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m2.5怎么去除
解决PM2.5最有效的方法,除了环境等多方面的绿色控制,一般就属空气净化器这个东东。特别是富士通将军,它本身就是针对国内空气环境开发的。而且采用电气集尘装置,别说PM2.5了,就连比它还要小的颗粒都能吸附,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而市面上的另一些空调,还采用的是老旧技术,吸附灰尘等能力不是特别好。因此,如果你要购买空气净化器的话,一定要留心有没有电气集尘这四个字。
2. 刚装修好的新房,怎么去除甲醛等有机污染物
1、植物吸收:植物有极强的吸收甲醛的能力,如仙人掌、吊兰、芦荟、君子兰、铁树、菊花等。许多植物确实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植物能完全清除空气中的甲醛,植物对甲醛的吸收在整个净化空气的过程中只能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
如果空气中的甲醛含量太高,甚至可能造成植物本身的死亡。此外,由于它们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周围的甲醛消耗掉,晚上和阴雨天气吸收效率就会很低。
2、通风排出:空气互换就是通风,室内外空气互换速率越高,降低室内产生的污染物的效果就越好。加强通风换气,用室外的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的空气污染物,使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降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一种最简单家装污染的防治方法。
3、除味法:甲醛除味剂可以对甲醛、苯及氨气等有害污染物进行捕捉和分解,杀灭病菌、及螨虫有害微生物、净化空气、消除异味。
(2)怎么去除化学污染物扩展阅读:
甲醛的相关注意事项:
1、装修时不必过分复杂,要知道任何环保的产品都不是没有一点危害,尽可能地少用装修材料,甲醛自然也会减少。
2、装修过程一定要考虑材料的环保问题,尽量不要使用密度板,尽量减少胶类的使用量。
3、装修后要保持通风,最好能通风并配合AQI空气指数净化喷洒雾水治理半年以后再入住。
4、室内适当的养殖一些吊兰等绿色植物,有利于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吸收。
3. 简述化学污染的防治途径
如何预防有毒金属污染食品?
禁止使用含汞农用化学物质,限制食品加工工具、管道、包装、容器、食品添加剂中的铅含量及各种原料的砷含量;制定与完善食品中铅、汞、镉、砷等有毒金属的食品卫生标准,加强对食品的监测;严格农药、砷化物等保管制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标准,防止水土遭到污染;要特别注意保护水资源,防止生活用水被污染。
什么是粮谷的化学性污染,如何预防?
在农村要特别注意防止粮谷类农作物的化学污染。污染物与污染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农药污染,是指用于农田杀虫、杀菌、除草和粮仓杀虫灭鼠的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田间施用农药时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农作物,通过食物进入人体损害健康。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食品中农药的残留量。对农药施用时期、配置和施用方法等都必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2)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是造成农作物污染的重要原因。生活污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的有机化学物质,工业废水的成分较为复杂,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氰化物、胺类、酚类等。历史上因工业污染发生的“水俣病”、“骨痛病”事件曾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因此,使用污水灌溉应采取必要的措施:①工业废水一定要经过认真的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放可排放。②制订污水中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最高限量。③定期检测农田污染程度及农作物的毒物残留水平。
(3)粮食收购时,粮食水分往往超标,常需要烘干处理,在烘干的过程中空气中漂浮的农药等有害化学物质也会对粮食造成污染。
食物农药残留的原因有哪些?
所谓农药残留是指使用农药后农药在农作物、水体、土壤、食品中有其母体、衍生物、代谢降解物的残留。农药残留的原因有:①直接污染。用药量过大、次数过频、离作物收获期太近,都会造成农作物残留量过高。②环境污染。有些农药可在空中漂浮,降落到水体和土壤中污染环境。③生物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的捕食关系,农药能在处于食物链的高级位置的动物体内蓄积到很高的水平,人食用后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学会科学使用农药。
蔬菜、水果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如何预防?
