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2H6分子中的化学键有什么特性能画出图分析吗谢谢!
B2H6中的化学键
B2H6分子内存在桥键,是一个离域键。
❷ 有机分子结构中, 常见的化学键有哪些举例说明
有机分子中化学键常见的有分子键、离子键及氢键
分子键就不说了,都有;离子键也很常见,比如氨基酸,一些有机物盐,比如胺类和无机酸形成的盐,羧酸盐等;氢键一般在含氧、氟的化合物比较常见,比如丙三醇等
❸ B2的分子轨道排布式 亲们,
B2 [ K K (σ2s)2 (σ*2s)2 (π2py)1 (π2pz)1 ]
B2 分子中,σ2s 的成键作用被 σ*2s 抵消,因此 B2 是没有有效 σ 键的分子,其有效的分子轨道是π2py 和π2pz,分子中有 2 个成单电子,所以 B2 具有顺磁性.
❹ 【化学】B2的分子轨道的电子排布式
B2
(1σg)2(1σu)2(1πu)2
O2 -,O2 2-与O2 的区别在于反键轨道上
❺ B2和C2的分子立体结构,我已经得知分子轨道理论 B和C应该进入最低能量轨道π键的轨道,没有σ键
楼上对这两个分子的分子轨道阐述的很正确。再做一些补充,正面回答楼主的疑问。N以及N前面的B、C元素中,2p(z)和2s轨道间能级差较小,它们在形成分子轨道的时候发生相互作用(需要考虑二者间的线性组合),最终结果是(σ2s)【注】和 (σ2s*)轨道的能量降低而σ2p(z)和σ2p(z)*的能量上升,从而导致能级交错现象(σ2p(z)的能量比π2px π2py 高)。显然B2和C2分子中电子首先填充π2px π2py ,从而σ2p(z)上没有电子填充,即没有形成σ键。
结构式是个粗略的东西,有些分子可以用结构式比较准确的反映分子中真实的成键情况,有些情况下难以准确反映,B2就是难以准确反映的一个例子。比较准确的写法是对●B=B●做些修正,这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键,而是两个单电子键,应写成横线上方和下方各加一个点,表示单电子键,两个单电子键对能量的降低作用相当于一个双电子键(键级为1)。不过这样的写法仍然不能真正反映实际情况(只是比你原来的好些),因为其中的孤对电子并非是真正的孤对电子。其中(σ2s和 (σ2s*)的能量的总和(因前面说过的2s和2pz相互作用)较原先的原子轨道的能量低一些,它们对成键也有一定的贡献,不能完全看做孤对电子(不过无法体现在键级之中)。
【注】这里(σ2s)等等轨道的写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其中包含了2pz的成分。正因如此,准确的写法是按能级的高低写成1σg,1σu,2σg,2σu,(1πu,1πu),3σg,。。。。
B2和C2的分子立体结构?双原子分子就是线形分子,有什么疑问吗?
仍有不明,欢迎进一步讨论。
❻ 化学键包括哪些键要全!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离子键,就是一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围着另一个原子转,比如NaCl,就是Na的最外层电子电离,围着Cl原子转,这样Na的电子层结构由2-8-1变为2-8,Cl的电子层结构由2-8-7变为2-8-8,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Na失去电子显正价,Cl得到电子显负价;
另一种是共价键,比如CO2,C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2-4,O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为2-6,C原子拿出最外层两个电子与其中一个O原子结合成两个共用电子对,又拿出最外层两个电子与另一个O原子结合成两个共用电子对,共用电子对同时围着两个原子转,这样C和O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电子对更多的是围着O转,所以可以视为C显正价,O显负价;
Cl2等单质的化学键也是共价键,两个Cl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电子对不更多围着哪个原子转,所以两个Cl都显0价;
有的化合物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比如NaOH,O与H之间有一个共价键,“OH”形成一个原子团,与Na之间有一个离子键;
对于H原子来说,最外层2个电子是稳定结构,8个不是;
有的化合物中原子不都达到最外层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比如BF3中的B;
只有共价键的(比如CO2)是共价化合物,只有离子键的(比如NaCl)是离子化合物,都有的(比如NaOH也是)离子化合物。
1、共价键的形成是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且要使共价键稳定,必须重叠部分最大。由于除了s轨道之外,其他轨道都有一定伸展方向,因此成键时除了s-s的σ键(如H2)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叠外,其他轨道所成的键都只有沿着一定方向才能达到最大重叠。
2、旧理论:共价键形成的条件是原子中必须有成单电子,自旋方向必须相反,由于一个原子的一个成单电子只能与另一个成单电子配对,因此共价键有饱和性。如原子与Cl原子形成HCl分子后,不能再与另外一个Cl形成HCl2了。
3、新理论:共价键形成时,成键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分裂,成键电子填入能量较低的轨道即成键轨道。如果还有其他的原子参与成键的话,其所提供的电子将会填入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形成的分子也将不稳定。像HCL这样的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❼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半径是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半径是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周期表中除稀有气体原子外越往左越往下,原子半径越大,所以是Na。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只能是N。C元素是人体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所以是O。D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与质子数相等,也就是中子数为0,只能是H。
答:(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见图);B2分子的电子式(见图)。
(2)C元素最常见的化学式为O2、O3.。
(3)C和D可形成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该两种微粒反应后,生成一种中性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OH-=2H2O。
(4)A与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5.4%,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不超过70g/mol,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N3,其中有可能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非极性键。
❽ 化学方面的 B2的分子轨道排布式
B2
[
K
K
(σ2s)2
(σ*2s)2
(π2py)1
(π2pz)1
]
B2
分子中,σ2s
的成键作用被
σ*2s
抵消,因此
B2
是没有有效
σ
键的分子,其有效的分子轨道是π2py
和π2pz,分子中有
2
个成单电子,所以
B2
具有顺磁性。
❾ b2分子轨道解释,该分子中几条键
想B、C、N等元素,因为2s轨道和2p轨道的能量相差不是很大,所以当两个原子靠近时,还会发生2s-2p重叠,所以其分子轨道能量由低到高是σ(2s)、σ*(2s),π(2pz)π(2py)(这两个是相同的),π(2px),π*(2pz)π*(2py),π*(2px).
B有三个电子,所以依次排进σ(2s)2、σ*(2s)2、π(2pz)1π(2py)1,
所以分子中有4个键,一个是占据成键轨道,一个占据反键轨道,剩下的两个是两中心一电子的π键,所以分子中有两个单电子,即分子是顺磁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❿ 化学键有哪些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高中定义: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等.
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纯净物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各自有不同的成因,离子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由静电作用形成的。共价键的成因较为复杂,路易斯理论认为,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共用一对或多对电子形成的,其他的解释还有价键理论,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等。金属键是一种改性的共价键,它是由多个原子共用一些自由流动的电子形成的。
在一个水分子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就是通过化学键结合成水分子。由于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我们可以说,所有的化学键都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核对电子同时吸引的结果所形成。化学键有3种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不是化学键,它是分子间力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