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学)完全燃烧放出热量怎么算
很明显a是错误的。放热反映指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只能说燃烧反映属于放热反映、放热反映有很多种的。像(1)所有燃烧或爆炸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多数化合反应。
(4)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生成h2的反应。
(5)物质的缓慢氧化。
(6)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都是放热反应
❷ 化学中K、Q的计算公式及相关的平衡变化
1、K: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考虑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
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一般有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mA+nB⇋pC+qD
K=( (C)^p * (D)^q )/( (A)^m * (B)^n );其中:(A)、(B)、(C)、(D)等表示 物质A、B、C、D的平衡时的浓度。
2、Q:浓度商,表示反应进程。任意时刻都有浓度商Q,但仅平衡时为K。
计算公式与K相同,式中(A)、(B)、(C)、(D)等表示 物质A、B、C、D在该时刻下的浓度。
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Q<K: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2)q化学怎么算扩展阅读
一、化学平衡常数K的应用
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相反。
2、利用K值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温度升高,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二、影响因素
在中学阶段,通常认为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吸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放热反应则相反。但是严格说来,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是温度与压力的函数,对于不同的化学平衡常数,其情况也有所不同。
在气相反应中,所有的标准平衡常数都只是温度的函数。如果气体是理想气体,那么此时其经验平衡常数也只是温度的函数。但对于非理想气体,平衡常数受温度和压力的共同影响。
理论上,只要有凝聚相(固体或者液体)参与的反应,都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但是,在压力变化范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忽略压力对凝聚相体积变化的影响,即可以忽略压力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❸ 化学里q的单位
△H,不是△Q,这个表示的是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情况,每摩尔,或者特定摩尔某物质,反应后的能量变化情况,焦耳每摩尔,但是高中常表现为千焦每摩尔
❹ 高二化学中的Qc是怎么算的
qc是浓度商,按溶度积ksp或者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计算,k或者ksp是平衡时的qc,qc可以是任一时刻。
❺ 浓度商Q计算公式
浓度商Q计算公式: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浓度商(压力商)化学反应任意时刻,产物浓度(分压)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分压)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称为浓度商(压力商),用符号Qc(QP)表示。
在温度一定时,K为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K=称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对于有纯固体或溶剂参加的反应,它们不列入浓度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
❻ 高中化学K与Q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吗
1,40秒时cNO2=0.1molL-,化学反应速率公式 v=浓度的变化量/时间变化量=0.01/40=0.0025 2。BD A 反应速度就是按方程式的各项计量数的比例,不管是不是达到平衡。 C 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质量/体积 ,这样密度始终不变,与平衡没关系 BD 颜色和压强,显然没有达到平衡就会再改变。不再改变说明平衡 3,反应达到平衡后降温N2O4浓度升高,即平衡逆向移动,棕色NO2浓度降低,这样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降温,平衡向减弱降温的方向,即升温即放热方向移动,这个降温就逆向移动,说逆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❼ 物理化学热量Q的公式
第一种q=Q/m。第二种Q=cm△t。Q=vq。
Q=cm△t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不止是放出的热量,还表示吸收的热量.m是该物质的质量(要用小写字母)c是该物质的比热容。
即每千克物质升高或降低1℃时,物体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t是物体温度的变化量一般物质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热量q介绍:
如供热系统向热用户提供相同的热量Q时,供回水温差Δt= tg-th与循环水量G成比例关系。即系统的供回水温差大,则循环水量就小,水泵的电耗就会大大降低。公式用途:直供系统或间供系统的二级管网,也都存在着运行温差过小的问题。
用户的室内采暖系统一般按供回水温差25℃设计,但实际运行的温差都在20℃以下,有的甚至只有10℃左右。因此存在着大量电能浪费问题。二级管网和室内采暖系统的节能潜力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