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化学。知道反应物如何判断生成物是什么详细点吧!
高中化学方程式
在不知道反应物反应后生成什么时,如何判断生成物?能说一下常考/必须记的么?说明清判断过程~
2012-06-21
20:49
匿名
|
分类:化学
|
浏览202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提问者采纳
2012-06-21
20:54
这个……首先判断反应类型,确定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关于这个的判断可一观察反应物中是否有强还原剂或者强氧化剂。若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话,就对反应物的价态进行变化,氧化剂降价,还原剂升价,找到对应的价态之后再配出所需要的物质,一般还要根据题里给的提示来判断生成物。若不是氧化还原的话那多半就是复分解了,复分解很简单的,只要能配出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就好喽追问那么类似于
①铁粉和过量稀硝酸的反应
②过量铁粉和稀硝酸的反应
怎么配平?
回答①铁和过量的稀硝酸,先判断生成物,分别是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然后这个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那么用电子守恒来配平。第一步,找标准,寻找一个升价的基准和一个降价的基准,这里可以选一氧化氮为降价的基准,铁为升价的基准,第二步,运用电子守恒,N从+5降到+2,降三价,即一份NO生成要接收3份的电子,Fe从0升到+3,升三价,即一份硝酸铁的生成需要给出3份的电子。然后将电子配平,即升价给出的电子数等于降价接收的电子数。这里面3=3,所以铁和一氧化氮的系数为1.第三步,运用元素守恒,将未配平的物质配平,一份Fe反应所以硝酸铁的系数为1,此时生成物的N为4份,所以前面硝酸配4,出现4个H,那么后面的水配2,最后用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检查方程式是否正确。②的话因为铁粉过量,所以在反应只出生成的三价铁又会被铁还原成2价铁,所以生成物为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配平如上一题步骤纯手打,望采纳
2. 化学方程式是怎样根据反应物判断生成物是什么
依据电子转移进行判断。
电子转移为均相体系中最基本的化学行为,在诸如氧化还原反应、自由基的亲核取代反应、光合作用和呼吸等生命过程中普遍存在。电子转移反应有外层和内层电子转移两种机理。
外层机理中金属离子内配位层不动,没有金属-配体间化学键断裂和形成,只发生简单电子跃迁。内层机理中有一桥配位体(Cl,OH,OH2,NH3等)把两金属离子联系起来,并为电子转移提供连续覆盖的轨道。有机化学中分别用非键和成键表示外层和内层电子转移。
(2)化学反应生成物怎么判断扩展阅读:
化学方程式要求规定:
1、反应单一条件时,条件一律写上面;有两个或更多条件的,上面写不下的写在下面;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2、热化学方程式写反应条件,在等号上方标记Δ。配平系数大多不可以是可以是分数(相互之间可以约分除外)。
3、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是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只有生成物才能使用“↑”或“↓”符号,使用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右边。
3. 化学反应给出反应物怎么判断出生成物
这个反应是OH负离子向CO2的羰基加成, 反应是: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不会生成NaHCO3, 更不会置换出Na或者H2。
4. 怎样判断化学反应的产物
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就应该根据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性质来判断.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化合价升高. 歧化反应,(同一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即可.比如硫化氢和硫酸的产物就是二氧化硫了. 其实更多的是靠平时的积累,你平常看多了,记多了,做多了,就会发现它们的共通之处.单单判断是很难的.
5. 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啥咋判断
一般看反应物质的外部游离的电子数,比如氢 外部缺1个电子,氧外部多2个电子 所以h20
另外反应物质的化学活跃程度,除了惰性物质 ,都可以区分为金属物质(多余电子)和非金属物质(缺电子)以及过渡物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生成中性物质
另外,
一般符合下面几种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①金属 + 氧气金属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 + 水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盐
由碱转化成盐的途径有三个:
碱 + 酸性氧化物盐 + 水
碱 + 酸盐 + 水
碱 + 某些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④碱碱性氧化物 + 水
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⑤非金属 + 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除F2、Cl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
⑥酸性氧化物 + 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⑦酸盐
由酸转化成盐的途径有四个:
某些金属 + 某些酸盐 + 氢气
酸 + 碱性氧化物盐 + 水
酸 + 碱盐 + 水
酸 + 某些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⑧酸酸性氧化物 + 水
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⑨金属 + 非金属无氧酸盐
此处的非金属H2、O2除外.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⑩酸性氧化物 + 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11 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
强酸(H2SO4、HNO3、HCl)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12 酸性氧化物 + 碱盐 + 水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反应.
