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什么好办法没
两招教你快速配平化学方程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
一“标准看齐”配平法
本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找出化学反应式中化学式最为复杂的化学式为标准,同时找出最为简单的化学式;
(2)其它的化学式以此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标准进行配平;
(3)最后配平单质化学式前的计量系数;
(4)去分母;
例1 C2H5OH+O2——CO2+H2O
(1)定标准:——本题中最复杂的化学式为:C2H5OH;最简单的化学式为O2;
(2)调整其它化学式前的计量系数;式子左边为6H,右边为2H,所以在H2O前加化学计量数3;式子左边为2C,右边为1C,所以在CO2前加化学计量数2;
C2H5OH+O2——2CO2+3H2O
(3)最后调整单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式子右边有7个O原子,右边复杂化学式中1个O原子,所以O2前加化学计量数3。
C2H5OH+3O2=2CO2+3H2O
二、原理配平法
有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则要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来进行配平,如初中化学教材中炼铁原理化学方程式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一个。但利用反应的原理进行配平就比较简单了。
[例2] Fe2O3+CO——Fe+CO2
在此反应中,CO做为还原剂,它夺取氧化物中的氧,但由于氧化产物为CO2,因此也就意味着它一次只能夺取一个O,由于Fe2O3中有三个氧,所以需要三个CO分子,即前面配上计量系数3,同时生成三个CO2分子,所以前面也配上计量系数3,最后稍加调整即可配平。
Fe2O3+3CO=2Fe+3CO2
特别注意第二种方法,在中高考时容易考到
2. 初中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
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三、观察法
配平方法是:(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四、唯一元素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提出两个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所谓“唯一元素”是指在反应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于一种物质的元素
3.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怎么配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完整的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和重要步骤。这里,结合初中化学的学习,归纳一下两种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②求出最小公倍数;
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
解:①从反应式看,最大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
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满足3×4=12个氧原子的同时,将Al相应增为8个,3Fe3O4中Fe相应增为9个,则整个方程式配平为:
8Al+3Fe3O4=9Fe+4Al2O3
(2)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最大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最大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观察可知,氧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数3为最大;
②将Fe2O3配上系数2,则
FeS2+O2—2Fe2O3+SO2
③从2Fe2O3观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个,使两边Fe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数4,则
4FeS2+O2—2Fe2O3+SO2
从4FeS2观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个,要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数8,则
4FeS2+O2—2Fe2O3+8SO2
从氧元素着眼,再回到氧原子个数的计算上来。右边氧原子数为2×3+ 8×2=22个,因此,在O2前面应配上系数11,化学方程式两边就平衡了,即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代数法、化合价升降法及新观察法等等,今后,同学们会逐步学习到。
4. 怎么快速配平化学方程式
快速配平化学方程式得方法/步骤:
最小公倍数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网页链接
5. 化学方程式怎样快速学会配平
一、配平原则:
⒈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
⒉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电子守恒。
⒊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值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值相等。
二、配平步骤:
⒈标变价: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⒉列变化:列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值。
⒊求总数:使化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⒋配系数: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⒌查守恒: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6. 初中的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主要有四种方法:1、观察法,找出方程式中最复杂的那个化学式,然后开始以此为基准开始配其他的化学式;2、最小公倍数法,找出方程式中出现最多原子所对应的元素,求它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开始配其他的化学式;3、奇偶法,找出方程式中出现最多元素,找出奇数项,在前面配2,然后再配其他的化学式;4、归一法,找出化学方程式中最复杂的那个化学式,在它前面标注1,然后再配其他的化学式,最后把分数项化成整数项。好了,这是初中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多练习一下很简单的,加油,不懂了再问我吧!
7.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所有方法及窍门
1、 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2、 奇数配偶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配偶法。
3、 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在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
4、 电子得失法:配平方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有一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或升高,即有一元素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必有另一元素原子或电子,但化合价升降或降升总数相等,即电子得失总数相等,然后根据原子得失电子总数相等来确定其配平系数。
5、 待定系数法:化学反应的左右式子的各物质的分数系数均不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然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各种元素的原子相等的关系式,先令一个字母的数值进行求解,得出各字母的数值,最后代入原反应式中,即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8. 初中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
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三、观察法
配平方法是:(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四、唯一元素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提出两个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所谓“唯一元素”是指在反应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于一种物质的元素
9. 如何最快的配一些初中的比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最快的配一些初中的比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教师在讲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需要重点介绍的、也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所谓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是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前面添加适当的系数,使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能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和关系量.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外乎向学生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配平方法
10. 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初中阶段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下面我们再介绍一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分数法。
分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
(1)首先在单质存在的一边中,选定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式,假定此化学式的系数为1。
(2)在其他化学式前面分别配上一个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除单质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3)然后,在单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单质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4)最后,把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同时扩大适当的倍数,去掉各系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1.
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单质出现在反应物一边,我们假定的系数为1,观察方程式左右两边C、H原子的数目,在前面配上系数2,前面系数1不变,这时左右两边C、H原子的数目已经配平。
再配平O原子的数目。方程式右边O原子的数目为5,则前面应配上系数
最后去分母。把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同时扩大2倍,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2.
配平化学方程式
解析:单质出现在生成物一边,假定的系数为1,先将C、O原子的数目配平。即:
再配平Fe原子的数目。
最后去分母。
说明:对于一些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尤其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应用分数法常能使化学方程式快速配平。但分数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无单质出现的反应,或虽有单质出现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种类超过两种的复杂反应,分数法就显得比较繁杂,不太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