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紫外线具有很强的作用,能使照相机感光。
答案:化学作用。
原因是,照相机底片溴化银等感光材料在紫外线区域的吸收峰要高于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峰,也就是说感光材料对紫外线的吸收要更多一些,发生化学变化,之后经过冲洗印相步骤,就得到了更为清晰的照片。所以我们说,由于紫外线具有很强的化学作用,能使照相机感光。
小知识:1.紫外线的化学作用还用于杀菌消毒,降低植物生长高度、增加植物蛋白含量的效果。
2.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3.X射线具有穿透作用。
4.伽马射线具有更强的穿透作用。
⑵ 紫外线的光化学效应包括哪几种类型
1、同位素分离。从天然的同位素混合物中分离出某种纯同位素来,或者把其中某一种同位素的浓度提高。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其物理化学性质很相似,这就造成了分离同位素的困难。
2、处理公害。发霉的花生、大豆、玉米及其加工制品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黄曲霉菌,对人体有害。而紫外线对黄曲霉素破坏力很强,尤其是波长为365纳米的紫外线使黄曲霉素产生光化学反应,最后变成无致癌性。
3、印刷制版和晒版。当重氮基团受到紫外线照射后,感光剂迅速分解并放出氮气。分子的其他部分进行结构重排而生成易溶于碱水的羧酸衍生物。根据曝光后版面溶解性的不同,就很容易地把紫外线照射的非图像部分经过显影而除掉。
希望采纳!!!
⑶ 紫外线的作用
我知道:
紫外线主要有三个特性:对应的应用如下:
1、紫外线有化学作用:
(1)医用消毒杀菌
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
(1)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3、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1)防伪标签
(2)日光灯
(3)验钞机
⑷ 紫外线的作用家里是否需要紫外线灯
紫外线灯主要用于家庭房间、医院与实验室的空气消毒,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也可以用于消毒玩具、牙刷、衣物鞋帽等,具有消毒、除菌、净化、除臭的功能。如有需要家里也可以安装紫外线灯,消毒时要注意在密闭的室内空间进行,切记消毒室人不要站在紫外线灯的覆盖范围内。
我家里在用了一个广明源的万能消毒棒,也是紫外线灯的一种对人体没有危害且不影响杀菌效果
⑸ 紫外线有啥用途
1、杀菌作用,用紫外线照射感染性创面,可直接杀灭病原体或改变微生物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繁殖。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其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紫外线杀菌能力不一。
250~260nm最强,以后又降低,各种细菌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敏感性有差异。此外,紫外线照射必须达到一定的辐照强度才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
2、促进维生素D合成作用,这是紫外线辐射皮肤后的重要生理作用,这不仅对佝偻病和软骨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有积极意义。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紫外线照射区血管舒张,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炎症介质加快清除,缺氧和酸中毒情况得到缓解。
4、止痛作用,红斑量紫外线治疗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对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疼痛均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5、消炎作用,上述杀菌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和止痛作用均有利于消炎作用。此外,紫外线可动员和加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更快清除病原体的作用。
6、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紫外线有促进细胞生长、分裂和增殖作用以及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细胞营养和再生条件的作用等,均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创面、迁延不愈的伤口和皮肤溃疡等。
7、色素沉着作用紫外线导致的色素沉着既有利于增强皮肤的耐晒能力,提高对紫外线的抵抗,同时也是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临床上常用PUVA法,即口服或外用光敏剂后接受UVA照射治疗。
8、皮肤角质增厚紫外线照射可促使皮肤角质增厚,最高增厚达2~3倍,从而增强皮肤的屏障作用,减少有害化学物质及过敏原渗入皮肤。此外,一定强度紫外线照射体表,可使皮肤色素沉着,角质增厚,皮肤屏障防御能力增强。
9、脱敏作用,在多次紫外线照射下,机体会产生少量组胺,从皮肤中不断进入血液,刺激组胺酶产生,当后者有足够量时,就能分解过敏反应时血中过多的组胺,而起到脱敏作用。
10,分解油烟,用紫外光来改变其油脂的分子链,同时这种紫外光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后产生臭氧,将油脂分子冷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油烟中的有机物被光解氧化,异味也随之消除。
⑹ 简述紫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益处种种
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紫外线的认识是模糊的,一味地防!防!防!殊不知紫外线对人体也有有益的一面。
首先,中长波紫外线的照射,可使皮肤中的脱氧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维生素D可增强钙磷在体内的吸收,能帮助骨骼的生长发育,成长期的儿童多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有利于预防佝偻病。近来在白领阶层中佝偻病的发生率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白领妈妈们上下班坐车,工作环境全封闭,辛勤一周后的双休日又慵懒地不想出门。
