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学除杂过程
1.饱和氯化钠溶液
2.饱和亚硫酸钠
3.都通过
NaOH
溶液,下面用方程式表示: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这样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固定在
NaOH
溶液,再加入稀硫酸,就会反应出二氧化硫,Na2SO4
是不会反应的。这样,三氧化硫就被除掉了。只要把二氧化硫收集起来就大功告成了。
4.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三氧化二铝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与氧化镁反应
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NaAlO2
称偏铝酸钠
可溶与水)反应充分完全后,过滤一下溶液,将氧化镁用清水多洗几次最后烘干即可得纯净氧化镁
5.可以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Na2CO3+CO2+H20----2NaHCO3
‘贰’ 请问化学里面除杂是怎么除 ,我搞不清楚这个问题。
除杂就是把需要的保留,杂质利用化学、物理过程除去啊
比如含有泥沙的水,要水的话,泥沙是杂质,过滤就行
又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要除去二氧化碳的话,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即可,若要除去一氧化碳则让混合气体通过炙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会变成二氧化碳,那么一氧化碳就除去了
除杂的原则是要保留的物质不可以减少,但可以增加,
分离则有点不同,要把多种物质分开,两种物质都不可以变少,如要分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那么要让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收集一氧化碳,然后再往原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过量盐酸,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那么二者就分离了
“不增,不减,易分离,易还原”是对分离的要求,即各种物质都不增、不减,易分离就是说各种物质要容易分开收集保存,如前面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留下了,一氧化碳就可以单独收集,“易还原”则是要求每部操作都要使后续操作容易使原物质回复,如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只需加盐酸就还原了
相对说除杂要求低一点,只需除掉一种就可以了,而飞离则要求分开,而且不损害各种物质原来的性质和数量
‘叁’ 九年级化学常见除杂要详细
看看我的这个文档吧
http://wenku..com/view/e6d73b28453610661ed9f4f9.html
http://wenku..com/album/view/1f43490216fc700abb68fc7f.html?pn=10
‘肆’ 20分:高中化学溶液除杂
加入适量氯化钡,发生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再过滤理由:将杂质通过化学离子反应的方式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再过滤,操作简便,易分离,不引入新的杂质 望采纳 谢谢
‘伍’ 化学上怎么判断除杂的方法
物质的除杂就是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里的少量杂质除去,以便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
1.除杂原理原则:除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玉石俱焚”。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2)“不增”、“不减”。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3)不污染环境。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4)不能“旧貌变新颜”。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5)连续除去多种杂质,要考虑加试剂的顺序、过量试剂的去除等
优先考虑物理方法;优先考虑能将杂质转变为被提纯物质的除杂方法。
2.除杂方法:
(1)一般可以先考虑物理方法,如:利用溶解性、磁性等物理性质进行提纯物质的提纯
方法 适用范围 举例 操作
过滤法 可溶物与不溶物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得到可溶物)或“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不溶物)
结晶法 两种可溶物的分离 分离食盐和硝酸钾 降温结晶法 或 蒸发溶剂法
(2)化学方法:主要有:
A.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如: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高温===Cu+CO2
除FeSO4中的Cu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O4
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CaCO3 高温===CaO+ CO2↑
B.沉淀法(将溶液中的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
如: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Na2SO4+
BaCl2==BaSO4↓+2NaCl
C.气化法(将固体或液体中的杂质转化为气体而除去);
如:除Na2SO4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2SO4:Na2CO3+ H2SO4=Na2SO4+ CO2↑+ H2O
D.吸收法(将气体中的杂质用固体或液体进行吸收而除去);
如:除CO中的CO2,可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E.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转变为可溶物而除去)。
如: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CuSO4+ H2O
‘陆’ 化学如何对物质除杂
实验常见的去除杂质的方法。
1,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2,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这是化学实验常见的去杂质的方法之一。
3,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这个也是化学实验常见的去杂质的方法。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柒’ 化学 怎样去除一种物质中的杂质
一般来说 有溶解过滤 生成沉淀 排除气体 高温煅烧 电解 蒸馏 等方法 看情况
‘捌’ 初中化学除杂方法。
1、
沉淀法
:
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然后通过过滤而除去。
2
、气化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3
、
置换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4
、
吸收法
:
两种以上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时,可用此方法。
5
、
其它法
: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其它物质
举例:
1.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用氢氧化钠 误区;不要使用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 他的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弱 只用于检验
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误区;不要点燃 因为一氧化碳量少
3.干燥酸性气体
通过浓硫酸。注意要长进短出
4.干燥碱性气体
使用干燥的氢氧化钠 石灰石等
5.至于其他的除杂,就是不要引进新的杂质
比如从氢氧化钠中除去少量的氯化钠
一 要有沉淀气体之类的才可以
除去杂质
二 不可以有新的杂质生成
‘玖’ 化学除杂方法
仔细看了一下你列举的这几个除杂的题目,
原理都是一样的,
就是通过加入试剂,
把杂质转化为有效成分。
而另外一种生成物比较容易分离。
这样的方法叫做转化法。
如
H2SO4
+BaCl2=BaSO4↓
+2HCl
加入
适量的BaCl2溶液,发生上述反应
BaSO4
通过过滤除去,而
H2SO4
转化为
HCl
,HCl正是有效成分。
2.
CuO
中混了
C,不能通过加热的方式除去杂质。
加热时,
二者发生反应,结果固体物质会有Cu,没反应掉的C
,
引入了新的杂质,不能用这样的方法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