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产养殖火碱使用方法
火碱的使用方法
火碱又称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一种高腐蚀性的强碱,那么火碱的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
方法
1
/6
碱通常被用在工业、染料、人造丝等方面,易溶于水,可增强水的导电性。也是比价常见的化工品之一。工业上用的火碱是白色不透明的固体。有块状、粒状和棒状等。 工业火碱对人体危害巨大,属于剧毒化学品,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只需食用1.95克就能致人死亡。
所以工业上用要带,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2
/6
火碱用来用作防潮剂是比较常见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火碱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要进行抛弃,而这时候注意的是火碱不应该放置的时间过长,容易对其他的物体产生一定的伤害作用,而且使用火碱当住防潮剂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建议选择其他的物品来进行防潮,火碱的腐蚀作用是比较强大的,所以在使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防止溅到自己的身上,火碱用来搽拭油烟机的话效果比较好。
3
/6
火碱有极强的吸潮性。如果是高温煅烧用,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并进行煅烧,不宜长时间放置。
4
/6
配制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搅拌,一面火碱在溶解过程中因为释放大量的热而融化板结在容器底部,另外火碱有极强的腐蚀性,溶于水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大量使用时一定要通风或戴上防毒面具。
5
/6
烧碱溶液消毒时,烧碱溶液的杀菌力常随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加强,所以用热溶液消毒效果好。在烧碱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食盐),能提高杀菌效果。
6
/6
由于烧碱溶液是强碱,消毒时应注意消毒人员的防护,以免灼烧人、畜,对纺织品和金属器械有腐蚀性,因而不适宜对这些物品消毒。在用烧碱溶液对畜禽舍和用具消毒半天后,须用清水冲洗,以免烧伤畜禽蹄部或皮肤
B. 请问有谁知道剧毒化学品的管理方法及销毁方法。非常感谢,谢谢!
危险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严格危险品的保管、发放、使用、处置,防止意外流失,造成不良后果和危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
本公司所有使用危险品的场所及相关人员
3、职责
3.1仓储部对危险品的存放以及发放负责。
3.2各部门经理对危险物品的领用及使用控制负责。
3.3各使用人员对危险品的使用负责。
4. 定义
4.1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
4.1.1易爆和不稳定物质: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4.1.2氧化性物质: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4.1.3可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酒精、丁酮等。
4.1.4有毒物质:奈酚、苯类物质等
4.1.5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等。
4.1.6放射性物质。
5. 管理制度
5.1危险品的存放要求
5.1.1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有通风口的铁柜(壁厚1mm以上)中;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
5.1.2 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5.1.3 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5.1.4 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5.1.5 药品及药品柜均应避免阳光直射及靠近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5.1.6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模糊或掉落时应立即更换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5.1.7化学试剂应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剩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5.1.8剧毒品仓库和保存箱必须由两人双锁管理,取用时两人同时到场开锁。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做好仓库温度控制与通风调解。
5.1.9严格执行化学试剂在库检查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
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5.2 危险品的发放
5.2.1对危险品发放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时有准确登记(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且必须有部门经理签字。
5.2.2对剧毒品的领用必须是双人领取,双人送还,且必须有部门经理签字,否则剧毒品仓库保管员有权不予发放。
5.2.3领用危险品试剂时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若有剩余须立即退库。领用剧毒品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
5.3 危险品的使用
5.3.1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清楚看到工作地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5.3.2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处进行。
5.3.3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5.3.4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必要时用水冷却。
5.3.5操作人员在紫外灯灭菌前,应确认室内无人后方可开启。
5.3.6分析人员在做碳酸线CO2压力操作时,应选离人处以免撞伤人。
5.3.7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5.3.8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
5.3.9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化验室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品控经理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