其次,不同波长的UV-A、UV-B波段能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银屑病、硬皮病、白癜风、玫瑰糠疹和皮肤T细胞性淋巴瘤等皮肤病。仅对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表明,用紫外线治疗的病人可以显着减轻症状和减少综合症发生的危险,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的有效性不断增强。
再次,紫外线还可使微生物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发生化学变化,用以杀灭微生物,对空气、水、污染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灭菌。
紫外线(UV)消毒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经济的技术,能够有效地灭活致病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而且几乎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因此,在净水、污水、回用水和工业水处理的消毒中,UV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消毒技术。由于紫外线具有对隐孢子虫的高效杀灭作用和不产生副产物等特点,使其在给水处理中显示了很好的市场潜力。
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等。化学消毒法一般都会产生消毒副产物,而紫外线消毒是唯一不会产生消毒副产物的方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紫外线的危害
人们知道,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除有杀菌作用外,还具有调整和改善神经、内分泌、消化、循环、呼吸、血液、免疫系统以及促进维生素D生成的功能。但是,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过量的紫外线引起光化学反应,可使人体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及我国一些城市,已开始发布紫外线指数预报,以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
防护措施。日前,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呼吁从事户外活动的人们要避免长时间在日光下曝晒,到海滨和山区度假的尤其要注意保护皮肤。
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的影响最为明显。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与其波长有关。波长越短,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小,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弱;波长越长,透入皮肤的深度越大,照射后黑色素沉着较强。由于受光化学反应的作用,能级较高的光子流能引起细胞内的核蛋白和一些酶的变性。因此,被紫外线照射后,需经过6—8小时的潜伏期后才发生细胞的改变并出现症状,包括皮肤干痛、表皮皱缩,甚至起泡脱落。因紫外线对组织的穿透力很弱,皮肤下的深层组织较少受伤。但严重的紫外线,可引起人体疲乏、低热、嗜睡等全身反应。有些人的皮肤由于对紫外线过敏,光照后发生日光性皮炎(又称晒伤),暴露区皮肤瘙痒、刺痛、皮肤脱屑,还可能溃破结痂。实际观测表明,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地区(紫外线通常为平原地区的3—4倍),裸露皮肤在中午前后紫外线照射下,持续20—40分钟,皮肤有灼痛感且脱皮;持续40—80分钟,皮肤会起丘疹状水泡并导致各种病变。
长期、多次的曝晒,可造成皮肤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光照性角化症),表现在暴露部位(如额部、颊部、鼻尖、唇、眼睑、结膜)出现单个和多个平顶形角化层增厚。据医学分析,这是一种癌前期变化。研究表明,紫外线能引起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由于机体内在的缺陷,使细胞不能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从而发生对变异DNA的复制,若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排斥,清除这种变异的细胞,即机体免疫监视功能有缺陷,这种变异DNA的细胞将发生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因此,紫外线是皮肤的一个重要致癌因素。
1980年以来,美国诊断为黑色素和非黑色素皮肤癌以及白内障的人数明显增加,类似的情况在其它许多国家也有出现。据美国癌症学会估算,美国1995年诊断为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达80万例,黑色素皮肤癌约为3.4万人。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指出,1973年以来,黑色素皮肤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4%。据估算,1995年有9300人患皮肤癌死亡,其中7200人为恶性黑色素皮肤癌,2000人为其它皮肤癌。
眼睛是对紫外线最为敏感的部位。研究表明,波长为230毫微米的紫外线可全部为角膜上皮吸收,波长为280毫微米的紫外线对角膜损伤力最大。波长为290—400毫微米的近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
在紫外线较强的地区,上述影响十分明显。如在低纬度地区,由于太阳投射角大于高纬度地区,日照时间长,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云雾尘粒少,大气和地面对紫外线吸收少,都增加了紫外线的辐射量,因此,这些地区的白内障发病率相对较高;在阳光照耀的海面上或沙漠中长期了望观察的士兵、海员,常有暗适应能力下降的现象出现;在空气稀薄的雪山高原的工作人员,因受经雪地表面强烈反射的紫外线的光射损伤,易患雪盲症;人们在雪地、沙漠或海面上暴露时间过长,因受紫外线影响强,易患日光性眼炎。
1994年7月,世界气象组织召开了紫外线指数专家会议。会议制定了紫外线指数的指导性标准,规定了世界气象组织紫外线指数标准单位。根据美国气象局的紫外线指数值,美国环境保护局在听取皮肤病、眼科专家及有关组织咨询意见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紫外线指数值、不同的公众皮肤类型及相应的“皮肤晒红分钟数”,确定了5种曝晒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建议,比如使用护肤素、防护衣帽,戴太阳镜,尤其是在每天10时至16时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曝晒等。