污染物来自农药、人畜粪肥、生活污水、污染的空气及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学有害物质和致病性微生物、寄生虫,它们都会对蔬菜、水果造成程度不同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调查显示,靠近公路两侧的蔬菜的铅含量远远高于远离公路的蔬菜。在土壤中铅是以凝结状态存在的,因此通过蔬菜的根系吸收的铅量不大,蔬菜主要是通过叶片从大气吸收铅。预防措施:①人畜粪便应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使用,可推广沼气池处理法。②推行蔬菜摘净残叶、去除烂根、清洗干净、包装上市。③水果和生食的蔬菜应彻底清洗干净,有的还应消毒。④蔬菜的污染主要在采摘前的生长期,应严格遵守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残留量标准。
4. 高一化学中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高一化学中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1、焚烧处理焚烧就是烧掉、烧毁;在燃烧过程中,把可燃的物质都烧完了,化成灰烬。焚烧处理是利用高温氧化作用处理生活垃圾——将生活垃圾在高温下燃烧,使生活垃圾中的可燃废物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焚烧后的灰、渣仅为生活垃圾原体积的20%以下,从而大大减少了固体废物量,还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
2、 生物化学处理 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是众多废水处理方式之一,简称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普遍代指:通过人工曝气供氧并利用微生物分解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机物的目的。而废水的生化处理工程则是在人工条件下对这一过程的强化。人们将无以计数的微生物全部集中在一个池子内,创造一个非常适合微生物繁殖、生长的环境(如温度、pH值、氧气、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和效率。然后再往池内泵入废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得到氧化降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处理。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生化法具有能耗低、不加药、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等特点。
3、物理化学处理, 废水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有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吸和反渗透等。氢氧化钠NaOH吸收,NaOH有强碱性,一般的酸性气体都能吸收的,比如NH3,SO2,H2S,其他的有害固体和液体啊,不溶于水溶液的话,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溶解于有机溶剂。
5. 化学污染物治理方法
治理思路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去除污染物。酸碱污染可用弱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剂污染可用氧化还原法反应去除,有毒物质稀释…
6. 怎样解决化学污染
有几种方法,,改 1改用其他环境友好型社会原料 ,2从反应方法和历程上改进生产工艺的污染
减 减少使用有毒型原料的使用
消,在反应尾部增加消除有毒物的装置
7. 怎样快速去除屋里的甲醛
甲醛是新房装修所带来的一种化学污染,挥发到空气中无色无味,对人体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是人们无法避免的。建议在开窗通风的同时,采用以下除甲醛的方法,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才能达到快速清除甲醛的目的。
一、睿 石
它内部拥有规则的蜂窝状空隙,其比面积庞大,可以高效将甲醛进行吸附,其吸附能力强,能达到传统活性炭的二十倍以上,不仅吸附量大,同时还具有离子交换功能,可以将甲醛等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不用更换可以长期使用。在选择时需注意它是灰色的矿石,呈不规则形状,不是圆形颗粒。
二、风 扇
通风是室内除甲醛必不可少的除醛方法,但是室外的风力不够强劲时,就需要加强通风。这时候可以买功率大一些的工业大风扇,来辅助排除屋内的有害气体,这样可以加速屋内外空气的流通,对清除室内的装修污染有很大的帮助▪
三、活 性 炭
活性炭是一种传统的物理吸附材料,在处理室内外污染方面一直深受好评,其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是其吸附能力有限,不具备分解功能,使用时需要定期更换否则在饱和可能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四、光 触 媒
光触媒是一种通过光照或紫外线照射,可以将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产品,理论上一次使用可以长期有效,但是其起作用的要求比较高,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使用时推荐作为一种辅助方法。
五、新 风 系 统
新风系统和通风去除甲醛方法类似,但是在使用时不用开窗,其输送至室内的空气是经过过滤的,pm2.5超标时也是使用,缺点就是价格相对较高,安装需在装修前进行。
总结:甲醛的危害很大,在新房装修时要严格把控家具和装修材料的选择,从源头上减少甲醛。
8. 化工污染废气如何处理
化工废气,按照所含污染物性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含无机污染物的废气,主要来自氮肥、磷肥(含硫酸)、无机盐等行业;第二类为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气,主要来自有机原料及合成材料、农药、燃料、涂料等行业;第三类为既含有机污染物,又含无机污染物的废气,主要来自氯碱、炼焦等行业。在以空气作为载体的VOCs废气存在的情况下,要将有机溶剂最大限度地回收并循环再利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着一定的困难。原因主要在于:首先,风量太大,浓度过低;其次,化工有机废气往往并非是单一组分,而是多组分的,很难回收,或者想要达到能再利用的纯度,在经济上几乎无法承受。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只能采用破坏的方法,即将VOCs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再排入空气中。对企业来讲,要实现环保,必须要投资。因此,如何做到既环保(而且还要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又节能,而且经济合理,已经成为当前有机废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化工企业中,炼油与石油化工过程是有机废气的排放大户。炼油厂和石化厂的加热炉和锅炉的不完全燃烧排放的燃烧废气,有机废气处理工艺生产装置的不凝气、弛放气和反应中产生的副产品等过剩气体是化工有机废气的主要来源。按照生产行业可以分为石油炼制废气、石油化工废气、合成纤维废气;按废气排放方式又可以分为燃烧燃气、生产工艺废气、火炬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由于石化企业生产装置规模大,其工艺废气的排放量和扩散范围也大,工艺废气需经过工业装置回收及处理后才可以作为尾气排入环境。
9. 用什么中和化学污染物甲醛和苯
化学中和应该很困难。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或者用吊兰、芦荟等植物吸收这些污染物。
10. 化学污染有哪些造成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改善
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空洞.
