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学品检测分析下要多少费用
成分分析指通过仪器分析微观谱图及辅助化学分析方法对产品或样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对各个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㈡ 理化试验包括哪些试验项目
回答如下:
1:理化试验包括:化学分析,物理试验、金相检验。
2:化学分析通常包括材料的成分检验 ,物理试验一般包括:硬度、强度、屈服、塑性等物理参数, 金相检验通常包括金相组织的宏观检验等。
㈢ 分析测试试样
(1) 土壤和松散沉积物试样
试样包装应避免污染。可以用干净的布袋、玻璃器具等,切忌用塑料袋包装。
试样量要根据待测项目和试样中目标有机质的含量确定。一般情况下,应保证脱水后的质量在50~200g。
(2)烃源岩分析试样
采野外剖面试样要去掉风化层,要洗去泥沙,尽量选取新鲜岩样;钻井岩心试样要洗掉泥浆,岩屑试样要有层位代表性。
试样包装应避免污染。可以用干净的纸、布、玻璃器具等,切忌用塑料袋包装。
试样量要根据待测项目和试样中目标有机质的含量确定。一般情况下,常规地球化学分析项目需50~200g。
(3)原油试样
试样要具有层位代表性或区域代表性。
试样的包装要避免污染,最好用玻璃器具包装,用于地球化学项目测试的试样切忌用塑料器具包装。由于原油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和挥发性,包装物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一定的耐压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在进行脱水和脱砂处理后包装。
试样量要根据待测项目确定。对于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约需0.5~2.0g;对于物性分析,试样量需求较大,一般需要50~200g。
(4)油田水分析试样
试样要具有层位代表性或区域代表性。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取样器具,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取样。
试样的包装要避免污染,最好用玻璃器具包装。由于油田水中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挥发性烃类物质和硫化氢等腐蚀性物质,包装物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压能力和抗腐蚀能力。
试样量要根据待测项目和目标物的含量确定,一般不少于1000mL。
(5)气体分析试样
试样要具有层位代表性或区域代表性。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取样器具,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取样。
气体试样的包装要求很高。由于油田天然气中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硫化氢等腐蚀性物质,包装物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压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同时,还要避免污染。用于轻烃(C1~C7)分析的岩屑、土壤、松散沉积物试样可采用密封器具包装;低压气样可用倒置玻璃瓶包装,并用饱和食盐水密封;高压气样应用高压钢瓶包装。
试样量要根据待测项目和目标物的含量确定,对于气体试样,在常温常压下应不少于250mL。
(6)微体古生物分析试样
野外剖面样品要去掉风化层,采集新鲜岩样;钻井岩心样品要洗掉泥浆,岩屑样品要有层位代表性。
用纸袋或塑料袋包装,必要时可用棉花等软物包好后再用纸袋包装。
根据待鉴定的微体古生物门类的不同,所需试样量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需要100~200g。
(7)岩石矿物及岩石物性分析试样
储、盖层样品的采集密度可根据时代、层位以及分析目的不同,以及有关分析项目的要求而定。
用于单井储层评价的试样要兼顾砂岩、碳酸盐岩及泥岩3部分,并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岩石岩性的变化情况、非均质程度、所代表的深度,采集有代表性的岩心并妥善保存。
(8)油气饱和度分析试样
应用铝箔纸或塑料纸包装蜡封保存。其他一般试样装试样袋(布袋或纸袋)保存。
(9)试样的管理与保存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试样应按顺序统一编号。
原则上所有的试样都应在5℃以下温度下保存,并避免强光照射。根据分析项目要求,不同性质试样还应遵循相关的储存时间限制。72.1.2 分析测试结果
(1)分析测试时间
油、气、水试样分析测试应在自收到试样之日起5~7d内完成,若遇稠油等特殊试样,可适当延长5~7d。
油气化探试样的分析测试应在30d内完成。
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测试项目可在30~45d内完成。干酪根分析、岩石矿物和物性分析项目的完成时间可适当延长。
(2)分析测试成果报告
应根据不同分析项目的具体要求,提交符合各项质量要求的分析测试成果报告,其中应包括最终的定性和(或)定量分析结果,以及必要的原始数据、图谱和照片等。
所有的分析测试完成后,都应保留有至少可供两次分析测试的原始试样量,并将完整的原始数据记录保留一年以上,备复查之需。
㈣ 我有一个液体化工产品要分析化学成分、检测组成成分、检测含量,就是化学组成、分析配方,请教高人指点!
