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化学 有关于物种数,组分数如何计算
各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及计算公式如下:
①贝格-派克(Berger-Parker)指数。本指数仅考虑总种数及数量最优势种两个因素,易计算,侧重群落中优势种的作用。计算公式为:
d=Nmax/N
在式中,d为贝格-派克指数;Nmax为数量最优势种个体数量;N为总个体数。
②麦金图史(McIntosh)指数及均衡度。该指数假设群落为S维空间中的一点,那么原点到集合的距离可认为是一种多样性的测度。
(1)物理化学怎么判断组分数扩展阅读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以数学公式描述群落结构特征的一种方法。在调查了植物群落的种类及其数量之后,选定多样性公式,就可计算反映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有以下几方面的生态学意义:
①是描述群落结构特征的一个指标;
②用来比较两个群落的复杂性,作为环境质量评价和比较资源丰富的指标;
③从演替阶段的多样性比较,可作为演替方向、速度及程度的指标。
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公式有很多,形式各异,而实质是差不多的。大部分多样性指数中,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类越多,其多样性指值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种多样性指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组分数
㈡ 注册化工师专业基础物化部分关于组分数、相数、自由度的计算题
一种物质,就是一个物种,有C、CO、CO2、O2四种物质,
所以 物种数 S = 4,
一种固体独自是一相,气体(不论有多少种气体)是一相,
所以 相数 Φ = 2,
组分数 K = 物种数S - 独立化学平衡数 R,
注意这里独立化学平衡数 R = 2,因为第3个平衡可以由前两个平衡相减得到。
所以 组分数 K = 物种数S - 独立化学平衡数 R = 4 - 2 = 2
由相律,自由度 f =K-Φ+1
注意,一定是 +1,而不是 +2,因为本题中温度是恒定的,能变化的变量只有压力一个。
所以,自由度 f =K-Φ+1 = 2-2+1 = 1
选 B
㈢ 物理化学,关于组分数的问题
必须是在某一个相中的几种物质的浓度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能有一个方程式把他们的化学势联系起来。比如氧化钙,碳酸钙,二氧化碳三种物质所构成的系统,系统有一个化学平衡,即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平衡常数有定值。因此,组分数为3-1=2。
㈣ 物理化学中的组分数到底是什么
独立组分数K(简称组分数):足以确定平衡体系中的所有各相成分所需的最少独立组分的数目。系统的组分数就等于化学物质的数目减去独立的化学平衡反应数目再减去独立的限制条件数目。
㈤ 物理化学中的组分数到底是什么比如,氯
聚乙烯物理化学中,pe是聚乙烯。学名称: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1.5-3.6%成型温度:140-220℃特点: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可以氯化,化学交联、辐照交联改性,可用玻璃纤维增强.低压聚乙烯的熔点,刚性,硬度和强度较高,吸水性小,有良好的电性能和耐辐射性;高压聚乙烯的柔软性,伸长率,冲击强度和渗透性较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冲击强度高,耐疲劳,耐磨.低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高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薄膜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适于制作减震,耐磨及传动零件.成型特性:1.结晶料,吸湿小,不须充分干燥,流动性极好流动性对压力敏感,成型时宜用高压注射,料温均匀,填充速度快,保压充分.不宜用直接浇口,以防收缩不均,内应力增大.注意选择浇口位置,防止产生缩孔和变形.2.收缩范围和收缩值大,方向性明显,易变形翘曲.冷却速度宜慢,模具设冷料穴,并有冷却系统.3.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发生分解.4.软质塑件有较浅的侧凹槽时,可强行脱模.5.可能发生融体破裂,不宜与有机溶剂接触,以防开裂
㈥ 物理化学中的组分数到底是什么比如,氯化铵受热分解
NH4Cl==NH3+HCl(等号上有加热符号)
当在试管中加热氯化铵晶体时,氯化铵逐渐受热分解为氯气和氨气,从试管底部消失,但与此同时,在试管上口部位,会出现白色结晶物质,即为受热分解后的氯气和氨气在试管口冷环境下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铵,这一现象与物理变化中的升华极为相似,因此被称为“假升华”,但一定注意这是化学变化,是氯化铵分解又化合的反应.
㈦ 一道《物理化学》题,组分数和自由度数的判断
CaCO3(s)=CaO(s)+CO2(g);
N=3,R=1,R'=0,C=2
BaCO3(s)=BaO(s)+CO2(g)
N=3,R=1,R'=0,C=2
五种在一起,C=3.
自由度f=C-P+2
很明显四种固体一种气体,P=5相,∴f=3-5+2=0
㈧ 物理化学 组分数和自由度的计算
i2(aq)←→i2(ccl4),无i2(s)组分数c=3(i2、h2o、ccl4),相数φ=2(水相、ccl4相),外界条件n=1(因为压力p固定,温度t可变)。
由于纳米尺度的微粒所包含粒子数的量级和经典的物理化学体系偏离甚远,因而适合纳米体系的物理化学理论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开发,将成为21世纪物理化学中的另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新领域。
酶催化和仿酶催化研究是催化科学与技术中的新兴领域,它将促进结构化学、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生物学和其他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并将在大幅度提高化工生产率的同时,促使绿色化学目标的实现。
(8)物理化学怎么判断组分数扩展阅读:
研究内容: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物理化学与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互相重叠的新领域,从而不断地派生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如物理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等。
化学体系的宏观平衡性质以热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宏观化学体系(含有分子数目量级在10左右的体系)在气态、液态、固态、溶解态以及高分散状态的平衡态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性。由于以平衡态为前提,时间不再是变量。
㈨ 物理化学自由度数怎么算
相律的公式为:F= C - P + n
F为自由度。只能为0或正整数。最小也就是取到0。
P为相的数目。(相,是指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叫相界面)
n为能够影响系统平衡状态的外界因素的个数,如温度、压力、磁场、电场、重力场、渗透压等等。
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考虑温度和压力,所以一般情况下,相律写成
F= C - P +2。
C代表的是独立的组分数。
C= S - R - R’
S为系统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的数目,简称物种数。
R为独立存在的平衡反应的个数。
R’ 为浓度的限制条件。
(9)物理化学怎么判断组分数扩展阅读
1、 相律是根据热力学平衡条件推导而得,因而只能处理真实的热力学平衡体系,不能预告反应动力学(即反应速度问题)。
2、相律表达式中的“2”是代表外界条件温度和压强。如果电场、磁场或重力场对平衡状态有影响,则相律中的“2”应为“3”、“4”、“5”。如果研究的系统为固态物质,可以忽略压强的影响,相律中的“2”应为“1”。
3、必须正确判断独立组分数、独立化学反应式、相数以及限制条件数,才能正确应用相律。
4、只表示系统中组分和相的数目,不能指明组分和相的类型和含量。
5、自由度只取“0”以上的正值。如果出现负值,则说明系统可能处于非平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