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NaOH溅到皮肤上应该怎样处理
我是天天和烧碱打交道的,我的办法是用明矾洗,因为明矾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
⑵ 若在工作中不小心把化学物质接触到人体组织时应该怎么办
用干麻布迅速擦净,再用清水冲洗
⑶ 皮肤接触化学品伤害时所需采取的急救
当你的皮肤接触到化学用品的时候,首先就是要明白这个化工用品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如果是酸性的,就要用碱性的溶液来去中和它,这样你就不会有任何的伤害了,中和以后还有大量清水清洗。
⑷ 化学灼伤处理原则是什么如硫酸溅到皮肤上,如何处理
化学灼伤处理原则
(一)皮肤灼伤的处理
1、时间(速度)要快,即用水清洗必须在灼伤发生10秒钟之内,否则化学品就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2、冲洗的时间要长。即在灼伤后用水至少冲洗15分钟以上。
3、灼伤严重者,经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医院就医。
(二)眼部灼伤的处理 :就近取水冲洗眼部,最好用水盆冲洗。将脸浸入水中,用手将眼睛扒开,同时用力睁大眼睛,头在水中左右晃动,使进入眼睛里的酸或碱性物质迅速被冲掉,至少冲洗15分钟,冲洗后迅速就医。
如硫酸溅到皮肤上如何处理
用水冲洗15分钟,用大量的水可将酸、碱等化学物质从人体表面清除,从而减轻其侵害程度。此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化学品,以及不同的灼伤部位,应用葡萄糖酸钙等进行处理。
⑸ 若皮肤沾上有害化学品,应立即
这个要看是什么了,如果是有毒物质、稀酸、碱等不会放出大量溶解热的物质,可以立刻用清水冲洗,但是如果是浓硫酸等等会有溶解热的物质必须要先用布擦干后再用水冲洗。在实际操作中如果真的发生沾染一般量都不会很大,直接用大量水冲洗就行了,如果量太大的话就已经不是冲不冲、擦不擦的问题了。
我建议选B用布擦干,这个是最保险的!
⑹ 化学品溅到人身上采取的处理步骤
化学品溅到人身上采取的处理步骤:
1、用水冲洗溅到的皮肤至少20分钟,使用清洁的,不冷不热的自来水;
2、用肥皂和水清洗身体;
⑺ 浓酸、浓碱溅在皮肤上的处理方法
一、酸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皮肤若被灼烧后,应先用大量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30分钟以上。
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 NaHCO3溶液冲洗,用5%NaHCO3溶液湿敷。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若创面起水泡,不宜把水泡挑破。
二、碱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HAc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若创面起水泡,不宜把水泡挑破。
(7)皮肤不小心接触到化学品应如何处理扩展阅读:
1、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
(1)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2)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3)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4)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5)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6)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7)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2、 化学灼伤的急救
(1)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实验室内应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
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试图让别人取出碎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
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若系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
参考链接:吉安市民防局-危险化学品灼伤的紧急处理
⑻ 若皮肤沾上有害化学品,应该怎么做
1: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
2:用布抹干。
3: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⑼ 被化学药品腐蚀皮肤怎么办了
要看是什么腐蚀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酸类腐蚀的硫酸,无论浓稀都应第一时间用大量清水冲洗起码10~15分钟是有效的办法,大量的水能够迅速冷却受损组织并带走热量。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稀液)/用布擦干(浓液),再用5~10%硫酸镁、或3%硼酸溶液清洗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