5.3.10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戴防护用具(如戴上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衣服等)。
5.3.11对使用有毒品后产生的废液不准随便倒入水池内,应倒入指定的废液桶或瓶内。废液必须当天处理不得存放。产生的废液要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要建立废液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液量、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地点、处理人。
C. 氰化亚铜怎么无公害处理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氰化亚铜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根据硫化亚铜的ksp常数远远小于氰化亚铜、氢氧化亚铜的性质,利用可溶性硫化盐对氰化亚铜进行沉淀,得到含铜沉淀及含氰滤液。含铜沉淀在后续清洗表面残留氰化物后氧化成高纯度氧化铜产品,含氰滤液可通过车间现有的破氰工艺和设备安全处置,最终实现氰化亚铜的无害化处理。
D. 配置有毒化学品进行溶解可以在局部没有排风的地方进行吗
要先看看这个有毒物质溶解时是否会挥发出毒性成分的东西,如果没有的话,没排风问题也不大。
尽量注意的是要戴手套和口罩穿白大褂,挥发性的一定要有抽风装置,还有就是室温不要太高,保持在25度左右,温度低可以减少有毒物质的挥发,配置完试剂后要及时洗手,一般实验室都必须配备有洗眼器。
E. 什么是剧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的认识
剧毒化学品是指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保、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一般是具有非常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含农药)和天然毒素。
共335种。
F. 氰化钠制法
碳(石墨)和氨气在烧瓶共热,生成氰化氢和氢气,冷却(冰箱)氰化氢冷凝为液态低温放气加碱转化为氰氢酸盐;或者碳酸钾和尿素在煤气灯共热产物为熔融氰酸钾(易挥发剧毒,小心!)加水溶解通二氧化碳转化为氰酸,自然分解为氰化氢和氧气--副反应可能导致(CN)2产生。
氰化物的毒性主要来自氢.氰.酸而不是氰..根离子,故判断氰化物的毒性,应该看一定质量的该物质平衡状态下能产生出多少氢氰酸。
(6)剧毒化学品怎么配制扩展阅读:
在氧的参与下,能溶解金和银等贵金属,生成络合盐。为剧毒化学品。
与酸不共存,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在潮湿的空气和水中可能分解。有氧条件下热分解产生氰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烟雾。
与硝酸盐、亚硝酸盐、氯酸盐反应剧烈,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遇酸会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在潮湿空气或二氧化碳中即缓慢发出微量氰化氢气体。
G. 应急药品配置点及药品使用方法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周边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通报,并组织部分人员(根据工作面情况),保护好现场、擦),及时启用紧急救助水龙头,用皮管对准皮肤冲洗,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用相应材料吸去堆积液体(注意,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实验室若发生易燃化学物品的燃烧事故,不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均可出手实施紧急救助,并告知毒气状况,尽可能转移易爆,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药品的特种溶剂、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并及时送医院诊治、烧伤(如浓硫酸)事故后:不能摸、实验室大楼工作人员进行疏散,常备防毒口罩及相应防护用具,立即用生理盐水配置的相应药水洗涤眼睛,然后及时迅速地送往医院处理。
8、发生化学毒气泄漏事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周边研究所或实验室进行通报。对于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实验室。同时,向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化工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2、对于目前没有喷淋、洗眼设施的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剧毒品性能,寻找该剧毒品的解毒方法,并准备相应的药物(见附件1: 常见特效解毒剂及用途)或催吐药物。
2、实验室应根据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特性,准备洗眼用药物,下载相应视频观看)、用水稀释等手段减轻或消除环境中有毒物质的浓度,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报告。
10,进行适当处理后采用人工呼吸,可进行同样处理,持灭火器、沙桶及其他灭火器材,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及时报告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启动化工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迅速有序地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
14、突发性不可抗拒的雷电。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报告。
13、关闭气源阀门。对其他工作人员,应进行紧急疏散工作。同时、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并迅速送往医院治疗。也可通过排风,了解和掌握常规的急救方法。一旦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按情况、当化学危险气体爆炸事故发生时,应马上切断现场电源、关闭气源阀门、仪器设备用电或线路发生故障着火时,应立即切断现场电源,将人员疏散,并组织人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报告,应设立紧急救助水龙头加皮管和专用洗瓶(洗眼用),有可能的话将其他易爆物品迅速转移。根据气体是否有毒来确定是否用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扑火,首先确保人身安全、对于有毒化学气体、毒性较大且具有一定挥发度的有机化学品的使用,应建立实验通报制度。使用这些化学品的实验室应在实验前向本所实验室主任。应根据实验室具体实验情况,判断是否马上切断现场电源,不得随意用水灭火,以免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若气体有毒或火势难以控制,应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周边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或周边研究所安全责任人,不得挪作他用。
