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解铝和铜所需要的电量能耗
(1)单位粗铜综合能耗:单位粗铜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1000×粗铜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标煤)/粗铜产量(吨)
子项:粗铜综合能源消耗量是指处理铜精矿到产出粗铜所消耗的能源总量。
母项:粗铜产量为合格入库产量。
(2)单位铜精炼综合能耗:单位铜精炼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1000×铜精炼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标煤)/阴极铜产量(吨)
子项:铜精炼综合能源消耗量是指从处理粗铜到产出阴极铜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总量。
母项:阴极铜产量为合格入库产量。
(3)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1000×铜冶炼各工序综合能源消耗总量(吨标煤)/阴极铜产量(吨)
子项:铜冶炼各工序综合能源消耗量是指从处理铜精矿等物料到产出阴极铜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能源总量。
母项:阴极铜产量为合格入库产量。
(4)铜电解直流电单耗:铜电解直流电单耗(千瓦.时/吨)=10000×阴极铜消耗的直流电量(万千瓦时)/阴极铜产量(吨)
子项:阴极铜消耗的直流电量包括线路损失量和始极片耗电量。
母项:阴极铜产量为合格入库产量。
2、铝冶炼
(1)单位氧化铝综合能耗:单位氧化铝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1000×氧化铝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标煤)/实产氧化铝产量(吨)
子项:氧化铝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包括氧化铝工艺用能和间接能源消耗,氧化铝工艺用能是指生产氧化铝所直接消耗的各项能源,包括煤、油、焦、汽、电、煤气、汽油、柴油等消耗;间接能源消耗是指企业为生产系统服务的辅助、附属部门能耗分摊量,能源转换损耗分摊量和企业内部能源正常损耗量。
母项:实产氧化铝产量。
(2)单位铝锭(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单位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千瓦时/吨)=10000×铝锭交流电消耗总量(万千瓦时)/合格交库的铝锭产量(吨)
子项:报告期铝锭交流电消耗总量为铝锭生产全部用电量,含电解工序交流电用量;电解工序、铸造工序的动力及照明用电;如电解的通风排烟和烟气净化设施,铸造的混合炉、熔炼炉、扒渣机、堆垛机、天车等设备用电;分摊的辅助、附属部门用电。如为电解服务的供电车间、机修车间、电维车间、计算机室、化验室等分摊及线路损失等。
母项:报告期合格交库的铝锭产量是指报告期内生产合格交库的铝锭产量,包括商品产量和自用量之和。
(3)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1000×全厂电解铝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吨标煤)/合格交库的铝锭产量(吨)
子项:报告期全厂综合能源消耗量包括电解铝工艺能耗总量(直接消耗)、辅助、附属部门消耗的柴油、汽油、蒸汽等,说明同上。
母项:报告期合格交库的铝锭产量,说明同上。
⑵ 铜的电化当量是多少
铜的电化当量是0.658。
电化当量是科技名词,指在电镀过程中电极上通过单位电量时,电极反应形成产物之理论重量。
电化当量由法拉第第一定律的公式还可以得知,比例常数K实际上是单位电量所能析出的物质的质量:
由M=KQ,可得
因此,电化学中也将比例常数K称作电化当量。
⑶ 谁教我计算电解铜的理论铜产量,硫酸铜溶液,开放式电解槽,一槽32块阳极板,31块阴极板,假如总电流
m=q•I•t
m—析出物质的质量,g;
q—析出物质的电化当量,1.186 g•A-1•h-1;
I—电流,A;
t—通电时间,h。
代入你提供的数据:
m=1.186*9000*24=256176g~=256kg
也就是每槽每天析出电铜256kg.
不过,事实上还有个电流效率的问题,一般电流效率在95%左右,因此实际产出量还得乘以电流效率百分数。
⑷ 电化当量的简介
什么是电化当量?
