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化学中两物质 熔点 沸点 怎么比较
物质熔点和沸点高低的比较
比较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通常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比较物质的晶体类型,然后再根据同类晶体中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大小,比较物质熔点和沸点的高低,具体比较如下:
断所给物质的晶体类型,然后按晶体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进行比较,一般来说晶体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例如:晶体硅>氯化钠>干冰。但并不是所有这三种晶体的熔点和沸点都符合该规律,例如:氧化镁>晶体硅。而金属晶体的熔点和沸点变化太大,例如汞、铷、铯、钾等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钨、铼、锇等的熔点和沸点却很高,所以不能和其它晶体进行简单的比较。
当所给物质是同类晶体时,则分别按下列方式比较 。
原子晶体 因为构成原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则其晶体熔点和沸点的高低则由共价键的的键长和键能决定,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和沸点就越高。例如: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决定于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一般来说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核间距离越物质熔点和沸点高低的比较 比较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通常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比较物质的晶体类型,然后再根据同类晶体中晶体微粒间作用力大小,比较物质熔点和沸点的高低,具体比较如下: 断所给物质的晶体类型,然后按晶体的熔点和沸点的高低进行比较,一般来说晶 物质熔点和沸点高低的比较
Ⅱ 高中化学:沸点究竟如何比较本人比较困惑 请求大家解答~谢谢啦~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小结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
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 B、钠、钾、铯
C、干冰,氧化镁, 磷酸 D、C2H6,C(CH3)4,CH3(CH2)3CH3
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
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
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 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 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4.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
键长: 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 (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O>KCl。
③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 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
ⅰ 组 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SnH4。
ⅱ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 CO>N2,CH3OH>CH3—CH3。
ⅲ 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如: C17H35COOH(硬脂酸)>C17H33COOH(油酸);
ⅳ 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 C2H5Cl>CH3Cl,CH3COOH>HCOOH。
ⅴ 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如:CH3(CH2)3CH3 (正)>CH3CH2CH(CH3)2(异)>(CH3)4C(新)。芳香烃的异构体有两个取代基时,熔点按对、邻、 间位降低。(沸点按邻、间、对位降低)
④ 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如钨、铂等(但也有低的如汞、铯等)。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如:Na<Mg<Al。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如铝硅合金<纯铝(或纯硅)。
5. 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①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 Li<Be,Na<Mg<Al
②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
Ⅲ 如何比较物质的熔沸点
1.不同类型的晶体,一般来讲,熔沸点
按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
同种类型晶体
(1)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石英>碳化硅>晶体硅。
(2)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
(3)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Cl2
N2
3。(3)常温常压下状态
1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
2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Ⅳ 大学化学,沸点比较
这里主要比较的是离子浓度或严格说是活度的大小,硫酸钠和氯化钠是强电解质,需要乘以强度系数3和2,醋酸是弱电解质强度系数介于1和2之间,蔗糖和甘油是非电解质按1,所以为以上顺序
Ⅳ 化学中怎样比较两物质熔沸点大小
得看物质啊
有机物从
1质量分数大小(质量分数 大熔沸点高)
2 碳链结构(相同分子式结构越复杂溶沸点越低)
3官能团(-COOH -CHO -OH)
无机物得看具体物质无机物主要靠记忆了
从元素周期表记忆(O,N C,CL族都从上下增高)
(Li,NA,K,Rb,CsK和Na沸点相反)
多东西自己去总结更有效希望些对有用
Ⅵ 化学:如何比较两物质的熔沸点
这两个应该看两个金属离子半径,半径小的熔点高
Ⅶ 急,急,急,如何比较无机化学中各种物质间的熔沸点大小
对于离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带电荷数越多,熔沸点越高。对于分子晶体,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极性相近的话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从大的范围来看,一般有熔沸点: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
Ⅷ 高中化学物质熔沸点怎么比较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小结
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熔点是一种物质的一个物理性质,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纯净的物质。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在近年的高考试题及高考模拟题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题目:
下列物质按熔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萘
B、钠、钾、铯
C、干冰,氧化镁,
磷酸
D、C2H6,C(CH3)4,CH3(CH2)3CH3
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并没有完整总结物质的熔沸点的文字,在中学阶段的解题过程中,具体比较物质的熔点、沸点的规律主要有如下:
根据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如:碘单质>汞>CO2
2.