使用清洁能源.
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指NO和NO2。NO和NO2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在这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要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统称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由于化学品见光分解、转变、聚合等现象
很简单
光敏感反应或药品在反应或存放时用黑色袋子罩住
酸雨
酸雨是造成全球性环境污染的又一个元兇。它是大气污染后产生的酸性沉降物。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含有这种沉降物,所以习惯上称为酸雨。
酸雨的成因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碳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我国的燃料结构主要是煤碳,以排放二氧化硫气体为主,所以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
硫和氮是营养元素。弱酸性降水可溶解地面中矿物质,供植物吸收。如酸度过高,pH值降到5.6以下时, 就会产生严重危害。它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也会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贫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还可以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我国重庆是受酸雨危害严重地区之一。重庆的嘉陵江大桥,锈蚀速度每年为0.16毫米,远超过瑞典期德哥尔摩每年0.03毫米的速度。1982年6月8 日晚,重庆市下了一场酸雨,市郊2万亩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好像火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但怎样防止排放二氧化硫呢?目前有三种办法:一是利用低硫的燃料,比如把火炉改为煤气炉;二是燃料脱离,清除石油和煤中的硫,变害为利;三是烟气脱硫,把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提取出来,变害为宝。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酸雨仍是个世界性的严重问题。谁能研究出简便经济的消除二氧化硫的方法,将会对全环境做出巨大的贡献。
臭氧层
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仅一亿分之一,但在离地面20至30公里的平流层中,存在着臭氧层,其中臭氧的含量占这一高度空气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臭氧层的臭氧含量虽然极其微少,却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UV-B)。由于臭氧层有效地挡住了来自太阳紫外线的侵袭,才使得人类和地球上各种生命能够存在、繁衍和发展。
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CFCs)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科学家警告说,地球上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远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兇,氟利昂是本世纪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当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80年代后期,氟利昂的生产达到了高峰,产量达到了144万吨。在对氟利昂实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气中排放的氟利昂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相当稳定的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
控制臭氧层破坏的途径和政策
在现代经济中,氟利昂等物质应用非常广泛,要全面淘汰,必须首先找到氟利昂等的替代物质和替代技术。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也应努力回收,尽可能重新利用。目前,世界上一些氟利昂的主要生产厂家参与开发研究了替代氟利昂的含氟替代物(含氢氯氟烃HCFC和含氢氟烷烃HCF等)及其合成方法,有可能用作发泡剂、制冷剂和清洗溶剂等,但这类替代物也损害臭氧层或产生温室效应。同时,也在开发研究非氟利昂类型的替代物质和方法,如水清洗技术、氨制冷技术等。
为了推动氟利昂替代物质和技术的开发和使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类是传统的环境管制措施,如禁用、限制、配额和技术标准,井对违反规定实施严厉处罚。欧盟国家和一些经济转轨国家广泛采用了这类措施。一类是经济手段,如征收税费,资助替代物质和技术开发等。美国对生产和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实行了征税和可交易许可证等措施。另外,许多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还发起了自愿行动,采用各种环境标志,鼓励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和使用不带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材料和产品,其中绿色冰箱标志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1985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推动下,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对8种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简称受控物质)提出了削减使用的时间要求。这项议定书得到了163个国家的批准。1990年、1992年和1995年,在伦敦、哥本哈根、维也纳召开的议定书缔约国会议上,对议定书又分别作了3次修改,扩大了受控物质的范围,现包括氟利昂(也称氟氯化碳CFC)、哈伦(CFCB)、四氯化碳(CCL4)、甲基氯仿(CH3CCl3)、氟氯烃(HCFC)和甲基溴(CH3Br)等,并提前了停止使用的时间。根据修改后的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到1994年1月停止使用哈伦,1996年1月停止使用氟利昂、四氯化碳、甲基氯仿;发展中国家到2010年全部停止使用氟利昂、哈伦、四氯化碳、甲基氯仿。中国于1992年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