我们由法拉第第一定律的公式还可以得知,比例常数K实际上是单位电量所能析出的物质的质量:
由M=KQ,可得
因此,电化学中也将比例常数K称作电化当量。
而且,由于26.80 A·h的电量相当于1mol的电子。(计算过程为:6.02*10^23*1.602*10^(-19)/3600)
例如,镍的原子量是58.6g,在电镀过程中,镍离子还原时每一个镍离子得到电子数是2,则lmol的镍就是58.6g。也就是说,在电沉积镍时,每通过26.80A·h的电量(相当于1mol的电子),就能得到1化学当量(29.3g)的金属镍。由此我们可推算出镍的电化当量是:
29.3g/(3600*26.8 C)=3.036*10^(-4) g/C
需要提醒的是,电化当量的值因所选用的单位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镍,如果不以库仑做单位,而改用安培小时做单位,则电化当量的值就不同了:
29.3g/26.8 A·h=1.095g/(A·h)
为了方便读者查对,现将常用金属元素的电化当量列于表1-3。
⑸ 一般pcb板的密度和比热容是多少电镀的铜呢
这个每个公司都有其固定的计算方法,有些是根据镀层厚度还有不同电镀线用不同的电镀效率来计算的,像有个公式:镀层厚度=电流密度X电镀时间X电镀常数X电镀效率,一般二铜电流密度用1.0-3.0ASD之间,电锡用0.8-2.0ASD之间
⑹ 当量的化学当量
当量--- 泛指化学方面的当量数。诸如 当量、克当量、当量浓度、酸碱盐当量、电化当量 等。
物质的当量及当量浓度
根据定组成定律,我们知道物质的组成总是一定的,例如组成水的氢和氧的重量比是1.008 : 8。各种物质彼此进行反应时,它们的重量比也总是一定的。
1、元素的当量
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分子式。我们从化合物的分子式,可以看出化合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元素所组成。例如水,分子式是H2O,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重量比为2.016 : 16即1.008 : 8。事实上通过水的合成或分解都能得到这样的重量比。
再从元素间反应生成化合物来看,同样也得出各元素间存在着一定数量比的关系。例如氢与氧化合生成水,氢与氯化合生成氯化氢,碳与氧化合生成二氧化碳,镁与氧化合生成氧化镁,从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看,每两种元素之间都有一个数量比的关系。
2H2 + O2 = 燃烧 = 2H2O
1.008*2*2 =4.032
16*2=32
氢与氧的重量比为4.032 : 32即1.008 : 8
又如锌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时
Zn + 2HCl = ZnCl2 + H2↑
65.4 2
由反应方程式可看出,65.4份重的锌能从盐酸里置换出2份重的氢,即32.7份重的锌能置换出1份重的氢来。
因此,我们把任何一种元素与1份重(1.008份重通常可略成1)的氢或8份重的氧相化合,或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此量的氢或氧时所需该元素的量,叫做元素的当量。
下面我们再比较一下元素的当量和元素的原子量的关系。
元素 氧 氯 碳 镁 锌
当量 8 35.5 3 12.15 32.7
原子量 16 35.5 12 24.3 65.4
化合价 2 1 4 2 2
可以看出,元素的原子量是元素当量的整数倍数,这个整数倍数恰等于该元素的化合价。
故 元素的当量 = 元素的原子量 / 元素的化合价(绝对值)
即元素的当量也就是该元素对它的1价所相当的重量。
运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从原子量和化合价直接计算出元素的当量。例如铝的原子量为27,其化合价为3,则铝的当量 = 27 / 3 = 9。
2、化合物的当量
当元素化合时彼此间总有一个相当的量,各元素即按这个相当的量彼此化合或置换。下面研究化合物在参加反应时重量间的关系。从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看,反应物之间的克分子数总是一定的,因而它们的重量比也应是一定的。
通氢气入受热的氧化铜上,生成紫红色的铜和水。
CuO + H2=加热=Cu+H2O
63.6+16 =79.6
1*2=2
氧化铜与氢的重量比为79.6 : 2即39.8 : 1,即和1份重氢反应的氧化铜重为39.8份重。39.8就是氧化铜的当量。
我们把某化合物和1当量的氢,或1当量的氧,或1当量的任何其他物质完全作用时所需要的量,叫做该化合物的当量。