13 酸 + 碱盐 + 水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14 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发的碱(NH3•H2O).
15 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
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如果反应物中的盐是难溶物,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CO2时,只能选用盐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这个道理.
必须掌握弱酸盐(如Na2CO3、CaCO3)跟强酸HCl、H2SO4、HNO3的反应,和生成BaSO4、AgCl的反应.
16 盐 + 盐另两种盐
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17 金属 + 盐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17金属 + 酸盐 + 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其它气体.
6. 化学反应怎么确定生成物是什么
这个真心是看你的平时积累。通常情况下,在常温时,化学反应生成物都是性质比较稳定的化合物。同学你需要用心记得,是那些特殊的现象及反应方程式。考试做题,突破口往往是特殊的化学反应。
7. 高中化学如何知道生成物
化学反应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过程。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生成物。所以,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物自身的性质是控制反应走向的关键因素。
比如:反应物的量,反应温度,光照等条件,相关物质活泼性,溶解度等性质。
对这些需要长期的积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之后,就可以轻易的判断出反应的生成物了。学习的时候注意各种物质的性质。因为有怎样的性质,就会对怎样的条件敏感。而反应的发生或者反应过程遵从某一方程而非另一个也是其性质决定的。
8. 化学中怎么确定生成物
如果有化合价变化,需要根据化合价判断
如
Zn+H2SO4=ZnSO4+H2
Cu+H2SO4稀=不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Cu(NO3)2+2NO↑+4H2O
HNO3 Mg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
等
主要是根据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性顺序,一些物质不同浓度的形状不同
化合价不变化,这个主要是看反应物是否过量,高中较为典型的就是Al3+与OH-的反应,CO32-与H+的反应
AlCl3+3NaOH=Al(OH)3+3NaCl
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Na2CO3+HCl
主要是参考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过量问题时需要考虑反应物质的量比。
有机
这个主要看条件,不同反应条件说明不同的反应类型,或者加成,或氧化,或酯化或水解。不同的催化剂反应,反应位置也会不同
以上是比较常用的一些方法,最根本的还是你见得多不多,用的方程式是否能够背熟,并且是否能够加以灵活掌握
想要学好化学,死记硬背是不成的,光看不背也是不成的
要善用记忆套路,加以总结规律,最终细心些高考化学拿满分很容易的
9. 如何区分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状态
化学这门学科看似复杂,其实没什么。
一定要掌握好化学反应方程式,这是最基础的。
如果按反应物质的状态分类,无非就是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反应。
若反应发生在溶液中,气体生成物则会有逸出的箭头,固体生成物会有沉淀的箭头。
除了气体和气体反应这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所有反应生成气体都会有逸出的箭头。
固体之间的反应,如果生成物里有液体,基本都是水,如果生成物有气体,会有逸出箭头标出。
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记忆,要死记硬背、也要理解。很多细节,比如可逆号、气体箭头、沉淀箭头都是要牢记的。至于反应生成什么物质,是要靠理解的,因为反应的发生都有它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当你反应方程式背的多了,之后的方程式自己都可以猜测生成物了。
10. 化学反应生成物的判断
无机:
卤族单质(氟除外)+碱===氢卤酸+次卤酸
2F2+2H2O===4HF+O2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碱性氧化物+酸===+水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活泼金属+酸===H2↑+盐
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盐===不活泼金属+活泼金属盐
活泼非金属+不活泼非金属盐===不活泼非金属+活泼非金属盐
盐+水<===>酸+碱
强酸+盐===弱酸+盐
强碱+盐===弱碱+盐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有机如果需要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