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3.
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
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故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
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如氦的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4.
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①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
键长:
金刚石(C—C)>碳化硅(Si—C)>晶体硅
(Si—Si)。
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②在离子晶体中,化学式与结构相似时,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
如KF>KCl>KBr>KI,CaO>KCl。
③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
反常地高,如:H2O>H2Te>H2Se>H2S,C2H5OH>CH3—O—CH3)。对于分子晶体而言又与极性大小有关,其判断思路大体是:
ⅰ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CH4<SiH4<GeH4<SnH4。
ⅱ
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其熔沸点就越高。如:
CO>N2,CH3OH>CH3—CH3。
ⅲ
在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熔沸点越低。如:
C17H35COOH(硬脂酸)>C17H33COOH(油酸);
ⅳ
烃、卤代烃、醇、醛、羧酸等有机物一般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熔沸点升高,如C2H6>CH4,
C2H5Cl>CH3Cl,CH3COOH>HCOOH。
ⅴ
同分异构体:链烃及其衍生物的同分异构体随着支链增多,熔沸点降低。如:CH3(CH2)3CH3
(正)>CH3CH2CH(CH3)2(异)>(CH3)4C(新)。芳香烃的异构体有两个取代基时,熔点按对、邻、
间位降低。(沸点按邻、间、对位降低)
④
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如钨、铂等(但也有低的如汞、铯等)。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静电作用越强,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如:Na<Mg<Al。
合金的熔沸点一般说比它各组份纯金属的熔沸点低。如铝硅合金<纯铝(或纯硅)。
5.
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①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
Li<Be,Na<Mg<Al
②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着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
③
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影响物质熔沸点的有关因素有:①化学键,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氢键
;②晶体结构,有晶体类型、三维结构等,好象石墨跟金刚石就有点不一样
;③晶体成分,例如分子筛的桂铝比
;④杂质影响:一般纯物质的熔点等都比较高。但是,分子间力又与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有关,所以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不是一句话可以讲清的。我们在中学阶段只需掌握以上的比较规律。
Ⅸ 物质的沸点与什么有关,怎样比较物质的沸点求解,好评
是化学问题吗?化学的话,首先要看晶体类型,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单质硅是原子晶体,熔点为1400摄氏度左右,而氧化铝是离子晶体,熔点却高达2800摄氏度,不过理论上分子晶体是没有机会高于前两者的,金属晶体比较麻烦,从Hg到W熔点跨度太大所以一般也不考,只要知道Hg常温下是液态,W的熔点比金刚石还高就够了比较熔沸点还可以看常温(或给出的某一个特定温度)时的状态,这就不多说了同一种晶体类型:同为原子晶体,则共价键越短,键能越高,熔沸点越高共价键长度主要取决于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的半径,半径越大,键长越长同为离子晶体,则是比较价电子的多少,离子半径的大小,价电子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熔沸点越高同为分子晶体,则先考虑分子间是否有氢键,一般有氢键的物质只考察水,氨气和氟化氢以及少量有机物,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高于其他分子晶体,没有氢键的话,则只要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引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Ⅹ 怎么判断化学物质沸点的大小
物质的熔点、沸点高低判断:1、首先看物质的晶体类型:一般规律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同类晶体分别按照晶体中构成粒子间的作用力大小来判断:原子晶体--看共价键的强弱,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而共价键的强弱可以通过原子半径来比较---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例如金刚石>金刚砂(碳化硅)>晶体硅。离子晶体---看离子键(或晶格能)的强弱,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而离子键的强弱可以通过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来比较----离子半径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例如:mgo>nacl>kcl。分子晶体---看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高。分子作用力的大小比较规律: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例如:cf4>ccl4>cbr4>ci4。当分子中存在氢键时,分子键作用力增大,熔点沸点升高。例如:h2o>h2se>h2s。
物质的酸碱性判断:1、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看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例如:hclo4>h2so4>h3po4。2、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的酸性----看成酸元素的价态,价态越高,酸性越强。例如:hclo4>hclo3>hclo2>hclo。2、最高价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看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例如:naoh>mg(oh)2>al(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