下面再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数量关系。例如氢氧化钠分别与盐酸、硫酸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1分子 1分子
23+16+1 =40
1+35.5=36.5
2NaOH + H2SO4=Na2SO4+2H2O
2分子 1分子
2(23+16+1) =2*40
1*2+32+16*4=98
即40 : 49
在上面两个反应中,同样是1个分子量(即40)氢氧化钠,却可以分别中和1个分子量(36.5)盐酸,1/2个分子量(49)硫酸。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盐酸是一价酸,硫酸是二价酸,所以1个分子量的氢氧化钠分别要与1个分子量盐酸、1/2个分子量硫酸发生完全的反应。
由此可见碱和不同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总是以一定重量比来进行反应的。这里与40份重氢氧化钠反应所需的盐酸、硫酸分别为36.5份重、49份重,所以盐酸、硫酸的当量分别为36.5和49。
我们再研究一下碱与盐的复分解反应。
2NaOH + MgCl2=2NaCl+Mg(OH)2↓
2分子 1分子
2*40 =80
24+71=95
即40 47.5
可以看出1个分子量(40)氢氧化钠能与1/2个分子量(47.5)氯化镁完全反应,所以氯化镁的当量为47.5。
我们再比较一下化合物(酸、碱、盐)的分子量和当量,不难看出分子量是当量的整数倍这个倍数等于化合物分子中元素或根的正或负化合价总数的绝对值。
由此得出下列公式:
化合物的当量=化合物的分子量/正价或负价总数(绝对值)
可见化合物的当量也对一价(正价或负价的绝对值)所相当的重量。
运用这个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出化合物的当量来,例如求硫酸铝的当量。
硫酸铝Al2(S(O4)3 M=27*2+3(32+16*4)=342
故 硫酸铝的当量为342/(3*2)=57。
因为许多元素彼此化合时,在不同条件下能生成几种化合物。例如碳与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则生成一氧化碳,所以根据这些不同化合物的分子组成或化合反应来计算,就有不同的当量数值,在CO2中碳与氧重量比为3 : 8,但在CO中碳与氧重量比为6 : 8,可见碳的当量分别为3和6。但是,无论如何,同一元素的各个不同的当量之间,总是互成简单整数比。例如在CO2和CO中碳的当量比为3 : 6即1 : 2。
又如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因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反应:
H2SO4 + 2NaCl= 500℃以上 =Na2SO4 + 2HCl↑ (1)
H2SO4 + NaCl= 常温 =NaHSO4 + HCl↑ (2)
在(1)反应中和NaCl一个分子量(即58.5)反应,需H2SO41/2个分子量(即49),而第(2)反应中和一个分子量NaCl=(即58.5)反应需硫酸1个分子量(98)。可见前者硫酸的当量为49,后者则为98。所以物质的当量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具体反应情况作具体分析,进行计算,不能硬套公式。
3、物质的克当量和克当量数
物质或元素的当量是一个比值,是一个不名数。为了使用方便,也和克分子量一样,在生产或科研上常用克为单位表示当量。元素或化合物的当量,以克为单位来表示,则此一定的量,叫做元素或化合物的克当量。克当量一般以E来表示。
例如 硫酸钠M(Na2SO4)=23*2+32+16*4=142,
故 E Na2(SO4)=142克/2=71克。
一克当量的硫酸钠是71克重,10克当量的硫酸钠为71*10=710克,0.1克当量硫酸钠应为71*0.1=7.1克。可见物质的克当量可以是1个或10个或0.1个等等整数或小数倍。我们把元素或物质的克当量的多少或克当量的个数叫做克当量数。
根据上面计算,可见克当量与克当量数之间有以下关系:
克当量 * 克当量数 = 物质的重量克数
由于元素或化合物的克当量可以从元素的原子量和物质的分子量推算出来都是一个定数,因此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进行克当量数和物质重量克数的互算。
4、当量定律
上面已经学到,1当量的氢只能和1当量的氧或1当量的氯化合,1当量的氢氧化钠只能和1当量的盐酸、1当量的硫酸、1当量的磷酸发生中和反应,1克当量的元素只能与1克当量的其它元素化合,1克当量的碱只能与1克当量的酸中和。可见当两种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完全反应时,它们的克当量数一定相同。这就叫做当量定律。