液体化工产品要分析化学成分、检测组成成分、检测含量,此时需要去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来检测。㈤ 用做化学分析的液体样品至少要多少质量
打上去的时候上下行有点篡格,所以看的时候(2)中化学式下的数要往后篡一下……(1)除去烧杯质量之后:稀硫酸铁粉样品剩余物甲250g24g273.2g乙200g26g225.2g丙200g24g223.2g250g-200g=50g,273.2g-223.2g=50g,50g=50g,所以甲的稀硫酸剩余26g-24g=2g,225.2-223.2g=2g,2g=2g,所以乙的铁粉样品剩余综上,丙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样品中铁粉恰好完全反应(2)由丙同学的实验计算:H2SO4+Fe=FeSO4+H2561522生成H2的质量:200g+24g-223.2g=0.8g样品中Fe的质量:(0.8/2)*56=22.4g样品中Cu的质量:24g-22.4g=1.6g铁粉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6/24g)*100%=6.67%(3)生成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0.8/2)*152=60.8g生成H2SO4溶液的质量:223.2g-1.6g=221.6g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8/221.6)*100%=27.44%
㈥ 液体成份的检测
液体检测的几种方法,液体检测方法有许多种,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食品的性质来选择。
常采用的检测测定方法如下:
1、热干燥法: ① 常压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 ② 真空干燥法(有的样品加热分解时用); ③ 红外线干燥法(此法用的广泛); ④ 真空器干燥法(干燥剂法);
2、蒸馏法
3、卡尔费休法
水分活度AW的测定 下面我们分别讲述测定水分的方法。
特点与原理 ⑴ 特点:此法应用最广泛,操作以及设备都简单,而且有相当高的精确度。 ⑵ 原理:食品中水分一般指在大气压下,100℃左右加热所失去的物质。但实际上在此温度下所失去的是挥发性物质的总量,而不完全是水。
2、干燥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对食品而言): ⑴ 水分是唯一挥发成分 这就是说在加热时只有水分挥发。例如,样品中含酒精、香精油、芳香脂都不能用干燥法,这些都有挥发成分。 ⑵ 水分挥发要完全 对于一些糖和果胶、明胶所形成冻胶中的结合水。它们结合的很牢固,不宜排除,有时样品被烘焦以后,样品中结合水都不能除掉。因此,采用常压干燥的水分,并不是食品中总的水分含量。 ⑶ 食品中其它成分由于受热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例:还原糖+氨基化合物 △→ 变色(美拉德反应)+H2O↑ 还有 H2C4H4O6(酒石酸)+ 2NaHCO3 → NaC4H4O6(酒石酸钠)+2H2O+2CO2 发酵糖(NaHCO3+KHC4H4O6) △ →H2O+CO2+ NaKC4H4O6 高糖高脂肪食品不适应 只看符合上面三点就可采用烘箱干燥法。烘箱干燥法一般是在100~105℃下进行干燥。
㈦ 化学成分分析要多少材料
主成分分析需要多少样本,主成分分析需要分析10几个样本,分别需要血清等进行分析。
㈧ 化学分析室需要千分之一天平的试验有哪些
需要的天平的精度是对于取样量的大小和要求要达到的分析结果有关的.
现在化验室用的一般都是精确到0.0001g的分析天平,控制的一般的取样的误差为,千分之一左右,所以,千分之一的天平至少称样量为1克.
㈨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9)液体化学分析需要多少试验扩展阅读:
药品取用
取用原则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如果需要知道药品的味道可以用手轻轻的扇一下来闻取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Na、K放回原瓶)
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的取用:药匙、镊子或纸槽;一横二送三慢立
(2)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等器具或用倾倒法。倾倒法: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试管倾斜,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3)特殊药品的取用:①钠和钾等活泼金属应用镊子取出,用滤纸吸干煤油,余下的放回原瓶;②白磷应用镊子夹持住白磷,用小刀在水下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