + Zn == ZnSO4 + Cu 镀铜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8、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镀银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9、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4Fe + 3CO2↑冶炼金属
1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2Cu + CO2↑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12、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 2Fe+3H2O
13、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H2 + CO水煤气的制法
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锈逐渐溶解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铁器除锈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ZnO+2HNO3==Zn(NO3)2+H2O 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Cu(OH)2+H2SO4==CuSO4+2H2O蓝色固体逐渐溶解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Ba(OH)2+H2SO4===BaSO4↓+2H2O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生成
Al(OH)3 + 3HCl ==AlCl3 + 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3、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CO2 除水垢
Na2CO3+2HCl===2NaCl+H2O+CO2↑ 泡沫灭火器原理
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Cl+AgNO3===AgCl↓+HNO3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检验溶液中的Cl-
H2SO4+BaCl2===BaSO4↓+2HCl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检验SO42 -
NaHCO3+HCl===NaCl+H2O+CO2↑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泡沫灭火器原理
4、盐1+盐2 → 新盐1+新盐2
KCl+AgNO3===AgCl↓+KNO3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BaCl2+2AgNO3===2AgCl↓+Ba(NO3)2
5、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蓝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红褐色沉淀,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
NaOH+NH4Cl===NaCl+NH3↑+H2O
现象: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NH4+
其它反应:
1、CO2通入澄清石灰水:CO2 +Ca(OH)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运用于CO2的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2、氢氧化钙和SO2反应:SO2 +Ca(OH)2==CaSO3+ H2O
3、氢氧化钠和CO2反应(除去CO2):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NaOH和SO2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废气
5、氢氧化钠和SO3反应(除去SO3):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 +碱 -----盐 + 水
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CO2 + 2H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2CO2 + 3H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CO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2Fe + 3CO2 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现象:红色粉未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CO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4CO 3Fe+4CO2 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11、光合作用:6CO2 + 6H2O C6H12O6+6O2
12、葡萄糖的氧化:C6H12O6+6O2 === 6CO2 +6H2O
10.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主要有哪些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有发光、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
如燃烧会伴随发出光亮;铁和稀盐酸反应溶液会有颜色变化;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沉淀出现;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会放出气体。
注意化学变化中出现的现象和物理变化中的现象有时候很类似,注意区分,不要混淆。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足够的能量;
(2)正确的取向。
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
(10)化学实验伴随哪些现象扩展阅读:
若从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的角度,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还原反应又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或偏离。
氧化反应:
还原剂(反应物)→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还原反应:
氧化剂(反应物)→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若从反应的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包括燃烧、中和、金属氧化、铝热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
吸热反应指的就是化学上把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