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药里的“大黄”是什么
大黄
别名: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原植物形态:
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厚。茎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
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甚至高热不退、神昏谵语,如大承气汤;或脾阳不足之冷积便秘,如温脾汤。
解毒消痈功效,用于热毒疮疡、暴赤眼痛、口舌生疮、齿龈肿痛,如大黄牡丹皮汤。
行瘀通经功效,用于瘀血阻滞之月经闭止、产后瘀阻、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清热除湿功效,用于湿热壅滞之黄疸、小便不利、大便干结;热淋、石淋如八正散。
亦可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赤白带下。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咽喉炎、牙龈脓肿、皮炎、湿疹、淋病、带状疱疹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2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水后醋调敷。
大黄生用泻下力猛,蒸熟泻下力缓和,酒制善清上部火热,炒炭可化瘀止血。用于泻下时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大黄峻烈、攻下破瘀力强,易伤正气,故表证未解、气血虚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及孕妇胎前、产后均应慎用或忌服。
中成药:
大承气汤、温脾汤、大黄牡丹皮汤、八正散
❷ 大黄酸是大黄的主要成分,为黄色固体,但在碱性溶液中成红色,请解释其原因
摘要 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蒽醌衍生物遇碱会变红
❸ 大黄属的化学成分
19世纪初,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于正品大黄,截止到2009年对资源丰富的秦岭大黄、天山大黄、光茎大黄、矮大黄、河套大黄、藏边大黄和窄叶大黄等非正品大黄也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了多种类型化合物,主要包括蒽醌类衍生物、蒽酮类衍生物、二苯乙烯类、鞣质类、酰基糖苷类、色酮类、苯丁酮苷类等各类型化合物200多个。
葸酮类化学成分
大黄属植物是生物活性蒽醌类化合物的丰富来源之一,截止到2009年为止已从该属植物中发现了20余个蒽醌类化合物。
葸酮类化学成分
蒽酮类成分是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截止到2009年已发现20余个蒽酮类成分。
苯乙烯类化学成分
文献报道日本学者从日本大黄中分离得到多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截止到2009年为止,各国学者从大黄属植物中已发现了30余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鞣质类化学成分
从1980年到2009年,随着大黄泻下以外新功效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大黄鞣质降低血清尿素氮(BUN)活性的发现,使得大黄鞣质的化学成分研究深入开来,日本学者Kashiwada Y等从中国大黄(Rheun tanguticum和R.palmatum)分离得到40余个化合物。
酰基糖苷类化学成分
日本学者从中国正品大黄、朝鲜大黄(R.coreanum)和日本大黄中分类得到27个酰基糖苷类化学成分。
苯丁酮类化学成分
苯丁酮类化学成分中的莲花掌苷和异莲花掌苷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截止到2009年为止,日本学者从中国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中已分离得到6种苯丁酮类化学成分。
色酮类化学成分
截止到2009年文献报道各国学者已大黄属植物从中分类得到9个色酮类化学成分:2,5-dimethyl-7-methyloxychromne,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2-methyl-5-acetonyl-hydroxychromone,2-methyl-5-carboxymethyl-7-hydroxychromone,2-(2’-hydmxypropyl)-5-methlyl-7-hydroxychmmone,2-(2’-hydroxypropyl)-5-methyl-7-hydmxychromone 7-O-β-D-gluranoside,2-methlyl-5-carboxymethlyl-7-hydroxychromanone,aloesone-7-O-β-D-gluranoside,2-methyl-5-(2’-oxo-4’-hydroxypentyl)-7-hydroxychromone-7-0-β-D-gluranoside。
挥发性化学成分
中国学者通过GC-MS从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检测出70余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棕榈酸、亚油酸、十二酸、十四酸、十五酸等。
其它化学成分
从大黄属植物中还分离得到一些其它化学成分,包括奈苷类化学成分:torachrysone 8-O-β-D-glumnoside,torachrysone 8-O-β-D-(6’-O-oxalyl)-gluranoside,6-hydroxymusizin-8-Oβ-D-gluranoside;黄酮类化学成份:kaempferol,kaempferol 3-O-rhamnoside,kaernpfeml3-O-(2’,6’-di-O-rhanmnopyranosyl)β-D-glurnanoside,quercetin3-O-rutinoside,apige-nin 8-β-D-glucoside;吡喃酮类化学成分:3-(3’,5’-dihydmxyl-tmns-cinnamoyl)-5-hydroxyl-△-α-pymnone;此外还有糖类、甾醇、有机酸、挥发性成分等化学成分。
❹ 雄黄,地黄,大黄是一种草药吗因为听说雄黄有毒,
雄黄——也称鸡冠石.矿物名.化学成分是硫化砷,橘黄色.可供药用及制造颜料、焰火、玻璃等.中医用作解毒杀虫药.
地黄,——药用植物.中医以根状茎入药.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地,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干燥后称生地黄或生地,功能养阴凉血.经蒸制加工后称熟地黄或熟地,是滋肾补精血的要药.
大黄——也称南大黄.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米左右.地下有粗壮的肉质根和根状茎.地上茎直立,上部分枝.叶较大,近圆形.夏季开小花,淡绿色或黄白色.产于我国湖北、四川、陕西、云南等省.根和根状茎含大黄素,入药能泻火解毒、行瘀通经.
所以,不是一种草药.
雄黄也不是草药.雄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确实有毒.
❺ 大黄主要含哪些药用成分
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a.游离型蒽醌衍生物:抗菌,如大黄酸、大黄素等;b.结合型蒽醌化合物:具泻下作用,如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的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单糖苷;c.蒽酚和蒽酮化合物:大黄二蒽酮、掌叶二蒽酮以及与糖结合的苷,如番泻苷A、B、C、D、E、F等。最近从大黄中分离出新的泻下成分大黄酸苷A、B、及C、D。另含鞣质及有机酸等
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70年我国就开始使用了大黄这种药材,公元前144年大黄开始运往国外,近几百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大黄主要出口国。青海出产的大黄又是全国大黄中的优良品种,出产历史悠久,以质量好、产量高和疗效佳驰名中外,最高年出口量达50万公斤。历史上西宁长期是青海全省大黄的集散地,故青海大黄又称“西宁大黄”。大黄系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
❻ 黄连,大黄是不是同一种药物,如果不是他们的药效各是什么
不是 黄连是清热解毒泻火、大黄是泻下通便的。
❼ 什么是大黄
正确答案:是一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