警惕紫外线的危害
过量的日光紫外线照射,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使皮肤未老先衰。严重时产生日光性皮炎即晒伤或皮肤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引起癌变。眼睛是对紫外线最为敏感的部位,紫外线能对晶状体造成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在骄阳似火的夏季,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室外活动应避开这段时间。在室外活动时请不要
⑺ 紫外线它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具有() 作用
主要基于紫外线的波长短,能量高,其穿透力非常强,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被大气层吸收程度有限,也容易发生散射和折射。紫外线的能量非常易于被生物质吸收,蛋白质在68摄氏度就会变性,当吸收紫外线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蛋白质开始变性,造成细胞壁破裂,细胞坏死。也因为其穿透力强,当表面生物质坏死以后起不到阻挡作用,会直接穿透杀死细胞核,阻止核糖核酸的复制。dna都死了,你想想后果呢?是物理作用和生物作用结合,施体紫外线是物理作用,受体是生理作用。
⑻ “紫外线生理作用强”是什么意思还有,化学作用是什么
“紫外线生理作用强”应该说的是紫外线对有机体的破坏作用。
比如:紫外线杀毒。是利用紫外线对生物体有机体的破坏。
紫外线的荧光效果就是化学作用。
紫外线照射荧光粉,使碘化银分解,实现显影。
⑼ 紫外线的作用
1.紫外线医疗,紫外线光不一定照到人体就是有害的,有些波段的紫外线在临床上还可以去除患者的病痛,如白癜风,在涂完药物后,接受一些紫外线的照射,可以生产黑色素,达到治疗的效果。 2.紫外线检测,在防伪上,人们将特殊的图案用紫外线荧光物质成形,一般光照的情况下,是没有任何图像呈现,但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可以看出这种荧光的图案。主要应用于护照,火车票,医药包装,瓶盖等等。 3.紫外线灭菌,这种方式效果好,超强紫外线可以瞬间杀死水中的病毒,主要用于医院、公共场所、幼儿园、敬老院等空间的消毒,这种方式慢慢在进入家庭的日常生活;水处理等等。 4.紫外线固化,紫外线胶水、紫外线油墨等在紫外线光照射下,瞬间从液体变成固态,以达到固着、上色等效果。碳硫分析仪这种方式是和我们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种了,甚至比灭菌更加普遍,只不过这个过程为大部分人所不知而以。像现代的光电子产品,都会有所涉及,如手机上就有很多应用,LCD的封口,听筒上音圈与音膜的粘接,手机外壳的喷涂等,光驱里激光头,电脑LCD,硬盘磁头,还有最新的光通讯器件,紫外线打印机等等。 5.紫外线背景光,有些物质在紫外线光下比可见光下更加清晰,这个特性就可以去检测一些不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发现的物质,如工厂净化间内的灰尘检测,产品表面清洁度检查,公安侦查提取指纹等等
⑽ 紫外线用途
紫外线有以下用途:
1、杀菌作用,用紫外线照射感染性创面,可直接杀灭病原体或改变微生物生存环境,抑制其生长繁殖。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其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紫外线杀菌能力不一。
250~260nm最强,以后又降低,各种细菌对不同波长紫外线的敏感性有差异。此外,紫外线照射必须达到一定的辐照强度才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
2、促进维生素D合成作用,这是紫外线辐射皮肤后的重要生理作用,这不仅对佝偻病和软骨症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对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有积极意义。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紫外线照射区血管舒张,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炎症介质加快清除,缺氧和酸中毒情况得到缓解。
4、止痛作用,红斑量紫外线治疗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对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疼痛均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5、消炎作用,上述杀菌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和止痛作用均有利于消炎作用。此外,紫外线可动员和加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更快清除病原体的作用。
6、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紫外线有促进细胞生长、分裂和增殖作用以及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细胞营养和再生条件的作用等,均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创面、迁延不愈的伤口和皮肤溃疡等。
7、色素沉着作用紫外线导致的色素沉着既有利于增强皮肤的耐晒能力,提高对紫外线的抵抗,同时也是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临床上常用PUVA法,即口服或外用光敏剂后接受UVA照射治疗。
8、皮肤角质增厚紫外线照射可促使皮肤角质增厚,最高增厚达2~3倍,从而增强皮肤的屏障作用,减少有害化学物质及过敏原渗入皮肤。此外,一定强度紫外线照射体表,可使皮肤色素沉着,角质增厚,皮肤屏障防御能力增强。
9、脱敏作用,在多次紫外线照射下,机体会产生少量组胺,从皮肤中不断进入血液,刺激组胺酶产生,当后者有足够量时,就能分解过敏反应时血中过多的组胺,而起到脱敏作用。
10,分解油烟,用紫外光来改变其油脂的分子链,同时这种紫外光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后产生臭氧,将油脂分子冷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油烟中的有机物被光解氧化,异味也随之消除。
参考资料;网络--紫外线