4、化工系师生员工应积极观看相关的急救视频(可通过化工系网站-安全、环保宣传窗连接实验室与设备处网站、有毒化学品名称等信息,以便有所防备(具体参见化工系结合学科特点的特殊管理办法(试行))、医用生理盐水、普通创伤处理物品,进一步组织疏散、保护人身及财产安全,并作好善后工作,向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向校保卫部门报火警。若救援人员发现火势无法有效控制,应立即向消防部门报火警并启动化工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
7。一旦发生毒气泄漏,即可有序、迅速撤离。
6、发生化学强腐蚀烫、撤离工作。
9、发生化学毒气中毒事故后,施救人员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嘴。发生化学物品液体、固体等中毒事故后、鼻、有毒物品,迅速撤离现场到安全地带。
11、指挥,及时有序地疏散相应人员,对现场已受伤人员作好自助自救、抢救受伤人员或进行自助自救。
5,应立即启用应急洗瓶、水灾、地震、房屋垮塌等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实验室现场人员应迅速组织,立即将人员疏散、安全管理人通报实验进行时段、对眼睛内溅入酸碱类化学品后1、实验室应设立常备药箱。并向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并启动化工系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下、有机物或能与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药品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子扑灭
H. 火碱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火碱有极强的吸潮性。如果是高温煅烧用,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混合均匀并进行煅烧,不宜长时间放置。配制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搅拌,一面火碱在溶解过程中因为释放大量的热而融化板结在容器底部,另外火碱有极强的腐蚀性,溶于水时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大量使用时一定要通风或戴上防毒面具。
火碱危害有哪些
工业火碱对人体危害巨大,属于剧毒化学品,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只需食用1。95克就能致人死亡。如果食用了含工业双氧水的食品,不仅会强烈刺激人体胃肠道,还存在致癌、致畸形和引发基因突变的潜在危害。
火碱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烧碱溶液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烧碱溶液的杀菌力常随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加强,所以用热溶液消毒效果好。
(2)在烧碱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食盐),能提高杀菌效果。
(3)由于烧碱溶液是强碱,消毒时应注意消毒人员的防护,以免灼烧人、畜,对纺织品和金属器械有腐蚀性,因而不适宜对这些物品消毒。在用烧碱溶液对畜禽舍和用具消毒半天后,须用清水冲洗,以免烧伤畜禽蹄部或皮肤。
I. 什么是剧毒化学品请列出常见的剧毒化学品五种
氰、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氰化银钾。
剧毒化学品是指,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环保、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的剧毒化学品目录中的化学品。一般是具有剧烈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
剧烈急性毒性判定界限:急性毒性类别1,即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大鼠实验,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50mg/kg,吸入(4h)LC50≤100ml/m(气体)或0.5mg/L(蒸气)或0.05mg/L(尘、雾)。经皮LD50的实验数据,也可使用兔实验数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购买剧毒化学品,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购买凭证购买;
(二)单位临时需要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凭本单位出具的证明(注明品名、数量、用途)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申请领取准购证,凭准购证购买;
(三)个人不得购买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
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不得向个人或者无购买凭证、准购证的单位销售剧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不得伪造、变造、买卖、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不得使用作废的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
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的式样和具体申领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
J. 跪求怎么配,碱性碘化汞钾试液是知道怎么配的,但是中间那个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是怎么配的
碱性碘化汞钾试液配制:取碘化钾10g,加水10ml,溶解后,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m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的水稀释使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
氯化汞饱和溶液配制:氯化汞的溶解度大约在7-8克之间。欲配制氯化汞饱和溶液可以根据100克水加入氯化汞8克的比例来配制。充分搅拌,静置后观察溶液中有少量晶体,此时的溶液为氯化汞的饱和溶液。
化学性质
碘化汞钾可以和氯磺酸反应,生成四氯磺酸根合汞(II)酸钾(K2[Hg(SO3Cl)4])。
向热浓氯化汞溶液中加入浓碘化钾溶液,直至产生的碘化汞沉淀全部溶解为止,生成碘化汞钾。过滤,再加入氢氧化钾和少量的氯化汞,冷却、稀释,便得到奈斯勒试剂。
检验铵根离子。在试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钾,然后煮沸,将沾有奈斯勒试剂的滤纸放在试管口检测逸出气体中是否有氨气。如果没有干扰离子可以直接往试液中加入奈斯勒试剂检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碱性碘化汞钾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