用克当量来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重量关系,甚为简便,因任何物质间只要克当量数相等就可以完全进行反应。但是物质间反应时它们的克分子数却没有这种关系,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其克分子数是1 : 1关系,但氢氧化钠与硫酸、磷酸反应,其克分子数则分别为2 : 1和3 : 1,所以生产和科研上常用克当量来表示反应物之间的重量关系。
根据当量定律,可以计算元素或化合物的克当量。
5、当量浓度
以克作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化合物的当量,这一定重量叫做化合物的一个克当量(克当量)。
例如,HCl的当量为36.5/1=36.5,则36.5克为HCl的一个克当量。
又如,H2SO4的当量为98/2=49,则49克为H2SO4的一个克当量。
再如,H3PO4的当量为98/3=32.7,则32.7克为H3PO4的一个克当量。
用1升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做当量浓度(用N表示)。
例如,1升溶液中含有硫酸49克(即1个克当量)则其当量浓度为1N。
又如,1升溶液中含有硫酸98克(即2个克当量)则其当量浓度为2N。
再如,1升溶液中含有硫酸24.5克(即0.5个克当量)则其当量浓度为0.5N。
前以叙述,当两种物质完全作用时,它们的克当量数相等。这就是当量定律。
如果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作用时,那么这两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也必然相等。
设 N1为第一种溶液的当量浓度
N2为第二种溶液的当量浓度
当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完全作用时,用去第一种溶液为V1升,第二种溶液为V2升。
那么V1N1为第一种溶液V1升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V2N2为第二种溶液V2升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
即有 V1N1=V2N2
这个公式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常用来进行计算溶液之间反应时所需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当量浓度,以及溶质的重量。
⑺ 请问通的电化学当量,有同事告诉我是1.186,不知道对不对,其单位是什么
严格的说不太准确,1.186是二价铜的电化学当量,一价铜的的电化学当量是2.371,单位都是:克/安培·小时(g/A·h)
⑻ 铜的物理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8.92克/立方厘米。熔点1083.4±0.2℃,沸点2567℃。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化学性质:原子大小与结构:电子层:K-L-M-N;电子层分布:2-8-18-1;原子半径:186pm
范德华半径:140pm
铜是不太活泼的重金属,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气化合,加热时能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8)铜的电化学当量是多少扩展阅读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铜是一种红色金属,同时也是一种绿色金属。
说它是绿色金属,主要是因为它熔点较低,容易再熔化、再冶炼,因而回收利用相当地便宜。古代主要用于器皿、艺术品及武器铸造,比较有名的器皿及艺术品如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⑼ 什么是铜当量
当量指与特定或俗成的数值相当的量;化学专业用语,用作物质相互作用时的质量比值的称谓。
⑽ 什么电化学当量
电化学当量;electro-chemical
equivalent
性质:当量表示某一化学反应中参与物质的相对含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若一个物质在不同化学反应的相对参与量不同,该物质将有不同的当量,使用不便。
电化学当量是指在一个电极反应中,相当于1摩尔电子的参与反应物的质量。
如在铜离子的电积过程中:Cu2++2e-→Cu,Cu2+的当量即其(1/2)摩尔质量,63.5/2克。对于溶液中的离子,其当量即该离子的摩尔质量与其电荷数的比值,如1当量的Ag+=118克;1当量的Al3+=27/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