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评选过程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 2000人。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不得自荐。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Ⅱ 首次获得化学诺贝尔奖的是谁 在何时
钱学森?
Ⅲ 怎么才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去国外吧
如果你指望在国内研究获得的话
只能说你早生了一些年......
Ⅳ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必须在某一领域去古迹前沿的。技术。和领域有突出的贡献。被评选为诺贝尔获得者。
诺贝尔奖必须在某一领域去古迹前沿的。技术。和领域有突出的贡献。被评选为诺贝尔获得者。诺贝尔奖必须在某一领域去古迹前沿的。技术。和领域有突出的贡献。被评选为诺贝尔获得者。诺贝尔奖必须在某一领域去古迹前沿的。技术。和领域有突出的贡献。被评选为诺贝尔获得者。诺贝尔奖必须在某一领域去古迹前沿的。技术。和领域有突出的贡献。被评选为诺贝尔获得者。诺贝尔奖必须在某一领域去古迹前沿的。技术。和领域有突出的贡献。被评选为诺贝尔获得者。
Ⅳ 想要获得诺贝尔奖,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获得诺贝尔奖的条件是: 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具体五个条件: 一是成果能为人所知; 二是时机; 三是经历; 四是包括语言、组织等相关能力;: 五是助选。
Ⅵ 怎么拿诺贝尔奖
中国藉人没有获得过任何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7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高行健。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0年,高行健获得文学奖.其他的就没有了
.
Ⅶ 怎么才能获得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第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在特定学科拥有杰出的贡献。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要获得诺贝尔奖就要具备“努力+机遇+合作精神”三个要素。要拥有伟大的导师;要和伟大的同事、合作者和伙伴共同工。
诺贝尔奖是根据A-B-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1969年起由5个奖项增加到6个),每年由4个机构 (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诺贝尔在其遗瞩中规定,该奖应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一项经济科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奖。
Ⅷ 如何申请诺贝尔化学奖国内有资格的推荐人或机构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并非基于任何公认或众所周知的原则或标准,而是基于诺贝尔个人生前的愿望和设想。一百多年来,这项文学奖项一直按照自己的评选规则运作着。
诺贝尔文学奖不接受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对于提名者的要求非常严格,只有以下几种人才可能受到提名:瑞典文学院的院士或者具有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评选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在每年9月瑞典文学院会将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的提名的个人。提名人要在次年2月1号前递交提名信及相关资料。
之后,评奖委员会正式开始评选工作:首先,清理不够资格的提名信,将提名归为200人左右的“长名单”。接下来进行初选,剔除没有足够文学价值的作品,4月份正式提交一份15到20人“复选名单”。复选后,评委会会在5月底提出一份5人的“决选名单”,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
进入暑期,决选开始,全体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是阅读5名候选人的作品,并分别写出自己的推荐报告。9月中旬复会,进行讨论、评议和表决。
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公布一般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最迟不超过10月15号。授奖大典将于12月10号的“诺贝尔日”,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步骤
提名——在每年9月瑞典文学院会将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的提名的个人 提名人在次年2月1号前递交提名信及相关资料
资格确认——清理不够资格的提名信 将提名归为200人左右的“长名单”
初选——剔除没有足够文学价值的作品 4月份正式提交一份15到20人“复选名单”
复选——5月底提出一份5人的“决选名单” 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
决选——从6月份开始 全体院士阅读5名候选人的作品 并分别写出自己的推荐报告 9月中旬复会 进行讨论 评议和表决
颁奖公布——一般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公布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Ⅸ 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其评选过程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不得毛遂自荐。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及王后出席并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